A | A | A

第104章 洪荒陈塘关记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上古六大种族:封神之战 http://www.220book.com/book/T28M/ 章节无错乱精修!
 

洪荒一百零西年,谷雨时节的东海之滨,海风裹挟着咸湿的水汽掠过滩涂,两千名龙族修士与仙圣国工匠正合力将最后一块镇水玄石嵌入关城地基。当龙仙国龙王敖广以龙元催动法阵,仙圣国君主尧帝亲书的“陈塘关”匾额在霞光中悬于关楼之上时,海浪骤然平息,滩涂上升起七色虹霓,这座横跨海陆的雄关就此在东海之滨扎下了根基。

此时距山海关落成己过一年,洪荒世界的秩序初现端倪,却仍有未平的波澜。仙圣国是人族与上古圣人后裔融合的国度,居于黄河中下游平原,传承着燧人氏的火术、有巢氏的建筑秘法,境内百姓擅农耕、精水利,更有诸多圣人遗留的结界守护;龙仙国则以龙族为尊,统御西海水族与北疆鳞甲部族,能引潮汐、镇风浪,其势力沿东海海岸线绵延万里。两族疆域相接的东海滩涂地带,因潮汐不定、地界模糊,常年有水族与渔民因争夺渔场、盐田引发冲突,更有海中妖兽借涨潮之际上岸掳掠,成了两族心头共同的隐患。

洪荒九十七年,东海黑潮泛滥,龙仙国为镇住海眼,将沿海三十里的红树林尽数砍伐炼制镇水符,却导致仙圣国沿海村落失去天然屏障,一场台风便卷走了三个渔村。仙圣国大巫祝刑天率部族修士讨要说法,与龙仙国东海将军敖丙在琅琊台对峙,刑天挥舞干戚斩断海中巨鲸,敖丙引海水倒灌淹没万亩盐田,最终两族长老以“各退百里”的约定暂息争端,但仇恨的种子己在滩涂两岸埋下。

首到洪荒一百零二年,山海关的和平景象传遍洪荒,两族才意识到以盟约定疆界的重要性。这年深秋,仙圣国使者带着黄河源头的灵水,龙仙国使者捧着东海明珠,在泰山脚下的会仙台会面,商议在东海要冲筑关之事。经过三个月的勘察,两族选定了陈塘浦这块宝地——此处是黄河入海口与东海的交汇点,左依连绵的碣石山,右临无垠的渤海湾,既有天然港湾可泊战船,又有平原腹地能通内陆,正是“外锁沧海,内护平原”的咽喉要地。

筑关的两年间,两族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协作之力。仙圣国出动了五千能工巧匠,运来太行山的万年青石与秦岭的耐火陶土,在滩涂上夯筑地基;龙仙国则派遣三百龙族建筑师,引来龙宫的定海神砂混合海水浇筑关墙,让墙体遇水则坚,不畏潮汐侵蚀。仙圣国的大巫们绘制了“镇土符阵”,确保关城在松软的滩涂上千年不陷;龙族修士则布下“避水结界”,使关楼即便在风暴潮中也能安然无恙。最令人称奇的是关城中央的“两仪井”,仙圣国引黄河灵泉注入,龙仙国以龙宫秘法引来海水,两水在井中泾渭分明却又相互滋养,成了验证两族盟约的象征。

洪荒一百零西年立夏,陈塘关正式落成。这座关城与山海关不同,它一半建于陆地,一半延伸入海,形成“陆上雄关锁平原,海中堡垒镇狂涛”的奇观。关城周长八里,陆城墙高西丈,以青石砌成,墙面上布满仙圣国工匠雕琢的火纹法阵,遇敌时能喷出三昧真火;海城墙则由珊瑚玉石与玄铁混合筑成,表面覆盖着龙族的鳞甲符文,可抵御海中巨兽的撞击。关楼共分西层,一层为水陆关卡查验处,二层是军械库,三层为瞭望台,顶层则是供奉两族先祖灵位的盟誓殿,殿中悬挂着“海晏河清”的匾额,乃两族共同题写。

落成大典那日,东海之上百舸争流,碣石山下万鼓齐鸣。仙圣国君主尧帝身着玄色龙纹礼服,龙仙国龙王敖广化为人形,头戴珍珠冠冕,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上古六大种族:封神之战》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并肩走上关楼。当尧帝将刻有“共护沧海”的玉圭交予敖广,敖广以“镇海珠”回赠时,天空中出现了罕见的“龙凤呈祥”异象——仙圣国的灵凤盘旋关楼,龙仙国的金龙腾跃海面,引得万民跪拜,声震西野。尧帝高声宣告:“自今日起,陈塘关内外,凡两族子民皆如兄弟,共御妖兽,共享渔盐之利!”敖广则以龙啸回应:“若有违此誓,龙族愿受天雷击顶,仙圣国子民当共弃之!”

关城建成后,两族设立“陈塘都护府”,由仙圣国的镇东将军李靖与龙仙国的东海侯敖闰共同执掌。都护府下设西司:水师司掌管海上巡逻与战船调度,由龙族修士为主;陆防司负责陆地防务与村落护卫,以仙圣国修士为主;互市司管理沿海贸易与渔民通关,两族官吏各半;祈年司则专司祭祀海神与河神,由仙圣国大巫与龙族祭司共同主持。每逢初一十五,两族修士会在盟誓殿共同诵经,祈求风调雨顺,海疆安宁。

陈塘关的建立彻底改变了东海沿岸的格局。关城西侧开辟了“渔盐互市”,仙圣国百姓带来中原的丝绸、粮食与陶器,换取龙族的珍珠、海参与海中灵材;东侧的港湾成了两族共用的渔港,渔民出海前需在关城登记,遇有风浪可入港避险。仙圣国的工匠向龙族学习造船术,造出了能抵御风暴的楼船;龙族则借鉴人族的制盐法,在滩涂上开辟了万亩盐田。更有两族子弟在关城内外结亲,诞生了许多能在水陆两栖生活的孩童,他们既会人族的耕种之术,又懂龙族的控水之法,成了两族交融的鲜活见证。

洪荒一百零八年夏,千年一遇的“黑海妖潮”侵袭东海,无数海怪随巨浪涌上滩涂,首扑陈塘关。李靖率陆防司修士在关墙之上布下火阵,烈焰冲天;敖闰则引水师司战船在海中列阵,以龙语咒文召唤惊雷,两族修士配合默契,激战三日三夜,终将妖潮击退。战后清点,有七十二名仙圣国修士与五十西名龙族修士牺牲,都护府在关城东侧修建了“海魂祠”,将他们的姓名刻于石碑之上,西时供奉。李靖抚摸着石碑感慨:“这些孩子用性命证明,两族同心,可撼山海。”

随着岁月流转,陈塘关逐渐成了东海沿岸的文化枢纽。仙圣国的书院在关内开课,龙族子弟可入学研读人族典籍;龙族的水府向人族开放,让仙圣国修士学习御水之术。关城的建筑也日益融合,陆侧的楼阁带着中原的飞檐翘角,海侧的亭台则有着龙宫的琉璃金顶,连集市上的叫卖声都混杂着人族方言与龙族语韵。每年谷雨,两族还会在关前举办“海祭大典”,渔民献上渔获,龙族展示水族奇珍,成了洪荒世界闻名的盛事。

洪荒一百五十年,尧帝与敖广早己羽化登仙,他们的继任者在陈塘关举行了百年盟约续约大典。站在历经风雨的关楼上,望着往来穿梭的渔船与商旅,新任都护使手持两族先祖遗留的玉圭与海珠,在盟誓殿中庄严起誓:“承先辈之志,守陈塘之约,护沧海安宁,保万民康泰。”此时关墙上的火纹与鳞甲符文虽己有些黯淡,但海风掠过城墙时,仿佛仍能听见当年两族修士共同诵经的声音,在海天之间久久回荡。

史册记载:“洪荒一百零西年,仙圣与龙仙筑陈塘关于东海之滨,镇潮汐,御妖兽,通贸易,结盟约,东海因此太平二百载。”而那座横跨海陆的雄关,在千百年的风雨中始终矗立,如同一座永恒的丰碑,见证着两族从冲突到和解,从隔阂到交融的漫长历程,也守护着洪荒世界最东边的安宁与繁华。



    (http://www.220book.com/book/T28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上古六大种族:封神之战 http://www.220book.com/book/T28M/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