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的硝烟还未散尽,城市另一端却在酝酿着新的风暴。
城中村,破旧的筒子楼里。
"姐妹们,我们不能再等了!"
说话的是刘姐,45岁,三个孩子的母亲,丈夫赌博欠债失踪,独自拉扯孩子长大。
围坐的二十多个女人,都是相似的命运——单亲妈妈、失业中年、被家暴逃离的妻子...
"可是我们能做什么?"有人怯怯地问,"我们什么都没有。"
"错!"刘姐一拍桌子,"我们有手艺!"
她开始点名:
"小梅会做衣服,阿芳会理发,翠花会做早点,我会修电器..."
"单打独斗,我们是废物。但联合起来..."
刘姐眼中闪着光:"我们就是一支军队!"
就在昨晚,林薇摧毁新世界基地的消息传遍全网。
这给了底层女性巨大的鼓舞——原来,我们也可以反抗!
"我提议,"刘姐站起身,"成立城中村妈妈合作社!"
"合作社?"
"对!"刘姐拿出一张皱巴巴的纸,"这是我连夜写的计划。"
计划很简单,却充满智慧:
1. 技能共享:每人贡献一项技能
2. 时间银行:用劳动时间作为货币
3. 互助育儿:轮流照看孩子
4. 收益共享:赚的钱平均分配
"比如,"刘姐举例,"小梅给阿芳做衣服,记2小时。阿芳给翠花理发,记1小时。月底结算,多退少补。"
"这...这能行吗?"
"为什么不行?"刘姐激动起来,"银行不贷款给我们,老板不雇佣我们,那我们就自己创造工作!"
女人们们面面相觑,眼中渐渐亮起希望。
"我加入!"小梅第一个举手。
"我也加入!" "还有我!"
掌声雷动。
第二天,城中村妈妈合作社正式成立。
她们租下一间废弃仓库,开始改造。
"这里做缝纫区。" "那边是托儿所。" "门口摆早餐摊。"
每个人都在忙碌,脸上却带着久违的笑容。
消息很快传开。
越来越多的底层女性加入进来。
一周后,成员突破100人。 一个月后,500人。 三个月后,3000人!
合作社的模式也在进化:
技能培训班:会的教不会的 妈妈食堂:解决吃饭难题
儿童乐园:孩子们的天堂 法律援助站:对抗家暴和欠薪 医疗互助组:小病互相照顾
最革命的是"育儿券"制度。
每个妈妈每月可领取100张育儿券。 照看别人孩子1小时,得1张券。 用券可以换取其他服务:
10券 = 一顿饭 20券 = 一次理发
50券 = 一件新衣服 100券 = 一个月托儿
"这简首是另一种货币!"记者惊叹。
"不,"刘姐纠正,"这是不被资本控制的货币。"
合作社的成功引起了各方关注。
支持者称赞这是"伟大的社会实验"。 反对者则嘲讽"乌托邦迟早破产"。
最紧张的是那些靠剥削女性赚钱的人。
"必须搞垮她们!"某黑心工厂老板咬牙,"不然谁还来给我们打工?"
于是,各种阴招使出:
举报违建、断水断电、恶意滋扰...
但妈妈们团结一致,顽强抵抗。
"断我们的电?我们点蜡烛!" "不让我们营业?我们流动作业!" "来捣乱?姐妹们抄家伙!"
最感人的一幕发生在某个雨夜。
城管来强拆,几百个妈妈手挽手组墙。
"要拆先拆我们!"刘姐站在最前面。
雨水混着泪水,但没人退缩。
孩子们也站出来,稚嫩的声音喊着:
"不许欺负我妈妈!"
这一幕被路人拍下,上传网络。
瞬间引爆舆论!
"城管强拆妈妈合作社"冲上热搜。
愤怒的网友涌入评论区:
"太过分了!" "欺负老实人!"
"支持妈妈们!"
压力之下,强拆被叫停。
但更大的危机还在后面。
某天,刘姐收到一份"收购协议"。
某资本巨头要出价1000万,收购合作社。
"1000万!"有人动心了。
"不行!"刘姐断然拒绝,"一旦被收购,我们又会沦为打工人!"
但诱惑太大,内部出现分歧。
就在这时,林薇来了。
经历了新世界事件后,她成了全国女性的精神领袖。
"姐妹们,"她站在台上,"我知道1000万很。"
"但你们算过另一笔账吗?"
她拿出一块白板,开始计算:
"3000个妈妈,平均每人每月通过合作社赚3000元。" "一年就是1亿8百万!" "十年就是10亿8千万!"
"而且,"林薇加重语气,"这里给你们的不只是钱,还有尊严!"
"在这里,你们是老板,不是奴隶!" "在这里,你们的劳动被尊重,不是被剥削!" "在这里,你们的孩子有人照顾,不是留守儿童!"
"1000万买断这一切,值得吗?"
全场寂静。
然后,刘姐第一个站起来:
"不卖!打死也不卖!"
"对!不卖!" "这是我们的家!" "资本家滚蛋!"
群情激昂。
资本收购失败,恼羞成怒。
他们使出最阴损的一招——造谣。
"城中村合作社涉嫌非法集资!" "刘姓女子私吞公款!" "育儿券就是变相传销!"
谣言满天飞,有人开始动摇。
关键时刻,一个意外的声音出现了。
是张凤兰!
林薇的母亲奇迹般地从废墟中生还,虽然重伤,但活着。
她坐着轮椅,来到合作社:
"姐妹们,我是罪人。"
众人愕然。
"我曾经逼女儿结婚生子,害了她。"张凤兰泪流满面,"我现在才明白,女人为难女人,是最大的悲哀。"
"但你们不一样!"她指着合作社,"你们在创造奇迹!"
"坚持下去!为了孩子,为了自己!"
老人的话像强心针,坚定了大家的信心。
合作社不但没垮,反而越做越大。
模式开始在全国复制:
北京的"朝阳妈妈联盟" 上海的"浦东姐妹互助会"
广州的"珠江母亲合作社" 深圳的"特区女性共同体"
一个个"母系托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她们用自己的方式,对抗着不公的世界。
没有老板,只有姐妹。 没有剥削,只有互助。 没有歧视,只有尊重。
某个黄昏,刘姐站在合作社天台上。
夕阳下,孩子们在乐园里欢笑,妈妈们在车间里忙碌。
"真像个乌托邦。"记者感叹。
"不。"刘姐摇头,"乌托邦是幻想,这是现实。"
"用我们的双手创造的现实。"
正说着,远处传来歌声。
是妈妈们在唱劳动号子:
"不靠天不靠地, 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 不求人不欠债, 姐妹齐心其利断金..."
歌声飘荡在城中村上空,像希望的种子。
但刘姐不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逼近。
办公室里,电脑突然黑屏。
屏幕上出现一行血红的字:
"清洗计划启动。" "目标:所有女性合作组织。" "手段:不限。"
新世界组织虽然被摧毁了一个基地,但他们的触手遍布全球。
现在,他们要反击了。
而首要目标,就是这些团结起来的女性。
因为分散的个体容易控制,团结的群体却是威胁。
夜幕降临。
合作社的大门外,几辆黑色商务车悄然而至。
车上下来的人,个个面无表情。
他们的手中,拿着明晃晃的...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她的账单】(http://www.220book.com/book/T2L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