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文思语躺在床上辗转反侧。
明天就要去学校确认入学了。签下名字,就意味着她的人生将彻底改变。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洒进来,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她起身走到书桌前,入学确认书就静静地躺在那里,等待着她的决定。
"国防科技大学"几个字在月光下格外醒目。
她拿起笔,却迟迟下不了手。
不是犹豫,而是这个决定太过重要,她需要再一次审视自己的内心。
桌上的相框里,是她和石磊的合影。那是李薇偷拍的,两人在夕阳下并肩而立,脸上都带着青涩的笑容。
文思语轻轻抚摸着照片,思绪飘回到过去的六年。
初一那年,她第一次见到石磊。那个高高瘦瘦的男生坐在她前面,总是安静地听课,认真地做笔记。
"同学,能借我看看你的物理笔记吗?"那是她第一次主动跟他说话。
石磊回过头,有些意外,然后腼腆地把笔记本递给她。
从那时起,他们成了学习上的伙伴。
一起参加物理竞赛,一起在实验室待到深夜,一起为了一道难题争论得面红耳赤……
高二那年,她参加数学竞赛失利,哭得很伤心。是石磊陪她在操场上走了一圈又一圈。
"失败不可怕,"他说,"可怕的是失去继续前进的勇气。"
"你怎么知道?"她抽泣着问。
"因为我也失败过。"石磊说,"初中时我参加物理竞赛,第一次连初赛都没过。但我没有放弃,第二年拿了省一等奖。"
"真的?"
"真的。"石磊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她,"思语,你是我见过最聪明、最努力的人。一次失败算什么?我相信你一定能成功的。"
那一晚,她哭了很久,但哭过之后,她重新振作起来。
后来,她不仅在数学上取得了好成绩,还发现了自己对工程的兴趣。
高三那年,所有人都在为高考拼命。每天早上六点到晚上十一点,教室里总是坐满了人。
而她和石磊,总是坐在角落里,各自埋头苦读,偶尔抬头对视一眼,然后会心一笑。
那些并肩作战的日子,现在想来,辛苦却美好。
"如果没有他,我能坚持到现在吗?"文思语问自己。
答案是肯定的。
她的确能坚持,因为她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但有他在身边,这条路走得更有力量,更有温度。
她想起母亲的担忧,想起网上的那些评论。
很多人都觉得,她是为了石磊才选择国防科大的。
真的是这样吗?
文思语闭上眼睛,仔细回想自己做这个选择的初衷。
高三上学期,学校组织了一次国防教育讲座。一位国防科大的教授来演讲,讲到了现代战争中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未来的战争,是信息的战争。"教授说,"谁掌握了信息优势,谁就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而我们国家,需要大量的信息工程人才。"
那一刻,她心动了。
她一首喜欢工程,喜欢创造,喜欢解决问题。如果能把这份喜欢用在保卫国家上,那该多有意义?
回家后,她开始查阅国防科大的资料。越了解,越向往。
那里有最先进的实验室,最优秀的教授,最前沿的研究方向。更重要的是,那里培养的是国家最需要的人才。
"我要去国防科大。"她在日记里写下这句话。
那时候,她还不知道石磊也有同样的想法。
所以,当在领通知书时发现石磊也考上了,她的第一反应是惊讶,然后是狂喜。
原来,他们不仅是学习上的伙伴,还是理想上的同路人。
"不,"文思语摇摇头,"不是为了他,是为了我自己。"
但不可否认的是,有他在,让这个选择变得更加坚定。
她拿起手机,翻看着和石磊的聊天记录。
"思语,你为什么想学信息工程?"这是几个月前他问的。
"因为我想成为守护者,不是被守护者。"她回答。
"真巧,我也是。"他说,"只不过我是从物理的角度。"
"那我们就一起守护吧。"
"好。"
简单的对话,却包含了他们共同的理想。
文思语站起来,走到窗边。
夜色深沉,城市的灯火阑珊。在这片和平的土地上,有多少人在默默守护?
她想起新闻里那些边防战士,想起实验室里通宵达旦的科研人员,想起所有为国家奉献的人。
她也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妈妈,对不起。"她轻声说,"我知道您担心我,但这是我的选择。"
她想起父亲的支持,想起石磊的陪伴,想起李薇的鼓励。
原来,选择理想的路上,她并不孤单。
凌晨三点,她终于有了睡意。
梦里,她穿着军装,站在实验室里。身边是先进的设备,手里是重要的数据。而石磊就在不远处,两人偶尔对视一眼,然后继续埋头工作。
那样的未来,真美好。
天微微亮时,她醒了。
第一缕晨光透过窗帘,照在入学确认书上。
文思语深吸一口气,拿起笔,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
笔尖划过纸面的声音,清脆而坚定。
签完后,她拍了张照片发给石磊:"搞定!"
几乎是立刻,石磊回复了:"我也刚签完。"
然后是一张照片,他的入学确认书,名字签得工工整整。
"这么早就醒了?"文思语问。
"激动得睡不着。"石磊坦诚地说。
"我也是。"
"要不要出来走走?"石磊提议。
"好。"
清晨的街道很安静,只有环卫工人在忙碌。
两人在老地方碰面,都穿着运动装,但今天不是为了跑步。
"签了?"石磊问。
"签了。"文思语点头。
"后悔吗?"
"不后悔。"文思语笑着说,"你呢?"
"我只后悔一件事。"石磊认真地说。
"什么?"
"后悔没有早点告诉你我的心意。"
文思语的脸红了:"现在也不晚啊。"
"是不晚。"石磊牵起她的手,"走吧,去看日出。"
他们登上岳麓山,在山顶等待日出。
城市还在沉睡,天边渐渐泛起鱼肚白。
"思语,"石磊突然说,"你知道吗?其实我很早就喜欢你了。"
"多早?"
"大概是……初二?"石磊想了想,"那次你帮我解出了一道特别难的数学题,笑得特别开心。那一刻我就想,如果能一首看到你这样的笑容,该多好。"
文思语心里甜滋滋的:"那你怎么不早说?"
"不敢说。"石磊苦笑,"怕影响你学习,也怕……怕你不喜欢我。"
"傻瓜。"文思语靠在他肩上,"我也很早就喜欢你了。"
"真的?"
"真的。"文思语说,"高一那次,你发高烧还坚持来学校,就为了给我讲一道物理题。我当时就想,怎么会有这么傻的人?"
"那不是傻,是责任感。"石磊辩解。
"是是是,责任感。"文思语笑着说,"然后我就想,如果能一首被这样的'责任感'照顾,该多幸福。"
两人相视而笑。
就在这时,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金色的光芒洒满大地。
"真美。"文思语感叹。
"是啊。"石磊看着她被朝阳染成金色的侧脸,"真美。"
"你在看太阳还是看我?"文思语故意问。
"都看。"石磊诚实地回答,"但你更美。"
"油嘴滑舌。"文思语嗔怪,但嘴角的笑意藏不住。
太阳越升越高,新的一天开始了。
而他们的新生活,也即将开始。
下山的路上,文思语问:"你说,军校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
"会很苦。"石磊如实说,"但也会很充实。"
"你怕吗?"
"不怕。"石磊握紧她的手,"因为你也在。"
文思语笑了:"我也不怕,因为你在。"
回到家,陈玉兰己经起床了。看到女儿进门,她什么都没说,只是默默地准备早餐。
"妈,"文思语走过去,"我签了确认书。"
陈玉兰的手顿了一下,然后继续切菜:"签了就签了吧。"
"妈……"
"思语,"陈玉兰转过身,眼眶有些红,"妈妈不反对了。你爸说得对,孩子大了,有自己的路要走。"
文思语扑进母亲怀里:"谢谢妈妈。"
"傻孩子。"陈玉兰抚摸着女儿的短发,"答应妈妈,好好照顾自己。"
"我会的。"
"还有,"陈玉兰压低声音,"那个男孩子……如果他对你好,妈妈不反对。但前提是不能影响学业。"
文思语瞪大眼睛:"妈,你……"
"我是过来人。"陈玉兰叹口气,"有些事,堵不如疏。但是思语,你要记住,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先爱自己。"
"我记住了。"文思语用力点头。
这一天,两家人分别为孩子准备行李。
军校的要求很严格,很多东西都不能带。但父母们还是尽可能地准备了各种必需品。
"防晒霜要多带点。"李秀芬絮絮叨叨,"还有这个护手霜,训练的时候手容易磨破。"
"妈,军校会发的。"石磊无奈地说。
"发的能有妈妈准备的好?"李秀芬瞪他一眼。
石建军在一旁抽烟,偶尔提醒几句:"记住,到了那里,一切行动听指挥。不要逞英雄,也不要掉队。"
"知道了,爸。"
另一边,文家也是同样的场景。
"这个护膝一定要戴。"陈玉兰往行李箱里塞东西,"还有这个,防蚊虫的。"
"妈,够了够了。"文思语哭笑不得。
文志强拍拍女儿的肩膀:"去了好好表现,别给咱们文家丢脸。"
"放心吧爸,我一定努力。"
夜晚,文思语躺在即将告别的床上,心情复杂。
十八年了,她第一次要离开家,离开父母,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
害怕吗?有一点。
期待吗?更多。
她拿起手机,看到石磊发来的消息:"睡了吗?"
"没有,睡不着。"
"我也是。"
"石磊。"
"嗯?"
"我们真的要去军校了。"
"是啊,梦想成真了。"
"谢谢你。"文思语打字,"谢谢你一首陪着我。"
"该说谢谢的是我。"石磊回复,"谢谢你,让我的青春如此精彩。"
文思语笑了,眼眶却有些。
"晚安,石磊。"
"晚安,思语。军校见。"
"军校见。"
放下手机,文思语闭上眼睛。
明天,她就要踏上新的征程了。
那里有未知的挑战,有艰苦的训练,有严格的纪律。
但那里也有她的理想,她的未来,还有……她爱的人。
想到这里,她的嘴角扬起一抹笑容。
选择己经做出,道路己经确定。
接下来,就是勇敢地走下去。
无论多难,她都不会后悔。
因为这是她的选择,是她为自己的人生做出的最重要的决定。
天亮了,新的一天开始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T2P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