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的城市,像一头沉睡的巨兽,被浓稠的黑暗包裹。邢晚冬站在客厅的窗边,指尖抵着冰凉的玻璃,哈出的白气在上面凝成一层薄雾,又很快消散在寂静里。
窗外的暗紫色天光不知何时褪去,只剩下纯粹的黑。街道上没有路灯,没有车灯,甚至连一丝摇曳的烛光都没有,只有风穿过废墟的呜咽,时而尖锐如哭,时而低沉如叹。
突然,远处的居民楼里亮起一点昏黄的光,像濒死之人的最后一口气。那光芒颤抖着扫过阳台,停顿了两秒,又猛地熄灭,紧接着传来玻璃破碎的脆响和模糊的争吵声,很快又被更深的死寂吞没。
她转身检查门窗。加固的木门上,钢板贴合得严丝合缝,门闩是父亲用钢筋焊的,转动时发出沉闷的 “咔哒” 声;窗户上的防弹玻璃贴着防爆膜,外面加装的铁栅栏间距只有十厘米,足够挡住成年人的手臂;院子里的电网指示灯还亮着红光,那是她特意接在蓄电池上的 —— 即使停电,也能保持供电。
“安全。” 她在心里默念,目光扫过客厅的布置。沙发被推到门边,形成第一道屏障;茶几翻倒在地,西条腿朝上,像个简陋的拒马;墙角的消防斧和工兵铲并排靠着,斧刃在月光下闪着寒光。
走到父母的房门前,她轻轻转动门把,确认反锁无误。里面传来母亲轻微的鼾声,夹杂着父亲说梦话的呢喃,大概又梦到了老家的玉米地。邢晚冬靠在门板上,听着里面安稳的呼吸声,眼眶突然有些发热。
上一世父母去世后,她无数次在梦里听到这样的呼吸声,每次惊醒都要摸黑找很久,首到指尖触到冰冷的墙壁,才想起他们己经不在了。这一世,能这样守着他们的呼吸声,哪怕外面是刀山火海,也觉得踏实。
回到客厅,她在沙发上坐下,将弩箭放在腿上,箭槽里搭着一支涂了麻醉剂的箭矢 —— 这是她昨天用空间里的曼陀罗花提炼的,剂量足够放倒一头牛。闭上眼睛,末世初期的生存计划在脑海里缓缓展开:
第一阶段(1-7 天):固守。利用别墅的防御工事,不轻易外出。每天只在清晨和傍晚各进入空间一次,补充物资和处理收获的作物。父母的情绪是重点,要尽量维持正常的生活节奏,避免他们过度恐慌。
第二阶段(8-30 天):试探。等外界稍微稳定,带着弩箭和工兵铲,在小区范围内搜集可用物资。优先寻找汽油、药品和种子,避开人群密集的超市和医院,重点关注独栋别墅 —— 那里可能有被遗落的武器。
第三阶段(1-3 个月):扩张。待父母适应末世节奏,且自身行动方便(孩子出生前),开车前往郊区的农资站和养殖场。目标是获取更多的种子、饲料和活禽,同时寻找适合长期居住的地点 —— 别墅虽然安全,但面积太小,不利于空间物资的掩护。
“最重要的是孩子。” 她摸着小腹,那里传来轻微的胎动,像是在回应她的规划。必须在生产前储备足够的医疗器械和产妇用品,空间里的药品虽然齐全,但没有专业的助产设备,只能寄希望于到时候一切顺利。
迷迷糊糊间,她仿佛又回到了上一世的医院。消毒水的味道弥漫在空气里
“不要……” 她猛地睁开眼,冷汗浸湿了后背。窗外依然是浓稠的黑暗,远处又亮起一点灯光,这次亮了很久,隐约能看到晃动的人影,像是在搬运什么东西。
邢晚冬拿起弩箭,站起身走到窗边。那些人大概是在搬超市的货架,想把物资运到自己家里。她冷笑一声,这种只顾眼前的做法,用不了几天就会耗尽所有力气 —— 真正的末世,考验的从来不是谁抢得多,而是谁能守得住。
天边泛起鱼肚白时,她走进厨房,开始准备早餐。空间里的面粉还有很多,她打算做些葱油饼,用父亲腌的五花肉做馅,香得能飘出半条街。这样的香气或许会引来麻烦,但也能让父母暂时忘记外面的危险,值了。
饼铛里的油 “滋滋” 作响,金黄的油花溅起又落下。邢晚冬看着面团在高温下慢慢鼓起,散发出的香味,突然觉得,所谓的生存计划,其实很简单 —— 就是让爱的人能每天吃上热乎饭,能在安稳的角落里睡个好觉。
至于那个神秘的 “邱先生”,至于北方的基地,都先往后放放吧。眼下最重要的,是守住这方寸之地,守住锅里的葱油饼,守住父母的鼾声,守住腹中那个即将到来的小生命。
窗外的天光越来越亮,黑暗像潮水般退去,露出被血洗过似的天空。邢晚冬将最后一张葱油饼盛出锅,放在保温罩里,然后拿起弩箭,重新坐回沙发。
她知道,平静不会太久。
(http://www.220book.com/book/T2S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