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年间的北京城,初夏的阳光透过角楼的雕窗,在青石板路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十三岁的锦衣卫校尉凌云正踮着脚,趴在北镇抚司的墙头数鸽子——这是他当值时最爱干的事。他爹是锦衣卫指挥佥事,仗着这层关系,他才得以穿上传家宝似的飞鱼服,虽然还没配绣春刀,腰间那枚黄铜腰牌己足够让胡同里的孩子羡慕。
“凌云!又偷懒!”一个洪亮的声音炸响,是他的师父,锦衣卫百户周冲。周冲拎着他的后领往下拽,“宫里出事了,跟我走!”
马车穿过天安门时,凌云才听清原委:昨晚坤宁宫失窃,丢了一只永乐年间的琉璃盏。那盏是西域进贡的珍品,通体透亮,盏底刻着缠枝莲纹,据说夜里会发出淡青色的光。更麻烦的是,这盏本是太后要赏给新科状元的,明天就是赐宴的日子。
“盗窃宫禁器物,可是死罪。”周冲掀起车帘,指着宫墙上巡逻的禁军,“但奇怪的是,坤宁宫门窗完好,没有撬动的痕迹,守卫也没听到动静。”
到了坤宁宫,凌云被眼前的景象惊得瞪大了眼:地上铺着厚厚的羊绒毯,连一丝脚印都没有;放琉璃盏的紫檀木架上,只有一个浅浅的圆印;架子旁的香炉里,还插着三支没烧完的檀香,烟气袅袅。
“发现什么了吗?”周冲拍他的背。
凌云蹲下身,鼻尖几乎贴到地毯上。他看到木架腿边有一小撮银灰色的粉末,用指尖捻了捻,滑溜溜的,像极了他家隔壁银匠铺里的银屑。“师父,你看这个。”
周冲用随身携带的油纸包起粉末:“这是焊银粉,用来焊接金属的。难道小偷是银匠?”
这时,一个穿绿袍的小太监怯生生地说:“昨晚亥时,我路过坤宁宫,看见屋顶上有个黑影,还以为是野猫……”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少年锦衣卫之凌云回到北镇抚司,凌云把自己关在档案室。他翻遍了近半年的户籍册,发现京城登记在册的银匠有三十七家,其中住在皇城根附近的只有三家。
“先从最近的‘金巧手’开始查。”周冲带着凌云来到棋盘街,这家银铺的老板姓王,据说祖上曾为永乐皇帝打造过首饰。
王老板是个矮胖的中年人,看到锦衣卫的腰牌,脸瞬间白了:“官爷,小的可是良民啊!”
凌云注意到铺子角落里堆着一堆碎银,旁边放着个小坩埚,坩埚底还沾着银灰色的粉末——和坤宁宫的焊银粉一模一样。“王老板,昨晚亥时你在做什么?”
“我、我在赶工,给礼部做一套银烛台。”王老板的眼神躲躲闪闪,“有两个徒弟可以作证。”
凌云的目光扫过柜台,那里摆着一副围棋,黑白棋子磨得发亮。他拿起一颗黑子,突然发现棋子底部刻着个极小的“玄”字。“这棋子是你做的?”
王老板脸色更难看了:“是、是一位客人订做的,说要玄铁做的棋子,打造成围棋的样子。”
“客人是谁?”
“不知道,每次都让小厮来取,给的是银票,还说不许问名字。”
离开银铺时,周冲摸着下巴:“玄铁比银重得多,做棋子不合常理。而且‘玄’字……最近宫里刚册封的玄嫔娘娘,会不会有关系?”
凌云突然停下脚步:“师父,你看这棋盘街的布局。”他指着街两旁的店铺,“南北走向的胡同像棋盘的横线,东西走向的像竖线,咱们刚才走的路线,是不是像在下围棋?”
周冲顺着他指的方向一看:从北镇抚司到金巧手,再到街尾的茶馆,确实像走了“小飞”的棋步。“这小子,脑子转得还挺快!”
(http://www.220book.com/book/T3P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