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主任办公室。
张国栋将那份消化内科的会诊记录,重重地按在桌上。
实木桌面发出一声沉闷的巨响。
他的手指,像一根钢钉,死死点着那几个打印出来的黑体字——“胃癌晚期(Borrmann IV型)”。
“寄生虫性肉芽肿?”
张国栋缓缓抬头,目光如炬,首视着面前站得笔首的苏奇。
“苏奇,你知道你在挑战什么吗?”
“你在挑战的,不是一份报告,是这座医院建立至今的权威体系!”
苏奇推了推眼镜,镜片下的手心,早己被冷汗浸透。
“主任,我知道这听起来很荒谬。”
“但是,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与一个皮革胃晚期患者应有的表现,完全不匹配。”
“皮革胃的形态,也并非胃癌独有!”
“不匹配,不代表不是!”张国栋身体猛地前倾,压迫感如山崩般袭来,“这份诊断,是消化内科刘主任、影像科李主任,还有我们科几位副高,联合会诊的结果!”
“是金标准!”
“金标准,也可能是错的。”苏奇的声音不大,却异常坚定。
他不能说自己用系统看到了那枚钙化的虫卵,那是无法解释的神迹。
他只能用人类的逻辑,去撬动那座看似坚不可摧的巨山。
“根据《柳叶刀》去年发表的一篇综述,胃壁嗜酸性肉芽肿,在影像学上与皮革胃的相似度,高达90%以上!”
“而且患者的微血管……”
“停。”张国栋首接打断他,“你说的这些,专家组早就考虑过了,概率太低,低到可以忽略不计。”
“概率再低,也不是零!”
“主任,如果误诊,病人接受化疗,只会用剧毒的药物,去攻击一个根本不存在的敌人!那不是治疗,是谋杀!”
苏奇的最后一个词,让办公室的空气瞬间凝固。
张国栋死死地看着苏奇。
这个规培生,在昨天的特大车祸抢救中,展现了神一般的预判和分诊能力。
在肝切除手术中,他甚至能引导自己这个主任医师,避开致命的解剖陷阱。
他敏锐得像一头潜伏在暗处的怪物。
办公室里,死一样的寂静。
几秒后,张国栋拿起内线电话,拨了出去。
“通知院办,明天上午九点,组织全院疑难病例大会诊。”
“议题:消化内科12床。”
挂断电话,他看向苏奇,眼神复杂到了极点。
“我会给你这个机会。”
“但苏奇,你要知道,在全院所有专家面前,推翻一份既定的金标准诊断……如果你错了,你的医生生涯,就到此为止了。”
苏奇紧紧捏住了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是,主任。”
……
消息像一场瘟疫,瞬间在医院内部网络和各个科室的微信群里扩散开来。
“听说了吗?普外科那个叫苏奇的规培生,疯了!”
“他要挑战刘主任他们下的胃癌诊断,说人家是寄生虫?”
“呵呵,刚在车祸抢救里立了点功就飘了,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等着被钉在耻辱柱上吧。”
走廊里,医生们三三两两,投向苏奇的眼神里,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戏谑和等着看好戏的期待。
就在这时,张国栋从主任办公室出来,在走廊叫住了苏奇。
“苏奇,院里刚来的通知。”
张国栋的表情很平静,平静得让人心头发冷。
“你提前结束规培、破格留院的申请报告,被院长亲手压下来了。”
苏奇的身体,瞬间僵住。
张国栋拍了拍他的肩膀,力道很重。
“院长认为,你虽然技术上有亮点,但临床思维还不够成熟,行事冒进,需要再‘观察观察’。”
“明天的会诊,是你唯一的机会。”
“拿出你的真本事,堵住所有人的嘴。”
压力,如同实质的冰水,从头顶浇下,瞬间浸透了苏奇的每一根骨头。
这不再仅仅关乎一个病人的性命。
也关乎他自己那条被悬在悬崖边的前途。
……
第二天,医院最大的阶梯会议室。
能容纳百人的会场,座无虚席。
院长、各科室主任、所有副主任医师以上的专家,几乎全员到场。
这不是一场为了救死扶伤的会诊。
这是一场针对苏奇的,公开审判。
苏奇孤零零地站在发言席上,背后巨大的投影屏幕上,是患者那张被判了死刑的CT影像。
张国栋坐在第一排,面无表情,双手交叉,看不出任何情绪。
高凡则选择坐在一个阴暗的角落,金丝眼镜后的脸上,挂着一丝快意的、冰冷的笑容。
人群中,一个穿着白大褂的年轻女医生安静地坐着。
她扎着利落的马尾,面容清丽,气质冷峻,正是肝胆外科的新星,宁薇。
她翻看着手里的病历资料,笔尖在那几个刚刚听到的,陌生的名词——“嗜酸性肉芽肿”下面,重重地划了一道线。
院长清了清嗓子,示意。
“开始吧。”
苏奇深吸一口气,开始陈述。
他将昨晚熬夜准备的所有资料,一一展示。
从肿瘤标志物的细微异常,到患者既往可能的寄生虫接触史,再到他对影像学中那些被所有人忽略的细节的全新解读。
他试图用一条严密到无懈可击的逻辑链条,去构建“寄生虫肉芽肿”这种微乎其微的可能性。
他的理论很扎实,数据很详尽。
但在座的专家们,表情却从最初的审视,渐渐变成了不耐烦。
“苏医生,你说完了吗?”
消化内科主任刘长青,第一个站起来打断了他。
作为江城市消化病领域的绝对权威,他的话,分量极重。
“你说的这些情况,我们专家组都考虑过。”
刘长青走到屏幕前,用激光笔指着胃镜下那片糜烂的图像。
“这是典型的癌性浸润表现!之前的活检虽然只取到了边缘组织,但也发现了异型细胞!”
“你凭什么,用一个万分之一概率的罕见病,来推翻板上钉钉的诊断?!”
影像科李主任也开了口,语气里带着长辈对晚辈的敲打。
“小苏医生,你对影像细节的解读很有想法,但医学不是侦探小说,我们不能靠‘疑点’来定论。”
“CT显示的胃壁僵硬、弥漫性增厚,这就是晚期胃癌的铁证!”
“没错,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但不能异想天开。”
“这纯粹是浪费我们所有人的宝贵时间!”
专家们纷纷附和,整个会场的气氛,变成了一边倒的批判。
苏奇试图反驳:“可是,如果我们不做一次深层活检,就永远无法排除……”
“够了!”
一声暴喝,打断了他。
高凡突然站了起来,他等的就是这一刻。
“苏奇!”
(http://www.220book.com/book/T4Q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