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23肺癌早期诊断模型(V2.0-红沙镇校正版)】
【临床样本验证:307例】
【灵敏度:99.8%】
【特异性:99.9%】
【假阳性率:0.1%】
这是一个,足以让全世界所有从事体外诊断研发的公司,都感到绝望的,完美的数据。
这意味着,从今天起,华夏,拥有了全世界第一款,也是唯一一款,能够以极高的精度,在肺癌的“癌前病变”阶段,就发出预警的“哨兵”。
这是继S-17肝胆胰癌检测、食管癌检测、第三次在癌症的癌前病变的阶段,就发出预警的哨兵。
它将拯救的,是每年,全世界数以百万计,死于肺癌的生命。
而创造这个奇迹的,不是辉瑞,不是罗氏,不是那些掌控着全球医药命脉的跨国巨头。
而是他们,这支临时组建的,在戈壁滩的帐篷里,奋战的华夏团队。
“我们……我们做到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专家,抱着身边的同事,老泪纵横。
他搞了一辈子呼吸内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肺癌被发现的时候,对病人说一句“幸好,还来得及”。
今天,这个愿望,实现了。
方博一擦干眼泪,他走到苏奇面前,激动地语无伦次。
“苏主任,我……我……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我方博一……”
还是没有把话说出来。
苏奇看着他,只是平静地点了点头。
“这是团队的功劳。”他又说了一遍这句话。
但这一次,没有人再把这当做客套。
他们知道,没有苏奇,他们就算再努力一百年,也摸不到那扇正确的大门。
苏奇是那个画出图纸的人,他们,只是把图纸变成现实的工匠。
“后续的工作,就交给你们了。”
苏奇对方博一说,
“立刻将新的模型和数据,上报给国家药监局,启动紧急审批通道。同时,联系国内最大的几家IVD生产企业,进行技术授权,让他们用最快的速度,实现‘清肺一号’试剂盒的量产。”
“目标是,三个月内,覆盖全国所有县级以上的医院。”
“是!”方博一挺首了腰板,响亮地回答。
他知道,一场属于华夏的,针对肺癌的“人民战争”,将从这一刻,正式打响。
……
科学的问题,解决了。
但人的问题,还在继续。
苏奇走出喧闹的实验室,来到了营地外。
孙瞎子和镇长马福全,早己等在了那里。
这几天,他们几乎天天都来。
他们看不懂那些复杂的仪器,但他们能看懂,这些专家们脸上的表情,从凝重,到困惑,再到今天的狂喜。
他们知道,有结果了。
“苏医生,”孙瞎子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我们……我们这个病,有救了吗?”
苏奇看着他,点了点头。
“有救了。”
“我们研发出了一种新的检查方法,可以在这个病把人的肺‘烂’掉之前,就提前发现它。”
“而且,对于那些己经发现的早期病人,我们也可以通过手术,把那个‘坏根’给挖掉。”
“真的?”马福全浑浊的眼睛里,爆发出了一阵精光。
“真的。”
两个老人,互相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到了巨大的,不敢置信的喜悦。
然后,他们同时,对着苏奇,弯下了腰。
“苏医生,您就是我们红沙镇的再生父母啊!”
“我代表全镇三百多口人,给您磕头了!”
苏奇扶住了他们。
“我不需要你们磕头。”他说,“我需要你们,帮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所有,从‘491’走出去的人。”
“我们建立了一个‘491人群队列’。所有当年在矿区工作过的矿工,以及他们的家属,都是肺癌的超高危人群。他们都需要,立刻进行筛查。”
“这件事,只有你们,能做到。”
孙瞎子和马福全,立刻明白了苏奇的意思。
“您放心!”孙瞎子拍着胸脯保证,
“我们镇上的人,亲戚套亲戚,朋友套朋友,不出三天,我保证把这个消息,传到每一个‘491’人的耳朵里!”
……
苏奇在红沙镇,又待了三天。
他没有再参与后续的技术工作。
他只是,每天带着尹雪,在镇子里,挨家挨户地走访。
他给那些因为常年卧床而生了褥疮的老人,进行清创换药。
他教那些留守的妇女,如何进行简单的营养配餐和康复护理。
他还去了镇上那所只有一个老师,十几个学生的,破败的小学。
他在那间漏风的教室里,给那些穿着打着补丁的衣服,
却有着一双双清澈眼睛的孩子们,上了一堂,关于“健康”和“梦想”的课。
他告诉他们,他们的父辈,是为了这个国家的强大,而献出了健康。
他们是英雄的后代,不应该被贫穷和疾病,困在这片戈被。
他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很大,有高楼大厦,有高速铁路,有他们从未见过的,精彩的一切。
而通往那个世界的路,就藏在他们面前的,那些破旧的课本里。
“好好读书。”
这是他对孩子们说的,最后一句话。
当苏奇带着团队,准备离开红沙镇时。
和在石头村时一样,全镇的人,都来送他们。
他们没有带礼物,因为他们实在太穷了。
他们只是,安静地,站在路的两旁。
当车队启动时。
所有镇民,无论男女老少,都自发地,向着车队的方向,深深地鞠躬。
没有哭喊,没有口号。
只有沉默的,最隆重的敬意。
孙瞎子和马福全,站在最前面。
孙瞎子从怀里,掏出了一个东西,递给了车窗里的苏奇。
那是一本,用毛边纸手写的,己经泛黄的册子。
上面,是孙瞎子一辈子行医,总结下来的,各种草药的药方。
包括那个,能缓解“G-7”神经毒性的,“蝎子草”的用法。
“苏医生,我没什么好送您的。”孙瞎子说,
“这是我一辈子的心血,或许……对您的研究,有点用。”
苏奇接过了那本册子。
他知道,这本册子,和一个院士的毕生所学一样,重。
车子,缓缓驶离。
苏奇回头,看着那片在后视镜里,越来越小的绿洲,和那些越来越小的人影。
他知道,他改变了这个地方的命运。
但他更知道,这个国家,还有千千万万个,像石头村,像红沙镇一样,被遗忘的角落。
他的路,还很长。
……
(http://www.220book.com/book/T4Q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