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98章 看谁先扛不住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T6GW/ 章节无错乱精修!
 

第198章 看谁先扛不住

“所以您说的三天前发生的变故,就是布国人在准备了那么久之后,终于入侵了希腊、而且是扶持了一个叛国的首相作为傀儡?

他们打算通过这个办法,开辟一条更宽阔的、夹击奥斯曼人的地面进攻战线,尽快拿下伊斯坦布尔和海峡?而您已经派了一个山地团作为顾问和骨干,协助希腊军队防守了?”

视野回到12月1日、波尔塔瓦城内的第6集团军司令部。鲁路修在午餐餐桌上听到公爵告诉他的最新军情,就是指这事儿了。鲁路修耐心听完后,用自己的话简明扼要总结了一下,最终确认道。

因为他忙于围歼波尔塔瓦和哈尔科夫的敌军,公爵不希望他提前分心,所以整整三天都没有把外界新闻传达给作战将士。

毕竟敌人的盟友采取了新的策应攻势,这事儿理论上是有可能打击到己方士气的。

如果普通的德玛尼亚士兵知道布军有可能短期内突破海峡,德玛尼亚士兵就会担心己方目前沿着黑海海岸线推进的后勤路线,会不会显得过于漫长和不安全。这样就会影响到士兵的专注度和战斗意志。

“是的,情况就是这样。我看你反正也静不下心,就先和你说一下。”公爵大大方表示鲁路修总结的没错,随后又补充了一句提醒,“但是这事儿对普通士兵还是要先保持封锁,不要让消息扩散下去。最多到你们师一级的将领心里有数、后续争取打快一点就好。中下层军官就不要给压力了,免得忙乱出错。

我计划等基辅这边的包围圈合拢后,就分出一部分兵力南下,从保加利亚或是奥斯曼边境陆路支持希腊,直接进攻在萨洛尼卡登陆的布军。

我们不可能绕路把大兵团运到雅典去的,海路会被敌人封锁,我们只能是南北夹击,南线靠希腊军队自己顶住,而我们在北面进攻。”

鲁路修在脑海中回忆了一下希腊的大致地图、地形,觉得公爵的安排也没什么问题。

希腊本身也是有3个师的常备军的,一共才2万多人。现在要临时动员肯定来不及,就指望这2万多老兵依托南希腊的复杂地形拖延时间顶一阵吧。最后真正要结束战斗,关键还是德玛尼亚本身的大军直接南下。

鲁路修仔细思考之后,给出了两个建议:“我觉得,希腊多山,如果康斯坦丁国王真扛不住的话,可以不必死守雅典,哪怕退过科林斯地峡,上山据险而守,也可以拖过时间,以待变局。

另外,您说根据最新得到的情况,布列颠尼亚人也在那儿投入了劳斯莱斯装甲车,可能有好几十辆?我们的制式反坦克武器还在研发中,如果他们顶不住布列颠尼亚人的装甲车,可以尝试放平野战炮直瞄平射的战术。

还可以弄一些临时的简易反坦克武器,这个我之前在布拉格和dw、斯柯达和保时捷的人讨论未来反坦克战术时,就有尝试过,他们应该也造出一些样品了。

dw公司现在好象有一款不装杀伤破片、只纯装硝化甘油炸药的黏性手榴弹,内壁是很容易碎裂的材料,外面有一层黏性胶泥。目前只有实验样品,还不太成熟,但仓促运去希腊顶一阵应该够用了。

实在不行,再就地定制更简陋的燃烧瓶,就用我们之前给喷火兵用的增稠燃料,但最好比喷火器燃料多混合一点炸药。还有爆破力,对8~10毫米的轻装甲目标应该会有威胁。”

鲁路修一口气提供了两条点子,听得鲁普雷希特公爵精神一振,立刻让人记下来,再给希腊人飞艇空运补充支持时加之。

其实,传统爆破类兵器的爆炸威力,对付目前的装甲目标肯定是够用的。

之所以人类一开始遇到坦克和装甲车时一筹莫展,主要是那些爆破武器无法直接贴在装甲表面上爆炸。

如果爆炸物无法直接命中装甲车,或是命中后引信不够伶敏无法瞬间爆炸、而是有延时等弹开了再爆炸,对装甲的杀伤力就很弱了。

只有贴在装甲上炸,才能把装甲震碎,或是有可能导致装甲另一侧的内壁被爆破冲击波震碎下来一些碎片、在车内密闭空间杀伤乘员说白了后世的碎甲弹就是这个原理。

二战中丑军用的“黏弹”战争之人”那些游戏玩家戏称的“袜子”,说白了就是一种能黏在坦克装甲上再炸的纯装药无破片手榴弹。

黏上去之后再炸,等于是让敌方装甲战车本身的装甲,来扮演“弹壳”的角色,把弹壳彻底震碎或是至少在另一侧震出些碎片。

后世反装甲技术的三大主要门类,穿甲弹、破甲弹、碎甲弹。

穿甲弹是对硬科技和材料科学要求最高的,难以低成本实现,也不怕敌人抄袭技术,因为工业基础不好告诉你答案都抄不了。

而破甲弹、碎甲弹的技术含量逐次降低,碎甲弹是这三类里相对最垃圾的,也最好防御。只要将来弄出多层的或者稍微复合一点的装甲,别用纯均质钢造装甲,都可以防住碎甲弹。

所以碎甲原理的反坦克兵器,鲁路修也不怕先拿来用用、临时顶一阵。

就算被敌人吃亏后学去了,己方以后造坦克时不管是在装甲上外敷一层黏性涂层,还是在主装甲外面再铰接加挂侧裙、附加装甲,甚至是挂格栅、堆沙包、捆原木、消磁鲁路修有一百种办法低成本废掉碎甲弹的反坦克效果。

既然如此,这次就先把碎甲弹拿出来,当一个一年半载之内的消耗品先用着。扛过了最初这一波后,己方的硬科技反坦克武器也差不多造出来了,刚好衔接上。这种过时的垃圾就算被敌人学去了也无所谓。

鲁普雷希特公爵那边,很快把鲁路修的建议都部署了下去,dw公司卡尔斯鲁厄兵工厂试产的第一批早期黏性纯装药手榴弹、以及如何造燃烧瓶的技术手册,也被立刻送去了希腊,还跟着又顺带拉去一个伞兵营的额外援军。

处理完了希腊那边的变故后,鲁路修强迫自己好好休息、恢复状态。

次日一早,也就是12月2日清晨,他怀着满腔热忱,重新投入到了从波尔塔瓦西进基辅的战斗中去。

早上出击前喝咖啡的时候,他才把前一天晚上从公爵那里听来的消息,私下里告诉了副师长隆美尔,而且也交代了、在跟冯博克师长会师之前,这个消息只能在师级干部圈层内流通,不能对下面说。

chapter_();

隆美尔还只是上校副师长,但也算师级干部吧,鲁路修跟他说,当然也是一种信任的体现。

隆美尔听完后,精神抖数地承诺:“放心吧,最多一周,甚至更快,我们会在基辅以北合围的!这里到基辅只剩280公里直线距离了,而且冯博克师长已经掐断了基辅正北方通往奥尔沙的铁路。

等于是这最后的280公里,是我们双方迎头对冲,并不需要我们一家冲那么远。就算他的部队没有铁路可用,要绕基辅城而过、被基辅城这个节点卡断了。

但我们有铁路,给我们多算一点预期里程好了。我方冲180公里,博克在无铁路补给的情况下硬冲100公里,跟我们会师后,他的师也可以用我们这边铁路运过去的补给了。”

计划通。

商量完预期分配后,隆美尔就坐上了坦克,沿着波尔塔瓦-基辅铁路一路向西进攻。

鲁路修的师经过连番激战,如今剩下还能动弹的坦克,已经锐减到150辆以下了,比一开始减少了足足90多辆。

毕竟战役已经开打了半个月,敌人的野战炮多多少少能炸坏一些坦克,还有更多是被手榴弹弄伤了传动系统,而最多的是持续使用后导致的自发机械故障。

但150辆也够了,鲁路修不再玩“两波坦克交替进攻,一波持续进攻12小时、另一波休息8小时赶路4小时”的把戏,而是把150辆集中成一个波次,每天作战16小时,休息8小时,夜间睡觉。

那16个小时,也不是一直进攻,中间也要分两次各休息1小时,让士兵们有时间吃饭稍歇。

而且这种长途持续进攻,坦克跑得太快也没意义,步兵会跟不上的,现在还没那么多卡车搞机械化步兵。

之前打哈尔科夫和波尔塔瓦,都是一口气冲150公里左右,那已经是如今步坦协同的单次极限了,步兵还可以靠提前养精蓄锐、开打后强行军赶路不眠不休,一口气撑到底。

超越150公里之后,就不是步兵能靠毅力一口气撑到底的了。哪怕是德玛尼亚人最精锐的士兵,也做不到这样的持续强行军,只有地球位面上的某些神秘伟大的特殊军队做得到。

也正因为步兵跟进比较慢,所以在鲁路修调整后的新战术下,坦克兵夜里可以睡觉,填线步兵就不能睡觉了,他们要一直24小时赶路追上去。但这种赶路也不是无限期的,只要一口气赶到预定的填线阵地位置,后续就可以补觉了。

下一段需要填的防线,自然有另一支部队去填。

突进得远了之后,还可以利用铁路和火车稍微捎一段距离、只在步兵部队快靠近战区时,才落车徒步。

但这对工兵部队的要求会非常高,刚刚夺取的新领十上,铁路往往有各种被撤退敌军破坏的隐患,需要工兵部队抓紧抢修排除安全隐患,火车才能快速恢复运输。

在如此周密的部署下,隆美尔的初期攻势非常顺利,最初3天稳扎稳打往前打了80多公里,于12月5日凌晨抵达了米尔哥罗德。

沿途还击溃了露第7集团军下属的2个后卫师。

米尔哥罗德是基辅和波尔塔瓦之间、最重要的铁路沿线城市了,距离基辅还有不到200公里。

到达米尔哥罗德后,鲁路修还通过无线电连络了一下友军,以了解情况。

在电报中,他得知冯博克那一路最初一两天不是很顺利。

冯博克一开始试图按部就班地从切尔尼戈夫往南沿着铁路线往回推一点、然后尽量先沿着基辅城切到基辅城东的铁路沿线,然后再往东进攻。

但冯博克很快发现,露沙军队在基辅城内有重兵防守集团,越往南、越靠近城市,露沙人的防御就越猛烈。

在12月2日几乎白白浪费了一天试错后,12月3日中午,冯博克终于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一下子想通了。

他意识到,自己反正也用不了基辅以东的铁路。既然如此,执着于把敌人的铁路掐得太碎、还有什么意义?自己只是想和鲁路修会师,那就等快会师的时候再往南折向铁路方向也够了。

在此之前,自己可以沿着更偏北一些的敌军薄弱地带推进,无非就是包围圈包得没那么紧实罢了。

改变思路后,冯博克立刻摆出从基辅正北方的切尔尼戈夫、往正东边的苏梅挺进还真别说,冯博克选的这个路线,倒是跟后世地球位面某场正在进行中的战争颇为暗合了。

苏梅这个地名,后世看官最近这几年在媒体上也没少听见。

而露沙人的第6集团军防御部队,显然没料到冯博克会向苏梅方向突破,被他在此后一天半之内,一路向东沿着简易公路也推了足足60~70公里,抵达了一个叫科诺托的小镇,那地方大约在切尔尼戈夫和苏梅之间三分之一的路程。

冯博克当然不是真的要去苏梅,在远离了基辅内核防区后,他很快就再次掉头南下,切向普里卢基。

最后鲁路修跟他互通情报的时候,他就是身在普里卢基,虽然还没切回基辅以东的铁路沿线,但已经问题不大了,鲁路修会接应他的。

放下电报后,鲁路修回到地图桌前,用铅笔在地图上作着记号。

“我们在米尔哥罗德,冯博克在普里卢基。他只要再向东南方的简易公路斜着推进40公里,抵达普瑞提,就可以切到基辅以东的铁路沿线了。而我们沿着铁路西进、40公里后先到卢布内站、再40公里就也能抵达普瑞提了。

那就把会师地点预定在铁路小镇普瑞提吧。跟之前的预期倒是很接近,我们再走80公里,冯博克再走最后40公里,彻底在普瑞提镇把大包围圈合拢。”

ps:这章锁碎的东西比较多,

作者“浙东匹夫”推荐阅读《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T6G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T6GW/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