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74章 以彼之炮,还施彼舰!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T6GW/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第74章 以彼之炮,还施彼舰!

p15冲锋枪密集的扫射声,在整个要塞炮台内部连绵响彻,偶尔夹杂着一串手榴弹的爆破声。

夺取全部两座安防要塞的难度,比空降部队指挥官战前预估的还要容易一些一一在这些连接坑道内部,敌人几乎没有部署任何用于封锁地道的重机枪火力点。

法军水兵被德军突击队近身后,竟只能依靠步枪和剌刀为主,进行有限的抵抗。最多也就跟德军一样乱丢手榴弹阻敌。

地道内的战斗,冲锋枪打步枪,胜负在开始的那一刻就注定了。

这也不能怪法军,一来守卫这些要塞的,并不是陆军,而是海军的人。二来这些要塞炮的目的,就是防备海面上来的敌舰、是为了保护敦刻尔克锚地的法军船只。

一个海防要塞,哪里会想到突然被敌人贴身逼到极近距离上交战?难道敌人的军舰能飞过来、

直接让士兵落在要塞身边么?

所以这种要塞从设计之初,就完全没考虑过近战问题,坑道被渗透了几个点后,立刻就扩散全完了。

加之这个时代,压根儿没有防空炮的存在,

凭良心说,此战夺取炮台的过程,比地球历史上后来的埃本埃马尔要塞空降作战还要容易得多除了少数独立的配套确堡火力点,最后需要用炸药包或是火焰喷射器去肃清。其馀互相连通的主炮塔,基本上都沿着地道一路杀,半小时内就全部占领了。

地面作战是早上6点10分正式打响的。到6点35分前后时,位于北侧马洛莱班炮台的隆美尔少校,和位于南侧罗南炮台的莫德尔上尉,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点,并且调整了作战指令:

“突击重炮塔的时候注意迫降!先丢几个手榴弹警告一下,别一上来就扫射!只有在非炮塔位置、遇到堵路的敌人,才要果断下手!我们还需要俘虏敌军炮手操作大炮!”

此战之前,部分突击队员也经过了紧急的重炮操作训练,鲁路修少校甚至还从重炮团借调了少数技术士兵来一起空降,为的就是万一真能顺利夺取炮台、便于直接操作法军的巨炮。

但这些短暂紧急培训的土兵,最多只能掌握如何把炮打响、如何装填弹药和旋转俯仰大炮。

至于指望他们瞄得多准、会算射表,那就异想天开了。

而且德法两军的大炮性能也不一样,德军也无法提前掌握法炮的弹道特性和射表。

所以最好还是尽量活捉、迫降法军炮手。

各支突击小队立刻贯彻了这条命令,一路狂奔推进到炮塔室时,都没敢用喷火器直接往缝隙里喷,只是用炸药包炸开钢,然后喝令里面的敌人投降。

炮兵们大多只有手枪,也不习近战,被炸开炮室大门后,基本就只能放弃抵抗了,随后被突击队员缴械看押。

也有些死硬不降抵抗的,甚至是试图破坏大炮的,突击队便果断扫射处决。

占住全部主炮塔后,隆美尔和莫德尔一边继续分兵,肃清外围的堡火力点,一边赶紧架设起通信电台,互相连络,并且与后方取得连络。

十分钟之内,两边就统计清楚了情况:6座双联装340毫米装甲炮塔,全部顺利夺取。共计16门单装240毫米岸防炮,成功夺取了其中11门,另有2门在攻坚时被进攻方的炸药包损坏,还有3门被守军爆破自毁—

而那些自毁大炮的法军炮组,当然也不会活下来,这都是最死硬的抵抗者,全都在战斗中被击毙。

最后,还有数十门140毫米炮,也被夺取了七成左右,剩下三成在交战中损毁。

德军占领要塞炮台、并控制住秩序,整个过程耗时没有超过40分钟。

整个过程中,法军水兵的抵抗也算得上是中规中矩,并不软骨头。

但很可惜的是,因为布军和法军互不统属,在遇到突况时,彼此的通信连络很迟钝。

位于敦刻尔克港内和泊位船上的布军水兵,并没有第一时间接到求援。

岸上城内的布国陆军,也在炮台开打后15分钟,才摸清情况、接到法军通报,

又过了儿分钟,布第4军军长艾伦比中将才接到属下的汇报电话,

艾伦比闻言大骇:“什么?炮台守军已经顶不住了?敌人是从那些飞艇上下来的?怎么可能有这么多敌人?立刻让最靠近港区的澳新军团第4师就近增援!”

艾伦比手下的各支部队里,布国本土士兵构成的布第29师,正顶在敦刻尔克城南的正面,和德军攻城部队对线,澳新军团也有一半多在城南填线。

留在城东北、相对靠近港区的,只有印第13师,和前几天被打残后退下来休整的澳新军团第4

师。

艾伦比短暂思考后,就意识到那些南亚来的阿三根本不靠谱,那些垃圾只能拿来填线,指望他们增援友军打反击,那就是纯送人头。

所以印13师不能动,只能动澳新军团第4师了。打残,只剩下7000~8000人,

也只能让他们先上了。

刚才德军的飞艇临空轰炸时,艾伦比也着实吓了一大跳,但冷静下来之后,他还是判断出,那几十艘飞艇不可能运太多人,哪怕都跟飞行员一样跳伞下来,最多也就一千多人。

只要法军还在抵抗,别让澳新军团陷入直接强攻阵地的窘境,七八千人反推一千多人,肯定还是做得到的!

几分钟的短暂准备后,澳新军团第4师各营,都来不及集结,就各自朝着港区那两座炮台冲去等他们陆续抵达时,已经是6点半之后了。

德军突击队此时虽然还没有完全控制各处重炮,但也已经创建起了防线,可以居高临下据险而守,还有坑道网络可以利用。

反击部队首先进攻的,就是港口南侧的罗南炮台一一因为那地方离澳新军团防区更近。

然而,澳新军团还没冲上来,德军观察哨老远就发现了敌人,并且上报给了负责这一区片阵地的莫德尔上尉。

“上尉!敌人的援军开始增援了!”

莫德尔听到后,举起望远镜朝着西边观察了一会儿,神色凝重:“我军只有冲锋枪,把敌人放近了打、甚至可以放进坑道口再打!”

“什么?把敌人放进坑道?”莫德尔手下的几个排长还有些不敢置信。

“当然!在地表抵抗的话,敌人用重机枪远程压制我们怎么办?招来炮击怎么办?既然冲锋枪只在地道里优势特别巨大,我们就胆子大一点,把地道入口的一段放给敌人都行!

但是,让无线电调用友军,让隆美尔少校那边,夺取敌140毫米小炮的控制权后,立刻对着我们的头顶上直瞄射击!不要担心误伤自己人!我们所有人都躲到地下!跟敌人打坑道战!”

莫德尔这个大胆的想法,着实启发了手下的人,大家都觉得这招虽闻所未闻,但确实极有胆略。

库克少校是澳新军团第4师某营的营长。

6点36分,正是他的营第一个冲到了冒着滚滚浓烟的罗南炮台附近出发之前,他从师长那里接到的直接命令,就是各营以营为单位,不用集结,就直接冲去罗南炮台等地增援。

他火急火燎带了500多名土兵(满编800多人,但打残了只剩500人)赶到罗南炮台南侧山坡的山脚时,山顶上还在激烈地交火着,各种响声不断传来,似乎法军水兵还在殊死抵抗。

库克少校完全不知道上面的情况,也不知道哪些阵地还在友军手上、哪些阵地已经被敌人夺取了。但他没得选择,现在必须争分夺秒,所以他就义无反顾地不等侦查、不等火力掩护,直接往上冲了。

高地并不高,总共也就一百米的海拔,在滨海城市这已经算是制高点了。

库克少校沿着山坡冲了短短300多米,海拔也提升了五六十米,便来到一处被炸开的坑道口,

四周静悄悄的,远处深处却还有喊杀声。

他只是观察了几秒,便觉得友军可能是被逼到了炮台深处,可能是还在死守各个火炮室,他也不及多想,立刻让500土兵沿着坑道往里冲。

在坑道里又往前跑了大几十米,遇到第一个丁字路口,左右分叉,库克少校便果断下令左右分兵,各分两个连尽量控制坑道阵地。

但他的好日子,也就在这一瞬间到头了。

随着澳洲兵继续前进,更前面的墙角处立刻伸出好几根冲锋枪管,沿着坑道就无脑乱扫。

开枪的人甚至都不露头,只是把端枪的手露出来,“哒哒哒”倾泻着子弹。

地道战这种室内环境完全躲无可躲,没料到敌人居然敢故意把他们放进坑道的澳洲兵,立刻被德军刁钻的打法扫了个措手不及。

这些作战经验少得可怜的放牛羊新兵蛋子,就这样稀里糊涂惨豪着倒下,鲜血立刻把地道的地面都溢满了。

混战中,还有几声爆破的轰响,把这些澳洲兵炸得人仰马翻,惨不忍睹1

那都是莫德尔下令把敌人放近了打时,让人把多出来的喷火器燃料罐、以及多馀的小型炸药包,都丢在敌人的进攻路线两侧墙角。这些东西也不用设置什么精密的触发设备,等双方交火一激烈,自然而然就会被流弹引爆,

整整一个残兵营的澳新军团,就这样被莫德尔以少得多的兵力杀得大残,只好退了回去。

又几分钟之后,后续又有一个团的澳新兵赶来,得知友军折损大半,他们也赶快换了战术。

“德玛尼亚人居然在坑道里设伏?那说明那些废物的法军水兵已经全部被敌人干掉了!不行!

我们不能再中计,还是从地面进攻、先夺取山顶制高点!

他们想躲在坑道里当老鼠就让他们当好了,等我们控制了制高点,堵住各处出口,再慢慢杀光他们!”

那个团的澳籍团长如是见招拆招。

两个营的士兵很快按新战术展开,沿着地表阵地往上冲。

这一次,德军果然如下水道的老鼠一般,没敢再出来阻挠,只敢偶尔从某处洞口往外打一梭子冷枪,然后又立刻缩回去换一个地方。

这种骚扰力度,完全阻挡不了那名澳籍团长的决心,他的士兵只是被稍稍多迟滞了几分钟,很快还是冲上了高处。

但这些澳兵还没得意多久,新的变故又发生了。

一阵140毫米的穿甲弹忽然就飞了过来,直接落在罗南炮台的地表,轰鸣声立刻响彻了整个阵地,把在外面的澳新士兵炸得七零八落,残肢断臂乱飞,血肉四溅。

“马热法克!这些德玛尼亚佬都是疯子!他们连自己人都一起炸?他们已经控制住那些重炮了?”

澳籍团长瞬间被这种疯狂的打法彻底吓懵了。

南半球的大洲,地广人稀生存竞争并不激烈,那些放羊的地主哪见过这样搏命的打法?

他们又哪里能理解、莫德尔之所以敢这么做,就是因为他知道装甲炮塔和地下工事,是不怕地表层被140毫米级火炮复盖的。

短短几分钟,澳新军团的这几个步兵营,就再次被彻底炸崩,武器丢了一地,还有命活下来的统统连滚带爬往山下逃,一秒钟都不想在山坡上多待了。

那些侥幸逃回去的士兵,还应该感谢对面的隆美尔、占据的是一座岸防炮要塞。所有大炮装备的都是穿甲弹、用来打军舰的,隆美尔也只能先凑合着用了但凡让隆美尔第一时间找到高爆弹库存、并用来火力复盖。

今天这俩澳新营能跑回去的活人,怕是连三成都不剩。

随着这股澳新军暂时崩溃,布国远征军对炮台要塞的反扑,也算是暂时被遏制住了。

肃清了法军水兵,也击溃了第一波增援过来的布军陆军。

隆美尔和莫德尔,终于能腾出手来,对付港区内停泊着的航队。

别看这一切说起来热闹,打得花团锦簇,其实从伞兵落地开始算,整个全过程也就50分钟左右。

50分钟时间,对于烧煤的老式军舰而言,连锅炉都还没升起来呢。加之港内的船只还需要克服混乱,那就得眈误更久的时间。

足够隆美尔他们干一票大的了。

他们立刻命令各个被突击队控制住的炮塔,把炮口转向它们原本要守护的港区、炮口对内,黑洞洞地朝向那些停着的船。

同时,隆美尔也果决地下达了一道命令,给那些刚刚投降被俘的法军炮手:

“让他们按射表调密位,按照打固定靶的流程,把那几艘挂着布国海军旗的军舰统统击沉!”

刚才用140毫米炮互射友军头顶的地表,因为是3公里之内的直瞄射击,谁都能打,不需要计算曲射弹道。

但是要打港口里停看的军航,就得梢微算一算了,尤其还要计算高程差。

为了更缓存得战果,也为了节约炮弹避免夜长梦多,让专业的法军炮兵开炮,是最好的选择。

不但隆美尔这么做了,南边的莫德尔也仅仅比他晚了几分钟,就自然而然想到了做同样的事情。

“不可能!我们不会炮击友军的!我们只是被俘了!要享受战俘待遇!你们不能逼着我们杀曾经的战友!”

立刻有一群炮手出声反抗,还试图夺取武器。

这种动武反抗的行径当然不能被原谅,看押他们的冲锋枪手立刻几个短点射,把试图抢夺武器和逃跑的敌人击毙。

隆美尔没时间跟他们废话,便让监视各炮塔的军官都按照这个说辞下令:

“你们不愿意配合也无所谓!反正最多也就五六公里射程,我们直瞄也未必打不中!算错了高程差下一炮再调整就好了!但要是击中了港内挂法兰克旗的民船、运输船,我们也无话可说了,那只是误击!

但如果你们肯配合,帮我们标准那些挂着布国海军旗的战舰,我们就可以保证暂时只对那些布军舰开火!击沉后绝不再连累你们本国的船!当然前提是他们也不许对我们开火、做出敌对行为!”

“你们简直是魔鬼!我们绝不会配合的!”一些法军军官怒不可遏,破口大骂。

但因为没有再发生抢枪或是逃跑的行径,看押的突击队员也比较克制,只是一枪托把叫嚣者砸晕,没有立刻取他们性命。

而其馀炮兵终于扛不住压力,尤其他们看到那些炮塔已经转向港区里的船群,只是稍微大致瞄了一下、便装弹准备开火了。

他们要是不帮忙,真会打到法兰克本国的船,而且最后也改变不了结果,只会徒增伤亡。

“我们帮忙!我们帮你们瞄布国船!但绝不帮你们瞄我们自己祖国的船!”

考虑到布法两国历史上几百年的积怨宿仇,虽然如今布法高层结盟了,但民间还是有不少没文化的士兵不在乎得罪海峡对岸的“盟友”。

如今被敌人用冲锋枪逼着,又有自己本国的船作为“人质”,这些法军炮手有了台阶下,也就半推半就从了。

“恩?那几艘浅水重炮舰居然先动了?他们是柴油机动力的船?激活那么快!先瞄准那几艘重炮舰!不要让它们出港!”

就在隆美尔和莫德尔威逼法军被俘炮手就范的同时,港区内几艘布国新造的浅水重炮舰已经动了起来!

原来,这些船尺寸小、航速慢,但也有一个好处,就是用的柴油机动力一一柴油机的好处,是比轮机类动力节省舰艇长度,动力舱可以做得很短,也就很适合小船。

但柴油机的缺点是功率密度不高,也就是每吨发动机可以提供的马力数比较低,无法做到很大功率,所以最常见的就是潜艇用柴油机,因为潜艇的总装机功率很小。

原本柴油机激活快,它们是有机会第一时间激活、然后调转炮口朝着岸防炮台贴脸开火的,也算是港内布军舰队唯一有机会反杀的舰种。

但是很可惜,这些船另一个致命缺陷,堵死了这种可能性一一浅水重炮舰因为船体过轻过窄、

还非要扛超级重炮,所以主炮塔的旋转射界非常差。

这些船的主炮塔,只能朝左右舷各自微调旋转10度,不可能和战列舰那样旋转90度。

也就是说,这些船只能朝着船头方向开炮,一旦允许它横过来开炮,巨炮本身的后坐力就可以把船掀得侧翻了。

所以这些船处在港内停泊状态时,也就完全没法旋转炮塔攻击岸防炮台!

它们只能先开出泊位,掉头,让船头对准目标,然后才能开火。

可惜,隆美尔和莫德尔当然不会给它们这个机会。

就在几艘浅水重炮舰陆续激活,想要开出防波堤、到开阔海面上调个头、把船头朝着炮台时。

炮台上的240毫米炮弹,已经雨点般落了下来。

德军甚至都不用动用340毫米的最重型火炮。就靠射速快得多、可以做到每分钟4轮的240毫米速射炮。

便足以彻底摧毁这些装甲、动力都很薄弱,只有火力一项强劲的畸形战舰。

一艘空载才6000多吨的军舰,从吨位角度衡量,也就是个轻巡,被240毫米穿甲弹命中,便足以致命。

短短1分钟内,“格兰特号”浅水重炮舰,就被1枚240穿甲弹直挺挺命中了舰体的后甲板,整个穿透了动力舱,把柴油机都炸爆了。

仅仅2分钟后,2枚240穿甲弹,几乎同时落在“罗伯特李”号上,直接把它的船尾整个炸断下来,汹涌的海水也疯狂涌入,“罗伯特李”的船头往上一歪,屁股扎进海底,直接坐沉了。

这两位丑国内战时斯杀满全场的宿敌名将,居然以这样一种形式,同时毕命于敦刻尔克港的防波堤旁。

更要命的是,两艘浅水重炮舰先后在夺路出港掉头的半路上被击沉,它们堵死了出港航道,剩下的2艘浅水重炮舰,还有2艘前无畏舰,已经开不出去了。

这是纯粹的瓮中之鳖。

340毫米的岸防炮,就居高临下直挺挺顶着它们的脑门,他们却没法逃。

“原来仗还可以这么打!太爽了!这就是把岸防炮顶在战舰脑门上开炮的么?快!给我瞄准那两艘‘可畏级’前无畏舰!”

“这次当然是用340炮了!240炮打不穿战列舰!对,就顶着它们脑门直瞄开炮!”

隆美尔和莫德尔,竟分别在港口南北两侧的两座炮台内,不约而同地下达了相似的命令。



    (http://www.220book.com/book/T6G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T6GW/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