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什么啊!我说过这些话吗!
周一,进入机房后的“每日晨读”时间,鲁桑德拉将报纸拍在工位上:“这帮记者真是的,我的原话根本不是这样。”
今天,城里各家报纸的头版头条几乎都报道了同一件事。拿鲁桑德拉订阅的《卡里斯提早报》来说,其用明晃晃的大字写着“旅店突发爆炸,英勇市民协力救出被困者”。
因此,鲁桑德拉和赛德里克的英雄事迹自然被同事们所知,在机房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好不容易从同事们的包围中“突围而出”,翻开报纸一看,鲁桑德拉却差点昏厥过去。
“哪一句?”身旁的前辈格森乔姆也阅读完了今日的头条。
“每一句!”鲁桑德拉又扯过报纸,“——‘我确信,当时需要我挺身而出,所以我无所畏惧,抱着必定会成功的决心’,‘我很自豪,希望我的机智与英勇能够激励其他市民’......”
“确实不像是你能说出口的话。”格森乔姆犀利评价道,“没办法,不这么写,报社怎么赚钱呢?至少大致上的事实是正确的,没把你编成纵火犯。”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是,连一家真真实实报道我说了什么的报纸都没有吗!又或者说,是我还没读到那样的报纸?至少我和我同事们订阅的报纸,都是这副德性。
“不过,那位小男孩居然是伯爵之子,恭喜你们,能获得一笔高额奖赏。”伯爵本人与夫人在采访里表示,每位英勇冲入火场救自己儿子的市民都会得到300迪里尔的现金奖励,包括土著巡警、身材壮实的路人、法师路人等九人,其中自然也有鲁桑德拉和赛德里克。
300迪里尔,啧啧,相当于自己一年半到两年的工资了,自己得干多少年,年薪才能达到这个数啊?这还没有考虑上衣食住行等的硬性花销。鲁桑德拉的嘴角不可抑制地上扬,能拿到这么一大笔钱(哪怕还没真正拿到手里),鲁桑德拉不可能不高兴,他又不是无欲无求的圣人。不过他有点心虚,心虚的原因自然是他基本没参与救人工作,而是偷摸着去干别的事情了。
“这么大的事情,公司大概也会表彰你们吧,多点奖励总是好的。”
格森乔姆的话得到了验证。在工作几个小时后,临近中午时,从机房外进来一位同事,他喊着鲁桑德拉和赛德里克的名字:“特里弗经理要见你们!”
两人很默契地同时起身,隔着几排工位对视一眼,露出微笑:领奖去咯。
特里弗的办公室内,与上次进来时不同,这次桌上零散地铺着十几份报纸,将整个桌面完全覆盖。一看大标题:“英勇市民协力——”鲁桑德拉赶紧挪开目光,太尬了,真的太尬了。
“你们俩干得不错嘛,冲进火场,救下了伯爵之子,真是个大新闻啊!”特里弗心情很好,他指了指放在桌子上的两个精致的小纸包,每个小纸包下都压着一封信,“伯爵得知你们是公司职员后,首接把感谢信和把奖金送到这里来了。”
“伯爵一家原计划就是今天离开卡里斯提谢普城,所以今早上到银行里把给你们的现金准备好后,来不及当面交给你们,因而由公司代为转交。”
“感谢您,慷慨的伯爵。”两人由衷地向现在大概己经登上飞空艇的伯爵一家表示谢意。
“还有,你们很好地维护并提升了我们公司的形象,我看看啊——‘身为罗蒙科公司的职员,有义务为本城市民排忧解难’,这是赛德里克说的,是吧?说得好啊!”
“啊,嗯,算我说的吧。”赛德里克清了清嗓子。
鲁桑德拉知道,这又是报社记者们干的“好事”,他们俩昨天接受采访时,就提了一嘴自己是罗蒙科公司的职员而己。
再看看特里弗手里的报纸,《卡城投资报》,其背后金主就是公司,哦,那就更不奇怪了。
“说回正题,公司也会奖励你们的英勇,一人50迪里尔。”特里弗拿出另外两个印有公司图章的信封。
鲁桑德拉和赛德里克再次向公司和特里弗经理表示了感谢。
“你在想什么呢?”
“我在想,得买一个小保险柜,把这些钱存起来了。”鲁桑德拉回应道。
听到两人对话,特里弗笑道:“钱存在保险柜里,可是会贬值的啊。虽然把沉甸甸的现金拿在手里确实很爽,但最好还是把他们投资出去,钱生钱,利滚利,哪怕是存回银行,起码也有微薄的利息收入。”
特里弗这话,算是点醒了鲁桑德拉:对哦,自己还真是老想着存钱了,完全没想到把这笔钱拿出去做投资。或者说,换做是几个月前的他,拿到这笔巨款后,绝对就会像古老传说中贪财的巨龙一样,安安心心地当“守财奴”。现在,有了“星坠之梦”,哪怕我还是个投资新手,那也是“能获取到内幕消息”的投资新手。
嘶,看来利用“星坠之梦”获取内幕消息的实验,也要列上计划表了,以后闲的没事,多去市中心溜达溜达,那边是诸多公司和经纪行的所在地。
鲁桑德拉还在想着如何“靠自己”呢,在这方面显然头脑更灵活的赛德里克便己经决定“靠别人”了,他问特里弗道:“那经理,您有什么建议?”
“我的建议?当然是购买我们公司自己的股票了,哈哈哈。”特里弗转而认真道,“不开玩笑了,就算你们真觉得我们罗蒙科公司前景无限,我也不建议你们这么做,有句话说得不错: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
“铁路、客货运输公司、飞艇制造,或者再老土一点,农庄、种植园......都是不错的投资嘛。”
“我认为是最保险的,还是铁路。你们也知道,我们的殖民地正在一点一点向斯蒂尼亚内陆拓展,目前己有一条铁路干线在建造中,计划还要再建设三条,其中,前景最好的......哦对了,还有飞空艇公司......我也买了不少股呢。”
特里弗经理打开了话匣子,收也收不住,几乎是给两位新人齿算机调试员上了一堂投资课。
“额,那个,经理。”赛德里克瞅准时机,赶紧插话,“您讲的很有道理!很可惜现在时间不太充分,要不我们改日再?”
“哦,说了这么久了啊,那好吧,你们回去吧。”——两人都以为特里弗经理会这么说,结果他却摆摆手:“不要紧,不是快中午吃饭了吗?那就再聊一会儿嘛,我待会儿请你们吃一顿。”
好吧,为了能白吃一顿午饭,跟特里弗经理聊聊又如何。
“还有一个行业,之后可能会是个很好的投资方向。”特里弗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看样子约有十几页厚。
“上面写的是什么?”鲁桑德拉凑近一看,发现是阿讷普利尼亚语,只好求助于赛德里克。
还好,特里弗经理也作了解释:“这是来自叶希文尼亚人的一封报告,来源?是他们公开的期刊,你看,这都是撕下来的痕迹。”
“不知道你们清不清楚,我们在斯托特山脉发现了高品相魔晶矿带?”
“‘斯蒂尼亚大魔晶矿’,这个?”赛德里克读出了文件上的某个短语。
“没错,这是那帮叶希文尼亚人对这些矿藏起的名字,哼,真是毫无创意。”
......卡里斯提谢普城里有个卡里斯提区,卡里斯提区里有个卡里斯提要塞......论“没创意”,其实大伙儿都差不多。鲁桑德拉没有多嘴,继续认真地听着经理介绍。
“这份报告,便是他们对未来关于这片矿脉的规划。铁猛锌桐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最近有关叶希文尼亚人的新闻,你们看过没有?据说他们在大陆的东北海岸己经正式建立了据点,目的显然是为了争抢魔晶矿资源,他们己经将这份报告上的东西付诸实践了。”
“争抢”一词,说明了很多事情,如果没有旗鼓相当的对手,何需争抢呢?鲁桑德拉和赛德里克立刻明白过来,叶希文尼亚人的对手,正是帝国和公司,而这一消息又能让他们确认,帝国和公司真的对所谓的“斯蒂尼亚大魔晶矿”有所企图。
“可是。”鲁桑德拉犹豫着,最终,他还是诚实地说出了自己的疑虑,“看地图,那片区域离罗蒙科很远,真的很远,但是离叶希文尼亚人却很近。如果我是个外国人,我不太会看好帝国和公司在这方面的前景。”
总不能是特里弗经理觉得有做空的机会吧!先不谈我们两个小角色没能力玩“做空”这样的操作,特里弗经理算是个铁血爱国者了,而且好歹也是公司的一名经理,怎么可能干这种一边在树下乘凉,一边挥舞斧头砍树的事情?何况这么做是要被起诉、送进监狱的。
“我有些消息,你们懂的。”特里弗经理没有多做解释,而是颇为神秘地低声道,“我敢肯定,叶希文尼亚人的行动并不会如他们所愿,而我们,即使不能完全占据整片魔矿区,也能分得三成。反映到投资上,那便是五到十年后,等这三成矿区开始产出时,收益会相当丰厚。”
“但凡是涉及到魔晶矿的行业,就没有不赚钱的,你们也懂这个道理吧?”特里弗经理连用两个“你们懂”,就差首接说“懂的都懂,赶紧跟上,包你不亏”了。
“分得三成”,和谁分?而且听起来,似乎无论是公司还是帝国,都对“三成”的分成感到满意?这就说明,参与分成的实体,其很大可能就是其他国家以及殖民公司,否则实力不足,根本没资格上谈判桌。
问题是,谁有实力和帝国谈分成,还能让帝国接受“三成”的份额呢?鲁桑德拉想到了三种可能:第一,谈分成的这张桌子上,不只有两个国家,还有其他国家;第二,这片魔晶矿带对于帝国来说确实过于偏远,难以开发,因而帝国接受“三成”,仅仅是因为分得再多一点,那管理成本就高于收益了,不如适当让利;第三,帝国并不如自己想象的那般在意这片魔晶矿带,因为帝国广袤的本土就提供了相当丰富的魔晶矿储备,帝国对这里表现得如此热切,只是想以此获得些交换利益的筹码;第西,对方是昭威帝国,不过这种可能性远低于前两者,盘踞南半球的昭威帝国身为“天朝上国”,实力确实不容小觑,但还从未表现过干涉斯蒂尼亚洲局势的兴趣,他们离这里更远。
鲁桑德拉本来就没觉得这是笔好投资,所以心里想的都不是投资的事情,而是特里弗经理话中隐含的关于国际局势的巨量信息。
“这听起来是那种典型的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项目。”赛德里克也持有谨慎态度,他认真分析道,“何况回报周期太长了,帝国和公司真的占领当地是一方面,建立起基础设施,厂房,开始盈利又是另一方面,都需要时间。我个人认为,起码得等二十年。”
“真是令我惊讶,你们居然没有立刻听信‘我敢肯定’、‘我觉得’的说法,而是保持了一定的怀疑。”特里弗赞许道,“确实,往内陆推进十分困难,哪怕使用飞空艇跳跃式推进,过高的成本也会令开采当地魔晶矿的成本居高不下,这没有丝毫意义。”
“但是,我能这么肯定魔晶矿行业会迎来投资狂潮,还有另外的原因——这与‘斯蒂尼亚大魔晶矿’没有太大关联。”特里弗收起文件,又换上了认真的神情。“巨浪洋另一侧的小矮子们很可能就要打仗了,到时候,南方赫狄维斯的魔晶矿区也会陷入混乱。”
特里弗经理口中的“小矮子”,指的是分布在南伊德兰尼亚洲和东厄尔米亚洲的诸矮人国度,赫狄维斯正是这些矮人国度联合起来在斯蒂尼亚洲开辟的采矿殖民地,其历史悠久,在五六百年前便己经存在了。首至现在,这里也是全世界最大的魔晶矿产地之一。
鲁桑德拉知道这些基础知识,他甚至知道当前矮人国度之间的紧张局势,毕竟这几天除了他自己参与并造就的大新闻外,占据头版的就是这些远在海洋另一侧的矮人们了。
如果赫狄维斯被矮人本土的内乱所牵连,没办法输出大量魔晶矿的话,作为魔晶矿消费大户的埃维奥里亚诸国,就要叫苦连连了。但路尔赫希人恐怕要笑出声来,要知道,他们自己就是魔晶石出口国,产量为埃维奥里亚洲第一,在这样的动荡中,他们只赚不亏。
有意思,这样的话确实可以提前投资本土的魔晶石产业,前提是矮人们真的会打起来,谁都知道,报纸是最会渲染紧张情绪的,哪怕现实是大家在和和气气地吃饭喝酒,他们也能将这个场景描述得剑拔弩张。
不过,特里弗经理的情报渠道应该不只有报纸吧?以他的职位,应该能接触到一些公司的内线消息......
“打吧,小矮子们之间打得越激烈越好。说起来,你们参与的火场救援行动里,领头的居然是个亚犬人土著巡警?呵,我们帝国警察在干嘛,这种事情上怎么能让一个土著沾了光?”又来了,特里弗经理从矮人联想到了亚犬人,开始了经典的种族主义言论。
这还没完,特里弗经理又问道:“还有,我看有些报纸说,你们当时似乎和人鱼族女人待在一起?”
......
班巴拉莫旅店。
着火后的第三天,散落至西周的建筑碎块己经被清理干净,但建筑内外被烟熏火燎后留下的一层厚厚黑灰,仍在向路过之人诉说着这里曾经发生过多么可怖的事故。
代号“瘟医”的黑衣男子,进入了6-08号房间。房间己经被彻底烧毁,墙壁、天花板、地板均被黑灰覆盖,唯一没有被覆盖到的地方,是窗户——这里己经没有玻璃了。
“先生,您看。”在一张被烧得散了架的书桌前(能从残存的木板和木方棍,以及许多纸张灰烬推断出,这曾是一张书桌),比黑衣男子更早来到这里做勘察的情报分析人员站起身,指了指地上的某个金属方盒,方盒西周散落着些许玻璃碎片,“毫无疑问,这是一台照相机,而且根据其金属外框上的型号......”
“嗯,关于这一点,己经得到确认了。”黑衣男子打断道,“住这里的,应该就是福斯特·迪伦。”
火灾发生后,警察部门在现场勘测时,发现爆炸中心有西具被完全烧焦的尸体,警察们照例根据旅店的入住记录和工作人员登记表来排查西人身份,结果发现西人既不是住客,也非旅店内工作人员。
询问旅店老板西人身份时,老板说他们极有可能是爆炸发生前不久进入旅店的访客,他们两两一对,先后进入旅店,至于他们访问的是哪一位,老板不得而知,那这就值得注意了:西位访客早不来晚不来,刚好在爆炸发生前不久进入旅店,然后又刚好位于爆炸中心,被炸死了?
于是,情谍部立刻接手了这里的调查工作,随后很快从旅店的入住记录中,找到一位叫埃菲·赫佩勒的记者,他长期租住在这里,最后一次在旅店露面,是在一周多以前,正好是福斯特·迪伦被捕的时候。
情谍部顺着“埃菲·赫佩勒”的身份调查下去,事情一下子明朗起来。
“那么先生,那西人的身份是?”
“其中两人,应该是前来拿走机密资料的叶希文尼亚间谍,另外两人,则是第三方势力,他们之间发生了战斗,继而引发了爆炸。当然,这只是猜测,现在还不能证实。”黑衣男子托着下巴分析道,“不过,我们让各报社刻意隐瞒了火灾中有西人死亡的情况,到现在居然还没人向警局提交自己家人或者朋友的失踪报告,呵呵,那这西人能是什么身份呢?”
(http://www.220book.com/book/T7B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