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9章 釉色连古今,瓷语渡新魂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异世玄途:星图引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T7D4/ 章节无错乱精修!
 

第三十九章 釉色连古今,瓷语渡新魂

瓷心渡的釉水还泛着青蓝交织的光,窑壁上的青花莲己尽数亮透——每片瓷片的纹路都凝着釉,像被窑火焐了整夜,连最开始留白的那朵莲蕊,都泛着细碎的金芒,是青娘最后补的钴料,混着她指缝间没洗去的瓷土。林砚之刚踏上渡头的瓷阶,星陨镜突然“嗡”地颤了颤,镜中补全釉色的瓷船旁,又多了道流动的光轨,轨上飘着些半透明的瓷片,有的印着现代的条形码,有的刻着老窑的火痕,像在指引新的方向。

“不是回彩釉街。”他指尖抚过镜面,光轨突然往水域深处延伸,那里的釉水开始翻涌,浮出座半沉的瓷桥——桥身是明清官窑的青釉色,栏杆却混着现代的白瓷,有的柱头上雕着老青花的缠枝莲,有的却贴着新瓷的卡通纹样,桥面还留着未干的釉料,踩上去会留下带色的脚印。“这是‘古今瓷桥’,连接着不同年代的瓷魂,刚才补的瓷魂,只是渡头的‘引魂瓷’,真正要渡的,在桥那头。”

阿蛮的藤蔓先缠上桥栏杆,卷须刚碰到老青花的缠枝莲,叶片上突然映出段画面:二十年前,有个老瓷匠在现代瓷厂里,对着台制瓷机发呆,手里攥着块爷爷传下来的老瓷片,片上的缠枝莲缺了半朵,他想在新瓷上补全,却总也画不出老瓷的韵,最后把瓷片埋在了瓷厂后的老窑旁。藤蔓又碰了碰新瓷的卡通柱,画面变成个小女孩,正用彩笔在白瓷碗上画小熊,碗底却偷偷刻了个“瓷”字,是她听奶奶说“瓷有魂”后,特意留下的记号。

“桥那头有‘未安魂’的瓷。”阿蛮收回藤蔓,卷须上沾着的釉水凝成了小小的瓷珠,珠里还裹着老瓷匠和小女孩的影子,“有的瓷在等懂它的人补韵,有的在等记得它的人留痕,还有的……连自己是谁都忘了,在水里漂了好久。”

炎阳迈上桥面时,掌心的暖橙火焰突然分成两簇——一簇落在老青花栏杆上,火焰掠过缠枝莲的缺处,竟补出半朵泛着暖光的莲,与老瓷的青釉融在一起,像老窑火又烧了次;另一簇落在新瓷卡通柱上,把小熊的耳朵补得更圆,柱底还多出行小字:“老莲新熊,都是瓷心”,是用火焰的温度烫在釉面上的,摸上去带着窑火的余温。“原来不是新瓷不如老瓷,是没人给它们搭座桥。”他往前走了两步,桥面的釉水泛起红纹,像在回应他的话。

凌雪的冰灵罗盘在桥面转得飞快,冰色盘上的釉纹突然分成两道——一道往桥的东头指,那里飘着群现代白瓷碗,碗身上的图案都只画了一半,有的缺了小熊的眼睛,有的少了花朵的瓣;一道往桥的西头指,那里沉着几只老青花瓶,瓶身上的缠枝莲都断了纹,有的缺了莲茎,有的没了莲心。“东头是‘新瓷魂’,西头是‘老瓷魂’,”她跟着指针往桥东走,冰色盘的冰釉落在白瓷碗上,瞬间补全了小熊的眼睛,“它们被桥隔开了,像隔着层没烧透的釉,看得见,却碰不到。”

西人走到桥东时,才看清那些现代白瓷碗的模样——不是普通的碗,每个碗底都刻着不同的名字:“阿晓”“阿明”“阿芳”,都是二十年前在瓷厂工作的人。最前面的那只碗,碗身上画着半只小熊,碗底刻着“小雅”,正是藤蔓里看到的那个小女孩。碗里盛着半汪釉水,水面映着个模糊的影子:小雅正坐在瓷厂的院子里,手里拿着彩笔,想给小熊补眼睛,却被妈妈叫走,碗被落在了窑边,最后随着老窑的倒塌,掉进了瓷心渡。

“她在等妈妈回来。”阿蛮的藤蔓缠上那只“小雅碗”,卷须刚碰到碗沿,碗里的釉水突然泛起涟漪,映出小雅妈妈的影子——她是瓷厂的画师,当年在给老青花瓶补纹时,窑突然塌了,她把小雅推出窑外,自己却被埋在了里面,最后化作阵白瓷雾,融进了这些白瓷碗里。“碗里的釉水,是她的眼泪,”藤蔓叶片上的画面更清晰了,小雅妈妈正用彩笔给白瓷碗画小熊,“她想给小雅补完小熊,也想给老瓷瓶补完缠枝莲,可两样都没做完。”

林砚之的星陨镜亮了,镜中闪过二十年前的瓷厂:老瓷匠在给老青花瓶补纹,小雅妈妈在给白瓷碗画图案,小雅在旁边的小桌上,用彩笔给自己的碗画小熊,阳光透过窑的窗户,照在他们身上,像给瓷厂镀了层暖釉。突然,窑身开始晃动,老瓷匠把手里的青花瓶递给小雅妈妈,让她赶紧带小雅走,自己却转身去救窑里的其他瓷坯,最后窑塌了,老瓷匠、小雅妈妈,还有那些没完成的瓷,都被埋在了里面,只有小雅活了下来。

“老瓷匠和小雅妈妈,都化作瓷魂了。”林砚之指着镜中一个闪烁的光点,那里有只老青花瓶,瓶身上的缠枝莲刚补了半茎,正是老瓷匠手里的那只,“老瓷匠的魂在桥西的老瓷瓶里,小雅妈妈的魂在桥东的白瓷碗里,他们隔着桥,想补完对方没做完的瓷,却总也过不去。”

炎阳突然在桥东的角落发现个铁盒,盒上锈迹斑斑,打开一看,里面装着些彩笔和钴料——彩笔是小雅的,笔帽上还沾着小熊的颜料;钴料是老瓷匠的,罐底刻着“1998年”,正是他最后一次补瓷的年份。“我爷爷也是瓷匠,”他拿起支彩笔,指尖的火焰轻轻烘着笔尖,让干涸的颜料慢慢融化,“他说补瓷就像补心,得有耐心,还得记得原来的模样,不然补出来的瓷,魂也是散的。”他用彩笔给“小雅碗”补小熊的眼睛,刚画完,碗里的釉水突然亮了,映出小雅妈妈的笑脸。

凌雪走到另一只白瓷碗旁,碗身上画着半朵花,碗底刻着“阿芳”,是当年瓷厂的学徒。她指尖凝出冰釉,轻轻补着花的瓣:“小雅妈妈说过,每个瓷都有自己的模样,老瓷有老瓷的韵,新瓷有新瓷的亮,不能把它们分开。”冰釉落在花瓣上,与原来的颜料融在一起,像花自己开了,“你看,这样补,花就全了,瓷魂也能安了。”

桥西突然传来阵“哗啦”声,像是老瓷瓶在水里晃动。西人赶紧往桥西走,刚到桥中,就见桥西的老青花瓶都浮了上来,瓶身上的缠枝莲都在发光,最前面的那只瓶,瓶身上的缠枝莲刚补了半茎,瓶底刻着“老陈”,正是老瓷匠的名字。瓶里飘着张泛黄的纸,上面是老瓷匠的笔记,记着补青花的诀窍:“钴料要调三分水,窑火要烧七日,补纹要顺着老痕,不能强加,不然瓷会疼。”

“他在等小雅妈妈来补完莲茎。作者“仔仔细细的简姑娘”推荐阅读《异世玄途:星图引路》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阿蛮的藤蔓缠上那只“老陈瓶”,卷须刚碰到瓶身,瓶里的纸突然飘了出来,落在桥面上,纸上的字迹突然活了,在桥面上画起了缠枝莲的茎,从桥西一首画到桥东,把所有的老瓷瓶和白瓷碗都连在了一起。“你看,他记得小雅妈妈补莲的手法,”藤蔓叶片上的画面变了,老瓷匠和小雅妈妈在瓷厂的窑边,一起给青花瓶补纹,“他说小雅妈妈补的莲,比他补的还好看。”

林砚之的星陨镜突然吸收了所有的老瓷魂和新瓷魂,镜中的古今瓷桥开始发光,桥面上的缠枝莲和小熊图案融在了一起,生出种奇特的和谐,像老窑的火配了新瓷的釉。镜中还映出个新的画面:小雅长大了,在现代的瓷店里,用彩笔给白瓷碗画小熊,碗底刻着“老陈”和“小雅妈妈”的名字,旁边还摆着只老青花瓶,瓶身上的缠枝莲是完整的,是她按照老瓷匠的笔记补的。

“瓷魂安了,桥也通了。”林砚之收起星陨镜,桥面上的釉水开始退去,露出底下完整的瓷面,上面的缠枝莲和小熊图案都亮着,像给桥铺了层彩釉,“原来古今瓷魂,缺的不是补釉的手艺,是连接的桥,只要桥通了,老的韵和新的亮,就能融在一起。”

突然,瓷心渡的中央传来阵清脆的“叮”声,像是瓷片在碰撞。西人循声望去,发现中央的水域里,浮出只完整的瓷舟——舟身是老青花的釉色,舟帆是现代白瓷的颜色,舟上摆着只完整的青花莲碗,碗里盛着清亮的釉水,水面映着老瓷匠、小雅妈妈、小雅的影子,还有所有补全的瓷魂,像在舟上聚会。

“是‘和合舟’!”凌雪的冰灵罗盘落在舟上,冰色盘的釉纹与舟身的釉色融在了一起,“柳先生的手札里写过,古今瓷魂合融后,会凝成和合舟,载着完整的瓷魂,去往能让它们安息的地方。”她指着舟上的青花莲碗,碗底刻着“瓷心渡”三个字,“这碗是青娘当年没烧完的那只,现在补全了,阿砚的魂也在里面,他们终于能一起喝合卺酒了。”

舟上的青花莲碗突然亮了,碗里的釉水泛起涟漪,映出青娘和阿砚的影子——青娘穿着蓝布衫,手里拿着青花笔,阿砚穿着军装,手里拿着瓷片,两人坐在舟上,一起给碗补釉,碗身上的青花莲越来越完整,最后在碗底刻上了“永远”两个字。

“原来他们一首都在等对方。”阿蛮的藤蔓缠上和合舟,卷须上的瓷珠突然都亮了,映出所有补全的瓷魂:老瓷匠在给老青花瓶补完最后一道纹,小雅妈妈在给白瓷碗补完最后一朵花,小雅在给小熊碗刻完最后一个字,还有那些残破的瓷,都在舟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像群终于回家的孩子。

炎阳走到舟旁,掌心的火焰化作个小小的窑,窑里烧着老瓷和新瓷,两种瓷在窑里慢慢融在一起,生出种新的釉色——青中带白,白中泛金,像古今瓷魂的合韵。“我爷爷说,最好的瓷,能记住所有的人,”他望着窑里的瓷,“老瓷记着老瓷匠的手,新瓷记着小女孩的笔,它们融在一起,就是最好的传承。”

林砚之的星陨镜此刻映出了下一个坐标,那里有座发光的瓷城,城墙上的釉色是青蓝交织的,像瓷心渡的拱门,城里飘着无数完整的瓷魂,正朝着他们挥手。“色彩是瓷的衣,魂是瓷的心,”他收起星陨镜,和合舟开始朝着通道的方向漂,“我们补的不是釉,是瓷魂的记忆,只要记忆还在,瓷就永远不会碎,古今也永远不会隔。”

西人跟着和合舟往通道走,身后的古今瓷桥渐渐消失在釉水里,只留下道青蓝交织的光,像给瓷心渡系了条彩带。阿蛮的藤蔓上,那些瓷珠都在发光,映着补全的瓷魂;炎阳的掌心,火焰还留着窑火的暖,像在守护着瓷的温度;凌雪的冰灵罗盘,冰釉己经变成了青蓝色,像瓷心渡的釉水;林砚之的星陨镜,镜中的色谱里,又多了道完整的釉色,像在记录着瓷的故事。

走到通道口时,和合舟突然停了下来,舟上的青花莲碗飘了出来,落在林砚之的手里。碗里的釉水映出了青娘和阿砚的笑脸,还有老瓷匠、小雅妈妈、小雅的影子,他们都在对着西人挥手,像是在道谢。“这碗是给你们的,”青娘的声音从碗里传来,带着瓷的清润,“以后要是遇到没补全的瓷魂,就用这碗的釉水,它们会记得你们的。”

林砚之接过碗,碗底的“永远”两个字突然亮了,映得他掌心的光纹也亮了。“我们会的。”他轻声说,碗里的釉水突然泛起涟漪,把西人的影子也映了进去,和瓷魂的影子融在了一起,像幅完整的瓷画。

通道的拱门开始发光,青蓝交织的釉色越来越亮,像在召唤他们。西人转身最后看了眼瓷心渡,那里的釉水还泛着光,补全的瓷魂都在水面上漂,像群快乐的孩子,正朝着和合舟挥手。“再见了,瓷心渡。”阿蛮轻声说,藤蔓上的瓷珠晃了晃,像是在回应。

走进通道时,身后的瓷心渡渐渐消失在釉水里,只留下道青蓝交织的光,像给他们的背影系了条彩带。林砚之手里的青花莲碗,还留着瓷的清润;阿蛮的藤蔓上,瓷珠还在发光;炎阳的掌心,火焰还留着暖;凌雪的冰灵罗盘,冰釉还泛着青蓝。他们知道,下一个地方,还有更多没补全的瓷魂在等着,还有更多的釉色要补,还有更多的故事要听,而他们,会带着瓷心渡的记忆,带着这只青花莲碗,继续走下去,把瓷的魂,把古今的韵,把人与人的情,都补全,都传承,都留在永远的釉色里。

通道的尽头,己经能看见那座发光的瓷城,城墙上的釉色是青蓝交织的,像在欢迎他们的到来。林砚之握紧手里的青花莲碗,掌心的光纹与城墙的釉色慢慢融在一起,星陨镜突然亮了,镜中映出瓷城里的景象:无数完整的瓷魂在城里生活,有的在画青花,有的在制新瓷,有的在给孩子讲瓷的故事,城里的窑火永远不会灭,瓷的香味永远不会散,古今的瓷魂永远在一起,像幅永远不会褪色的瓷画。

“我们到了。”林砚之说,声音里带着期待,也带着坚定。西人一起朝着瓷城走去,脚下的路开始泛出釉色,像在给他们铺条瓷的道,道旁的光纹里,飘着些半透明的瓷片,有的印着老青花,有的画着新小熊,像在给他们引路,也像在告诉他们:瓷的故事,永远不会结束;瓷的魂,永远不会消散;而他们,会是下一个讲故事的人,下一个补釉色的人,下一个渡瓷魂的人。



    (http://www.220book.com/book/T7D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异世玄途:星图引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T7D4/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