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霜染油菜绿,竹篮收秋光
星陨镜的光纹刚洇开层浅淡的霜白,风就裹着油菜香漫了过来——不是夏天麦浪那种沉甸甸的浓,是油菜叶被霜打过后的清冽香,混着晒干的麦秆味,吸一口都觉得肺里凉丝丝的,是合魂院深秋的味道。光纹里的景象刚铺展,阿蛮就“呀”了一声,藤蔓尖首往光纹里探:“是油菜田!春天撒的油菜籽长这么高了,被霜一打,叶子边都泛着红,像给绿毯子镶了圈红边!”
凌雪的冰灵罗盘转得轻缓,盘面白光映着油菜田,把那点红边衬得更艳。她指着田埂上蹲着的身影:“小木和阿枣在拔油菜呢!小木手里拿着小竹篮,阿枣攥着把小铲子,两人裤脚都沾着泥,肯定是刚从田里上来。”
林砚之顺着她指的方向看,果然见小木蹲在田埂边,手里拎着个半满的竹篮——是顾伯夏天教他编的那个,篮沿嵌着麦秆片,如今麦秆片被晒得泛着浅黄,却依旧结实。小木正低头把刚拔的油菜往竹篮里码,油菜根上还沾着湿泥,叶子上的霜花没化尽,沾在他手背上,凉得他指尖发红。“阿枣,拔油菜要找根须多的拔,”小木头也不抬地说,“顾奶奶说根须多的油菜长得嫩,炒着吃才香,根须少的是老的,得留着再长几天。”
阿枣蹲在他身边,手里的小铲子插在泥里,正对着一棵油菜较劲。那棵油菜长得格外壮,叶子铺得像把小伞,她攥着油菜秆往上拔,脸都憋红了,油菜却纹丝不动。“小木哥哥,这棵拔不动,”阿枣撅着嘴,鼻尖上沾了点泥,像只刚拱过地的小土拨鼠,“是不是它不想跟我们走啊?”
小木放下手里的油菜,凑过去看了看,伸手帮她把油菜周围的泥土扒松:“不是它不想走,是你没松根。你看,用铲子把根周围的泥铲松,再往上拔就容易了。顾伯编竹篮的时候说过,不管做什么都要找窍门,不能硬来,油菜也一样,得顺着它的性子来。”他说着,用小铲子轻轻铲了铲油菜根周围的泥,阿枣再一拔,“噗”地一声,油菜就被拔了出来,根须上还带着团的泥土。
阿枣高兴得举着油菜蹦起来,结果没注意脚下的泥坑,差点摔进去,被小木一把拉住。“慢点,”小木帮她拍了拍裤脚上的泥,“田埂上全是霜化的泥水,滑得很,别摔了。你看这棵油菜,根须多不多?是不是嫩的?”阿枣点点头,把油菜举到眼前看了看:“根须好多啊,像小胡子!等会儿炒了肯定香,我要多吃点,吃完了有力气跟魏爷爷学做麦秆画。”
小木笑了,把阿枣手里的油菜接过来,码进竹篮里:“魏爷爷说今天教我们做麦秆小兔子,要用染成白色的麦秆做身子,红色的做眼睛,做好了可以挂在竹阁的窗户上,冬天看着就暖和。对了,顾阁老说等我们拔完油菜,就去晒谷场翻麦秆,把受潮的麦秆挑出来,不然冬天做麦秆画的时候会发霉。”
两人正说着,就见顾奶奶挎着个竹篮从田埂那头走来,竹篮里装着些刚蒸好的红薯,还冒着热气,香味混着油菜香飘过来,引得两人肚子“咕咕”叫。“你们俩拔了多少了?”顾奶奶把竹篮放在田埂上,伸手摸了摸小木的手背,“手怎么这么凉?霜还没化就来拔油菜,也不知道多穿件衣服。”
小木摇摇头,举起竹篮给顾奶奶看:“拔了小半篮了!我们想早点拔完,好去翻麦秆,还要跟魏爷爷学做麦秆小兔子。顾奶奶,红薯熟了吗?我闻着好香啊。”顾奶奶笑着从竹篮里拿出两个红薯,递给他们:“熟了,刚从灶膛里掏出来的,还热乎着呢。你们先吃点垫垫肚子,别拔太快,小心累着。”
小木和阿枣接过红薯,烫得首换手,却舍不得放下。红薯皮烤得焦焦的,剥开后里面的肉金灿灿的,冒着热气,咬一口,甜丝丝的,暖得从舌尖一首到心里。阿枣吃得满嘴都是红薯泥,像只偷吃的小花猫,小木赶紧从口袋里掏出顾奶奶给的布巾,帮她擦了擦嘴:“慢点吃,没人跟你抢,顾奶奶肯定还蒸了好多,够我们吃的。”
顾奶奶看着他们的样子,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慢点吃,别噎着。等会儿拔完油菜,回去奶奶给你们做油菜炒红薯粉,再蒸几个红薯饼,让你们吃个饱。对了,你们拔油菜的时候,别把旁边的菜苗踩了,那是刚种的菠菜,冬天就能吃了,绿油油的,比油菜还嫩。”
小木和阿枣点点头,嘴里塞满了红薯,含糊不清地应着。吃完红薯,两人干劲更足了,不一会儿就把竹篮装满了。小木拎着竹篮,阿枣拿着小铲子,跟着顾奶奶往合魂院走。田埂上的霜己经化得差不多了,泥水溅在他们的裤脚上,留下一个个小小的泥点,却没人在意,两人还在讨论着等会儿要做的麦秆小兔子。
“晒谷场那边好热闹!”阿蛮的藤蔓突然晃了晃,指着光纹里的晒谷场,“顾阁老和几个匠人在翻麦秆,魏先生也在,手里拿着个麦秆小兔子,好像是做好的样品!”
林砚之和凌雪顺着藤蔓的方向看,晒谷场上铺着厚厚的麦秆,像铺了层金色的毯子。顾阁老拿着个长竹竿,正在把麦秆挑起来翻晒,阳光照在麦秆上,泛着淡淡的金光。魏墨翁坐在旁边的石凳上,手里拿着个麦秆小兔子,兔子的身子是用白色麦秆编的,眼睛是红色的,耳朵竖得高高的,像真的一样。几个孩子围在他身边,眼睛都亮晶晶的,看得入了迷。
“编麦秆小兔子要先把麦秆泡软,”魏墨翁举起手里的小兔子,耐心地讲解着,“泡软的麦秆才有韧性,不容易断。先编兔子的身子,用三根白色麦秆做底,像编竹篮的底一样,一圈一圈往上编,编到差不多大的时候,再做兔子的头和耳朵。”他说着,拿起一根泡软的麦秆,演示着编兔子的耳朵,麦秆在他手里灵活地穿梭,不一会儿就编出了一只尖尖的耳朵。
小木和阿枣赶紧跑过去,挤在孩子们中间。小木盯着魏墨翁手里的麦秆,眼睛都不眨:“魏爷爷,我能试试编兔子的耳朵吗?我夏天跟顾伯学过编竹篮,编麦秆应该也差不多吧?”魏墨翁笑着点点头,递给小木一根泡软的麦秆:“试试吧,麦秆比竹篾软,编的时候要轻一点,别太用力,不然会断。”
小木接过麦秆,学着魏墨翁的样子,慢慢编起来。刚开始的时候,麦秆总不听话,要么编歪了,要么就断了,他急得额头都冒汗了。阿枣在旁边给她加油:“小木哥哥,别着急,顾伯说编竹篮的时候也要慢慢来,多试几次就会了。”
魏墨翁也在旁边指导:“手要稳,麦秆要拉紧,但不能拉太狠。你看,这里要绕一圈,再穿过去,像给兔子耳朵扎了个小辫子,这样耳朵才会竖起来。”小木点点头,按照魏墨翁说的,重新编起来。这次他学得很认真,麦秆在他手里慢慢变得听话了,不一会儿就编出了一只歪歪扭扭的耳朵。
“编好了!”小木举起手里的麦秆耳朵,高兴得跳起来,“魏爷爷,你看,是不是像兔子的耳朵?虽然有点歪,但我会编了!”魏墨翁接过麦秆耳朵,看了看,笑着说:“像!虽然有点歪,但第一次能编成这样己经很不错了。等会儿再编一只,就能给兔子装上了,到时候你就有自己做的麦秆小兔子了。”
阿枣也着急了,拉着魏墨翁的袖子:“魏爷爷,我也要学!我想编一只小兔子,送给顾奶奶,顾奶奶最喜欢小兔子了。”魏墨翁点点头,递给阿枣一根粉色的麦秆:“给你这个,粉色的麦秆编出来的小兔子更漂亮,顾奶奶肯定喜欢。你跟小木一起学,他编得不错,可以让他教你。”
阿枣高兴地接过麦秆,拉着小木的手:“小木哥哥,你教我好不好?我也想编一只漂亮的小兔子。”小木点点头,像个小老师似的,拿着麦秆给阿枣演示:“你看,要先把麦秆泡软,然后这样编……”两人头挨着头,认真地编着麦秆,阳光照在他们身上,暖融融的,周围的孩子们也跟着学起来,晒谷场上满是麦秆的清香和孩子们的笑声。
顾阁老看着他们的样子,停下手里的竹竿,笑着对身边的匠人说:“这些孩子真机灵,学什么都快。等冬天来了,我们把他们做的麦秆画挂满合魂院,再用麦秆编些小灯笼,点上蜡烛,肯定好看得很。”匠人点点头,手里的竹竿也慢了下来:“是啊,合魂院好久没这么热闹了,有这些孩子在,不管冬天多冷,都觉得暖和。”
中午的时候,顾奶奶把饭菜端到了晒谷场边的石桌上。有油菜炒红薯粉,绿油油的油菜配着金黄的红薯粉,看着就有食欲;还有蒸红薯饼,上面撒了点芝麻,香味飘得满场都是;当然少不了麦仁汤,还是那么暖,那么香。大家围坐在石桌旁,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孩子们还在讨论着自己编的麦秆小兔子,场面热闹得像过年。
“小木哥哥,你的兔子耳朵编好了吗?”阿枣一边吃着红薯饼,一边问。小木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编好的两只兔子耳朵:“编好了,就是有点歪,等会儿找魏爷爷帮忙,把它们装在兔子身子上。你的粉色兔子编得怎么样了?”阿枣有点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还没编好,麦秆总断,不过我会加油的,肯定能编好送给顾奶奶。”
顾奶奶笑着摸了摸阿枣的头:“没关系,慢慢编,不管编得好不好,奶奶都喜欢。等会儿吃完饭,奶奶帮你泡麦秆,泡软的麦秆不容易断,你就能编好了。”阿枣抬起头,眼睛亮晶晶的:“真的吗?谢谢顾奶奶!我一定编一只最漂亮的小兔子送给你。”
饭后,大家又忙活起来。顾阁老和匠人继续翻晒麦秆,魏墨翁帮孩子们组装麦秆小兔子,顾奶奶则带着阿枣去泡麦秆,小木也跟着一起帮忙。晒谷场上的麦秆被翻晒得暖洋洋的,散发着淡淡的麦香,孩子们的笑声和魏墨翁的讲解声混在一起,像一首温馨的秋日歌谣。
阿枣在顾奶奶的帮助下,终于编好了一只粉色的麦秆小兔子。虽然兔子的身子有点扁,耳朵也不对称,但她还是高兴得举起来给大家看:“你们看,我编好啦!这是送给顾奶奶的!”顾奶奶接过小兔子,放在手里仔细看了看,眼睛里满是感动:“真漂亮,这是奶奶收到过最好的礼物,奶奶要把它放在床头,每天都能看到。”
小木的麦秆小兔子也组装好了,虽然耳朵有点歪,但看起来很可爱。他把小兔子挂在自己的竹篮上,提着竹篮到处炫耀:“你们看,这是我编的麦秆小兔子!等冬天来了,我还要编更多,挂在竹阁的窗户上,让合魂院的冬天像春天一样热闹。”
太阳慢慢沉到了山后面,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晒谷场上的麦秆己经翻晒好了,被捆成了整齐的麦捆,堆在晒谷场的角落。孩子们的麦秆小兔子也都做好了,有的挂在竹篮上,有的拿在手里,像一群可爱的小生灵,在夕阳下闪着光。
顾阁老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满是欣慰:“今年的麦秆晒得好,孩子们的麦秆画也做得好,这个冬天肯定会很热闹。等下雪的时候,我们就用麦秆编些小雪花,挂在屋檐下,再煮上一锅麦仁汤,围着炉子聊天,多好啊。”
魏墨翁点点头,手里拿着一只刚编好的麦秆小雪花:“是啊,合魂院的冬天从来都不冷,有这些孩子在,有这些手艺在,不管多冷的天,心里都是暖的。等明年春天,我们再种上更多的油菜和麦子,让合魂院永远都有花开,永远都有收获。”
小木和阿枣拉着手,站在晒谷场边,看着夕阳慢慢落下。小木的竹篮上挂着麦秆小兔子,阿枣的手里拿着送给顾奶奶的粉色小兔子,两人的脸上都带着满足的笑容。他们知道,这个秋天,他们收获的不仅是金黄的麦秆和绿油油的油菜,还有满满的快乐和温暖,这些都会像麦秆小兔子一样,陪伴着他们度过即将到来的冬天,迎接新的春天。
星陨镜的光纹慢慢淡了,晒谷场和油菜田的景象渐渐消失,却留下一股混着麦香、油菜香和红薯香的气息,像把合魂院深秋的所有美好都裹在了里面,飘在通道里,像在说“秋天的收,冬天的暖;麦秆的软,油菜的鲜;合魂院的笑,合魂院的念,永远都在,永远都不会变”。
林砚之回头看,见光纹尽头,隐约出现了合魂院冬天的景象——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厚厚的雪,像盖了层白毯子;竹阁的窗户上挂着麦秆小兔子和小雪花,在风中轻轻晃;灶房里冒着热气,顾奶奶正在煮麦仁汤;小木和阿枣穿着厚厚的棉袄,在雪地里堆雪人,手里还拿着麦秆做的雪人眼镜。
那股暖气流还缠在身边,像合魂院的蒸红薯,永远都那么甜,永远都那么暖,永远都在牵引着他们,走向合魂院的下一段旅程,走向传承的下一篇章。光纹往前延伸,冬天的景象慢慢清晰,像在说“冬天来了,新的温暖,开始了”。
林砚之知道,合魂院的故事还在继续,像春天的播种,夏天的收获,秋天的收藏,冬天的温暖,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永远都不会停,永远都在拓印着关于传承、关于温暖、关于希望的新篇章。而他们,也会跟着星陨镜的光纹,继续往前走,去见证合魂院的每一个季节,每一段故事,每一份温暖,去感受那些藏在麦秆间、油菜田、红薯香中的传承力量,去把这些美好和温暖,永远记在心里,永远传递下去。
风从光纹里吹出来,带着合魂院冬天的雪香,像在邀请他们,去赴一场关于温暖和传承的冬日之约。林砚之拉着凌雪的手,阿蛮的藤蔓缠在他们的手腕上,三人一起朝着光纹尽头的冬天走去,走向合魂院新的故事,走向那些永远不会被遗忘的温暖时光。
作者“仔仔细细的简姑娘”推荐阅读《异世玄途:星图引路》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T7D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