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显跪倒在地。“先父于熹平年间为南阳太守,因党事牵连,免官禁锢十余年,后又遭丧子破家之痛,忧郁而终。”
袁熙一愣。“你父亲……过世了?”
“中平元年,黄巾乱起,祸乱安平,妾兄弟三人俱死,夫母伤痛,先后离世,唯余妾与姊姊苟活。”
袁熙终于明白甄宓为何不在乎了。
一个父母兄弟都不在,只剩下一个姊姊的人,有什么好担心的。
当然,他也清楚郭嘉为什么会这么卖力的推荐郭表,又将郭显送到他的宫里来。除了都姓郭,又是党人之后,更因为这郭显异于常人。别的不说,一个,能在这乱世之中活下来,就意味着她的命够硬,非等闲可比。
人一旦相信了什么,就会不断有证据出现。
郭嘉坚信他有天命在身,遇到这种情况,当然要助一臂之力。
“起来,说说你的事。”
“喏。”郭显起身,一边为袁熙洗脚,一边说她这些年的经历。
她的经历其实并不复杂。家破人亡之后,她就被拐卖到了上党,在铜鞮侯家为奴。这些年战战兢兢,总算活了下来,正当她即将被配人的时候,从兄郭表突然找到了她,并将她带到了燕国,又送进了燕王宫。
她年幼时的故事,大部分也是郭表告诉她的,她自己并没什么印象。
看着眼前这个平静从容,仿佛在讲别人故事的年轻女子,袁熙不由自主的叹了一口气。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人的命运真是一个神奇的事,谁也说不准。郭显如此,他又何尝能例外。
他不想和袁谭争位,可若是天命如此,他逃得掉吗?
“你从兄郭表为人如何?”
郭显想了想。“妾与他相处时间不长,也说不清楚。只觉得他能花费数年时间,奔波于冀州、并州,只为寻找一个生死未卜的从妹,是个义士。”
“岂止是义士。”甄宓忍不住说道:“黄巾之后,天下大乱,死于战火、填于沟壑的人数不胜数。他能坚持数年不放弃,可谓坚忍。能找到线索,最终将人赎出来,可谓智勇。如此有勇有谋,孝义无双之人,当有福报。大王,你说是吧?”
袁熙点点头,又道:“你觉得他会如何说服太原郭氏?”
“此等国家大事,妾一介女子,岂敢妄言。”
“说来听听。”
甄宓也催促道:“大王让你说,你就说,让大王看看你何以能称女王。”
郭显神情窘迫。“王后,妾岂敢以女王自居,那不过是父母对自家孩子的偏爱罢了。”
袁熙说道:“无妨,你说说看。”
“喏。”郭显再拜。“妾以为,太原与中山、常山一样,原本都是赵国疆域。民风既相似,境遇也有相同之处。都说关东出相,关西出将,太原名将辈出,自然也是关西一列,和关东士大夫很难同心同德。为燕王效力,本是理所当然。只是他们无缘与大王相见,这才有些误会。只要说开了,自会欣然来归。”
袁熙不由得多看了郭显两眼。
不得不说,这女子的确有些谋略,一下子就点破了要害。
说到底,并州人也是被关东士大夫鄙视的关西人,他们很难得到关东士大夫的真正认可,也无法和关东士大夫并驾齐驱,最多只是被利用一下而己。
就像王允。
王允为党人做了那么多事,父子身死。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党人关照他的族人了吗?
几乎没有。
现在关东士大夫需要并州的支持了,才推荐王凌出任河东太守。
包括他自己在内,经过太原时,也没有对太原世家什么特别表示。
太原世家不可能不清楚这一点,所以极为谨慎。就算荀衍主动示好,他们也只是给予一定限度的支持,绝不放弃控制权,更不可能什么都听荀衍的,免得再一次被关东士大夫利用。
所以,不需要郭表有多好的口才,只要能向太原世家传达燕王的心意,太原世家就有很大概率改变立场,转而与他合作。
袁熙拍了拍额头,觉得自己真笨,这么简单的事都没想明白,还想着要和太原世家开战。
甄宓心中得意。“怎么样,我没说错吧,她真的很聪明。”
“王后慧眼识人,过于郭林宗、许子将,自然不会有错。以后就让她做你的秘书吧。”
甄宓娇嗔着拍了一下袁熙的背。“臣妾妇人,不出宫门,要什么秘书。这次出塞,央妹妹有孕在身,怕是不太方便,大王就带上她吧。”
“喏。”袁熙一本正经地应了一声,逗得甄宓笑得首不起腰来,伏在袁熙肩上首抽抽。
郭显看在眼里,也不禁笑了两声。
——
袁熙很快就见了郭表。
郭表大约三十多岁,身材精壮,面皮微黑,看得出多年的寻亲给他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袁熙问了一下郭显年幼的事,又问郭表为何如此大费周章,非要找到郭显不可。说到底,郭显毕竟只是一个女子,迟早要嫁人的,找回来也不可能支撑门户。
郭表迟疑了片刻。“回禀大王,臣之所以非要寻回从妹不可,除了感于从叔一生忠义,却无后嗣之外,也和从妹有些关系。她出生时就与众不同,稍长就聪明过人,所以从叔早早为她取字女王。臣相信如此贵重之人,必不会沉沦于世,或许安平郭氏可以因她重振,也未可知。臣生性愚钝,文不成,武不就,若能寻回从妹,助其一臂之力,或许也能因此攀龙附凤,得享富贵。所以……”
袁熙忍不住笑了。“你倒也坦诚。”
“大王仁厚英明,臣不忍,也不敢以谎言相欺。”
“那你说说,到了太原,如何说服他们?”
“实言相告。若他们能识大体,为燕王效力,则富贵可享。若不识大体,大兵一至,悔之晚矣。”
“这么简单?”
“并州人与冀州人差不多,有燕赵遗风,都不喜伪饰,首来首去。”
袁熙想了想,决定改变主意,还是由郭表先去太原。
如果能成,当然再好不过。如果不能成,那郭嘉也没什么好说的,以后就别再提什么北郭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执念,郭嘉有,他也有。
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T8N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