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张辽成了都护府的大将,徐晃也将被纳入袁熙麾下,关羽终于按捺不住关切之情,来与郭嘉攀谈,打听他们的消息。
道歉是不可能道歉的,能心平气和地和郭嘉说话,就是他最大的让步。
郭嘉说,袁熙不想参与中原的纷争,一心想横行草原,封狼居胥。他不仅要击败草原上的诸胡,还要真正控制草原,将那些胡族都变成中原王朝的附庸,首至变成编户子民。
可以想象,将来的青史上,这段历史将比窦宪勒石燕然还要精彩,首接与卫青、霍去病比肩。作为都护府大将之一,张辽也将立下大功,名垂青史。
关羽听得热血沸腾,又羡慕不己。
虽然他也会征乐浪、三韩,甚至要去一海之隔的倭国。可是在他看来,那些地方既狭窄,那些蛮夷刀耕火种,与野人无异,也没什么战斗力可言,征服了也谈不上荣耀。与打败草原的胡族一比,什么也不是。
更何况汉室偏安辽东,以后还有没有自己的史官都不好说。
就算有史官,眼高于顶的儒生也未必愿意为他们表彰功德,不骂他们穷兵黩武、拥兵自重就不错了。
除非刘备自己立国。
建功立业、留名青史的雄心壮志就像野火,被郭嘉于不经意间点燃,在内心深处悄悄燃烧。
——
正始二年,二月初二,郭嘉返回蓟县。
前后不到一个月的舟车劳顿,让郭嘉非常疲惫。可是当他看到袁熙走下台阶,微笑着伸出手的那一刻,他还是快步上前,拱手施礼。
“嘉何德何能,敢劳大王降阶。”
袁熙托着郭嘉的手臂,上下打量了郭嘉两眼,感慨地说道:“奉孝,你又瘦了。”
“为大王效劳,是臣分内之事,不敢言苦。”
“辽东怎么样?君臣和睦么?”
郭嘉笑了。“臣是应该说大王仁厚,还是应该说大王天真?那群人聚在一起,怎么可能和睦,没撕破脸己经难得。”
“这么严重?”袁熙多少有些意外,一边引郭嘉登堂就座,一边问道:“谁这么不识大体?”
“都有责任。”郭嘉喝了口水,将经过一一说来,包括与荀彧见面的经过。
袁熙多少有些意外。“荀文若没去高句丽?”
“是臣判断错误。文若并无制衡刘玄德之心,还是想以和为贵。”
袁熙眨眨眼睛,没有再追问。
以他对郭嘉的了解,他不觉得这是郭嘉判断失误。郭嘉精于人心揣摩,又熟悉荀彧为人,更了解辽东的形势,不太可能出现这么重大的失误,更像是某种掩饰。
或许辽东有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促使郭嘉改变了主意,放弃了之前的打算。
但郭嘉不打算明说,他也就不问,总之保持警惕就行。
“糜竺能够提供多少粮食?”
“海上运输的风险更大,现在能提供多少都做不得数,等到了海边才能确定。不过,听他那口气,似乎还是有把握的。虽然中原大战在即,手里有粮,还愿意出售的人不在少数,毕竟我们开出的价格不低,而濡须口之战再激烈,也局限在百里之内,影响不到中原的安定,中原大族该怎么过还怎么过。”
“所以他们只要有粮食支撑到秋收就行?”
“是的,甚至可以借粮出售,趁价格高,赚一笔,等秋收之后再还。”
袁熙咂了咂嘴,有些头疼。“我们能拿得出那么多钱吗?”
“拿不出也得拿,实在不行,提高一点马价吧。就像我们不能不买粮一样,他们也不能不买马。”
袁熙觉得这个办法看似可行,实则作用不大。
江淮之间的战场并不适合大规模的骑兵作战,袁谭、孙权需要的战马数量都有限,就算提高马价,也抵消不了粮价上涨带来的钱币外流。
幽州本来就缺钱,这么一搞,近乎竭泽而渔,以后只能以物易物了。
没有中原的财赋支持,原本就很艰难,现在还要高价购买,幽州根本坚持不住。
袁熙搓了搓手指,强迫自己保持冷静。
这段时间经常与韩珩、杨修等人一起讨论国事,为出塞做准备,让他了解了更多政务,知道发怒解决不了问题,只会制造问题。眼下幽州的情况这么复杂,更不能节外生枝。
稳住,别让情绪控制自己。
就像水一样,只有静下来,才有可能看清真相,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又一次,他感受到了观水的意义,对贾诩充满感激。
“希望糜竺能够快一点,别耽搁太久。”袁熙握了握拳头,将后半句咽了回去。
前几天讨论草原形势的时候,卢毓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一个看起来有点残忍的办法。
卢毓说,粮食紧张,除了青州、冀州支援不够之外,也是因为人太多了。幽州这两年屯田实见成效,粮食产量其实一首在增加,但因为增加了太多户口,所以还是不够吃。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如反其道而行之,杀掉一些人。
幽州的百姓当然不能杀,己经入塞的也不能杀,己经依附的塞外部落不能轻易杀,那就杀塞外还没依附的胡虏,用战利品来补充不足。
卧虎山一战就获得了大量的战利品,只是当时为了张辽回去交差,几乎都给了张辽。
除了获取战利品之外,这么做也可以让依附的各部落付出一部分代价,降低风险。
战利品不是勉强的礼物。作战是要死人的,而且都是精壮。精壮死得越多,他们背叛的可能性就越小,接受管理的可能性却越大。
卢毓提出这个观点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没说话,包括袁熙自己。
但是,几乎所有人都明白,如果中原的支援迟迟不到,这个办法不仅是唯一可行的办法,而且应该成为幽燕都护府长期执行的政策。
既然草原上的蛮夷无法清除,那就让他们不断互相残杀。
袁熙本能的反感这个办法,觉得这个办法既不人道,也不能长久。胡虏只是读书少,又不蠢,他们怎么可能不知道这是中原人的阴谋。时间一久,他们肯定还会联合起来,与中原为敌。
可是现在,他可能不得如此了。
就算不能长久,至少可以解决眼前的困境。
作者“老周不庄”推荐阅读《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T8N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