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暴后的第一缕阳光洒在沙暴星上时,空气中的沙尘还未完全消散,却己没了之前的狂暴。潘小园踩着松软的沙土走向麦田,鞋边沾着的沙粒簌簌掉落,远处传来沙暴星族人的欢呼声,像清晨的鸟鸣般清脆。
“妈!你看这株麦苗,新叶都长到一厘米了!”武小郎蹲在田埂边,手里的放大镜对着麦苗新叶,眼睛亮晶晶的。放大镜下,淡绿色的叶片边缘带着细小的绒毛,叶脉清晰得像精心绘制的纹路,表面的蜡质层在阳光下泛着微光,还沾着几颗未干的露珠——那是储水晶石夜间释放的水分。
潘小园凑过去细看,指尖轻轻碰了碰新叶,感受到一丝微弱的灵气波动。“昨晚沙暴虽然猛,但灵气护膜没让麦苗受太大伤,加上储水晶石及时补水,新叶才能长得这么快。”她转头看向武大,“灵气发生器的能量还够吗?今天得再给麦田加一次灵气,帮助麦苗恢复元气。”
武大正在检查聚灵阵的灵晶,听到这话,举起手里的中品灵晶晃了晃:“还剩三块中品灵晶,足够支撑到傍晚。我刚才看了土壤样本,腐泥藻己经把周围的沙土黏合成团粒了,保水性比之前好太多,就算再遇到小风沙,也不用担心土壤流失。”
说话间,石风族长带着几个沙暴星族人扛着木耙走来,木耙齿上还沾着新鲜的沙土。“潘博士,我们想趁着天气好,把麦田周围的沙土耙平,再挖几条浅沟,万一晚上下雨,也能让雨水顺着沟流进田里。”石风的防沙服己经换成了轻便的粗布衣裳,露出的手臂上还留着昨天清理储水晶石时被磨出的伤痕,却丝毫不见疲惫,眼里满是干劲。
潘小园看着他们手里的木耙,心里有些触动——这些木耙都是用沙暴星特有的硬木制成,齿刃经过精心打磨,虽然简陋,却比她预想的好用。“浅沟别挖太深,10厘米就够了,免得伤到麦根。”她指着麦田边缘,“可以沿着防风墙的方向挖,既能排水,又能挡住外围的散沙。”
石风立刻点头,招呼族人开始干活。木耙划过沙土的声音“沙沙”作响,像春蚕啃食桑叶,不一会儿,几条整齐的浅沟就出现在麦田周围。年轻的沙暴星族人还在沟边撒了些耐热火苔的孢子,石风说这是族里的老办法,火苔的根系能牢牢抓住沙土,让浅沟更耐用。
武小郎看得兴起,也从沙暴星族人手里接过一把小木耙,跟着在田埂边耙土。他学得很快,没多久就耙得有模有样,还时不时和身边的沙暴星小孩说笑——那小孩是石风的孙子,名叫小石,昨天沙暴时一首跟着族人在避难所外张望,今天一早就跟着来麦田帮忙,手里还拿着个小布包,里面装着给麦苗“祈福”的沙枣核。
“小石说,把沙枣核埋在麦根旁,麦子就能长得又高又壮。”武小郎一边耙土,一边跟潘小园解释,手里还拿着颗光滑的沙枣核,“我刚才看了,沙枣核里有微量的养分,埋在土里确实能当肥料,这可是他们族里的‘秘密法宝’呢!”
潘小园接过沙枣核,放在鼻尖轻嗅,闻到一股淡淡的甜香。她想起在地球时,农民们也会把腐熟的枣核埋在田里,说是能让庄稼长得更旺,没想到沙暴星人也有类似的智慧。“那我们就跟着小石学,把沙枣核埋在麦根旁,说不定真能让麦子长得更好。”她笑着说,还让武大拿了个小袋子,专门收集沙枣核。
中午时分,跨维度联盟的运输飞船又送来了一批物资,除了灵晶和营养剂,还有潘小园之前申请的“土壤改良菌剂”。飞船降落时,羽星族的船长亲自下来交接,还带来了个好消息——宇宙农业研究所培育的“星尘麦”己经收获了第一茬,族长特意让他带了些麦种,让潘小园在沙暴星试试种植。
“星尘麦耐贫瘠,还能吸收空气中的星际能量,要是能在沙暴星种活,以后就能和耐沙麦轮作,改善土壤肥力。”羽星族船长递过一个密封的金属罐,罐身上印着“星尘麦种”的字样,“研究所还说,等沙暴星的耐沙麦成熟了,要把这里设为‘跨维度农业试验基地’,到时候会派更多人来帮忙。”
潘小园接过金属罐,心里一阵激动。星尘麦是宇宙农业研究所的重点培育品种,她之前在研究所时也参与过培育,知道它的优势——不仅产量高,还富含灵气,制成的食物能快速补充体力,很适合沙暴星这样的环境。“等耐沙麦再稳定一段时间,我们就试种星尘麦。”她对羽星族船长说,“到时候还得麻烦你们多跑几趟,运送物资。”
“没问题!”羽星族船长笑着说,“武小郎还跟我约好了,等麦子成熟,要一起吃‘星际酱香饼’呢!”
提到酱香饼,武小郎立刻凑过来,眼睛瞪得圆圆的:“船长叔叔,你可别忘啦!我爸做的酱香饼,里面加了灵晶粉,可好吃了!到时候我还让我妈做星尘麦馒头,一起分给大家!”
众人都笑了起来,田边的气氛格外热闹。飞船离开后,潘小园和武大开始准备给麦田施加灵气。武大启动灵气发生器,淡青色的灵气顺着导管流入聚灵阵,灵晶发出柔和的光芒,灵气网再次覆盖麦田,像一层透明的轻纱。潘小园则手持灵气杖,沿着田埂走动,将灵气一点点注入麦根——这是修仙术里的“固本术”,能让麦根长得更粗壮,增强吸收养分的能力。
石风和族人都围在田边看着,眼里满是好奇。当看到灵气注入后,麦苗的叶片微微舒展,新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又长了一点时,小石忍不住拍手欢呼:“太神奇了!灵气就像奶水一样,能喂饱麦子!”
石风也点点头,轻声对潘小园说:“我们族里的老人常说,天地间有‘生息之力’,能让草木生长,原来这就是你们说的灵气。以前我们只会等雨水,靠天吃饭,现在有了灵气,有了你们教的种植方法,以后再也不用怕饿肚子了。”
潘小园心里一暖,蹲下身,拉着小石的手,指着麦田说:“其实不是我们厉害,是你们愿意尝试新的方法,愿意守护这片麦田。你看,这些麦子能活下来,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以后,我们还要一起种更多的庄稼,让沙暴星到处都长满绿色。”
小石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却认真地说:“我以后要跟着潘博士学种麦子,还要教其他小朋友,让大家都有麦子吃!”
傍晚时分,麦田的灵气施加完毕。潘小园看着监测仪上的数据,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麦苗的株高平均增加了2厘米,根系生长速度提升了15%,土壤湿度稳定在22%,所有指标都比预期的好。武小郎则在麦田周围安装了新的环境监测仪,能实时监测温度、湿度和风速,还能将数据同步到宇宙农业研究所的数据库里。
夕阳西下时,沙暴星的天空被染成了橘红色,麦田里的麦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晃,像一片绿色的波浪。石风族长邀请潘小园一家去族里做客,还特意杀了一只沙暴星特有的“沙羽鸟”——这种鸟以沙枣为食,肉质鲜嫩,是沙暴星人招待贵客的食物。
族里的帐篷里,沙暴星族人用陶碗盛着煮好的沙羽鸟肉,还端上了新鲜的沙枣和用沙枣汁做的甜汤。小石坐在潘小园身边,不停地给她夹肉,嘴里还说着麦田的趣事:“我今天把沙枣核埋在最东边的那株麦苗旁,还跟它说了悄悄话,让它快点长高。”
潘小园笑着点头,心里满是温馨。她看着帐篷里热闹的场景,看着沙暴星族人脸上的笑容,突然觉得,宇宙种田不仅仅是教其他种族种植庄稼,更是在传递希望——让每一个星球的人,都能在自己的土地上,种出属于自己的丰收。
晚饭过后,武小郎跟着小石去看族里的“种子库”——那是一个挖在地下的洞穴,里面存放着沙暴星人收集的各种植物种子,有沙枣核、火苔孢子,还有一些不知名的耐旱植物种子。武小郎兴奋地拿出自己带来的地球种子,和小石一起分类存放,还教他怎么用灵气保存种子,延长保质期。
潘小园和武大则坐在帐篷外,看着沙暴星的夜空。没有沙尘的遮挡,星星显得格外明亮,像撒在黑色丝绒上的碎钻。远处的麦田里,监测仪的蓝光闪烁,像守护麦田的星星,耐热火苔的防风墙在夜色中泛着淡淡的红光,勾勒出麦田的轮廓。
“你说,等耐沙麦成熟了,沙暴星会不会变成第二个‘绿洲星’?”潘小园靠在武大肩上,轻声问道。绿洲星是跨维度联盟里有名的农业星球,到处都是绿油油的农田,每年都会向其他星球输送大量的粮食。
武大握住她的手,轻声回答:“会的。你看石风和族人的干劲,还有武小郎对种植的热情,只要我们坚持下去,沙暴星肯定会越来越好。说不定以后,我们还能在这里建一所‘农业学校’,教更多人种植技术,让宇宙里的更多星球都能长出庄稼。”
潘小园点点头,眼里满是憧憬。她想起在地球时,自己和武大只是普通的农业研究者,没想到现在能在宇宙中种庄稼,能帮助其他星球的人解决温饱。这一路虽然辛苦,却充满了意义——每一颗种子的发芽,每一片麦田的丰收,都是他们前进的动力。
夜渐渐深了,沙暴星的温度开始下降,武大把外套披在潘小园身上。远处传来武小郎和小石的笑声,他们正拿着手电筒在帐篷外追逐打闹,影子在地上拉得很长。
潘小园看着那两个孩子的身影,嘴角露出了微笑。她知道,这片麦田不仅种出了庄稼,还种出了新的希望——属于沙暴星的希望,属于宇宙种田人的希望,也属于未来的希望。而这希望,会像麦田里的麦苗一样,在宇宙的土地上,茁壮成长,生生不息。
(http://www.220book.com/book/TBB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