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章 祖脉与新局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百年商脉沈氏传奇 http://www.220book.com/book/TBT6/ 章节无错乱精修!
 

1995年1月12日的新加坡,午后阳光透过云顶别墅书房的百叶窗,在地毯上投下长短不一的光斑。沈诗涵点开电脑里的家族谱系文档,屏幕上的宋体字顺着时间轴蜿蜒——从1870年沈氏集团创立的红章,一首追溯到泛黄的老照片里曾祖父母站在槟城港口的身影。

“叮”的一声,邮件提示弹出。发件人是沈浩兴,邮件主题只用了一个符号:“∞”。

沈诗涵轻笑,点开附件。那是小舅舅刚签署的科技园区合作协议,抬头印着“新加坡总理办公室”与“浩兴科技总部”的双徽。协议末尾,他的签名旁还画了个简笔笑脸,一如他二十年前在哈佛宿舍给她寄明信片时的模样。

“小舅舅的效率还是这么惊人。”王丽娜端着红茶走进来,瞥见屏幕上的合作方名单,“马来亚联合银行这次愿意注资,怕是少不了小舅妈家族的斡旋。”

沈诗涵接过茶杯,指尖划过协议里“数字经济产业园”的条款:“林氏家族在柔佛州的橡胶园本就与我们有供应链合作,加上小舅妈这层关系,政商联动自然顺理成章。”她想起去年家族聚会上,那位马来华人混血的小舅妈用流利的闽南语和奶奶讨价还价,最终把爷爷新酿的桂花酒赢走了半坛,眼底漾起暖意。

走廊传来行李箱滚轮的声响。沈薇拖着登机箱从电梯出来,衬衫袖口沾着机场的安检标签:“刚从京城回来,大舅让我带了两箱同仁堂的燕窝。”她把一个红木盒子放在书桌,“他说北纬39度的冬虫草下周到货,让奶奶核算进季度采购成本。”

“大舅在京城的地产项目怎么样了?”沈诗涵打开盒子,里面的燕窝透着莹润的光泽。

“王府井那块地拿下来了,”沈薇揉着眉心坐下,“大舅妈的父亲牵线见了几位部委领导,审批流程比预期快了三个月。说起来,大舅和大舅妈从高中就在一起,现在看对方的眼神还像初恋似的。”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百年商脉沈氏传奇

沈诗涵想起春节视频时的画面:大舅舅沈浩东在西合院的海棠树下给大舅妈剥橘子,背景里是刚封顶的酒店幕墙,古旧的门墩旁堆着最新的建筑图纸。那场景像幅拼贴画,把京城的底蕴与南洋的锐气贴在了一起。

“吱呀”一声,书房门被推开。奶奶沈露抱着本线装书走进来,泛黄的封面上写着《沈氏家乘》。“诗涵,你爷爷说这几页得让你看看。”她翻到夹着书签的地方,指着竖排的小楷,“你曾祖父在1920年补记的,说咱们祖上是武则天后裔。”

沈诗涵凑近细看。墨迹在岁月里晕开些许,却仍能辨认出关键句子:“安史之乱,先祖避祸幽州;五代更迭,随郑和船队南下,终居南洋。”

“难怪爷爷总说,咱们家的血脉里既有朝堂的筋骨,又有海船的韧劲儿。”奶奶用指尖点了点“1870年”的字样,“你曾祖父在槟城开的第一间杂货铺,账本上写的规矩就是‘守正出奇’,这西个字,现在不还刻在集团总部的影壁上?”

窗外传来汽车引擎声。沈诗涵走到露台,看见小舅舅的黑色轿车停在庭院里。沈浩兴穿着笔挺的西装,正弯腰给小舅妈开车门,阳光落在她的纱丽上,金线绣的茉莉花随着步伐轻轻晃动。客厅里,爸爸陈铭文正和爷爷讨论新酿的青梅酒,妈妈沈芳翻着刚到的地产杂志,指尖在新加坡滨海湾的规划图上画着圈。

沈诗涵回到书桌前,在家族谱系文档里新建了一页。她敲下“1995年1月”,然后在“沈浩兴”的名字旁,添上了“数字经济产业园”的备注;在“沈浩东”的条目下,补录了“王府井项目启动”。末了,她对着屏幕停顿片刻,终究在文档顶端加了行小字:“祖脉如河,奔涌向前。”

电脑主机轻微的嗡鸣里,仿佛能听见百年前的海风声——从郑和船队的帆影,到如今科技园区的玻璃幕墙;从幽州老宅的门槛,到南洋别墅的露台,那些跨越时空的故事,正顺着血脉,在这一代的指尖继续生长。



    (http://www.220book.com/book/TBT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百年商脉沈氏传奇 http://www.220book.com/book/TBT6/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