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0章 炸圈

小说: 穿越1934,我努力苟活   作者:拾迩月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穿越1934,我努力苟活 http://www.220book.com/book/TEZ8/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拾迩月”推荐阅读《穿越1934,我努力苟活》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净空师父那挥之不去的不祥预感,成了决策的最终砝码。

庙内气氛凝重,但并非慌乱,而是进入了一种高度专注的临战状态。

“时机紧迫,但尚未合围。” 刘亚带回的情报精准而关键,“敌主力便衣队尚在外围做最后侦察布控,形成严密包围圈至少还需一夜时间!这是我们脱身的唯一窗口!”

“天赐良机!” 雷刚眼中精光一闪,“即刻准备,拂晓前动身!”

庙内一切如常,灯火、诵经声维持不变。所有个人物品精简到极致,仅携带武器、净空师父准备的应急草药包、少量高能量食物及水囊。报告等敏感物彻底焚毁。

何又余的伤腿是重点。

张岩利用庙里的竹材和结实布匹,结合何又余空间取出的轻质缓冲材料,将之前的简易载具进一步优化,使其更轻便、更贴合、减少颠簸。

雷刚和刘亚负责背负轮换,确保移动平稳迅速。

大黑和二黄被仔细清洁爪子和皮毛,去除庙宇气味。

张岩为它们戴上特制的软皮嘴套,项圈系上牵引绳。

两条狗经过严格训练,此刻异常沉稳,眼神专注,仿佛知道任务重大。

凌晨三点,天色最黑时。

净空师父亲自带领众人来到观音庙后一处被巨大山岩和千年藤蔓彻底遮蔽的裂缝前。

“此径名曰羊角径,乃先代采药人所辟,己荒废数十年,几无人知,沿此径穿山而过,可首抵野狼谷,出谷后沿溪流北行一日,便是陕省地界,向阳堡就在陕省北部。”

老和尚声音低沉而笃定,“一路珍重,佛祖庇佑!”

没有多余的告别,只有深深一揖。

净空师父、老陈、明心小沙弥和几位武僧的身影,无声地退入庙宇的阴影中,继续维持着平静的假象。

雷刚打头,率先侧身挤入仅容一人通过的狭窄石缝。

张岩牵引着大黑二黄紧随其后,刘亚背负着何又余殿后。

六人两犬,如同被黑暗吞噬,瞬间消失在羊角径的入口。

秘径内的情况比预想中更复杂。

狭窄处需屏息侧身挤过,陡峭处需手脚并用攀爬,湿滑的苔藓和盘根错节的树根遍布脚下。

空气潮湿阴冷,弥漫着陈腐的泥土和植物气息。

然而,队伍展现出惊人的默契和效率。

雷刚如同最老练的斥候,手持短刃,在前方无声地清除挡路的藤蔓和细小枝杈,精准判断每一步落脚点。

张岩牵引着大黑二黄,不断用极其轻微的手势和触碰引导它们。

两条军犬展现出非凡的灵巧和服从,在黑暗中无声地跳跃、攀爬,尖利的爪子牢牢抓住湿滑的岩石,它们的夜视能力和平衡感成为队伍的重要保障。

遇到岔路或不确定地形,张岩会轻抚狗头,大黑或二黄便会用鼻子指向一个方向,或用极其轻微的肢体语言示意安全。

刘亚背着何又余,步履稳健,呼吸绵长,将颠簸减到最小。

他如同雷刚的影子,精准踩在前者开辟的落脚点上。

何又余被稳固地固定在优化后的载具上,紧咬牙关忍受着不可避免的震动带来的酸痛。

她保持绝对安静,集中精神感知周围环境,同时通过空间悄悄使用药物缓解不适。

小周和小宋则在队伍最后负责扫尾。

时间在黑暗中无声流逝。

汗水浸透了衣衫,手掌被岩石磨破,但队伍前进的速度却保持稳定。

大黑和二黄成了黑暗中的精灵,它们的存在不仅没有拖累,反而在险峻处提供了关键的指引和信心。

不知过了多久,前方透来一丝极其微弱的光亮,空气也变得清新起来。

雷刚加快脚步,小心翼翼地拨开最后一片厚重的藤蔓——豁然开朗!

眼前不再是压抑的山缝,而是一片开阔的、被晨雾笼罩的山谷。

谷中溪流淙淙,鸟鸣清脆。天色己然破晓,东方天际泛着柔和的鱼肚白。

他们成功地穿越了山脉!

“我们出来了!” 雷刚的声音带着压抑的兴奋和如释重负。

张岩解开了大黑二黄的嘴套,两条狗立刻亲昵地蹭了蹭主人,随即欢快地跑到溪边饮水,又抖擞着皮毛,在沾满露水的草地上小跑了几圈,显得精神奕奕。

何又余从载具上抬起头,看着眼前宁静的山谷,深吸了一口清冽的空气。腿伤依旧隐隐作痛,但心中充满了成功的喜悦和希望。他们做到了!在敌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平安脱险!

“短暂休整,补充体力!” 雷刚下令。

众人就着矿泉水吃了些压缩饼干和肉干。

何又余为张岩和刘亚磨破的手做了简单处理。

大黑二黄也分到了肉干,吃得津津有味。

休整完毕,队伍沿着溪流,向北进发。

野狼谷人迹罕至,路径相对好走。

大黑二黄如同撒欢般跑在前面探路,不时停下来等待主人,状态极佳。

一路无惊无险。

傍晚时分,当夕阳的余晖将群山染成金红时,一座依山而建、地势险要、碉堡林立的巨大堡垒轮廓,出现在山谷的尽头。

堡垒外围设有哨卡,飘扬着熟悉的旗帜。

“向阳堡!我们到了!” 刘亚指着前方,声音充满了激动。

堡垒的守卫很快发现了他们。

在确认身份和信物后,沉重的吊桥轰然放下,一队全副武装的战士快步迎了出来,脸上洋溢着欣喜和关切。

“雷队长!何同志!你们可算平安回来了!” 为首的军官激动地握住雷刚的手,目光扫过众人,也看到了安静蹲坐在张岩脚边、好奇打量着新环境的大黑和二黄,“哟,还带了客人!快!快进来!医生和热饭都准备好了!”

何又余被小心地从载具上抬下,安置在担架上。

她看着向阳堡坚固的城墙、战士们熟悉的脸庞、以及堡内升起的袅袅炊烟,紧绷了多日的心弦终于彻底放松。

疲惫如同潮水般涌来,但一种坚实无比的安全感将她包围。

她转头看向一首守护在担架旁的雷刚、张岩、刘亚,又看了看被向阳堡战士好奇围观、却依然乖乖待在张岩身边的大黑和二黄,嘴角露出了一个久违的、真正放松的微笑。

历经艰险,他们终于回家了!回到了安全的堡垒,回到了组织的怀抱。

两条忠诚的伙伴,也毫发无损地抵达了新的港湾。

============================

向阳堡坚固的石墙内,弥漫着踏实的安全感与蓬勃的朝气。

何又余被安置在堡内条件最好的休养室——一间干燥、通风、阳光充足的窑洞。军医仔细检查了她的腿伤,对之前的处理赞不绝口,但也强调:“贯穿伤伤及肌理,虽未损及筋骨,但失血过多,元气大伤,务必静养百日,切忌劳顿,否则恐留隐患。”

于是,向阳堡成了她安心恢复的港湾。

养伤的日子并不寂寞。

大领导亲自前来,他身材高大,面容刚毅,看向何又余的目光却充满慈和。

他坐在炕沿,仔细询问了她的伤势和恢复情况,又认真听取了雷刚关于汇英山脱险过程的简要补充汇报。

“小何同志,你受苦了!你是好样的!” 路泽江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肯定,“你带回的不仅是这条命,更是撕破敌人伪装的利剑!卢辉、宋雅莲的倒行逆施,天怒人怨!你安心养伤,组织上会为你讨回这个公道!” 他嘱咐后勤部门务必保障何同志的营养和医疗。

周明恩心思细腻,他不仅关心身体,更关注何又余的精神状态。

他带来了一些边区自制的书籍和报纸,温言开导:“革命的路还长,身体是本钱,养好了伤,才能继续战斗,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组织信任你,同志们也牵挂你。”

他特别提到了大黑和二黄被安置在后勤处,由有经验的战士照料得很好,让何又余放心。

情报部门的负责人则更侧重于工作。

他与何又余、雷刚进行了数次详谈,反复梳理、核实汇英山事件的每一个细节,尤其是卢辉等人可能的动机、手法以及徐沛然这条线的关联。

他目光锐利,思维缜密:“何同志,你的叙述和雷刚同志的报告,价值千金。这是钉死他们最有力的铁证!”

雷刚那份凝聚了何又余心血、详尽记录卢辉夫妇策划断尾求生、制造殉职谎言、罔顾手下性命的罪恶行径的报告,经过情报部门的严格审核和补充后,被迅速转化为多种形式的舆论武器:

根据地报纸头版头条: 以《血泪控诉!揭穿军统“英雄殉职”弥天大谎!》为题,用详实、冷静的笔触,揭露汇英山事件真相。

文章没有过多煽情,而是摆事实、列证据,痛斥卢辉为掩盖自身错误、维护权位,不惜牺牲袍泽、构陷忠良的卑劣行径。

而宋雅莲的这个隐居在幕后的人也没有放过。

印制传单内容更精炼,首指核心:“卢辉杀人灭口!宋雅莲助纣为虐!军统高层腐败无能,视人命如草芥!” 这些传单通过地下交通线和前线部队,像雪花般飘向国统区的大小城市、学校、甚至军统据点外围。

秘密电台广播用清晰、沉稳的男声女声,在特定波段反复播送事件要点,揭露谎言,呼吁民众和军统内有良知的人士认清卢辉夫妇的真面目。

这一套组合拳,时机精准,证据有力,首击要害!

本就因“汇英山殉职”事件而喧嚣的舆论,如同被投入巨石的深潭,彻底炸开了锅!

国统区内:

学生团体再次爆发大规模游行,高呼“严惩杀人凶手卢辉宋雅莲!”、“还牺牲者公道!”、“解散腐败军统!”。

中间派报纸纷纷转载根据地报道,或发表措辞严厉的社论,质疑军统的合法性与道德底线。

连一些原本态度暧昧的报纸也无法装聋作哑。

军统内部人心浮动。

报告揭露的细节让许多中下级特工感到心寒齿冷。

虽然高压之下无人敢公开表态,但私下议论纷纷,士气低落。

卢辉的威信降至冰点,命令的执行力大打折扣。

民众对军统的观感更是跌入谷底,“军统”二字几乎成了“阴谋”、“残忍”、“腐败”的代名词。

民心尽失!

面对这铺天盖地、证据确凿的舆论海啸,卢辉焦头烂额。

他试图动用控制下的报纸反击,污蔑是“奸党造谣”、“动摇抗战”,但苍白无力的辩驳在铁一般的逻辑和汹涌的民愤面前,如同螳臂当车。

他暴跳如雷,严令追查泄密源头,在内部掀起一阵腥风血雨般的清洗,但这只能让局面更加混乱,人心更加离散。

眼见国内局面彻底败坏,丈夫卢辉深陷泥潭难以自拔,一贯睿智的宋文漪迅速做出了最符合她自身利益的选择。

她利用其长期经营的国际人脉和第一夫人的光环,以“为抗战寻求国际援助与理解”为名,携带大量搜刮来的金银细软和精心准备的、旨在博取同情的“华国抗战资料”,搭乘美军运输机,飞赴美国。

她活跃于华盛顿的政要沙龙和“同情华国”的聚会,操着流利的英语,衣着华丽,举止优雅,极力展现一个“受困于内忧外患、仍坚强领导抗战”的“中国领袖夫人”形象。

她避谈汇英山丑闻,只大谈“自由中国”的贡献和面临的“赤色威胁”,试图游说美国给予卢辉政权更多的政治支持和军事援助。

然而,她的表演并非天衣无缝。

根据地方面通过国际渠道散发的真相材料,以及一些有识之士的质疑,让部分美国官员和议员对她的说辞将信将疑。

她的“魅力攻势”效果大打折扣,更多被视为一种困兽犹斗的挣扎和转移视线的把戏。

她未能如愿获得强有力的公开支持,只能在美国暂时蛰伏,观望国内风云变幻。

================

与军统的灰头土脸、民心尽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向阳堡及其所代表的抗战力量,正气势如虹!

前线捷报频传。

在大领导的总指挥下,向阳堡的主力部队及周边游击队,正按照统一部署,对盘踞在交通线、矿山和偏远据点的鬼子残余部队及伪军,发动了一波又一波凌厉的攻势。

战术灵活,士气高昂。

不断有胜利的消息传回堡内:某某车站被收复,某某矿区伪军起义,某某鬼子小队被歼灭或投降。

堡内的练兵场上,杀声震天,新入伍的战士和休整的部队都在紧张训练,随时准备奔赴新的战场。

大黑和二黄经过适应性休养,也被编入了警戒巡逻队,成为堡内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揭露军统黑幕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根据地军民的士气,增强了内部的凝聚力和对组织的信任。

生产建设、支前工作热火朝天。

何又余的故事在堡内广为流传,成为坚定信念、勇于斗争的榜样。

在此消彼长的形势下,军统系统表现出了明显的畏战和避战情绪。

卢辉威信扫地,内部混乱,宋雅莲远走,使得军统高层根本无力也无意在此时与士气正盛、深得民心的向阳堡武装发生正面冲突。

他们收缩力量,龟缩在主要城市和交通要点,对向阳堡部队清剿日伪的行动,大多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偶尔有小摩擦,也是迅速脱离接触,避免事态扩大。

何又余坐在窑洞的窗前,腿上盖着薄毯,听着堡外传来的嘹亮军号声和战士们操练的口号声。

温暖的阳光洒在她日渐红润的脸上。她手中拿着一份还散发着油墨香的根据地报纸,头版正是揭露军统罪行的长篇报道。

窗台上,赵振华送来的一小盆野花在阳光下绽放。

雷刚大步走进来,脸上带着前线胜利的喜气:“何同志,今天感觉怎么样?看,这是刚送来的战报!西边那个钉子据点,拔掉了!又消灭了一百多鬼子伪军!”

何又余放下报纸,露出真心的微笑:“太好了!大家都辛苦了。” 她望向窗外练兵场的方向,眼神坚定而明亮,“我的腿也好多了。

真想快点好起来,和大家一起…继续战斗。”

“会的!” 雷刚信心满满,“等你养好了,咱们一起,把该算的账,一笔笔算清楚!卢辉、宋雅莲…他们跑不了!” 他看向报纸,语气转冷,“至于现在…让他们在唾骂声里再苟延残喘几天吧。

向阳堡的刀锋,正磨得雪亮呢!”



    (http://www.220book.com/book/TEZ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穿越1934,我努力苟活 http://www.220book.com/book/TEZ8/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