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是难得的干饭,新米特有的清香。何又余捧着碗,食不知味。白天物资带来的短暂欣慰,很快被心底那个巨大的疑问所取代。她必须弄清楚这个世界的真相,这关系到她所有的判断和未来的生存策略。
饭后,趁着营地篝火旁战士们低声交谈、整理装备的间隙,何又余找到了正在就着火光查看伤员的陈先生。
“陈老师,能……占用您一点时间吗?我有些问题想请教。”何又余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自然。
陈先生放下手中的绷带,温和地点点头:“青山同志,你尽管问。”他对这位神秘的“青山”始终保持着尊重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好奇。
两人走到营地边缘一处相对安静的岩石旁坐下。山风微凉,吹拂着篝火的余烬,发出噼啪的轻响。
何又余深吸一口气,组织着语言:“陈老师,不瞒您说……我……我之前可能摔坏了脑袋,很多事情记不清了,尤其是关于……关于外面世界的大事,还有……一些重要的人物。您能给我讲讲吗?比如,现在国家……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敌军……他们打到哪了?还有……我们……我们这边,都有些什么样的人物在领导大家抵抗?”她问得很小心,尽量不暴露自己“穿越者”的身份,只装作是记忆受损。
陈先生不疑有他,只当这位“奇人”经历过大难,记忆有些混乱是正常的。他推了推眼镜,神情变得凝重而沉痛,开始低声讲述:
“唉,一言难尽啊,青山同志。这世道……太乱了。自打侵略者在东北搞了事变,占了咱们东三省,野心就越来越大。前几年又在海市挑起战端,虽然最后签了停战,但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去年……去年更是悍然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借口士兵失踪,炮轰宛平城!这是要全面开战啊!”
何又余的心猛地一沉!卢沟桥事变?1937年?!不对!她记得清清楚楚,历史书上的卢沟桥事变是1937年7月7日!可现在明明是1934年深秋!时间提前了将近三年?!
她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继续听。
“现在,北平、天津己经沦陷了!侵略者正沿着几条主要铁路线疯狂南下!听说上海那边也打得很惨烈……南京……南京恐怕也……”陈先生的声音充满了悲愤,“国民政府……唉,高层那边喊着口号,把主要兵力都用来对付我们南方根据地的抵抗力量,他又指了指南方,对侵略者……抵抗得很不得力!多少大好河山,就这么……就这么……”他握紧了拳头,骨节发白。
何又余的脑子彻底乱了!时间线完全不对!1934年,侵略者应该还在巩固东北,全面战争要在三年后才爆发!而且,陈先生提到的南方抵抗力量?这……这和她所知的历史节点也对不上!南方力量的大规模转移……应该也还没开始?或者说……在这个时空,根本就没发生?
她感觉一阵眩晕,仿佛脚下的土地都在晃动。她之前所有的推测——熬过十一年就能迎来胜利——瞬间变得摇摇欲坠!历史走向己经完全偏离了她熟知的轨道!
“那……那我们这边呢?”何又余的声音有些发干,“我是说,带领大家抵抗的人……都有谁?像您这样……有学识的先生,还有李政委这样的能人,应该……应该有很多志同道合的人吧?”
陈先生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迷茫和苦涩:“真正能团结各方、坚决抵抗的领袖人物……难啊。国民政府那边,派系林立,各有心思。我们这边……力量还很弱小,各自为战的多。不过!”他的眼神又亮了起来,带着深深的敬佩,“倒是有几位真正的民族脊梁,一首在奔走呼号,在组织力量抵抗!”
他如数家珍般地说起几个名字和事迹:
“比如在东北那边,有位杨靖将军,带着抗联的兄弟们,在冰天雪地里跟侵略者周旋,打得敌人闻风丧胆!”
“还有位赵登将军,在长城喜峰口,带着大刀队夜袭敌营,砍得敌人鬼哭狼嚎!”
“南方抵抗力量那边,虽然主力被围困得很苦,但也有一位姓姚的司令和一位姓林的委员,带着队伍在坚持斗争,听说很得民心……”
杨靖?赵登?姚司令?林委员?!
何又余感觉自己的呼吸都要停止了!这些名字!这些事迹!明明就是她记忆里那些赫赫有名的英雄人物!可是……可是陈先生提到他们时,语气虽然敬佩,却像是在说一些“地方上的”、“正在坚持斗争”的将领和领导人?而不是她认知中那个在历史转折点力挽狂澜、最终建立新秩序的核心力量?只是为何地位和影响力似乎不同?!
矛盾感如同冰锥刺入她的脑海!大的历史事件面目全非,但具体的人物和他们的早期事迹却又诡异地高度重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陈老师,”何又余的声音带着她自己都未察觉的颤抖,“您说的这位姚司令……还有林委员……他们……他们现在具体在哪里?他们……身边是不是还有一位姓周的先生?很擅长与人沟通和收集信息的?”她试图抓住她记忆中最核心的线索。
陈先生闻言,愣了一下,仔细想了想,摇摇头:“姚司令和林委员确实在南方领导斗争,这我们都知道。但姓周的先生……好像没听说过?或者可能是在他们身边,但名声不显?具体的细节,我们这边消息太闭塞了,实在不清楚。”他顿了顿,补充道,“不过,我倒是听一位从北平逃难过来的朋友提起过,说在北方,有位叫张晖的先生,写了首《松花江上》,唱哭了无数流亡的东北同胞,激起了很大的抵抗热情!还有位叫冼海的音乐家,也在用歌曲唤醒民众……这些都是了不起的文化战士啊!”
张晖?冼海?这些名字很相似!《松花江上》!《黄河大合唱》!这些都是她耳熟能详的抗战名曲!历史人物的具体事迹在细节上高度吻合,但他们的地位、影响力、以及整个国家层面的历史进程,却发生了巨大的、根本性的偏移!
何又余彻底懵了。巨大的信息差和强烈的矛盾感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和无措。她就像一艘被抛入未知海域的小船,原本以为凭借“航海图”能辨明方向,却发现手里的“航海图”描绘的完全是另一片海洋!只有一些零星的岛屿名字相似,但位置和意义却天差地别!
“青山同志?你怎么了?脸色这么白?”陈先生关切地问。
“没……没什么,”何又余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感觉后背己经被冷汗浸透,“就是……就是听您说这些,心里难受……这世道,太难了。”她找了个最合理的借口掩饰内心的惊涛骇浪。
“是啊,太难了。”陈先生深有同感地叹息,没有深究她的异样,“所以,我们更要坚持下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像李政委常说的,只要我们不放弃,总会有希望的!”
希望?何又余看着陈先生眼中那依旧坚定的信念之火,心中却是一片冰凉和茫然。她所依仗的“先知先觉”彻底失效了!卢沟桥事变提前了三年!全面战争己经爆发!而在这个混乱的、偏离她认知的时空里,她熟知的那些重要人物,似乎还只是分散在各地、艰难求存的抵抗力量之一部分,远未形成她记忆中那支最终扭转乾坤的核心力量!
未来会怎样?侵略者会失败吗?什么时候结束?会以什么方式结束?她完全不知道!她记忆中的那个胜利年份,在这个世界可能永远不会到来!或者,会以更惨烈、更漫长的形式上演!
巨大的恐慌攫住了她。她之前破釜沉舟的勇气,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知道结局”的基础上——知道苦难终将结束,胜利终会到来,她只需要熬过那段时间。可现在,这个“知道”被彻底粉碎了!前方是彻彻底底的、深不可测的迷雾!
“谢谢您,陈老师,我……我明白了。”何又余的声音干涩,她站起身,“我有点累,先回去休息了。”
“好,青山同志,你好好休息。别想太多,保重身体最重要!”陈先生理解地点点头。
何又余脚步有些虚浮地走回自己的小山洞。篝火的光在她身后跳跃,营地战士们低声的交谈和鼾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艰苦却充满生机的画面。可这一切落在何又余眼中,却蒙上了一层浓重的不确定性和危机感。
她靠在冰冷的洞壁上,意识沉入空间,看着那无限供应的、堆积如山的物资。这些物资能改变一支游击队的生存状态,但能改变一个偏离轨道、战火可能更加持久的国运吗?
她之前的计划——默默支撑到胜利——变得无比可笑。她的特殊能力,在这个错乱的时代,更像是一把悬在头顶的双刃剑。物资能救人,也能引来更贪婪的窥视和更致命的危险。而她对未来的无知,使得每一步都如同在深渊边缘行走。
“张晖……冼海……杨靖……赵登……姚……林……”她低声念着这些名字,心中充满了巨大的困惑和无助。
“这里……到底是哪里?”
“未来……会走向何方?”
“我……该怎么办?”
山洞外,山风呜咽,如同这个错乱时空的悲鸣,也吹动着何又余心中那刚刚点燃、却又被未知的恐惧笼罩的微弱火苗。她不再是历史的旁观者或己知结局的支撑者,她彻底成为了一个迷失在未知历史洪流中的、必须重新寻找生存之道的异乡人。
(http://www.220book.com/book/TEZ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