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7章 腊八节

小说: 穿越1934,我努力苟活   作者:拾迩月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穿越1934,我努力苟活 http://www.220book.com/book/TEZ8/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穿越1934,我努力苟活

巨型粮仓的发现,如同在干涸濒死的京市血脉中注入了滚烫的生命之泉。

金灿灿的小米、雪白的面粉、黄澄澄的豆油、咸香的鱼干…这些实实在在的粮食,比任何宣言和口号都更有力地宣告着新时代的到来。

满城近乎绝望的恐慌与猜疑,在弥漫的米粥香气和领粮队伍井然有序的长龙中,迅速消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劫后余生的踏实感与对新政权的朴素信任。

然而,何又余深知,打开粮仓仅仅是第一步。

如何将这海量的粮食,高效、公平、及时地转化为百万市民锅灶里的热饭,转化为支撑城市运转的能量,才是真正的考验。

她的算盘,从战场转向了这座庞大而陌生的城市脉络。

三座巨型粮仓被军管会火速接管,成为全市粮食配给的核心枢纽。

何又余亲自坐镇调度,空间能力在此刻化作无形的效率倍增器。

无需繁琐的人工盘点,何又余意念扫过,各仓库存粮种类、数量、品质瞬间了然于胸,误差为零。

一份精确到袋、桶的实时动态库存总表在她脑中生成。

根据各城区人口密度和需求缓急,何又余首接在空间层面进行虚拟调拨。

意念微动,白塔寺富余的面粉划一部分虚拟份额到缺面粉的西城配给站;

前门站的豆油分流虚拟份额补充东城需求。

现实中,只需一纸调令,运输队按虚拟份额去指定仓库提货即可,避免了盲目运输和仓库间无效往返,效率倍增!

对于少量受潮或有霉变风险的粮食,何又余意念将其标记,优先调拨给负责加工处理的单位,确保市民领到的都是好粮。

军管会以原有保甲区划为基础,迅速在全市各街道、大胡同设立临时粮食配给站。

站点多设在宽敞的庙宇、会馆或学校操场,由可靠的街道积极分子、地下党员和少量解放军战士管理。

何又余主导设计、空间提供特种纸张油墨,由军管会连夜赶制出数十万份临时购粮证。

凭证按人头定量定时定点领取口粮。

公开透明,杜绝黑市与囤积!

又将老王头和他的核心炊事班从部队借调出来,在市中心征用一处大饭庄的后厨,成立军管会第一临时食品加工厂!空间里囤积的香料、酵母、少量白糖、甚至珍贵的奶粉被支援出来。

老王头如鱼得水,大锅熬煮浓稠小米粥,分装后由各区配给站领取,供应孤寡老人、重病患者、流浪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

利用空间提供的高效酵母粉,日夜赶制松软的大馒头,优先供应工厂复工的工人、抢修水电的工人和执勤的军警,保证关键岗位体力。

甚至尝试用豆油、面粉和空间里的少量鸡蛋,炸制简易的油条,在重大活动或表彰先进时作为特供奖励,象征意义巨大,激励人心。

城市燃煤供应几乎断绝。

何又余空间内囤积的优质无烟煤块成了救命稻草,只是量不大。

她并不首接投放市场,而是将其作为火种调拨给老王头的食品加工厂,确保中央厨房不停火。

少量配给各区配给站,用于在极寒天气为领粮群众提供热姜汤驱寒。

更重要的是,她给出了几份高效蜂窝煤制作技术和简易模具图纸,交给紧急组织的街道生产自救小组。

利用空间提供的少量煤粉和粘合剂样本,指导他们用本地劣质煤粉掺和黄土,制作能效更高的蜂窝煤,缓解燃料压力。

在最紧张的初期配给之后,何又余开始有计划地、如同挤牙膏般,从空间里释放出一些甜蜜的非必需品:一批脱水水果干被分装成极小包,作为对街道积极分子、优秀工人、立功军属的特殊慰问品。

东西虽少,那份酸甜的滋味和代表的额外关怀,却让获得的人倍感温暖和荣耀。

几大桶浓缩酸梅粉和橘子粉,被秘密送到老王头的加工厂。

每天,各区配给站在提供热姜汤时,偶尔会惊喜地宣布:“今日姜汤,加了何处长特批的胜利酸梅汁!” 当那冰凉酸甜的滋味意外地滑入喉咙,驱散冬日的干燥和生活的苦涩时,排队领粮的长龙中总会爆发出小小的欢呼和满足的叹息。

腊月初八,京市迎来了解放后的第一个传统节日。

寒风依旧凛冽,但城市的气息己然不同。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在故宫金色的琉璃瓦上,城里的大街小巷,无数个院落、临时搭起的灶台前,升起了袅袅炊烟。

空气中弥漫着各种谷物豆类混合熬煮的、特有的醇厚甜香——那是腊八粥的味道!

粮站按户额外配发了精心搭配的腊八米,虽然每样都只有一小撮,但种类齐全!这是何又余利用空间库存和精准调度,从全市粮仓中抠出来、再按比例分配好的节日特供。

“妈!有红枣!还有栗子!”胡同里,孩子捧着分到的小布袋,兴奋地尖叫。

“多少年没喝过这么齐全的腊八粥了…” 白发老人颤抖着手,将各种豆米倒入锅中,浑浊的眼中含着泪光。

工厂食堂里,老王头指挥着熬起了几口巨大的腊八粥锅,用料更足,香甜的气息飘出老远。

下班的工人们捧着饭盒,脸上是久违的、属于节日的轻松笑容。

路泽江及几位司令走在渐渐热闹起来的街道上。

两旁民居里飘出的粥香,小贩开始售卖针头线脑的吆喝声,孩子们追逐嬉闹的笑声,还有远处工厂隐约传来的复工汽笛… 这一切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这座古都新生的、充满烟火气的交响乐。

他们走到一处热闹的街角,这里支着几口大锅,是街道组织的军民同乐腊八粥发放点。

老王头系着白围裙,正乐呵呵地给排队的老人孩子盛粥。

雷刚也挽着袖子在帮忙维持秩序,不时用大嗓门提醒:“别挤别挤!人人有份!管饱不敢说,管暖管甜!”

一位被家人搀扶着的老先生,颤巍巍地接过一碗热气腾腾、用料实在的腊八粥,深深吸了一口那甜暖的香气,老泪纵横,对着何又余等人深深鞠躬:“活了七十多年,遭了多少兵灾… 只有今天,这粥…才喝出了家的味道,喝出了太平的味道啊!感谢政府!感谢向阳军!”

路泽江连忙扶起老人,动情地说:“老人家,这太平日子,是大家一起争来的!这粥,是咱们新京市,新生活的开始!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甜!”



    (http://www.220book.com/book/TEZ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穿越1934,我努力苟活 http://www.220book.com/book/TEZ8/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