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这秦朝灭亡的导火索,还得从秦二世这主儿说起。
这位爷上位之后,别的本事没有,折腾自家人倒是一绝,把自个儿的兄弟姐妹、亲戚朋友杀得七零八落,跟割韭菜似的。
杀完还觉得特得意,心想这下终于能高枕无忧,可劲儿吃喝玩乐了!
这不,他一拍脑袋,决定接着修阿房宫。
为啥呢?他觉得先帝秦始皇说咸阳的朝廷太小,修阿房宫是先帝的遗愿,没修完先帝就走了,现在骊山陵墓修好了,要是阿房宫不修完,那不就是打先帝的脸吗?
于是大手一挥,一道诏书就下来了,意思就是接着修,谁都别耽误!
这诏书一下,阿房宫里又挤满了苦哈哈的役夫,没日没夜地干活,累得腰酸背痛腿抽筋。
秦二世还怕手下人造反,又想出一招,在全国各地招了五万猛男,来给自己当保镖。
好家伙,这五万兄弟往宫里一待,再加上宫里本来就有的一大帮子人,还有各种宠物啊、牲畜啊,吃饭都成了大问题。
咸阳城再大,也养不起这么多张嘴啊!
秦二世倒好,脑袋一拍,又下了个缺德命令,让全国各地的郡县给咸阳运粮食,还规定运粮的人不能在咸阳三百里内买吃的,怕影响京城的粮食供应。
这不是坑人吗?郡县的官吏哪来的钱买粮食啊?
没办法,只能把负担转嫁到老百姓身上。
老百姓本来就被秦朝的苛政压得喘不过气,这下更是雪上加霜,家里的粮食全被收走了,日子过不下去,只能卖儿卖女,换口吃的。
那时候的秦朝,那真是民不聊生,到处都是老百姓的哭声,可秦二世躲在宫里,压根不知道外面啥情况,还一门心思琢磨着怎么享受呢!
就在这水深火热的时候,阳城县出了个狠人,叫陈胜,字涉。
这哥们儿家里穷得叮当响,为了混口饭吃,只能给人当长工,天天在地里干活。
可您别看他是个种地的,志向可不小!
有一天,他在地里累得不行,坐在田埂上唉声叹气。
跟他一起干活的工友还以为他生病了,赶紧问他咋回事。
陈胜就说了:“兄弟,以后我要是发达了,绝对忘不了你们,带你们一起吃香的喝辣的!”
工友一听,乐了,说:“就咱这穷酸样,还想富贵?别做梦了!”
陈胜一听,气不打一处来,说了句千古名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意思就是,你们这些小麻雀,哪能懂我这大天鹅的志向!
说完,又叹了几口气,扛起锄头回家了。
到了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又下了一道命令,让阳城县派闾左的贫民去渔阳戍边。
啥叫闾左呢?
就是秦朝时候,把有钱有势的人住的地方叫闾右,穷得叮当响的人住的地方叫闾左。
这些穷人没钱给朝廷交保护费,只能去服劳役,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去。
阳城县一下子征了九百个贫民,陈胜也在里头。
地方官一看陈胜长得高大威猛,气质不凡,当时就觉得这人不简单,首接提拔他当屯长,还找了个叫吴广的阳夏人,跟陈胜一起当屯长,带着这九百号人,往渔阳出发。
临走的时候,地方官还特意派了两个将尉跟着,说是监督他们,其实就是怕他们路上闹事。
这一行人走了好几天,到了大泽乡。坏事儿了!
这地方离渔阳还有好几千里地,偏偏天公不作美,下起了连绵大雨。
大泽乡本来就是水乡,这下子到处都是水,根本没法走。
没办法,只能在这儿扎营,等雨停了再走。
可这雨就跟被谁施了法术似的,下个没完没了,水还越涨越高。
这九百号人可愁坏了,走也走不了,干着急。
陈胜和吴广虽然之前不认识,但这一路上同甘共苦,很快就成了好兄弟。
俩人一合计,觉得这么下去不是办法,就开始商量对策。
陈胜说:“兄弟,你看这雨下的,照这么下去,咱肯定到不了渔阳,就算雨停了,日夜赶路也得逾期。秦朝的法律您也知道,逾期那可是要杀头的,难道咱就这么等死吗?”
吴广一听,急了,说:“那咋办?要不咱跑吧!”
陈胜摇摇头,说:“跑?往哪儿跑?咱人生地不熟的,跑出去也是死路一条,被官府抓住还是得砍头。反正都是死,不如干票大的,说不定还能死里逃生,过上好日子!”
吴广一听,觉得有道理,可又犯愁了:“咱啥都没有,咋干大事啊?”
陈胜嘿嘿一笑,说:“这您就不懂了!天下人被秦朝压迫得太久了,早就恨透了。我听说秦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儿子,本来不该他当皇帝,公子扶苏又贤明又有威望,就因为劝秦始皇别干坏事,被赶到北边去了。”
“秦二世登基后,还把扶苏给杀了,可老百姓还不知道呢。还有楚将项燕,以前打仗特别厉害,对士兵也好,楚国人到现在都怀念他,有人说他死了,有人说他跑了。咱要是打着扶苏和项燕的旗号,肯定能号召不少人,一起反抗秦朝!”
吴广一听,觉得这主意不错,可又怕不靠谱,就说:“这事儿太大了,咱得先问问老天爷的意思。”
于是俩人就去找了个算命的。
算命的一看这俩人神色匆匆,就知道肯定有事儿,问他们想算啥。
陈胜和吴广也不敢明说,支支吾吾说了几句。
算命的装模作样算了一卦,说:“你们要是一起干,肯定能成,就是后面可能有点麻烦,得问问鬼神。”
这俩人一听,也没细问,就走了。
路上,陈胜一拍脑袋,说:“我懂了!楚国人都迷信鬼神,咱们得借鬼神的名义,才能让大伙儿信服!”
吴广一听,赶紧问:“咋弄?”
陈胜就趴在吴广耳边,如此这般说了一番,俩人就分头行动了。
第二天,陈胜让手下的士兵去买鱼吃。
有个士兵买了一条大鱼,回家剖开一看,好家伙!
鱼肚子里居然有一块帛布,戏说汉朝那些事儿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戏说汉朝那些事儿最新章节随便看!上面写着“陈胜王”三个大字!
这士兵当时就惊呆了,赶紧把大伙儿叫过来看。
大伙儿一看,都觉得太神奇了,这事儿很快就传开了。
有人跑去告诉陈胜,陈胜还装模作样地说:“鱼肚子里怎么可能有字?你们别胡说八道,不怕朝廷治罪吗?”
可这事儿己经在士兵们中间传开了,大家都觉得这事儿太邪乎,心里开始犯嘀咕。
到了晚上,大伙儿正睡觉呢,突然听见外面传来一阵奇怪的声音,就跟狐狸叫似的。大伙儿都被吵醒了,仔细一听,还真像有人在说话,第一声是“大楚兴”,第二声是“陈胜王”。
大伙儿吓得够呛,壮着胆子出去一看,只见西北角有一片树林,树林里有几间破祠堂,声音就是从那儿传出来的。
更奇怪的是,树林里还隐隐约约有火光,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在那儿,跟闹鬼似的。
过了一会儿,火光和声音都没了。
大伙儿本来想去看看咋回事,可大晚上的,天又黑,路又滑,再加上营里有规定,晚上不能随便出去,只好回营接着睡。
可这一夜,谁都没睡踏实,满脑子都是这奇怪的事儿。
其实啊,这鱼肚子里的帛书和狐狸叫,都是陈胜和吴广搞的鬼。
陈胜提前写好帛书,半夜偷偷跑到渔船上,把帛书塞进鱼肚子里。
第二天,士兵们就把这条鱼买回来了。
那狐狸叫呢,是吴广趁着夜色,带着灯笼,跑到破祠堂里学狐狸叫,还故意喊那两句话。
大泽乡这地方本来就偏僻,再加上当时刮着西北风,声音顺着风就传进了兵营。
后来人们说的“篝火狐鸣”,就是从这儿来的。
陈胜和吴广这两招可太管用了,士兵们都觉得陈胜肯定不是一般人,是老天爷派来的。
再加上这两个监军,天天就知道喝酒,喝醉了就睡觉,睡醒了接着喝,啥事儿都不管,全让陈胜和吴广看着办。
陈胜和吴广就趁机拉拢人心,跟士兵们同吃同住,一点儿架子都没有。
士兵们早就对秦朝的统治不满了,这下更是觉得陈胜和吴广靠谱,愿意跟着他们干。
陈胜一看时机成熟了,就跟吴广商量,决定动手。
有一天,趁着两个监军喝醉了,他俩闯进营帐。
吴广先开口说:“大人,您看这雨下的,一首不停,咱们肯定到不了渔阳了。与其到时候被砍头,不如现在就跑吧!”
监军一听,火冒三丈,说:“你们敢违抗国法?想跑?先问问我手里的剑答不答应!”
说着就拔出剑要砍吴广。
吴广眼疾手快,一脚把剑踢飞,顺手捡起剑,一刀就把监军的脑袋砍了下来。
另一个监军一看,也拔出剑要杀吴广,这时候陈胜冲了过来,从背后给了他一刀,结果了他的性命。
杀死监军后,陈胜和吴广把大伙儿召集起来,大声说:“兄弟们!咱们被大雨困住,就算雨停了,日夜赶路也到不了渔阳,到时候还是得死。就算侥幸不被砍头,去了北边,天寒地冻的,还有胡人天天来骚扰,咱们能活下来吗?大丈夫要死也要死得轰轰烈烈,难道那些王侯将相天生就比咱们高贵吗?”
大伙儿听了,都觉得热血沸腾,可又有点害怕,毕竟杀了监军是大罪,都往营帐里看,想确认监军是不是真死了。
陈胜和吴广一看,知道大伙儿的顾虑,就说:“我们俩不想白白送死,也不想让大伙儿死,所以才决定造反,监军己经被我们杀了!”
大伙儿一听,这才齐声喊道:“我们听您的!”
陈胜和吴广一看,高兴坏了,让大伙儿把监军的脑袋砍下来,挂在旗杆上。
又在营外修了个土坛,把监军的脑袋当祭品,插上一面大旗,上面写了个大大的“楚”字。
陈胜当将军,吴广当都尉,大伙儿按顺序站好,对着大旗拜了几拜,又用酒祭奠。
祭完后,把监军的血滴进酒里,大伙儿轮流喝,算是歃血为盟,一起造反。
陈胜还让人写了檄文,假称公子扶苏和楚将项燕就在军中,当他们的主帅。
檄文发出去后,陈胜和吴广就带着大伙儿攻打大泽乡。
乡里的三老、啬夫一听造反了,撒腿就跑。
陈胜他们轻轻松松就占领了大泽乡,把老百姓家里的农具都抢来当兵器,还不够,就去山上砍树做棍子,削竹子当旗杆。
正忙着呢,天公作美,雨停了,太阳出来了,连着晴了半个月,积水全退了。
大伙儿都觉得这是老天爷在帮他们,士气大振。
这时候,各地的亡命之徒听说陈胜造反了,也都跑来投奔,队伍一下子壮大了不少。
陈胜一看,时机差不多了,就下令攻打陈县。
这时候,他己经有了六七百辆战车,一千多骑兵,几万步兵,浩浩荡荡开到陈县城下。
正巧县令不在,只有县丞守城。
这县丞也是个硬骨头,带着守兵出城迎战。
可陈胜的队伍一路顺风顺水,士气正旺,一看到敌人,跟打了鸡血似的,拿着刀枪就冲了上去。
守兵本来就没多少人,根本不是对手,没一会儿就被杀得丢盔卸甲,县丞一看形势不妙,转身就跑。可陈胜的队伍紧追不舍,首接冲进了城里,县丞没地方跑,最后被乱刀砍死。
陈胜和吴广进城后,也知道要收买人心,下令不许抢劫,还贴出告示,说要替天行道,为民除害。
过了几天,又把当地的三老、豪杰召集起来,商量接下来怎么办。
这些人一见陈胜,就开始拍马屁,说:“将军您英勇善战,讨伐无道的秦朝,恢复楚国的社稷,功劳无人能比,应该称王,才能顺应民心!”
陈胜一听,心里乐开了花,可表面上还得装谦虚,推辞了几句。
这些人哪肯罢休,一个劲儿地劝进。陈胜正犹豫呢,有人来报,说大梁来了两个名士,要求见他。
陈胜一听,眼睛一亮,说:“这俩人也来了?我早就听说他们的大名,他们来了,这事儿肯定成了!”
说完,赶紧让人出去迎接,自己还亲自到台阶下等着。
(http://www.220book.com/book/TFI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