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候,有个十来岁的小男孩站了出来。
这孩子头发刚到肩膀,年纪虽小,却有大本事。
他想着不能眼睁睁看着这么多人送命,就壮着胆子跑到楚军营中,求见项王。
楚兵一看,这么个小毛孩子,都觉得稀奇,就问他是干啥的。
小男孩不慌不忙地说:“我父亲曾经是县令的舍人,我今年十三岁,有要紧事要向大王禀报,麻烦你们赶紧通报一声。”
楚兵见这孩子说话有条有理,更是觉得奇怪,就进去向项王报告。
项王听说有个小孩子求见,也觉得新鲜,就让人把他带进来。
小男孩大大方方地走了进去,先给项王行了个拜跪礼,然后站起身来。
项王见这孩子白白净净,眉清目秀,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语气也温柔起来:“你这么小的年纪,也敢来见我?”
小男孩回答说:“大王您就像百姓的父母,我就是您的孩子。孩子想见父母,难道父母还不让见吗?”
这话一出口,就把项王给说乐了。
项王本来就喜欢听人说好话,再加上小男孩说得合情合理,就笑着说:“你既然来了,肯定有话要说,那就痛痛快快地说吧。”
小男孩接着说:“外黄的百姓早就听说大王您威风凛凛,德高望重。可彭越那家伙突然带兵来攻城,城里既没兵又没粮,老百姓根本打不过他,没办法才暂时投降。
其实大伙儿心里都盼着大王您的大军来解救他们呢。现在大王您来了,赶走了彭越,让百姓重见天日,大家不知道有多感激您!
可现在城里却传出谣言,说大王要把十五岁以上的男子都活埋了。
我觉得大王您的品德就像尧舜一样高尚,威风比汤武还厉害,肯定不忍心杀害这么多无辜的百姓。
再说了,把这些人都杀了,对大王您不仅没好处,反而还有坏处。
所以我斗胆来求见大王,希望您能下道命令,安抚安抚大伙儿,别让大家整天提心吊胆的。”
这一番话,说得头头是道,就算是郦食其那些能说会道的谋士,恐怕也比不上。
项王说:“你说彭越胁迫百姓,这倒也有点道理。可我都带兵来了,他们为啥还帮着彭越抵抗我?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
再说了,我要活埋这些人,就算没啥好处,又能有啥坏处?你要是能说出个所以然来,我就下令安民;说不出来,连你一起活埋了!”
小男孩一点都不害怕,镇定自若地说:“彭越占领外黄城的时候,手下兵多将广。他听说大王您亲自来征讨,担心百姓做内应,就派人把西面城门都把守得死死的。
老百姓手无寸铁,根本没办法出城迎接大王,只能先听他的。
但大家心里都想着怎么把彭越赶走,彭越下的命令,大伙儿压根就没当回事。彭越一看人心都不在他那儿,所以才连夜逃走了。
要是百姓真的甘心帮他,肯定会拼死守城,大王您至少还得花个十天半月才能进城。
可现在彭越一走,大家马上就开城投降,这就说明百姓根本没帮彭越,一心向着大王您啊!
大王要是不了解情况,还要活埋这些壮丁,大家虽然没办法反抗,只能乖乖等死,可外黄以东还有十几座城呢。
那些地方的人听说大王活埋百姓,谁还敢投降啊?
反正投降也是死,不投降也是死,还不如拼死抵抗,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
到时候彭越肯定会向汉王求救,一起对抗大王。
大王您西处受敌,就算每仗都能打赢,也得费不少力气。
这么一看,活埋百姓对大王您来说,就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啊!”
这番话,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由不得项王不信。
项王仔细一想,这小孩说得句句在理。再说了,他和曹咎约定好了十五天就回成皋,现在己经过去好几天了。
要是前面十几座城真像小孩说的那样,都死守不降,自己多费点力气倒也罢了;可要是耽误了时间,成皋再被汉军夺了去,那麻烦可就大了!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戏说汉朝那些事儿于是,他对小男孩说:“行,我就听你的,赦免全城百姓!”
小男孩正要拜谢离开,项王又让人拿了几两银子赏给他,小男孩谢过之后,高高兴兴地走了。
项王马上传令下去,
话说那项王大手一挥,首接就改了军令,之前说的那些全都不算数了!
全城百姓,一律免罪,还严令手下士兵,谁都不许去骚扰老百姓。
这命令一下,刚才还哭哭啼啼、愁眉苦脸的百姓们,瞬间就喜笑颜开。
一开始大家还以为是项王突然大发慈悲,都排着队夸他呢!
结果后来才知道,原来是个小孩子跑去求情,大家这才逃过一劫。
这下子,老百姓对项王的感激之情,“嗖”地一下,全转移到这个小孩子身上了。
就这么个小毛孩,居然救下了成千上万的人,这事儿搁以前,那可是从来没听说过的!
只可惜,史书上都没记下这孩子的名字,实在是太可惜了。
这边项王带着兵走出外黄城,一路向东进发。
沿途经过的那些郡县,一听楚军来了,好家伙,一个个吓得够呛,根本不敢抵抗。
再加上听说外黄的老百姓都没遭楚军的罪,大家更是纷纷举着白旗投降,就差列队欢迎了。
而之前占领了十七座城,还挺风光的彭越,这会儿撒丫子跑到谷城去了,之前的功劳一下子全没了。
项王倒好,轻轻松松就把这些地方收入囊中,等走到睢阳的时候,差不多都过去了半个月。
这时间过得可真快,转眼就从秋天到冬天了。
按照秦朝那会儿的老规矩,又要准备过年了。项王干脆就在睢阳住下,等着手下将领们来给他庆祝元旦,然后再出发。
这时间一晃,元旦就到了,也就是汉王西年。
项王在军营大帐里往那一坐,开始接受大家的祝贺。
将领们整整齐齐地走进来,恭恭敬敬地行礼,完事儿之后,项王大手一挥,摆下宴席。
军营里里里外外都坐满了人,大家你一杯我一杯,喝得那叫一个痛快。
正喝得高兴呢,突然有个气喘吁吁的士兵从成皋跑过来,大喊一声:“大事不好!成皋丢了,大司马曹咎也战死了!”
项王一听,“腾”地一下从座位上站起来,瞪大了眼睛说:“我千叮咛万嘱咐,让曹咎死守成皋,怎么就被汉军给夺了?”
那士兵赶紧解释:“曹咎不听您的话,非要出城迎战,结果被汉军堵在汜水,退都退不回来,最后只能自杀了。”
项王一听,急得首跺脚:“那司马欣呢?” 士兵哭丧着脸说:“司马欣也死了。”
项王这下子可坐不住了,立马让人把酒席撤了,敲响战鼓,召集全军,准备向西杀回成皋。
从汉王起兵那会儿开始,很多计谋好像都是别人想出来的,乍一看,汉王就跟个甩手掌柜似的,就知道听别人的主意,态度倒是挺好,虚心接受。
但细品,他悄悄溜进赵营,把兵符一夺,这事儿可没人教他,所以说汉王可不是没脑子,他的谋略说不定比韩信他们还厉害呢,难怪张子房都说汉王这本事是老天爷给的。
不过话说回来,韩信号称名将,防备居然这么松懈,这哪像传说中纪律严明的军队啊?张耳就更不用说了。
再看看那个十三岁的外黄小孩,竟然能说动项王这个暴脾气,救下上万人的性命,这聪明劲儿没几个人比得上,心肠也是真的好。
想当年,项王坑杀了二十万秦军降卒,都没人能拦住他。
要是那时候有外黄小孩这样会劝人的,说不定项王就改变主意了呢!
所以说啊,项王要是能找到厉害的人才,也不是不能干出一番大事业。
可惜啊,他手下的那些将领,加起来都比不上一个小毛孩。
范增一首被人称为人杰,跟外黄小孩一比,估计都得脸红,更别说其他人了。
项王最后落得个失败的下场,也就不奇怪了。
外黄:今河南商丘市民权县西北内黄集
(http://www.220book.com/book/TFI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