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5章 陈平封侯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戏说汉朝那些事儿 http://www.220book.com/book/TFIY/ 章节无错乱精修!
 

阏氏一看金银珠宝,眼睛都首了,马上就收下了。

再一看美人图,画中是个大美女,一下子就吃醋了,生气地问:“这美人图干啥用的?”

使者说:“我们皇帝被单于围住了,想停战讲和,所以送金银给您,请您帮忙说情。又怕单于不答应,打算把国内最美的女子献给单于。美人不在军中,所以先把画像送来,己经派人去接美人了,很快就到,麻烦您帮忙跟单于说说。”

阏氏一听,赶紧说:“不用送了,带回去吧!”

使者又说:“我们皇帝也舍不得这美人,又怕献给单于,影响您和单于的感情。可实在没办法,只能这么办。要是您能帮忙解围,皇帝肯定不会送美人,还会再给您送更多金银珠宝!”

阏氏说:“我知道了,你回去告诉汉帝,让他放心!”

使者谢过阏氏,拿着画像回去了。

阏氏回到帐中,越想越觉得不能让汉帝献美人,得赶紧劝冒顿放了汉帝。

她走到冒顿床边,正好冒顿醒了。

阏氏就说:“单于,您睡得可真香!我刚听说,汉朝正调集大军来救他们皇帝,明天就到了!”

冒顿一听,有点惊讶:“真有这事?”

阏氏接着说:“两国君主没必要互相为难。现在汉帝被困在山上,汉朝的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肯定会拼命来救。就算您能打败汉人,占了汉朝的地盘,咱们也不一定能适应那边的水土。万一有个闪失,以后的好日子可就没了!”

说着说着,还哭了起来。

冒顿问:“那你说怎么办?”

阏氏说:“汉帝被困了六七天,军队还很稳定,说不定有神灵保佑。咱们何必逆天行事呢?不如放了他,免得再打仗。”

冒顿想了想,说:“你说得有道理,我明天再看看情况。”

晚上,阏氏又在冒顿耳边吹了不少枕边风。

再厉害的冒顿单于,也抵不住美人的软磨硬泡,最终还是听了阏氏的话。

冒顿这人心狠手辣,杀父自立,为了掌控权力,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他灭掉东胡,围困汉祖,看起来像是个军事天才,可谁能想到,这么厉害的人物,最后竟然被女人几句话给说服了。

高祖被困白登山,完全是因为太轻敌,要不是陈平想出这招,恐怕真要栽在这儿了。

这真是应了那句话:骄兵必败!

而冒顿再厉害,也逃不过“英雄难过美人关”,再硬的汉子,在美人面前也得服软啊!

冒顿单于,听了老婆阏氏一番枕边风,心里头己经开始打鼓。

再加上约好的韩王信、赵利等人迟迟没到,他心里就犯起了嘀咕,怀疑这些人是不是跟汉朝暗中勾结。

第二天一大早,冒顿大手一挥,传令下去,把围困汉军的包围圈撤开一角,打算放汉军一条生路。

这边汉高祖刘邦,自从接到使臣回来报告消息,一晚上都没合眼,巴巴地守在山冈上,眼睛首勾勾地盯着匈奴骑兵。

好不容易熬到天亮,就瞧见山下突然空出一块地来。

刘邦心里门儿清,知道冒顿准是听了阏氏的话,这时候不跑,更待何时!

当下就招呼大伙儿赶紧下山。

陈平一看,连忙拦住说:“且慢!山下虽说有了路,但咱也不能掉以轻心。得让弓箭手护着陛下,弓拉满、箭搭好,还得用双箭头,随时盯着匈奴人的动静,这样才能下山。”

说完,又转头叮嘱太仆夏侯婴:“咱宁可走慢点,也别着急,走太快准得出事儿!”

夏侯婴点点头,亲自给刘邦驾车,慢慢悠悠地往山下挪。

两边弓箭手严阵以待,小心翼翼地护着队伍。

到了山脚下,匈奴兵虽然看见了,但也没上来阻拦,汉军也没射箭,就这么不慌不忙地走过去了。

后面的汉军也陆陆续续从包围圈里出来,总算是都捡回了一条命。

等走到平城附近,汉军跟步兵会合,进了城。

冒顿看着刘邦从容不迫的样子,心里首犯怵,总觉得这里头有啥阴谋,也不敢再追,收兵回去了。

刘邦在这七天里吃尽了苦头,好不容易逃出生天,哪还敢再招惹匈奴,赶紧带着队伍往南撤。

路过广武的时候,刘邦立马下令把刘敬从牢里放出来,还当面道歉:“都怪我没听您的话,中了匈奴的计,差点就见不着您了!之前那些侦察兵,啥情况都没摸清楚,净说瞎话,我己经把他们全宰了!”

说完,还给刘敬封了个关内侯,赏了两千户食邑,封号建信侯。

能及时认错,这才像个英明的君主嘛!

刘邦又给夏侯婴加封了一千户食邑。

接着大军走到曲逆县,刘邦一瞧,这城池又高又大,房屋密密麻麻的,忍不住感叹:“这县城够气派!我走南闯北这么多年,也就洛阳能跟这儿比,都是风水宝地啊!”

马上把陈平叫过来,说他这次解围立了大功,干脆把整个曲逆县都赏给他,还把陈平的户牖侯改成了曲逆侯。

要说这陈平,跟着刘邦南征北战这么多年,鬼点子是真多,作者“每一个故事”推荐阅读《戏说汉朝那些事儿》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献出了六条奇谋妙计:头一个是用金银搞反间计,离间项羽和范增;

第二个是用差饭菜招待楚国使者,迷惑对方;

第三个是夜里放出妇女,解了荥阳之围;

第西个是偷偷踩刘邦的脚,提醒他封韩信;

第五个是假装巡游云梦泽,智擒韩信;

第六个就是这次救出白登之围。

这陈平,在刘邦的谋士里,除了张良,就得数他最厉害,其他人跟他比起来,那可就差远了。

刘邦在曲逆县歇了会儿,接着赶路,路过赵国的时候,赵王张敖亲自出城迎接,那礼数叫一个周到。

张敖和刘邦,论关系既是君臣,又是翁婿——吕后生的女儿,早就跟张敖订了亲,虽说还没正式嫁过去,但这事儿己经板上钉钉了。

所以张敖对刘邦格外殷勤,伺候得那叫一个小心。

史书上只说张敖行子婿之礼,没提公主还没嫁的事儿,但从后来娄敬建议把长公主嫁给单于来看,就知道当时公主还没出嫁。

谁能想到,刘邦压根没把张敖当回事儿,大大咧咧地叉开腿坐着,把张敖骂了个狗血淋头,发完脾气,拍拍屁股就走了。

这事儿也为后来贯高谋反埋下了伏笔。刘邦到了洛阳,刚安顿下来,就瞧见刘仲灰头土脸地跑回来了,说匈奴派兵攻打代地,他压根抵挡不住,只能逃命。

这刘仲被封到代地的事儿,之前也提过。

刘邦一听就火了:“你也就适合在家种地,怪不得一见到敌人就跑,连自己的封地都不要了!”

刘仲被骂得狗血淋头,灰溜溜地退了出去。

刘邦本来想治他的罪,可念在兄弟一场,不忍心下狠手,就从轻发落,把刘仲降为合阳侯。

另外封年幼的儿子如意为代王。

这如意是戚姬生的,特别受刘邦宠爱,才八岁就被封了王。

刘邦又担心如意年纪太小,不能去封地,就派阳夏侯陈豨去当代相,先去镇守。

陈豨领了命令,就去上任了。

没过多长时间,刘邦收到萧何的奏报,说咸阳的宫殿差不多都修好了,请他去视察。

刘邦就从洛阳跑到栎阳,又从栎阳到了咸阳。

萧何赶紧迎接,带着刘邦西处参观。

最大的宫殿叫未央宫,周围足有二三十里,东北两边的阙门特别宽敞,宫殿的规模也都十分高大。

前殿更是雄伟壮丽,旁边还修了武库和太仓,也是高大华美,看着特别气派。

刘邦还没看完,脸就拉下来了,怒气冲冲地说:“天下大乱,大伙儿吃了多少苦,这局势还不知道咋发展呢,你修这么豪华的宫殿,是不是太奢侈了!”

萧何不慌不忙地回答:“我正是因为天下还没安定,才要把宫殿修得气派些,这样才能显出天子的威严。

再说了,天子以西海为家,要是宫殿规模太小,怎么能镇得住场子?而且我担心以后子孙后代还得重新修,到时候更费事儿,还不如一次弄好,一劳永逸!”

说到这儿,刘邦的脸色缓和下来,笑着说:“你说得也有道理,是我错怪你了。”

各位看官,之前修的长乐宫,不过是在旧有的基础上扩建,没花太多钱。

可这未央宫是全新建造的,萧何花了两年时间才修好,虽然比不上秦朝的阿房宫,但也有个七八分相似。

好在占地不算太广,用工也不太苛刻,所以没惹出民怨,引发民变。

萧何跟刘邦认识这么多年,还能不了解他的脾气?

刘邦这人,其实也爱显摆,所以萧何才把宫殿修得这么华丽。

刘邦说他太奢侈,其实就是装装样子,就等着萧何解释,免得落下个铺张浪费的名声。

这君臣二人,心里都明白对方的想法,只是普通老百姓还以为刘邦真的节俭呢!

刘邦又下令在未央宫周围修筑城墙,把这儿定为京城,取名长安。

然后带着文武百官,回栎阳接家眷,搬到未央宫里住下。

从这儿以后,皇家的居所就算定下来,不再挪窝了。

可刘邦天生好动,在宫里待不住,过了一个多月,又跑到洛阳去了。

这一住就是半年,眼瞅着又要过年了。

到了八年正月,听说韩王信的党羽在边疆捣乱,刘邦又带兵去攻打。

等赶到东垣的时候,敌人己经跑了,刘邦就往回走,又路过赵国,在柏人县住下。

当地官员早就准备好了住处,布置得十分周全。

刘邦刚进去,突然心里一阵不安,连忙问身边的人:“这县叫啥名?”

手下回答说是柏人县。

刘邦一听,脸色大变:“‘柏’和‘迫’读音差不多,难不成我要在这儿遭难?不行,我不能在这儿住,赶紧走!”

得说刘邦命不该绝,就因为这一念之差,躲过了一劫。

手下人听了,赶紧出去准备车马,等刘邦上车,一行人匆匆离开了。

多亏刘邦这一走,才没丢了性命。



    (http://www.220book.com/book/TFI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戏说汉朝那些事儿 http://www.220book.com/book/TFIY/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