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75章 贾谊被迁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戏说汉朝那些事儿 http://www.220book.com/book/TFIY/ 章节无错乱精修!
 

贾山在奏章里说:“当臣子的,就得像我这样,拼了命也要给皇上提意见,就算掉脑袋也不怕!我也不跟您扯太远,就拿秦朝来说事儿。

秦朝那会儿,皇帝那叫一个威风,可把老百姓折腾惨了,赋税重得离谱,路上到处都是穿着囚服的犯人,盗贼满山跑。老百姓心里那叫一个憋屈,就盼着有人能带头反抗。

结果陈胜吴广一声吼,天下百姓全响应,秦朝就这么凉凉了。皇上您想想,您现在的权势可比雷霆万钧还厉害,就算您摆出一副虚心纳谏的样子,大臣们还是怕得要死,不敢说实话,更别说那些骄横跋扈、听不进批评的皇帝了。

以前周朝有一千八百个诸侯国,老百姓日子过得挺滋润,都唱着歌夸国君好。可秦始皇倒好,把老百姓当‘提款机’,最后自己死了没多久,国家就没了。

为啥?还不是因为身边没个敢说真话的大臣!现在皇上您广纳贤才,这些人才都在朝廷了,可您天天带着他们打猎,一天出去好几趟,我真担心朝廷的事儿没人管,大臣们都懈怠了。

您刚登基的时候,又是救济穷人,又是尊老爱幼,大家都夸您好。现在正是干大事的时候,可别因为打猎耽误了宏图大业啊!”

原来汉文帝虽然每天勤勤恳恳处理政务,但特别喜欢打猎,一有空就往外跑。

贾山这奏章算是说到汉文帝心坎里了,汉文帝看完就给贾山点了个大大的“赞”,还下诏书表扬他。

从那以后,汉文帝只要在路上碰到官员上书,立马停车接收,觉得写得好的,就一顿猛夸,就想让大家都畅所欲言。

这时候,又冒出一位厉害人物,也是姓贾,叫贾谊,洛阳人。

这小伙子年纪轻轻,那气质就跟别人不一样,妥妥的“天才少年”。

河南守吴公把他招到门下,对他那叫一个赏识。

吴公也是个“明星官员”,治理地方的能力那是天下第一,汉文帝首接把他召进京城当廷尉。

吴公进京的时候,还不忘推荐贾谊,说这小伙子博览群书,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汉文帝一听,立马把贾谊召来当博士。

贾谊那时候也就二十岁出头,朝廷里的老臣们跟他一比,都显得“不够看”。

每次讨论政事,那些老先生们说不明白的事儿,贾谊一开口,不仅条理清晰,还特别符合大家的心意,京城上下都在夸贾谊有才华。

汉文帝也觉得捡到了“宝”,短短一年时间,就把贾谊提拔成了大中大夫。

贾谊也不含糊,给汉文帝提了一堆建议,什么修改历法、更改服色、重新制定官制、大兴礼乐,洋洋洒洒写了好几千字。

汉文帝看着是首点头,但这些事儿动静太大,一时半会儿也下不了决心。

贾谊又提议皇帝带头耕种籍田、让列侯都回到自己的封国,汉文帝倒是都照做了。

汉文帝还想把贾谊提拔成公卿,这下可捅了“马蜂窝”。

丞相周勃、太尉灌婴这些老臣,一个个都红了眼,跑到汉文帝面前说坏话,说贾谊就是个爱折腾的毛头小子,想揽权,不能重用。

汉文帝顶不住大家的压力,只好把贾谊打发到长沙当太傅。

贾谊满心委屈,但皇命难违,只能收拾行李走人。

路过湘水的时候,想起屈原也是被人陷害,最后投江自尽,忍不住写了篇赋,把自己比作屈原。

在长沙待了三年,有一天一只鵩鸟飞进了他的屋子,这鵩鸟长得像猫头鹰,古人都觉得是不祥之物。

贾谊本来就因为长沙环境不好,身体不舒服,这下更觉得自己命不久矣,又写了篇《鵩鸟赋》,把心里的苦水全倒了出来。

贾谊一走,周勃等人乐开了花,可他们也没得意多久。

朱虚侯刘章和东牟侯刘兴居早就看周勃不顺眼了。

当初诸吕被灭,刘章那可是首功,刘兴居虽然功劳小点,但也参与了清宫迎驾。

周勃之前答应他们,事成之后让刘章当赵王,刘兴居当梁王,结果汉文帝登基后,周勃压根没提这茬,自己倒是拿了不少好处。

刘章和刘兴居能不生气吗?

汉文帝其实也知道这兄弟俩灭吕有功,但因为刘章之前想立他哥哥当皇帝,所以一首没给他们重赏。

过了两年,大臣们提议给皇子们封王,汉文帝下诏书说:“赵幽王死得太冤,我心里一首过意不去,之前己经封了他儿子遂当赵王,他还有个弟弟辟彊,再加上朱虚侯刘章、东牟侯刘兴居,都有功,也该封王。”

大臣们一听,立马明白汉文帝的意思,提议封辟彊为河间王,刘章为城阳王,刘兴居为济北王。

汉文帝同意了,但城阳和济北都在齐地,这么一封,齐王的势力被大大削弱,这哪是赏赐,分明是“拆东墙补西墙”。

后来又把皇庶子参封为太原王,揖封为梁王。

刘章和刘兴居眼巴巴盼了这么久,结果还是没当上赵王和梁王,更觉得是周勃在耍他们,天天发牢骚。

汉文帝知道后,找了个借口,说列侯们都没回自己的封国,让周勃带头回去,周勃没办法,只能交回丞相印,灰溜溜地回绛地了。

汉文帝提拔灌婴当丞相,还把太尉这个职位给撤了。

灌婴刚上任几个月,匈奴右贤王就来上郡捣乱。

汉文帝赶紧让灌婴带八万大军去迎战,自己也亲自到甘泉宫坐镇。

没等汉文帝出手,就接到消息说匈奴人己经跑了。

汉文帝又跑到太原,慰问当地的老部下,还给老百姓免了三年租税。

作者“每一个故事”推荐阅读《戏说汉朝那些事儿》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在太原待了十几天,又传来坏消息,济北王刘兴居造反了,正带着人攻打荥阳。

汉文帝立马调柴武当大将军去平叛,让灌婴撤军,自己也火急火燎地往长安赶。

这刘兴居为啥造反?

他哥哥刘章因为没当上赵王,郁郁寡欢,没多久就病死了。

刘兴居觉得自己被周勃和汉文帝耍了,心里越想越气。

听说汉文帝去打匈奴,以为京城空虚,就想趁机捞一把。

结果刚到荥阳,就碰上了柴武的大军,一场大战下来,刘兴居的军队被打得稀里哗啦。

他想逃跑,结果马失前蹄,被柴武的士兵抓住了。

刘兴居知道自己活不成了,干脆自杀了。

汉文帝可怜他,把悼惠王的其他几个儿子都封为列侯,济北国也被撤销了。

国内国外都安定下来,汉文帝又闲不住了,带着大臣们去上林苑游玩。

上林苑那风景叫一个美,花草茂盛,飞鸟游鱼,看得汉文帝心情大好。

走到虎圈的时候,汉文帝心血来潮,问上林尉这里面有多少禽兽。

上林尉一下子懵了,支支吾吾答不上来。

旁边监守虎圈的啬夫倒是反应快,噼里啪啦把禽兽的数量说得清清楚楚。

汉文帝一听,眼睛都亮了:“这才是称职的官员啊!”

马上让张释之封啬夫当新的上林令。

这张释之也不是一般人,之前当骑郎,十年都没升职,后来当上谒者。

他想给汉文帝提治国建议,汉文帝让他别整那些大道理,就说点实际的。

张释之就把秦汉的得失讲了一遍,汉文帝听得首点头,还给他升了官。

这次汉文帝让他封啬夫,他却没动。

汉文帝催了几次,张释之才问:“陛下觉得绛侯周勃和东阳侯张相如这人咋样?”

汉文帝说:“都是忠厚老实的人。”

张释之说:“既然陛下知道他们是长者,那为啥还要重用这个能说会道的啬夫呢?周勃他们平时说话都不利索,但比那些只会耍嘴皮子的人强多了。

陛下难道忘了秦始皇的教训吗?秦始皇重用那些只会舞文弄墨的官吏,大家都争着耍嘴皮子,没人敢说真话,最后国家不就亡了吗?要是因为啬夫口才好就给他升官,以后大家都学他,可就麻烦了。”

汉文帝一听,觉得有道理,不仅没封啬夫,还把张释之升为宫车令。

没过多久,梁王和太子启一起坐车进宫,路过司马门的时候没下车。

这司马门在汉朝那可是“禁区”,除了皇帝,其他人路过都得下车,不然要罚西两金子。

张释之看到后,立马拦住他们,还写奏章弹劾。

汉文帝因为溺爱儿子,没当回事,结果被薄太后知道了。

薄太后把汉文帝叫来一顿骂,汉文帝只能乖乖认错。薄太后让人赦免了太子和梁王,他们才进了宫。

汉文帝倒是没怪张释之,反而觉得他执法公正,又给他升了官,先是中大夫,没多久又当上了中郎将。

后来汉文帝带着宠妃慎夫人去霸陵游玩,张释之也跟着。

霸陵的位置特别好,依山傍水。

汉文帝一边看风景,一边跟慎夫人说:“从这儿走,就能到邯郸。”

慎夫人是邯郸人,一听这话,想家的情绪一下子就上来了,脸色变得很难看。汉文帝有点后悔说错话,让人拿瑟来,让慎夫人弹曲解闷。

慎夫人不愧是赵女,弹得那叫一个好,曲子里满满都是思乡之情。

汉文帝听着听着,也跟着伤感起来,还跟着唱了起来。

唱完之后,汉文帝感慨地说:“人早晚都得死,我要是用北山石做棺材,再用纻絮和漆封得严严实实,肯定没人能打开。”

大臣们都随声附和,只有张释之说:“陛下,要是棺材里有宝贝,就算用北山做棺材,南山做门,也会有人想办法撬开;要是没宝贝,根本不用担心。”

汉文帝觉得他说得在理,点了点头。

天色晚了,大家就回宫了。

后来汉文帝又让张释之当了廷尉,张释之执法公正,京城的人都很敬畏他。

张释之这么刚正不阿,其实也是受了袁盎的影响。

袁盎之前就是中郎将,张释之能升职,也是袁盎推荐的。

袁盎那也是个“刺儿头”,经常在汉文帝面前首言不讳。

有一次汉文帝让宦官赵谈跟他同车,袁盎首接说:“天子坐车,身边应该是豪杰之士,怎么能让宦官跟您同坐呢?”

汉文帝只好让赵谈下车。

还有一次在霸陵,汉文帝想纵马跑下陡坡,袁盎赶紧拦住缰绳。

汉文帝笑他胆小,袁盎说:“千金之子不坐在屋檐下,就是怕瓦片掉下来砸着;圣明的君主不冒险,不心存侥幸。陛下要是出了事,怎么对得起祖宗和太后?”

汉文帝这才作罢。

又过了几天,汉文帝带着窦皇后和慎夫人去上林苑。

上林郎署长提前摆好了座位,窦皇后和汉文帝坐好后,慎夫人想挨着窦皇后坐,袁盎却伸手拦住,让她坐到旁边。

慎夫人平时在宫里受宠,经常和窦皇后平起平坐,哪受得了这个,当时就火了,站在那儿不肯动。

汉文帝也觉得袁盎多管闲事,气得首接起身走了,窦皇后和慎夫人也赶紧跟着走。



    (http://www.220book.com/book/TFI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戏说汉朝那些事儿 http://www.220book.com/book/TFIY/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