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平在部落住了三天。
他伤势不轻,陈舟用部落积攒的“止血草”“清毒花”给他处理伤口——这些对修士而言只是凡草,却比普通草药效果好得多。柳平看在眼里,对这个能辨认多种“药草”的部落多了几分好奇。
“你们部落竟有这么多灵草?”柳平指着山洞里晾晒的草药,语气惊讶。在他看来,这些一阶灵草虽普通,却不是凡人部落能轻易收集的。
陈舟笑了笑:“都是山里采的,不知道是灵草,只当能治病。”他故意露出“不懂行”的样子。
柳平沉吟片刻,从怀里掏出一卷泛黄的竹简:“实不相瞒,在下缺几株‘凝露草’炼疗伤丹。你们若有,我愿用这卷《吐纳诀》交换。这是基础功法,虽粗浅,却能让人感应灵气,踏入修行路。”
陈舟心中巨震。《吐纳诀》!这正是他一首想找的基础功法!部落虽暂不需要修炼,但迟早要接触修行体系。他不动声色地让石壮取来积攒的半篓凝露草(够炼一炉低阶丹药),接过竹简:“道友不嫌弃就好,这草我们多的是。”
柳平接过凝露草,喜出望外,反复叮嘱:“这功法你们留着,若有族人能感应灵气,便可修炼,将来或许能出个修士。”
送走柳平后,陈舟立刻躲进自己的树屋,展开那卷《吐纳诀》。
竹简上的字迹古朴,却清晰可辨,记载着最基础的感应灵气、引导入体的法门。让他惊喜的是,文末竟附了一段“境界浅释”:
“修行之初,引气入体,是为引气境;气凝丹田,是为筑基;丹碎生婴,是为元婴……”
短短几句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对洪荒修炼体系的认知。原来引气之上是筑基,筑基之上是金丹、元婴……他之前的猜测终于得到证实。
“引气、筑基、金丹、元婴……”陈舟默念着这些名词,解析面板突然自动刷新,将他己知的信息系统化:
【境界划分(人族修士通用):
引气境:感应灵气,纳入体内,强化肉身(对应修士/妖族/草木精怪初期)。
筑基境:灵气化液,凝聚道基(修士为丹田,草木为灵核),寿元增至两百载。
金丹境:液态灵气凝为金丹,可御使法器,寿元五百载。
元婴境:金丹碎裂,孕育元神(元婴),可离体存活,寿元千年……】
后面的境界因信息不足显示为“???”,但己足够震撼。陈舟看着自己筑基初期的修为,第一次有了清晰的“目标”——金丹,元婴……他需要更强的力量,才能在这洪荒立足。
陈舟很快发现一个问题:部落没人识字。
《吐纳诀》虽珍贵,却像天书一样,族人看了只当是画满符号的竹片。石壮挠着头问:“木大哥,这上面画的是什么?能吃吗?”
陈舟哭笑不得。他总不能说“我认识”,只能找借口:“这是修士的‘符咒’,能保平安,挂在山洞里就行。”他将竹简郑重地挂在山洞最显眼的位置,像供奉神物。
但他知道,文字是文明的基础,更是修行的门槛。他开始偷偷教小石认字——从竹简上的字开始。
“这个念‘气’,就是我们呼吸的东西,修士能抓住它。”陈舟用树枝在地上写字,“这个念‘丹’,是修士修炼出的宝贝。”
小石学得很快,没多久就认识了十几个字。陈舟叮嘱他:“别告诉别人,这是你和我的秘密。”他不想太早暴露自己“识字”的事,更不想让部落过早卷入修行的纷争。
看着小石认真临摹的样子,陈舟心中微动。或许,他可以从教孩子们识字开始,为部落埋下“修行”的种子——不是现在,而是将来。
半年后,清泉谷又来了一个修士。
这次是个女修,穿着淡蓝色衣裙,筑基初期的修为,比柳平强些,却面带倦色,显然在赶路。她看到部落的树屋和规整的布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这般偏僻之地,竟有如此有序的人族部落?”
陈舟上前招待,依旧是那副“普通山民”的样子:“道友路过?要不要歇歇脚,喝碗灵草水?”他递上用凝露草泡的水,带着淡淡的灵气。
女修接过水,眼中惊讶更甚:“你们竟懂灵草?”她自称“苏云”,是要去昆仑山方向参加一个修士集会,路过此地。
陈舟趁机请教:“道友,我们偶然得了一卷《吐纳诀》,上面有些字看不懂,不知您能否指点一二?”他装作“无意中发现”竹简,指着上面几个生僻字。
苏云看了一眼竹简,笑道:“这是最基础的吐纳法门,我教你便是。”她耐心地讲解了几个字的含义,又补充道:“引气之后需筑基,筑基需‘筑基丹’辅助,否则极易失败;筑基之后凝结金丹,需‘结丹池’……”
她的话补充了陈舟对“筑基”“金丹”的细节认知。陈舟用一小袋赤血果(二阶灵果,对引气修士有益)作为谢礼,苏云欣然接受,临走前叮嘱:“此地靠近昆仑山,虽偏僻,却常有散修路过,你们多小心。”
(http://www.220book.com/book/TGF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