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6章 天阙惊变:洪武十三年的权力颠覆之战

小说: 马秀英登基   作者:梁山好汉123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马秀英登基 http://www.220book.com/book/TH7L/ 章节无错乱精修!
 

洪武十三年(1380年)六月,中原大地笼罩在一片诡谲的阴云之中。应天府皇宫内,朱元璋批阅奏折的朱批突然凝滞——数道加急军报如利刃般划破了大明王朝看似稳固的表象:开封城中,马皇后竟以“匡正天命”之名,号令藩王起兵;西方重镇接连易主,一场动摇国本的权力风暴正席卷而来。

一、暗流涌动:后宫与皇权的隐秘博弈

这场剧变的源头,要追溯到洪武初年的权力架构。朱元璋建立大明后,分封诸子为王以屏藩皇室,却也埋下了权力失衡的隐患。而马皇后,这位被朱元璋尊为“家之贤妻,国之良佐”的女子,在洪武十三年悄然展现出惊人的政治野心。

随着朱元璋晚年嗜杀多疑,大肆屠戮功臣,马皇后对皇权的走向愈发忧虑。她暗中联络朝中勋贵遗族,以“护佑皇嗣、稳定社稷”为名,编织起庞大的政治网络。此时,朱元璋最为倚重的太子朱标体弱多病,皇太孙朱雄英年少稚嫩,而藩王势力日益膨胀,马皇后认为唯有主动出击,才能避免王朝陷入内乱。

1380年春,马皇后以“祭祖”为由,将数位藩王秘密召至开封。在这座北宋故都的龙亭殿内,她向秦王朱樉、燕王朱棣、楚王朱桢等藩王痛陈朱元璋晚年的暴戾,以“拨乱反正”为旗号,许诺事成之后重定天下格局。一场颠覆皇权的密谋,就此在暗流中成型。

二、雷霆之势:多路藩王的闪电攻势

1. 西北烽火:秦王夺巩昌

六月朔日,秦王朱樉亲率三万铁骑自西安出发,剑指巩昌府。此地扼守陇右要道,是连接中原与河西的咽喉。朱樉麾下多为秦地悍卒,熟悉山地作战。他们避开明军主力,沿着六盘山小道疾驰,仅用三日便兵临巩昌城下。守城明军尚未反应,朱樉便以“清君侧”之名发起猛攻,火炮轰开城门,箭矢如雨而下,不到半日便控制全城。

2. 塞北惊雷:燕王定撒叉河卫

与此同时,燕王朱棣在北方展开行动。他以“巡边”为名,率领两万精锐骑兵突袭撒叉河卫。此地是明朝羁縻女真部落的重要据点,战略意义重大。朱棣利用女真各部之间的矛盾,分化瓦解守军,同时以火器优势震慑敌军。当明军的神机营在草原上轰鸣,撒叉河卫指挥使未及抵抗,便开城归降。

3. 辽东风云:山东王破毛怜卫

在辽东,神秘的“山东王”王山同样行动迅猛。他暗中联合当地的女真、朝鲜势力,率领水陆联军首扑毛怜卫。王山麾下的水师战船搭载着改良后的火铳,在鸭绿江上横冲首撞;陆军则以狼筅兵为先锋,冲入卫所。毛怜卫军民面对突如其来的攻击,陷入混乱,最终在内外夹击下沦陷。

4. 江南烽火:楚王取庐州

楚王朱桢则将目标锁定在江淮要冲庐州府。他以“剿匪”为由,调集江南卫所军,伪装成商队沿长江而上。当军队突然出现在庐州城外时,守将还以为是友军支援。朱桢利用内应打开城门,兵不血刃占领城池,截断了朱元璋南逃的退路。

5. 龙兴之地:皇太孙袭凤阳

最具震撼力的一击,来自皇太孙朱雄英对凤阳府的突袭。作为朱元璋的故乡与大明龙兴之地,凤阳守备森严。但朱雄英凭借皇孙身份,骗取守将信任,率亲兵混入城中。夜半时分,他突然发动政变,斩杀凤阳知府,控制了这座象征皇权正统的城池。

6. 赣鄱惊变:广西王占临江

远在西南的广西王赵虎,也在此时挥师东进。他率领狼兵精锐,翻越武夷山脉,奇袭临江府。赵虎的狼兵擅长山地作战,且作战风格凶狠,临江守军难以抵挡,城池迅速陷落。

三、权力重构:应天城下的终极对决

当六座重镇接连失守的消息传回应天府,朱元璋惊怒交加。他立即调遣徐达之子徐辉祖、常遇春之子常昇等勋贵后裔,集结二十万大军,准备反击。然而,马皇后的势力早己渗透到军队之中,部分将领暗中倒戈,局势愈发胶着。

关键时刻,马皇后亲率开封守军南下,与藩王联军会师应天城外。她手持朱元璋早年赠予的凤印,在阵前怒斥朱元璋的“苛政”,号召将士“弃暗投明”。应天城内外,双方数十万大军对峙,一场决定大明命运的血战一触即发……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马秀英登基

    (http://www.220book.com/book/TH7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马秀英登基 http://www.220book.com/book/TH7L/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