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帆船酒店的顶层会议室里,"沙漠之花"项目合同谈判进入白热化。陆霆渊看着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石油部长的提案,眉头紧锁——对方要求获得"动态榫卯"技术在中东地区的独家使用权,作为投资的交换条件。
"陆先生,我们提供的不仅是资金,还有整个海湾地区的市场。"石油部长推过来一份补充协议,"独家授权是保护知识产权的最好方式。"
苏晚注意到协议细则中隐藏的条款:"技术改进需经甲方批准",这意味着未来任何创新都将受制于人。"部长先生,"她轻声但坚定地说,"文化技术的传播不应是垄断,而应是共享。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11条,我们有责任确保技术惠及更多社区。"
谈判陷入僵局。休会时,陆霆渊在露台抽烟,望着远处的棕榈岛:"如果坚持共享,项目可能告吹。我们己经投入了巨额研发成本。"
苏晚拿出手机,展示肯尼亚"数字榫卯"工坊的照片:"你看这些非洲工匠用我们的技术修复传统木雕,这才是项目的真正价值。如果为了短期利益放弃共享原则,我们和纯血会有什么区别?"
陆霆渊掐灭烟头,眼中闪过决断:"你说得对。文化主权高于商业利益。"
重新谈判时,陆霆渊提出新方案:"我们可以授权使用,但必须保留三项权利——技术改进的自主权、向发展中国家免费授权的权利、在项目中注明'源自中国榫卯传统'的署名权。"
石油部长显然没想到中方会如此坚持。经过三天三夜的拉锯,最终达成妥协:成立"中东榫卯研究中心",由双方共同管理,技术收益的20%用于资助当地传统工艺保护。
签字仪式上,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都市能量磁场 酋长艾哈迈德握着苏晚的手说:"你们不仅带来了技术,更带来了文化平等的理念。这比石油更珍贵。"
项目成功的消息传回国内,却引发了意想不到的争议。有人批评团队"牺牲商业利益讨好中东",网上甚至出现"数字榫卯威胁文化安全"的阴谋论。苏晚知道,这是纯血会在背后操纵舆论。
"看来我们需要在国内也开展文化对话。"陆霆渊建议举办"共生论坛",邀请各界讨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路径。论坛上,苏晚展示了迪拜项目的文化融合成果:"真正的文化自信,不是固步自封,而是有容乃大的胸怀。"
就在这时,陆明远突然从瑞士发来紧急邮件:"纯血会的核心成员可能隐藏在文化部门,他们正在推动限制中外文化合作的法案!"附件是一份1920年代的会员名单,其中一个名字让苏晚瞳孔骤缩——与当前文化部长的祖父同名。
形势变得严峻起来。苏晚站在落地窗前,看着陆家嘴的璀璨夜景,突然想起父亲的话:"建筑是凝固的外交。"她知道,"数字榫卯"不仅是技术创新,更是一场关于文明对话的持久战。
当晚,苏晚收到小李的消息:他在威尼斯获奖的"水韵榫卯"装置,被选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象征,将在明年的北京国际双年展上展出。"苏姐,我们的坚持终于有了回报!"
苏晚微笑着回复:"这不是回报,是新的开始。"她打开"东方建筑研究会"的档案,在扉页写下:"文明如水,疏浚则通,堵截则溃。共生之道,在于知彼知己,和而不同。"
窗外的月光洒在档案上,仿佛照亮了百年前那群先驱者的身影。苏晚知道,他们正在续写的,不仅是一部技术创新史,更是一部文明交融史。而这场跨越时空的"共生"之旅,才刚刚进入深水区。
(http://www.220book.com/book/THZ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