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1章 第三十一章 家的温度:从夫子庙到北京阳台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沈门双姝智谋撑起的商业帝国 http://www.220book.com/book/TJ3R/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穿越神探夏洛克”推荐阅读《沈门双姝智谋撑起的商业帝国》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第三十一章 家的温度:从夫子庙到北京阳台

1995年5月12日的北京,初夏的晚风带着槐花香,从龚小京家500平大平层的阳台溜进来,拂过阳台上晾晒的浅蓝色银行制服。晚上八点,小姨沈兰坐在客厅的丝绒沙发上,手里捧着女儿泡的雨前龙井,目光在这套五居室里打了个转——开放式厨房里,德国进口的烤箱闪着银光;主卧的衣帽间里,龚小京的校服和银行制服整齐地挂在一起;最让她心动的是阳台角落,摆着个小小的藤编摇篮,里面躺着只毛绒兔子,是小京小时候最喜欢的玩具。

“真没想到……”沈兰的声音带着点哽咽,指尖划过茶几上的房产证,“我家小京也能在北京有这么个家。”她从南京夫子庙来北京才三天,每天都要在房子里转三圈,总觉得像在做梦——上周离开南京时,丈夫龚建军还在省政府办公室处理文件,临走前叮嘱她:“去看看小京的住处,别让她受委屈,也替我谢谢诗涵。”

龚小京端着刚切好的水果走过来,身上还带着银行柜台的烟火气。她今天帮一个卖茶叶蛋的老奶奶开通了银行卡,老行长在晨会上特意表扬她“把服务做到了烟火里”。此刻看着妈妈红眼眶的样子,小姑娘突然觉得,这套房子不止是钢筋水泥,更是能让远方亲人安心的“定心丸”。

“妈,您看这浴缸,”她拉着沈兰往卫生间走,“带按摩功能的,您腰不好,泡着特舒服。还有负二楼的阁楼,我改成了书房,摆了您寄来的那些《金融史》,以后您来常住,咱们娘俩能一起看书。”

沈兰摸着女儿的头发,突然想起三年前送小京去北大报到的那天。当时她们挤在六人间宿舍,下铺的铁架床摇摇晃晃,窗外是工地的噪音。小京抱着她的胳膊哭:“妈,我想家。”现在,女儿站在北京的新家,眼里的光比银行柜台的灯还亮,哪里还有半分当年的怯懦。

“你爸啊,这次升了省长,忙得脚不沾地。”沈兰叹了口气,从包里拿出个布包,里面是龚建军亲手写的条幅,“他说夫子庙的老宅子翻新好了,等你放假回去,咱们在院子里种你爱吃的栀子花。”她顿了顿,声音低下去,“其实他最惦记你,总问‘小京的贷款业务做得顺不顺’,还说要不是省里事多,高低得跟我来北京看看。”

龚小京知道爸爸的脾气。这位从夫子庙走出的官员,一辈子低调沉稳,当年沈诗涵投资南京园区时,他没打一个招呼,只在会后说“按规矩办,别给孩子添麻烦”。现在园区里的制造业企业己经入住了三十多家,星畅有机牛奶汉堡的分公司厂区就建在园区东边,每天早上,送牛奶的货车能排到夫子庙的巷口。

“爸上次帮星畅解决了物流问题,”龚小京剥着橘子,“老行长说,南京园区的牛奶运到北京,比以前快了两天,还新鲜着呢。”她想起上周在银行处理星畅的对公业务,系统显示南京厂区的日均产能突破了十万个汉堡,带动了周边两百多户农民就业——这些,都是爸爸在夫子庙的办公室里,一笔一划批文推动的结果。

沈兰的目光落在阳台的茉莉花上,那是她从南京带来的花苗,现在己经抽出了新芽。“你爸啊,就是太沉得住气。”她笑着摇头,“上次诗涵投资的园区剪彩,他作为分管省长,就站在人群里,连主席台都没上,还是星畅的金总认出他,硬拉着他合了张影。”

正说着,门铃响了。沈诗涵拎着个保温箱走进来,里面是星畅刚出的“茉莉奶绿堡”,特意给沈兰带的。“小姨,尝尝这个,用南京园区的有机牛奶做的,带点夫子庙的茉莉香。”她脱下外套,目光自然地落在茶几上的文件袋上——那是龚建军托沈兰带来的,关于南京园区二期扩建的批复。

“你姨父说,二期要建个冷链物流中心,”沈兰把文件推给她,“以后星畅的汉堡坯能从南京首接运到巴拿马运河的港口,再发往全球,他己经协调好了铁路部门,运费能降三成。”

沈诗涵翻开文件,龚建军的字迹遒劲有力,在“民生保障”一栏批注:“园区企业优先录用失地农民,薪资不低于南京平均水平。”她想起这位姨父在夫子庙当区长时,就总说“发展要带着根”,现在看来,这话一点不假。

龚小京突然想起什么,拉着沈诗涵往书房跑:“姐,你看我做的业务分析!南京园区的企业在咱们银行的贷款回收率是98%,老行长说要在全省推广这种‘园区+银行’模式呢!”她指着电脑屏幕上的折线图,眼睛亮得像星星,“以后我想调回南京分行,把这里的经验带回去,帮爸分担点。”

沈兰看着女儿谈起工作时的样子,突然觉得之前的担心都是多余的。这孩子,在北京有了自己的家,在银行有了自己的位置,就算现在还是单身,又有什么可急的?女孩子的安全感,从来不是靠婚姻,是靠自己手里的本事,和脚下这片踏实的土地。

晚上十点,沈兰躺在女儿卧室的大床上,闻着被子上阳光和茉莉混合的香味,想起白天在星畅南京分公司厂区看到的景象——穿着干净工装的工人在流水线上装牛奶,食堂的墙上贴着“今日菜单:鸭血粉丝汤”,连宿舍的阳台上都摆着夫子庙的绣球花。她突然明白,诗涵投资的不只是厂房,是把“家的温度”种到了园区里。

隔壁的沈诗涵家,阳台的灯光还亮着。她正在给南京园区的负责人发邮件:“按龚省长的批复,二期工程优先建职工宿舍,配建幼儿园和菜市场,让工人下班能吃到热乎饭,孩子能就近上学。”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时,她抬头看见龚小京家的灯还亮着,隐约能听见母女俩的笑声,像一串温柔的风铃。

夜色中的北京,万家灯火里,龚小京家的灯光带着点南京夫子庙的温润。沈兰知道,这次北京之行没白来——女儿有了自己的家,有了喜欢的工作,连说话都带着以前没有的底气。她想起丈夫说的“低调做事,踏实做人”,觉得这家人的根,无论是扎在夫子庙的青石板上,还是北京的柏油路上,都一样扎实。

第二天清晨,沈兰要回南京了。龚小京去银行上班前,把一个信封塞给她:“妈,这是我第一个月的奖金,给爸买瓶好酒,告诉他别总熬夜。”沈兰捏着信封,里面的钱不多,却沉甸甸的,像女儿在北京长出的翅膀。

送妈妈到高铁站时,龚小京看着沈兰的背影消失在人群里,突然觉得鼻子发酸。但当她转身走向致新银行时,脚步却格外坚定——她知道,自己的家在北京的这套房子里,更在每天处理的业务里,在南京园区的牛奶香里,在父母和姐姐为她撑起的这片天地里。

而这,就足够了。

至于单身?急什么呢。有了自己的家,有了能安身立命的本事,爱情不过是锦上添花的事。就像夫子庙的绣球花,到了季节,自然会开得热热闹闹。



    (http://www.220book.com/book/TJ3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沈门双姝智谋撑起的商业帝国 http://www.220book.com/book/TJ3R/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