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使们在选定的示范村,亲自指导农户翻整一小块土地,铺上那看似普通的灰绿色苔藓,洒上特使带来的、用定山液高度稀释过的“营养水”(这是江汐确保次级苔基础效果的关键,稀释度极高,绝无“生命源质”痕迹)。然后种下“临溪一号”麦种。
奇迹在贫瘠的土地上悄然发生。铺了次级苔的地块,土壤明显变得松软,保水性极好。
麦种发芽快,苗齐苗壮,绿油油一片,与旁边农户自家田里稀稀拉拉、蔫头耷脑的麦苗形成了鲜明对比!农民是最现实的,当看到实实在在的差距,疑虑迅速被渴望取代。
当地县令也适时出现,言明此乃“福泽安人”感念民生多艰,献出祥瑞所衍之“福泽苔”,由县尊霍大人奏请朝廷,特选本地为“泽被苍生”之示范!是“皇恩浩荡”!并承诺,凡按规程种植、产出达标的粮食,官府将按高于市价一成的价格优先收购!
“皇恩浩荡”、“祥瑞泽被”、“高于市价收购”…这些字眼如同最有力的鼓点,敲在饱受贫瘠之苦的农民心上。
示范村瞬间沸腾!其他村的里正和农户闻风而动,纷纷涌来,围着特使们,眼巴巴地盼着那神奇的“福泽苔”能早日铺到自家地里。
“福泽苔”之名,伴随着对“福泽安人”江汐的感恩戴德,如同燎原之火,迅速在这几个州县蔓延开来。
无数双粗糙的手,虔诚地将那灰绿色的苔藓铺在干涸的土地上,眼中重新燃起了对丰收的希望。
一道道朴实却真挚的“谢安人恩典”、“谢皇上恩典”、“谢霍大人恩典”的呼喊,汇成了无形的洪流,冲刷着土地,也冲击着京中某些人的算计。
霍陵的奏折与三州县父母官热情洋溢的“祥瑞惠民初见成效”奏报,几乎同时抵达了御前。
御书房内,皇帝看着奏折中描述的“贫瘠之地焕生机”、“万民感恩戴德”的景象,龙颜大悦,朱笔一挥:“‘福泽’惠民,实乃善政!江氏汐女,心系黎庶,不负‘安人’之号!霍陵举荐推广有功,赐玉带一条,以示嘉勉!”
这份嘉奖圣旨如同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了二皇子及其党羽脸上。
他们意图染指核心母本、将“福泽”之功据为己有的谋划,在霍陵和江汐“主动献泽”、“普惠万民”的阳谋面前,显得如此狭隘和不堪!再提“广植天下”,便显得居心叵测了。
“好一个霍陵!好一个江汐!”二皇子府邸,书房内,一只上好的官窑茶盏被狠狠掼碎在地。二皇子面色阴沉如水,眼中是翻涌的怒火与忌惮。“以退为进…好手段!竟用这区区‘次级苔’,便堵住了本王的嘴,还赚足了名声民心!”
“殿下息怒。”幕僚低声道,“虽未得核心,但这‘福泽’之名己响彻数州县,民心向背…终究对殿下大业有利。且那江汐,不过是仰仗霍陵之势…”
(http://www.220book.com/book/TKN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