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6日的上海,夏夜的雨淅淅沥沥敲打着梧桐叶,给法租界的老洋房蒙上一层的光晕。张老坐在书房的藤椅上,听着助理小陈汇报近况,指尖夹着的雪茄燃到了尽头,灰烬落在真丝地毯上,他却浑然不觉。
“张总,沪上圈子里都在传,林家那个小子,栽了。”小陈的声音压得很低,像是怕惊扰了这栋老宅的宁静。
张老“嗯”了一声,慢悠悠地磕掉烟灰:“林世宏?就是那个开跑车、天天泡会所的富二代?他能栽什么跟头?”
“抄袭,”小陈递过一份法院判决书的复印件,“他公司做的那款智能手环,从外观到算法,全抄了致一科技子公司的产品。人家法务部首接起诉,证据链做得滴水不漏,连他偷偷买通工程师的聊天记录都调出来了。法院判他赔8000万,公司破产清算,名下的别墅和跑车全被查封了。”
张老接过复印件,目光落在“致一科技独立法务部 罗强”的字样上,眉头微微一挑。三个月前在和平饭店的宴会上,王董提起过这个名字,说他是“全球胜率98%的法务天才”,当时他还觉得是夸张,现在看来,传言不虚。
“8000万对林家来说,不算伤筋动骨吧?”张老记得林世宏的父亲林董,在沪上做地产多年,家底殷实。
“钱是小事,面子是大事,”小陈叹了口气,“听说法院判决那天,林董当场给了林世宏一巴掌,在法院走廊里就骂开了:‘我让你好好学做生意,你偏要走歪门邪道!现在好了,全沪上的人都在看我们林家的笑话!’”
张老放下判决书,走到窗边。雨幕中的黄浦江模糊不清,对岸陆家嘴的霓虹在雨里晕成一片光斑。他忽然想起自己的儿子,去年也想跟风做互联网,说要“抄个爆款APP快速变现”,被他狠狠骂了回去。当时儿子还不服气,说“做生意哪有不抄的”,现在看来,自己当年的坚持是对的。
“致一科技这次,是故意把事情做这么绝?”张老问。他在商场摸爬滚打几十年,知道有些官司可以私下和解,没必要赶尽杀绝。
“不是故意,是规矩,”小陈说,“我托人打听了,罗强团队在起诉前,给过林家机会——只要公开道歉、召回产品、赔偿3000万,就能和解。但林世宏仗着他爸的关系,说‘在沪上还没人敢跟我们林家叫板’,还放话说要让致一科技‘在上海待不下去’。”
张老冷笑一声:“这就是典型的富二代毛病——以为有几个钱、认识几个人,就能无法无天。他怕是不知道,致一科技的法务部,连华尔街的律所都敢硬碰硬,何况他一个没断奶的小子。”
正说着,手机响了,是林董打来的。张老接起电话,听筒里传来对方疲惫的声音:“老张,我是老林……能不能借我点钱周转?世宏那小子把家底败光了,我得先把工人的工资发了……”
“怎么回事?”张老有些意外。
“那8000万赔偿款,加上公司破产清算,几乎掏空了现金流,”林董的声音带着哽咽,“更要命的是,以前合作的几个伙伴,听说我们被告抄袭,都怕惹祸上身,纷纷撤资解约。我现在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啊……”
张老沉默了。他能想象林董此刻的处境——半辈子的脸面,被儿子一朝败光,连多年的人脉都成了泡影。这就是抄袭的代价,不仅是金钱上的损失,更是信誉的崩塌。
“钱我可以借给你,”张老说,“但有个条件,让林世宏去深圳待半年,去致一科技的子公司打打杂,看看人家是怎么搞研发、怎么做合规的。他要是能学明白‘什么钱该赚,什么钱碰不得’,这坎才算真的过去。”
林董愣了一下,随即连连道谢:“谢谢老张!我一定让他去!就算跪着求人家,也得让他去学学规矩!”
挂了电话,张老对小陈说:“把这个消息透给圈子里的人,特别是那些家里有富二代的。让他们都看看,抄致一科技的东西,是什么下场。”
小陈点头:“我己经听说,好几家公司都把正在开发的产品撤回来了,就怕不小心跟致一科技的专利撞了车。还有人专门去请教罗强团队,想请他们做合规审查,哪怕多花点钱,也不想惹上官司。”
张老走到书架前,抽出一本《商道》,翻到夹着书签的一页。上面写着:“商海行船,最怕触礁。合规是船底,创新是船帆,缺一不可。”他忽然明白,深圳的科技企业能跑得那么快,不光是因为有帆,更因为船底够硬——像致一科技这样,用法务筑起防线,用创新驱动前行,才能在全球市场里劈波斩浪。
深夜的雨渐渐停了,月光透过云层照进书房。张老想起林世宏被父亲教训的场景,忽然觉得,这一巴掌打得好。有些道理,不疼到骨子里,是记不住的。
他拿起手机,给儿子发了条信息:“明天来公司,我带你去见个朋友,他是做知识产权保护的。你那个APP项目,先让他把把关。”
很快收到儿子的回复:“爸,我懂了。我己经把之前抄来的代码全删了,准备自己从头做。”
张老笑了笑,收起手机。窗外的梧桐叶上还挂着水珠,在月光下闪着光。他知道,沪上的圈子里,这场由抄袭引发的风波,不会轻易过去。它会像一面镜子,照出那些想走捷径的浮躁,也会像一声警钟,提醒所有人:在这个越来越讲规矩的时代,唯有脚踏实地做创新,才能走得远、走得稳。
而致一科技和罗强团队,就像这面镜子、这口钟,立在那里,无声地宣告着一个新的商业逻辑——合规不是束缚,而是最坚实的铠甲;创新不是口号,而是最锋利的武器。
至于那个叫林世宏的富二代,他的故事或许会成为沪上很长一段时间的谈资。但张老希望,这故事最终能变成一个教训,让更多年轻人明白:真正的财富,从来不是抄来的,而是靠自己的双手,一砖一瓦砌起来的。
书房里的灯光亮至凌晨,张老在笔记本上写下:“下周去深圳,拜访致一科技,拜访罗强。”他知道,自己这个60后,也该学学深圳的玩法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TLC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