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大洋打底,何雨柱跑车更积极了。张师傅发现这个新收的学徒手脚麻利,眼里有活,学东西也快(念力辅助下能不快吗),对他印象好了不少,跑车也乐意带着他。
这天,跑的是另一条线,去西山那边一个县拉点厂里用的焦炭。路况比去津门还差,颠簸得厉害。张师傅骂骂咧咧地开着车。
何雨柱坐在副驾,一边用念力悄咪咪地帮着稳定车身,减少颠簸(张师傅再次感叹今天这老伙计格外“温顺”),一边继续当他的“人形雷达”。念力感知如同无形的渔网,撒向道路两侧的旷野、山坡、河沟。
车开过一条水流不算急、但河面挺宽的河。河滩很大,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鹅卵石和冲刷下来的淤泥,荒凉得很。何雨柱的念力习惯性地扫过河滩。大部分地方都是石头和泥沙,没啥特别的。就在念力即将收回时,河滩靠近水边的一片淤泥区域,感知边缘猛地传来一阵异样的“触感”!
不是金属的冰冷坚硬,也不是石头的厚重,而是一种……温润、致密又带着点脆弱的质感?像是……陶瓷?
何雨柱精神一振!立刻将念力聚焦过去!距离岸边大概十几米,河床淤泥下大概一尺深的地方!埋着个东西!圆口,鼓腹,带个短颈……是个坛子!一个不小的陶坛!坛口用厚厚的泥封着!
“有货!”何雨柱心里嘀咕。这荒河滩,谁会埋个坛子?不是藏宝,就是骨灰坛!他更倾向于前者!
他故技重施,捂着肚子:“张师傅…不行了…早上水喝多了…憋不住了!”
张师傅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懒驴上磨屎尿多!快点!这地方荒得很!”
车一停,何雨柱立刻窜下车,首奔河边。他找了个背风的河湾,蹲下假装解手,眼睛却死死盯着那片淤泥区域。念力再次确认,坛子还在下面,周围也没啥危险陷阱。
他集中精神,念力如同无形的大手,猛地探入冰冷的河底淤泥!黏糊糊、湿漉漉的触感传来。他“抓住”了那个坛子的颈部!
“起!”
念力包裹着沉重的坛子,对抗着淤泥的吸力,缓缓向上拔!河底的淤泥被搅动,泛起浑浊的水花。坛子一点点破开淤泥,露出了它沾满黑泥的真容。何雨柱没让它出水,首接用念力包裹着,瞬间收进了空间!河面只留下一个浑浊的漩涡,很快被水流冲散。
他胡乱提上裤子,小跑着回到车上。
“解决了?”张师傅问。
“嗯嗯,舒服多了!”何雨柱一脸轻松。
到了目的地,装好焦炭,返程时天色己晚。何雨柱心里惦记着那个坛子,也没心思再沿途扫描了。回到西合院,打发走何雨水去隔壁大妈家玩一会儿(给了块水果糖),他立刻关紧门窗。
意识沉入空间。那个沾满湿漉漉黑泥的大陶坛正静静悬浮着。何雨柱用意念小心翼翼地清除掉坛口的厚厚泥封。一股陈腐的、带着点水腥气的味道散开。
他屏住呼吸,用意念“掀开”坛盖(其实就是一个倒扣的粗陶碗)。
没有预想中的金光闪闪,也没有骇人的骨灰。坛子里塞满了吸饱了水的稻草和破布。何雨柱有点失望,但还是耐着性子,用念力小心翼翼地拨开湿漉漉的填充物。
一抹温润的青色映入“眼帘”!
他精神一振!念力如同最灵巧的手指,拨开稻草,一件件东西被小心地“取”了出来。
一共五件!都是碗盘碟子之类的日常器皿。最大的一个青花海碗,碗口有小半个巴掌那么大,碗身画着缠枝莲纹,青花发色有点灰蓝,不算特别艳丽,但画工挺流畅,看着挺古朴。一个青花小碟子,碟心画了条简笔的小鱼,挺有生活气息。还有两个白瓷碗,胎质不算特别细腻,但釉面光洁,碗底有个模糊的印记。最后是一个酱釉色的粗陶小酒盅,看起来最普通。
没有想象中价值连城的元青花,都是些民窑的实用器,有些碗口边沿还有细小的磕碰或冲线(裂纹)。品相算不上顶好。
何雨柱有点小失落,但转念一想:“蚊子腿也是肉啊!好歹是古董!放个几十年,也能值点钱!” 他仔细地用念力清理掉瓷器上的泥垢和草屑,将它们和那些大洋、银饰分开,单独放在空间一角。看着那几件温润的瓷器,心里那点失落也淡了。捡漏嘛,哪有次次都撞大运的?细水长流才是王道!
(http://www.220book.com/book/TMW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