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寺的桃花落尽时,南京城传来消息:马皇后的病情竟有了起色,己能在御花园里散步了。
沈然将消息告诉朱标时,他正坐在温泉池边修订《防疫要略》。听到“母后好转”西字,朱标握着笔的手猛地一颤,墨滴在纸上晕开一小团黑渍。他抬起头,眼底泛起潮红:“真的?”
“千真万确,是陛下身边的太监特意来报的。”沈然笑道,“陛下还说,皇后娘娘听说殿下身子见好,整日念叨着要来看看您。”
朱标的嘴唇动了动,想说“快请母后过来”,却又把话咽了回去。他低头看着自己骨瘦如柴的手,轻声道:“我这模样,怕是会让母后担心。”
“殿下气色比前几日好多了。”沈然温声道,“再说,在母亲眼里,儿子永远是最好的模样。”
这话刚说罢,行宫侍卫便匆匆进来禀报:“殿下,皇后娘娘的仪仗到了山脚下,说要亲自来看您!”
朱标猛地站起,因动作过急引发一阵咳嗽,却难掩眼底的欣喜:“快……快备轿,我去迎母后!”
沈然连忙扶住他:“殿下别急,皇后娘娘特意吩咐了,不让您劳神,她自己上来。”
果然,没过多久,便见一群宫女簇拥着一顶软轿缓缓走来。轿帘掀开,马皇后扶着宫女的手走下轿,身上裹着厚厚的锦袍,脸色虽仍苍白,却带着温和的笑意。
“标儿!”马皇后看到站在廊下的朱标,声音都颤了。
“母后!”朱标快步迎上去,刚要跪拜,就被马皇后一把拉住,“快别多礼,让母后看看。”她捧着朱标的脸,手指轻轻抚过他的脸颊,泪水忍不住落了下来,“瘦了,也憔悴了……”
“儿臣让母后担心了。”朱标的声音也哽咽了。
沈然识趣地退到一旁,看着这对母子相见的场景,心头暖暖的。他知道,马皇后的到来,对朱标而言,比任何良药都管用。
进了殿,马皇后让所有人都退下,只留她和朱标、沈然三人。她拉着朱标的手,细细询问他的病情,听沈然讲了治疗的经过,又看了朱标每日练习的呼吸导引图,才放下心来。
“沈院判,辛苦你了。”马皇后对沈然道,语气里满是感激,“标儿能好起来,多亏了你。”
“臣不敢当,这是臣的本分。”沈然躬身道。
“你是个好孩子。”马皇后叹了口气,“只是这宫里的路难走,你既要治病,也要保重自己。”她意有所指地看了朱标一眼,“有些事,不是躲就能躲过去的。”
朱标明白母亲的意思,点了点头:“儿臣知道。”
“母后这次来,除了看你,还有一事想跟你说。”马皇后的神色严肃了些,“你父皇近来心绪不宁,总念叨着你。昨日我跟他说,想让你回南京前,拟一份关于惠民药局的章程,详细说说如何在全国推广,如何保证药材质量,如何让百姓真正受益。”
朱标一愣:“母后的意思是……”
“这章程,不仅是给天下百姓看的,也是给你父皇看的。”马皇后道,“让他知道,你虽在养病,却没忘了国事,更没忘了他的教诲。”她顿了顿,“也是给某些人看看,东宫的根基,没那么容易动摇。”
沈然心头一震。马皇后看似只是让朱标拟章程,实则是在帮他巩固储位。这份章程一旦呈上去,既能彰显朱标的能力,又能讨好重视民生的朱元璋,还能堵住那些非议者的嘴。
“儿臣明白母后的苦心了。”朱标郑重地说。
马皇后摸了摸他的头,像小时候那样:“好孩子,别害怕。有母后在,有你父皇在,谁也动不了你。”
那天下午,马皇后陪着朱标在廊下晒太阳,听他讲栖霞寺的趣事,讲《防疫要略》的修订,仿佛回到了朱标小时候,母子俩无忧无虑的日子。朱标的笑声比往日响亮了许多,连咳嗽都少了。
沈然站在不远处,看着这温馨的一幕,忽然觉得,这栖霞寺的春天,是真的暖起来了。他知道,马皇后的到来,不仅给朱标带来了希望,也给这场暗流汹涌的较量,注入了一股温暖而坚定的力量。
(http://www.220book.com/book/TNK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