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母吴梓袭被收缴管家权的第三日,柳府之中,依旧笼罩在一片诡异的沉闷里。
福伯虽然暂时接管了账房的对牌与库房的钥匙,但他毕竟是一个外管家。
府里各院姨娘和姑娘们的份例,下人们的月钱,日常的迎来送往,人情世故,
这些盘根错节,细致入微的内宅事务,他一个大男人,根本无从下手。
他能做的,只是守着库房和账房的大门,确保没有银子再被不清不楚地挪用出去。
但这,治标不治本。
整个柳府的后宅,像一架虽然不再漏油,却也彻底停摆了的巨大水车,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凝滞与混乱之中。
正院里,吴梓袭自那日后便彻底病倒了,每日汤药不断,却依旧不见好转,整个人像是被抽走了精气神,迅速地枯萎了下去。
听竹轩里,柳文才的烧退了,人也醒了,但那被家法打断了的腿,
却让他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跛子,终日只能躺在床上,怨天尤人,脾气暴躁得像一头受伤的野兽。
就连一向还算安分的赵姨娘和周姨娘的院子里,也因为份例的迟迟未能下发,而开始出现了下人们的窃窃私语与人心浮动。
所有人都知道,柳府,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必须有一个人,站出来,重新执掌这混乱的中馈。
可这个人,会是谁?
是己经心如死灰,被彻底厌弃的嫡母吴梓袭?
自然不可能。
那么,是资历最老的赵姨娘?
还是向来与世无争的周姨娘?
又或者,是老爷会从外面,请一位精明的管事娘子回来?
一时间,府里人心惶惶,各种猜测与流言,如同无形的藤蔓,在每一个角落里疯狂滋长。
而在这片混乱的中心,西跨院的柳如烟,却像是暴风眼一般,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
她知道,时机,正在一点一点地成熟。
她要的,从来都不是暂时代管府邸的福伯。
她要的,也不是某个被父亲重新扶植起来的,新的傀儡。
她要的,是一种全新的秩序。
一种由她亲手建立的,再也无人可以像吴梓袭那般,一手遮天的秩序。
这几日,她没有再去父亲面前表现什么。
她只是安安分分地待在自己的院子里,读书,写字,绣花。
她将自己彻底地从这场权力的真空中,隐形了起来。
但她的笔,却没有停下。
夜深人静之时,小莲早己睡下。
柳如烟却依旧坐在灯下,面前铺着一张洁白的宣纸。
她的手中,握着一管细细的紫毫笔。
她不是在写诗作画。
她是在起草一份,足以彻底改变柳府未来权力格局的,策论。
她的神情,是前所未有的专注。
那双漆黑的眸子里,闪烁着智慧与谋算的光芒,比窗外的星辰,还要明亮。
她深知父亲柳正明的性情。
他是一个极重脸面,也极重掌控感的男人。
吴梓袭母子二人接二连三的丑闻,早己让他颜面尽失。
而账目上的巨大亏空,更是让他感受到了被欺骗,被架空的羞辱。
他现在最需要的,不是一个新人来重复旧路。
他需要的是,一套能够让他彻底安心,能够将所有风险都掌控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的,全新的规矩。
所以,柳如烟的这份策论,通篇没有提一个“权”字。
她只提了两个字。
“节流”。
她以一个女儿为父亲分忧,为家族计深远的谦卑姿态,将自己的想法,条分缕析地,写在了纸上。
她首先指出了旧有制度的弊病。
“阖府上下,百余口人,吃穿用度,皆由中馈一手统筹。
权力归于一人,则易生懈怠,难以监管。一人之疏,则满盘皆乱。此番采买之弊,便是明证。”
这一句,首指核心,却又将矛头对准了“制度”,而非吴梓袭本人,显得客观而又不带丝毫个人恩怨。
紧接着,她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这个方案,便是“分权”。
“女儿愚见,或可将统筹之权,化整为零。”
“府里各院,人口、份例,皆有定数。何不以此为据,将每月用度,折算成银两,按月下发至各院主母、姑娘之手?”
“各院之内,用度自理,账目自清。”
“如此,则各院主母、姑娘,皆有当家之责,为自家计,必会精打细算,不敢有丝毫浪费。”
“一应采买,亦可由各院自行处置,或交由下人,或亲力亲为,货比三家,则采买之弊,不治自愈。”
这个提议,看似只是一个简单的财务管理方法的改变。
但其内里,却是一招最狠毒的釜底抽薪!
它将吴梓袭过去那集中在一点的,巨大的财务权,给彻底地打散,分散到了府里的每一个角落!
从今往后,再也不会有一个统一的大厨房,再也不会有一个大权在握的采买管事。
吴梓袭就算日后能侥幸复起,她也再也无法通过掌控中馈,来控制所有人的吃穿用度,再也无法通过采买的油水,来豢养自己的心腹与势力。
她的权力根基,将被彻底地,连根拔除。
这还不够。
柳如烟的笔锋一转,写下了最关键,也是最能打动她父亲柳正明的一条。
“各院账目,虽由各院自理,然每月月终,需将当月账本,统一汇总至账房,由总管家亲自核查,存档。”
“何处有节余,何处有超支,一目了然。”
“父亲只需每月翻阅总账,便可知阖府上下,一应开支用度,再无遗漏,再无错讹。”
这一条,精准地击中了柳正明此刻内心最深处的,那份对“掌控”的渴望!
他再也无需去信任某一个女人的“贤惠”。
他只需要相信,那些白纸黑字,清清楚楚的数字。
整个柳府的财政,都将变得像他书房里的公文一样,条理清晰,尽在掌握。
这对于一个刚刚遭受了“失控”之痛的男人来说,是何等巨大的诱惑!
写完最后一个字,柳如烟将笔轻轻地搁下。
她将那张写满了蝇头小楷的宣纸,仔仔细细地吹干了墨迹。
然后,她将它折好,妥帖地放入了袖中。
她的脸上,带着一丝淡淡的,成竹在胸的笑意。
她知道,这份“节流策”,父亲柳正明,是绝对无法拒绝的。
她再次去书房见父亲,是在第二日的黄昏。
她依旧是端着一碗汤。
只是这一次,低配细狗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不再是清心安神的莲子羹,而是一碗最是暖胃驱寒的姜母茶。
书房里的气息,比前几日更加沉郁。
父亲柳正明的脸上,刻着深深的疲惫与烦躁。
他面前的桌案上,堆着几本被福伯呈上来的,关于府务的杂乱报告,显然,这些事情,己经让他不胜其烦。
看到柳如烟进来,他只是略微抬了抬眼皮,语气里带着一丝不耐。
“又有什么事?”
柳如烟将姜母茶轻轻地放在桌上,然后从袖中,取出了那份她熬了一整夜心血写就的策论。
她没有多说一个字。
她只是将那张纸,恭恭敬敬地,呈到了父亲的面前。
“女儿愚钝,见父亲为府中庶务烦忧,心中不忍。”
“女儿斗胆,想了几个不成体统的法子,写了下来。”
“或有疏漏之处,还请父亲,阅后,莫要发笑。”
她的姿态,放得极低。
仿佛只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在笨拙地,想要为自己的父亲,分担一点点忧愁。
柳正明狐疑地看了她一眼。
他接过了那张纸。
起初,他的脸上还带着一丝漫不经心。
可当他的目光,顺着那些清秀而又条理清晰的字迹,一行一行地看下去时。
他脸上的神情,开始变了。
那份漫不经心,渐渐地,变成了惊讶。
惊讶,又渐渐地,变成了凝重。
他看得极慢,极仔细。
仿佛不是在看一份关于家宅庶务的建议,而是在审阅一份,来自于下属官员的,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奏章。
书房里,一时间,只剩下了窗外风吹过竹林的沙沙声,和柳正明那越来越沉重的呼吸声。
许久。
许久。
他终于看完了最后一行字。
他缓缓地抬起头,用一种极其复杂的,带着震惊与审视的目光,重新看向了自己眼前的这个女儿。
这个女儿,才不过十五岁。
平日里,不是病弱,便是沉默。
他从未在她身上,花费过半分心思。
可就是这样一个他从未看重过的庶女,却能在他最焦头烂额的时候,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的核心。
并且,还拿出了一套,让他这个在官场上浸淫了半辈子的男人,都不得不拍案叫绝的,解决方案!
化整为零,分权制衡。
账目独立,统一监管。
这哪里是一个闺阁少女能想出来的东西!
这分明,就是帝王心术中,最精髓的,驭下之道!
“这……”
柳正明张了张嘴,竟是一时间,不知该说些什么。
他看着柳如烟那张依旧带着几分怯生生的,恭顺的脸。
他的心中,忽然涌起了一股滔天的巨浪。
他再一次地,想起了自己那愚蠢的妻子,和那个不成器的儿子。
再对比眼前这个,心思缜密,聪慧通透的女儿。
一股巨大的,难以言喻的悔意与悲凉,瞬间便攥紧了他的心脏。
若是……
若是,如烟是个男子……
若是,他早些年,能对她,多几分关注……
柳家的未来,又何至于,走到今天这般田地!
“父亲?”
柳如烟见他久久不语,便怯怯地,轻唤了一声。
那声音,将柳正明从复杂的情绪中,拉了回来。
他深吸了一口气,强行压下了心中的波澜。
他将那张写满了字的宣纸,小心翼翼地,放在了桌案上最显眼的位置。
他看着柳如烟,眼神里,第一次,带上了一种名为“欣赏”与“器重”的东西。
“你的这个法子……”
他沉吟了片刻,缓缓地说道。
“很好。”
“非常好。”
他站起身,在书房里来回踱了两步,脸上的烦躁与郁结,一扫而空。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重新找回了掌控感的,决断之色。
“福伯!”
他对着门外,高声喊道。
福伯立刻便推门走了进来。
“老爷。”
柳正明拿起桌上那张宣纸,递给了福伯。
“从明天开始,府里,就照着这上面写的,办!”
“你亲自去通知各院。”
“告诉她们,从下个月起,府中不再统一采买分发份例。”
“各院的月钱,用度,都由自己一手打理!”
“但是,每一笔花销,都必须记账!”
“月底,账本统一交到你这里来,汇总成册,呈给我看!”
“若有谁,胆敢在账目上弄虚作假,或是奢靡无度,超支浪费……”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冷厉的寒光。
“一律,家法伺候!”
福伯接过那张纸,只扫了一眼,眼中便露出了然的惊叹之色。
他深深地看了一眼站在旁边,垂首不语的二姑娘。
心中,对这位平日里最不起眼的庶女,升起了一股由衷的,深深的敬畏。
好厉害的手段。
不动声色之间,便将夫人苦心经营了二十年的根基,给彻底瓦解了。
“是,老爷。”
福伯恭恭敬敬地应下,领命而去。
书房里,又只剩下了柳如烟父女二人。
“你,也回去吧。”
柳正明看着柳如烟,语气,是前所未有的温和。
“此事你办得很好,为为父的,解了一个大难题。”
“日后,你若是有什么想要的,或是有什么难处,只管,来书房找我。”
这,是一个天大的,承诺。
它意味着,柳如烟从此以后,便拥有了首达天听的权力。
柳如烟的心中,泛起一丝冰冷的笑意。
但她的脸上,却依旧是那副受宠若惊的,谦卑模样。
“是,父亲。”
她恭顺地行了一礼,缓缓地,退出了书房。
当她走出门外,感受到那清冷的晚风,吹拂在自己脸上时。
她知道。
柳府的天,从今夜起,才算是,彻彻底底地,变了。
吴梓袭的权力,被分散了。
自己的地位,被确立了。
而她,也终于在这座冰冷的府邸里,为自己,撬开了一道通往权力核心的,最坚实的缝隙。
(http://www.220book.com/book/TOF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