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巷的晨光刚漫过窗台,守初就抱着沙棘无人机的教学图册,蹲在院角的草莓藤旁。册子里夹着巴特上次画的草原地图,红笔圈出的沙棘丛位置旁,还歪歪扭扭写着“明年一起摘”。他指尖划过地图上的骆驼图案,忽然听见巷口传来熟悉的铃铛声——是苏芮和巴特来了,车斗里还装着满满一筐刚熟的沙棘果,沾着草原的晨露。
“守初!”巴特跳下车,怀里抱着个布包,“这是卓力格图大叔让我带的沙棘苗,说种在你们院子里,明年就能结出和草原一样甜的果子!”
守初眼睛一亮,立刻拉着巴特去翻工具箱,找铲子和花盆。叶惠子从厨房出来,手里还拿着刚揉好的面团:“正好,我今天想做沙棘果馅的包子,你们摘些新鲜草莓来,和沙棘果拌在一起,酸甜味更足。”
孟姜北则打开后备箱,把新到的无人机零件搬下来——是他特意定制的轻量化机械臂,比之前的型号更灵活,还能根据果实大小自动调整抓力。“今天咱们给学员们上实操课,就用这个新零件,”他擦了擦零件上的包装纸,“等会儿让守初和巴特试试,看看能不能一次摘两颗沙棘果。”
说话间,培训班的学员们陆续到了。沙漠来的阿娜尔穿着民族服饰,手里拎着个陶壶,里面装着阿依古丽奶奶熬的沙棘茶;山区的村医老周背着药箱,还带了个竹筒,说是山里的野蜂蜜,想和沙棘酱拌在一起;隔壁五金店的李叔也来了,手里拿着自制的维修工具,笑着说:“今天要是无人机出了小毛病,我来帮你们修,保证不耽误上课。”
实操课设在巷口的空地上,孟姜北先给大家演示新机械臂的用法。无人机升空后,机械臂灵活地绕过草莓藤的枝叶,“爪勺”轻轻一扣,两颗草莓稳稳落进篮子里,引得学员们纷纷鼓掌。守初举着遥控器,眼睛紧紧盯着屏幕:“爸爸,我也要试试!我想摘一颗草莓和一颗沙棘果,放在一起像小灯笼!”
孟姜北笑着把遥控器递给他。守初深吸一口气,手指慢慢推动操纵杆。无人机缓缓飞到沙棘果筐上方,机械臂调整好角度,先摘了一颗橙红的沙棘果,又飞到草莓藤旁摘了颗鲜红的草莓,两颗果子在篮子里并排躺着,真像一串迷你灯笼。巴特立刻掏出手机拍照:“太好看了!我要发给卓力格图大叔,让他看看咱们的新成果!”
实操课结束后,叶惠子把刚蒸好的沙棘草莓包端出来。掰开包子,橙红的馅料冒着热气,酸甜的香味漫满整条巷子。阿娜尔咬了一口,眼睛亮了:“比草原的沙棘果酱还好吃!要是能把这个配方教给牧民们,他们肯定能做出更多好吃的沙棘点心,卖到城里来。”
叶惠子点点头,从屋里拿出个笔记本:“我己经把配方记下来了,里面还有沙棘果汁、沙棘饼干的做法,等会儿给你们每人复印一份。咱们‘草原好物’店铺下周就要上线了,到时候可以先卖这些半成品,让城里的人尝尝草原的味道。”
老周喝着沙棘茶,忽然想起什么:“对了,我们山区的野核桃快熟了,要是能用无人机摘,肯定比人工快。你们能不能帮我们设计个摘核桃的爪子?”
孟姜北立刻拿出纸笔,画了个草图:“核桃壳硬,得用带缓冲垫的爪子,再加个小刀片,轻轻划开果壳就能取核桃仁。等下次去山区,咱们就带样品去试试。”
守初凑过来,在草图旁画了个小太阳:“还要在机身贴个核桃图案,这样山区的小朋友一看就知道是摘核桃的无人机!”
接下来的日子,大家都忙着筹备“草原好物”店铺。叶惠子联系了包装厂,定制了印有沙棘和无人机图案的玻璃瓶,用来装沙棘酱和沙棘油;孟姜北则设计了店铺的网页,首页放着守初画的logo——一棵沙棘树停着橙红色无人机,树下还有牧民和孩子的卡通形象;守初和巴特则忙着拍产品视频,在院子里演示怎么用沙棘酱抹面包,怎么用沙棘油护肤,画面里满是童真的笑声。
店铺上线那天,梧桐巷的街坊都来帮忙。张爷爷戴着老花镜,在电脑前帮着回复顾客留言;王奶奶则带着几个阿姨,把沙棘产品装进礼盒,贴上“梧桐巷·草原情”的标签;李叔则在巷口挂了个小黑板,写着“草原好物上线啦,进店有沙棘茶赠送”,引得路人纷纷驻足。
第一天订单就破了百单,大部分是买沙棘酱和沙棘果汁的。叶惠子看着后台的订单数据,心里满是感慨:“没想到这么多人喜欢草原的味道,以后咱们可以帮牧民卖更多东西,让他们的日子越来越好。”
孟姜北从身后抱住她,下巴抵在她肩上:“这只是开始,等咱们把山区的核桃、沙漠的驼奶都加进店铺,就能帮更多地方的人。守初说得对,无人机不仅能摘果子、送药品,还能当‘桥梁’,把远方的好物带到大家面前。”
正说着,守初拿着手机跑过来,屏幕上是卓力格图大叔发来的视频——牧民们正在草原上打包沙棘果,身后停着他们送的无人机,机身的橙红色在阳光下格外显眼。“大叔说,第一批沙棘果己经发快递了,还让咱们放心,肯定都是最新鲜的!”
叶惠子接过手机,给卓力格图大叔回了条语音:“谢谢大叔,等忙完这阵,我们就带守初和巴特去草原,再教大家做更多沙棘点心。”
没过多久,山区的老周也发来消息,说他们用孟姜北设计的核桃采摘爪,一天能摘两百多斤核桃,比以前快了三倍。还拍了段视频,画面里几个村民围着无人机,笑得合不拢嘴。
守初看着视频,忽然说:“妈妈,我们下次去山区,能不能给小朋友们带些图书?巴特说草原的小朋友有很多绘本,山区的小朋友也肯定喜欢。”
叶惠子蹲下身,摸了摸他的头:“好啊,咱们可以发起个‘图书漂流’活动,让梧桐巷的街坊捐些旧书,咱们用无人机把书送到山区的学校,再让山区的小朋友把画的画寄回来,贴在咱们的店铺里,让更多人看到他们的故事。”
孟姜北也点头:“我们还可以在无人机上装个小书架,飞到山区学校上空时,把书慢慢降下来,像‘空中图书快递’一样,肯定很有趣。”
接下来的一周,他们忙着筹备“图书漂流”活动。守初在巷口摆了个捐书箱,上面画着无人机送图书的卡通画;巴特则给草原的小朋友打电话,让他们也捐些绘本;苏芮和阿娜尔则联系了山区的学校,确定送书的时间和地点。
送书那天,天气格外好。孟姜北把改装好的“图书无人机”放在巷口,机身下挂着个透明的小书架,里面装满了绘本和童话书。守初操控着无人机,慢慢升空,朝着山区的方向飞去。街坊们都围在巷口,抬头看着无人机渐渐变小,像一颗橙红色的星星,消失在远方的天际线。
“等无人机回来,就能带山区小朋友的画了,”守初踮着脚,眼里满是期待,“我要把他们的画贴在店铺的墙上,让每个买东西的人都能看到。”
叶惠子握住他的手,轻声说:“不仅如此,咱们以后还要带草原的小朋友来梧桐巷,带山区的小朋友去草原,让他们互相认识,互相分享故事。这样,咱们的‘守护’就不只是送东西,还能送友谊,送希望。”
傍晚,无人机回来了,小书架里装满了山区小朋友的画——有画高山流水的,有画无人机送书的,还有画小朋友手拉手的。守初把画一张一张贴在店铺的墙上,每贴一张,就给巴特打电话,讲画里的故事。
巴特在电话里说:“守初,卓力格图大叔说,明年春天要在草原办个‘沙棘节’,邀请梧桐巷的街坊和山区的小朋友都去,咱们一起用无人机摘沙棘,一起唱歌跳舞!”
守初高兴得跳起来:“好啊好啊!我要带张爷爷做的饼干,带王奶奶缝的小玩偶,还要教草原的小朋友画无人机!”
挂了电话,守初趴在桌上,开始画“沙棘节”的邀请函,上面画着草原、沙漠、山区和梧桐巷的小朋友,围着一棵大大的沙棘树,树上停着几架橙红色的无人机。叶惠子和孟姜北坐在他身边,看着他认真的模样,心里满是温暖。
月光再次落在梧桐巷,院角的沙棘苗己经冒出了嫩绿的芽,草莓藤上挂着几颗青涩的果实。守初把画好的邀请函夹进教学图册,旁边是巴特的草原地图,是阿娜尔的沙漠照片,是老周的山区核桃图。这些来自远方的印记,像一颗颗星星,照亮了梧桐巷的夜晚,也照亮了“守护”的漫漫长路。
孟姜北起身,给守初端来一杯热牛奶:“早点睡觉,明天还要去培训班给学员们上课呢。”
守初接过牛奶,喝了一口,忽然说:“爸爸,妈妈,等我长大了,要做一架超大的无人机,能装下很多很多东西,把梧桐巷的温暖,送到全世界需要的地方去。”
叶惠子摸了摸他的头,眼里满是泪光:“会的,守初一定会做到的。因为你心里装着别人,装着远方,装着‘守护’的初心,这就是最强大的力量。”
守初点点头,把牛奶杯放在桌上,抱着教学图册走进房间。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图册上,照亮了那些稚嫩的画,那些温暖的约定,那些关于远方的梦想。
孟姜北和叶惠子坐在院子里,看着守初房间的灯光,心里满是平静。他们知道,“守护”的路没有终点,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可能是草原的风沙,可能是山区的崎岖,可能是沙漠的干旱。但只要他们一家人在一起,只要有这些来自远方的伙伴,只要“守护”的初心不熄灭,梧桐巷的星光,就会一首照亮他们前行的路。
就像院角的沙棘苗,只要用心浇灌,终会结出甜美的果实;就像那些来自远方的约定,只要用心守护,终会变成美好的现实。而那些在梧桐巷、在草原、在沙漠、在山区留下的温暖故事,也会像一颗颗种子,在时光的滋养下,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把“守护”的信念,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地方,充满星光,充满温暖,充满希望。
接下来的日子,培训班的学员们陆续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带着无人机,带着技术,带着梧桐巷的温暖。苏芮在草原上办起了“无人机采摘队”,帮助牧民们高效采摘沙棘;阿娜尔在沙漠里教牧民们用无人机送驼奶,解决了运输难题;老周则用无人机给山区的孩子们送图书和药品,让孩子们不用再走几十里山路。
“草原好物”店铺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不仅卖沙棘产品,还加入了沙漠的驼奶、山区的核桃、梧桐巷的手工饼干,成了连接各地好物的“桥梁”。守初和巴特每周都会通电话,分享各自的生活,商量着“沙棘节”的细节,约定着下次见面的时间。
梧桐巷的沙棘苗渐渐长高,草莓藤也结出了鲜红的果实。守初每天都会去浇水,看着它们一点点长大,就像看着那些来自远方的梦想,在时光里慢慢绽放。他知道,明年春天,当沙棘节到来的时候,梧桐巷的温暖,会顺着无人机的航线,飞到草原,飞到沙漠,飞到山区,飞到每一个需要的地方,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这份来自梧桐巷的、关于“守护”的温暖与希望。
第133章 梧桐星光映远途(续)
冬雪落满梧桐巷时,守初在院角的沙棘苗旁立了个小木牌,上面写着“等春天,去草原”。他裹着厚厚的棉袄,手里捧着巴特寄来的草原雪景照——照片里,巴特站在覆雪的沙棘丛旁,身边放着他们设计的无人机,机身的橙红色在白雪映衬下格外鲜亮。
“爸爸,你看巴特哥哥堆的雪人,手里还拿着沙棘果呢!”守初举着照片跑进屋,正撞见孟姜北在调试新的无人机零件,“咱们什么时候给草原寄除雪的工具啊?卓力格图大叔说,雪太厚的话,明年沙棘苗会冻坏的。”
孟姜北放下手里的扳手,接过照片仔细看:“我己经联系了工厂,定制了轻便的除雪铲,下周就能寄过去。对了,咱们还可以给无人机加个除雪模块,飞到沙棘丛上空,用暖风把枝桠上的积雪吹掉,这样既省力又不会伤到树苗。”
叶惠子端着刚煮好的沙棘茶走进来,茶香混着暖气漫开:“我刚跟苏芮视频,她说草原的医疗站冬天缺取暖设备,咱们可以在‘草原好物’店铺发起个‘暖冬捐赠’活动,让城里的顾客捐些旧棉衣、电热毯,咱们用无人机送过去。”
守初立刻凑到电脑前,点开店铺后台:“我来设计捐赠海报!画个无人机驮着棉衣,飞到草原的毡房前,再加上‘温暖不分远近’的字!”他握着鼠标,小脸上满是认真,很快就在屏幕上画出了初稿——橙红色无人机下挂着一串棉衣,毡房旁的雪人举着“谢谢”的牌子,角落还画了颗冒着热气的沙棘茶。
海报上线后,订单和捐赠包裹源源不断地寄到梧桐巷。街坊们主动来帮忙分拣:张爷爷负责登记捐赠信息,王奶奶带着阿姨们把棉衣缝补干净,李叔则用工具加固无人机的载货架,确保运输时不会出问题。守初和周末赶来的巴特一起,给每个包裹贴上手写的感谢卡,上面画着小小的沙棘和无人机。
寄往草原的那天,雪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巷口。孟姜北操控着加装了除雪模块的无人机,先在巷口的梧桐树上试了试——暖风轻轻吹过,枝头的积雪簌簌落下,却没伤到一根枝桠。守初欢呼着跑过去,仰头看着无人机:“太好啦!这样草原的沙棘丛就不会冻坏了!”
无人机载着棉衣和除雪铲升空时,巴特给卓力格图大叔打了视频电话。屏幕里,牧民们围在毡房前,仰着头等待无人机的到来。当橙红色的机身出现在草原上空时,视频里传来阵阵欢呼,卓力格图大叔对着镜头竖大拇指:“谢谢梧桐巷的亲人!有了这些,咱们的沙棘苗就能平安过冬了!”
守初凑到镜头前,大声说:“卓力格图大叔,等春天沙棘节,我要带张爷爷做的饼干,还要教大家用无人机摘沙棘!”
挂了电话,巴特拉着守初去看沙棘苗:“你看,小苗己经长到我膝盖高了,明年春天肯定能开花。到时候咱们在草原的沙棘丛旁,也种一棵从梧桐巷带去的苗,让它们一起长大。”
守初用力点头,蹲下身轻轻抚摸沙棘苗的枝条:“还要在旁边立个木牌,写着‘梧桐巷·草原’,这样大家就知道,咱们的心一首连在一起。”
叶惠子和孟姜北站在一旁,看着两个孩子的背影,心里满是温暖。雪光映着梧桐巷的灯笼,远处的星空渐渐亮起,像撒在天上的沙棘果。他们知道,这个冬天的守护,会在春天结出最甜的果实;而梧桐巷的星光,也会顺着无人机的航线,一首照亮远方的路,把温暖和希望,送到每一个需要的角落。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花影摇曳的深情誓言》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TOT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