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明的手指在地图上缓缓移动,最终停留在标着"黑风岭"的等高线密集处。炭火盆里的余烬忽明忽暗,将他的侧脸映照得棱角分明。指挥部里弥漫着一种压抑的沉默,只有木炭偶尔爆裂的噼啪声和窗外呼啸而过的寒风。
"队长,所有侦察兵都回来了。"楚云飞掀开厚重的棉门帘走进来,带进一股刺骨的寒气。他摘下结霜的眼镜,将一叠手绘的草图铺在桌上,"情况很不乐观。日军在黑风岭一带新增了三个据点,完全封锁了我们的传统撤离路线。最重要的是——"他的手指点着草图上的几个标记,"所有山路都设了检查站,巡逻队增加了五倍,还出动了侦察机。"
秦明没有立即回答。他的目光锁定在草图上,脑海中快速分析着局势。自从三天前从太原救出群众后,日军的围剿力度空前加大。这支满载伤员和百姓的队伍,就像陷入罗网的困兽,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
"冈村宁次这是要赶尽杀绝啊。"周大勇拄着拐杖走过来,新换的绷带上还渗着血丝。他在上次行动中旧伤复发,但坚持不肯离队,"听说他调来了关东军的山地作战部队,专门对付我们。"
杨小虎补充道:"根据内线情报,日军采用了新的围剿战术——铁壁合围,步步为营。每个山头都设了观察哨,一旦发现动静,立即炮火覆盖。"
秦明的指尖在黑风岭位置画着圈:"传统路线确实走不通了。我们需要开辟新的撤离路线。"他想起系统里有个"地形勘探"兑换选项(花费15000积分),可以提供详细的地质图和路径规划。
"老乡说黑风岭北面有一条采药人走的小路,但几十年没人走了。"顺子刚刚从外围侦察回来,脸上带着疲惫,"我去看过,很多地方都被山洪冲毁了,根本过不去。"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李小虎——这个年轻人在上次太原行动中表现出色。此刻他正仔细研究着草图,突然指着一条虚线:"队长,或许我们可以从这里试试。"
众人的目光集中在他手指的位置——那是一条标注着"废弃"的古栈道。
"这条栈道是明清时期的商路,早就废弃了。"顺子摇摇头,"我检查过,大部分木桩都腐烂了,根本承不住人。"
李小虎却眼睛一亮:"如果不过人,只过绳索呢?我研究过这一带的地形,栈道虽然废弃,但岩壁上的固定点还在。我们可以用绳索搭建溜索,首接越过最危险的地段。"
秦明立即来了兴趣:"详细说说。"
在李小虎的讲解下,一个大胆的计划逐渐成形:组建一支工兵小队,利用悬崖峭壁上的古老栈道遗迹,搭建绳索通道;大部队和群众则在外围佯动,吸引日军注意力。
"太冒险了。"楚云飞推了推眼镜,"悬崖峭壁,冰天雪地,万一失手..."
"所以需要专业的攀岩工具和充足的准备。"秦明下定决心,"就这么办。李小虎带队勘探,顺子外围策应,杨小虎准备物资。"
计划就此制定:李小虎带领五人工兵小队,携带攀岩工具和绳索,先行开辟路线;顺子带侦察排在传统路线上制造动静;杨小虎准备担架和滑竿,负责伤员和群众的运输。
深夜,工兵小队悄然出发。李小虎带着精心挑选的队员,背着沉重的装备,消失在茫茫夜色中。秦明站在山岗上,目送他们的身影远去,心中忐忑不安。这次任务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危险,悬崖峭壁加上严寒天气,稍有不慎就会粉身碎骨。
第二天傍晚,侦察分队带回令人担忧的消息:日军似乎察觉到了什么,正在向黑风岭一带增兵。更麻烦的是,天气要变坏,一场暴风雪正在酝酿。
"队长,要不要召回小李他们?"楚云飞焦急地问。
秦明沉思片刻,摇摇头:"现在召回更危险。相信小李,他能随机应变。"
此时,悬崖峭壁上,李小虎小组正艰难作业。凛冽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岩壁结了一层薄冰,滑不留手。最危险的是,很多固定点己经松动,必须重新打桩。
"组长,这个点不行了!"队员小陈喊道,"岩石风化太严重,根本固定不住!"
李小虎爬过去仔细检查,情况确实糟糕。这段岩壁质地疏松,原有的栈道桩孔都己经扩大,无法使用。
"用膨胀螺栓!"李小虎果断决定,"虽然费时间,但更安全。"
队员们轮流用钢钎凿孔,安装特制的膨胀螺栓。这个过程极其耗时,而且危险——脚下就是万丈深渊,稍有不慎就会坠崖。
暴风雪如期而至。鹅毛大雪漫天飞舞,能见度急剧下降。队员们浑身湿透,冻得瑟瑟发抖,但依然坚持作业。
"组长,这样太危险了!"小陈喊道,"等雪停了再干吧!"
李小虎摇摇头:"来不及了!大部队还在等我们开路!"
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一块松动的岩石突然脱落,带着小陈向深渊坠去!
"小心!"李小虎眼疾手快,一把抓住小陈的保险绳。巨大的下坠力把他也带向崖边,幸好其他队员及时拉住。
好险!队员们惊出一身冷汗。小陈悬在半空,脸色惨白:"组长,放手吧!别连累大家!"
"闭嘴!"李小虎咬牙道,"八路军从不丢下战友!"
在队员们的共同努力下,小陈终于被拉上来。但大家都吓得不轻,作业速度明显慢了下来。
"这样不行。"李小虎看着越来越大的风雪,"改变计划,只搭建关键地段的溜索,其他地段用绳梯过渡。"
这个决定很冒险,但别无选择。队员们重新分工,重点搭建几处最危险地段的溜索系统。
与此同时,大部队的处境也越来越艰难。日军缩小了包围圈,巡逻队越来越近。伤员和群众在严寒中苦苦支撑,粮食和药品都开始短缺。
"队长,这样等下去不是办法!"周大勇焦急地说,"鬼子越来越近了!"
秦明用望远镜观察着敌情,面色凝重。日军确实在步步紧逼,最近的前哨距离他们不到三里地。
"再给小李一天时间。"秦明最终决定,"明天这个时候如果还没有消息,我们就强突。"
这一夜,格外漫长。暴风雪肆虐,气温骤降到零下二十多度。战士们用身体为伤员和群众挡风,自己却冻得嘴唇发紫。
黎明时分,风雪渐小。就在秦明准备下令强突时,远处突然传来约定的鸟鸣信号——三长两短!
"是小李!他们成功了!"顺子惊喜地喊道。
很快,李小虎小组拖着疲惫的身躯返回。每个人身上都挂满冰凌,脸上冻得青紫,但眼睛闪着兴奋的光芒。
"队长,路线开辟好了!"李小虎喘着粗气,"虽然危险,但能走!"
秦明立即下令:"立即转移!伤员和群众优先,部队断后!"
在队员们的组织下,撤离开始了。最困难的是伤员和老人,必须用担架和滑竿运输。悬崖地段,就用溜索一个一个地滑过去。
这个过程极其缓慢,而且危险。第一个溜索就出了意外——一个老人因为害怕,中途松手,差点坠崖,幸好被下面的队员接住。
"这样太慢了!"杨小虎焦急地说,"鬼子随时可能发现!"
果然,就在这时,远处传来枪声——日军前哨发现了他们的行动!
"爆破组,设置障碍!"秦明命令道,"狙击手,压制敌人!"
激烈的交火在悬崖边展开。日军虽然被地形所限,无法展开兵力,但精准的射击还是给撤离部队造成很大威胁。不断有人中弹,惨叫着坠下悬崖。
"加快速度!"秦明大喊,"不要停留!"
李小虎小组负责操作溜索,手都磨出了血,但依然坚持。一个又一个伤员和群众安全滑到对面,但日军的火力越来越猛。
最危急的时刻,周大勇站了出来:"队长,我带人引开鬼子!"
"不行!你的伤..."
"没事!还能动!"周大勇不等秦明同意,就带着几个战士向相反方向冲去,"小鬼子,来抓你爷爷啊!"
这招果然奏效。日军主力被引开,撤离压力大减。但周大勇小组陷入重围,生死不明。
"队长!你们快走!别管我们!"周大勇的声音从枪声中传来,越来越远。
秦明含泪下令:"继续撤离!"
中午时分,大部分人员安全转移到对面山崖。但还有十几个伤员和群众没过来,而溜索却被日军火力打断了!
"工兵组,抢修!"秦明命令道。
但日军火力太猛,根本无法接近断点。
千钧一发之际,李小虎想出一个大胆的办法:"用人力搭建人桥!"
在他的指挥下,队员们手拉手站在悬崖边,用身体搭起一座人桥。伤员和群众踩着他们的手臂,艰难地向对面转移。
这个过程极其危险,不断有人中弹倒下,但马上又有人补上位置。最后一个小女孩过桥时,突然脚下一滑,向深渊坠去!
"抓住!"李小虎飞身扑出,在半空中抓住女孩,自己却失去平衡,向崖下坠去!
"组长!"队员们惊呼着,纷纷扑上去抓住李小虎的腿。一串人悬在悬崖边,险象环生。
就在这时,对面山崖突然响起密集的枪声——接应部队终于赶到了!
在火力掩护下,最后的人员安全转移。秦明清点人数,心沉了下去——周大勇小组没有回来,工兵组牺牲了三人,包括李小虎在内重伤五人。
但任务完成了——大部分人员和群众安全撤离日军包围圈。
"立即转移!"秦明命令道,"鬼子很快会追上来!"
部队在深山密林中艰难行进。伤员们忍着痛苦,群众们互相搀扶,没有人抱怨,没有人放弃。因为他们知道,每走远一步,就离安全近一步。
傍晚时分,部队终于摆脱追兵,在一个隐蔽的山谷休整。秦明立即组织救治伤员,安顿群众。
李小虎伤势很重,多处骨折,失血过多,但神志还算清醒:"队长,周营长他们..."
秦明握着他的手:"大勇会没事的。他命大,多少次枪林弹雨都闯过来了。"
话虽这么说,但每个人心里都明白,在那种情况下,生还的可能性很小。
夜深了,秦明独自站在山岗上,望着来时的方向。远处偶尔传来枪声,说明追兵还在搜索。但他更担心的是周大勇和他的小队。
"队长,休息会儿吧。"楚云飞走过来,"你己经三天没合眼了。"
秦明摇摇头:"睡不着。老楚,你说我们这样做值吗?为了救一百多个群众,牺牲了这么多好战士。"
楚云飞推了推眼镜:"记得你说过,八路军之所以是八路军,就是因为我们永远不会丢下老百姓。"
秦明沉默了。是啊,这就是他们的初心,这就是他们与军阀、与日军最大的不同。
第二天清晨,就在部队准备继续转移时,哨兵突然跑来报告:"队长,周营长他们回来了!"
秦明简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冲到谷口,果然看到周大勇带着五个战士,互相搀扶着走来。每个人身上都挂满伤痕,但眼睛闪着胜利的光芒。
"老周!"秦明激动地迎上去,"你们怎么..."
"嘿嘿,小鬼子想抓老子,还嫩点!"周大勇咧嘴一笑,露出缺了门牙的黑洞,"我们绕到鬼子屁股后面,把他们补给站给端了!"
原来,周大勇小组不仅成功引开日军,还趁机袭击了日军的后勤补给点,缴获了大量粮食和药品。
"太好了!"战士们欢呼起来,"这下伤员有救了!"
秦明看着这些伤痕累累但精神抖擞的战士,眼眶发热。这就是他的兵,这就是中国军人,永远打不垮,压不倒!
部队继续转移,但士气完全不同了。虽然前路依然艰险,虽然伤亡依然惨重,但每个人都知道,他们正在创造奇迹,正在用意志和生命书写传奇。
夕阳西下,队伍在群山间蜿蜒前行。秦明走在最后,不时回头望去。远处的黑风岭在夕阳中显得格外险峻,但他们终究闯过来了。
明天的斗争还会更残酷,但今夜,允许他们为取得的胜利欣慰,为活着的战友庆幸。因为只有活着的人继续战斗,牺牲才有意义;只有最终赢得自由,苦难才不会被辜负。
寒风吹过山岗,卷起地上的积雪,像是无数不屈的灵魂在起舞。明天,太阳照常升起,而新的征途,正在等待着这支铁血之师。
祥州的龙斗士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TP6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