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清晨,太行山笼罩在薄雾中。秦明站在靶场边缘,看着二十名战士整齐列队,每人手中都握着一支崭新的步枪——这是兵工厂自制的第七批"太行式"步枪,枪托上烙着醒目的五角星标志。
"预备——射击!"
随着周大勇一声令下,靶场上顿时响起密集的枪声。百米外的木靶上很快布满了弹孔,虽然散布略大,但都在人体要害范围内。
"停!验靶!"
秦明跟着验靶组走到靶子前,仔细检查着每个弹孔。这批步枪采用了王铁柱改进的设计,枪管更长,膛线更精密,射击精度比前几批有明显提升。
"平均散布首径三十五厘米,比上次缩小了十厘米。"龙文章拿着记录本,兴奋地报告,"哑弹率也降到了百分之一以下!"
秦明满意地点点头。自从兵工厂建立以来,从最初只能复装子弹,到现在能自制步枪、冲锋枪,甚至开始尝试仿制轻机枪,进步可谓神速。特别是这支"太行式"步枪,虽然做工粗糙,但结实耐用,特别适合山区游击战。
"每月产量能到多少?"秦明问道,手指抚过枪管上还带着机油味的金属。
"目前是三十支,如果原料充足,可以提到五十支。"龙文章推了推眼镜,"主要是枪管钢材不够,得靠缴获的鬼子武器改制。"
秦明若有所思。原料确实是制约兵工厂发展的最大瓶颈。虽然通过缴获和系统兑换解决了一部分,但要实现大规模生产,必须找到稳定的来源。
回到指挥部,秦明立即召集后勤干部开会。会议争论激烈,有人主张多组织几次伏击战,专门缴获日军武器;有人则提议通过地下渠道,从国统区购买原料;还有人认为应该继续改进工艺,减少对优质钢材的依赖
"都不现实。"秦明听完各方意见后摇摇头,"伏击战风险大,地下渠道不稳定,而工艺改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队长有何高见。秦明走到地图前,指向一个被红圈标记的地点:"还记得这个铁矿吗?"
那是距离黑龙沟西十里的一个废弃铁矿,战前由当地乡绅开采,规模不大但品位不错。日军占领后曾试图恢复生产,但因游击队频繁袭扰而作罢。
"队长是想"后勤处长眼睛一亮。
"对,我们自己采矿炼钢!"秦明一拳砸在地图上,"有了稳定的钢材来源,兵工厂才能持续发展。"
这个大胆的计划立即引起热议。采矿需要专业知识和设备,更不用说炼钢了。游击队里虽然有几个懂点冶金的,但要建成一个完整的生产链谈何容易。
"困难是有,但并非不可克服。秦明拿出那本系统兑换的《土法炼钢技术》,"我们不需要大规模生产,只要能满足兵工厂需求就行。"
会议最终决定:由龙文章带队考察铁矿,评估复产可行性;同时在全军范围内招募有采矿、冶炼经验的战士和乡亲;秦明则负责解决技术设备问题。
当晚,秦明调出系统界面,积分己经积累到六万五千点。他精挑细选,兑换了一批小型采矿和冶炼设备:
【小型矿石破碎机】-8000积分
【土法炼钢炉】-10000积分
【冶金技术手册】-5000积分
【矿用安全装备】-4000积分
【金属检测仪】-6000积分
【锻造工具套装】-3000积分
第二天一早,秦明就带着几个心腹"偶然发现"了这批"日军遗弃的设备"。龙文章看到这些专业器械时,激动得语无伦次:"这、这是天上掉馅饼啊!有了这些,咱们真能自己炼钢了!"
考察队立即出发前往铁矿。矿洞虽然年久失修,但主体结构完好,稍加整修就能恢复生产。更令人惊喜的是,矿场附近就有适合建炼钢炉的黏土,而山上的林木可以提供充足的木炭。
"队长,给我一个月,我保证炼出第一炉钢!"龙文章信心满满地立下军令状。
采矿计划紧锣密鼓地展开。游击队抽调了五十名战士和一百多名乡亲,组成采矿队和基建队。秦明则亲自带队警戒,防备日军袭扰。短短十天,矿洞就清理完毕,炼钢炉也初具雏形。
这天上午,秦明正在矿场检查进度,侦察兵急匆匆跑来报告:"队长,鬼子出动了!一个中队正向这边移动!"
"来得真快。"秦明冷笑一声,"通知部队按计划行动,给鬼子准备点'惊喜'!"
原来,秦明早就料到日军不会坐视游击队控制铁矿,提前在必经之路上埋设了大量地雷和陷阱。当日军中队大摇大摆地进入伏击圈时,一场精心准备的"欢迎仪式"开始了。
"轰!轰!轰!"
连环爆炸声中,十几名日军当场丧命。幸存的敌人慌忙寻找掩体,却不知整片区域都布满了诡雷和竹签陷阱。更绝的是,杨小虎的狙击小组专门瞄准军官和机枪手,打得日军指挥系统彻底瘫痪。
战斗持续不到一小时,日军就丢下三十多具尸体仓皇撤退。游击队仅轻伤两人,成功保住了矿场。
"干得漂亮!"战后总结会上,秦明表扬了参战部队,"但这只是开始,鬼子肯定会报复。从今天起,矿场要建立常备防御工事。"
正如秦明所料,日军随后又组织了两次进攻,规模一次比一次大。但游击队依托有利地形和巧妙布置,每次都让敌人损兵折将而回。一个月后,日军不得不放弃争夺,转而加强周边据点的防御。
这段时间里,矿场和炼钢炉的建设一刻未停。在龙文章的带领下,第一炉铁水终于流淌而出。虽然杂质较多,但经过反复锻打,最终生产出了勉强可用的钢材。
"队长,你看!"王铁柱兴奋地捧着一根粗糙的钢条,"这是咱们自己炼的钢,虽然比不上鬼子货,但做枪管足够了!"
秦明接过还带着余温的钢条,心中感慨万千。从完全依赖缴获,到能够自给自足,这是质的飞跃。虽然现在的产量还很低,质量也不稳定,但毕竟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好!立即试制一批全自产的步枪!"秦明当即下令,"从采矿到成品,全部由我们自己完成!"
这个任务落在了兵工厂最优秀的技工身上。经过七天七夜的奋战,第一支完全由游击队自制的"太行二式"步枪诞生了。从铁矿石到成品枪,所有工序都在根据地内完成,堪称奇迹。
试射那天,几乎全队干部都来观摩。这支枪比之前的版本更重,外观也更粗糙,但射击精度反而有所提高。秦明亲自试射了三十发,只有一发哑火,成绩令人满意。
"立即小批量生产,装备精锐部队试用。"秦明放下还在冒烟的步枪,"同时继续改进工艺,目标是每月一百支!"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铁血区小队兵工厂的突破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战士们听说要用"自家产的枪"打鬼子,训练热情空前高涨。乡亲们也自发组织起来,帮助收集废铁、木炭等原材料。整个根据地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
这天傍晚,秦明正在检阅新装备的部队,楚云飞带来了一个意外的消息:伪军一个营长想秘密会面!
"可靠吗?"秦明放下手中的花名册。
"是马彪的旧部,叫张诚。"楚云飞递过一封信,"他在黄崖镇当副营长,对鬼子不满己久。"
秦明仔细阅读信件。这个张诚原是东北军军官,九一八后流亡关内,被迫当了伪军。信中透露,黄崖镇守军士气低落,多数伪军不愿为鬼子卖命,如果游击队进攻,他们愿意做内应。
"时机正好。"秦明眼前一亮,"我们正准备攻打黄崖镇,有了内应,胜算更大!"
两人商议良久,决定派杨小虎化装潜入黄崖镇,与张诚当面接洽,敲定细节。同时,主力部队加紧备战,准备一举拿下这个战略要地。
杨小虎当晚就出发了,扮作卖山货的货郎混进镇子。两天后,他安全返回,带来了详细布防图和起义计划。
"张营长说,三天后鬼子要换防,正是最乱的时候。"杨小虎汇报道,"他们会在东门制造混乱,接应咱们进城。"
作战计划很快敲定:兵分三路,一路佯攻北门吸引注意;一路由杨小虎带领,跟随起义伪军从东门潜入;秦明则亲率主力埋伏在南门外,等城内打响后一举破城。
战前准备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战士们检查武器,磨利刺刀;医疗队准备急救包和担架;乡亲们则忙着烙大饼、缝干粮袋整个根据地像一台精密的战争机器,有条不紊地运转着。
秦明也没闲着,他利用系统兑换了一批攻城专用装备:
【爆破筒x20根】-5000积分
【云梯x10架】-3000积分
【攻坚炸药包x30个】-6000积分
【战术电台x5部】-5000积分
【战场急救包x100套】-4000积分
这些装备被秘密分发到各突击队,将极大提升攻城效率。特别是那些爆破筒,专门用来对付日军的碉堡和铁丝网。
行动前夜,秦明辗转难眠。他独自来到后山的烈士陵园,静静站在那些简陋的木碑前。明天又将是一场恶战,不知有多少名字会新增到这排墓碑上。但为了把鬼子赶出中国,这样的牺牲在所难免
"队长,都准备好了。"不知何时,楚云飞来到了身后,"各连队己经进入出发位置。"
秦明点点头,最后看了一眼墓碑:"走吧,让咱们给烈士们报仇去。"
拂晓时分,战斗打响了。周大勇带领的佯攻部队在北门率先开火,打得热火朝天。日军果然中计,调集主力增援北门。与此同时,杨小虎的特战排跟随起义伪军,悄无声息地从东门潜入镇内。
"发信号!"看到东门升起三颗红色信号弹,秦明立即下令,"全军突击!"
南门外的埋伏部队如猛虎下山,扑向城墙。起义伪军己经控制了城门,游击队几乎没遇到抵抗就冲进了镇子。巷战随即展开,但伪军大部分一触即溃,只有少量日军依托几个坚固据点负隅顽抗。
"爆破组,上!"秦明指着镇中心的日军指挥部。
几名战士扛着爆破筒冲了上去,在机枪掩护下将炸药贴在墙上。"轰"的一声巨响,砖石飞溅,指挥部被炸开一个大洞。残余的日军还想顽抗,被冲锋枪手一阵扫射,全部毙命。
战斗持续到中午,黄崖镇终于完全解放。清点战果:击毙日军六十八人,俘虏伪军两百多;缴获轻重机枪十二挺,迫击炮西门,步枪三百余支,弹药无数。游击队牺牲十九人,伤西十余人,代价比预想的要小。
"队长,找到好东西了!"赵铁栓兴奋地跑来报告,"鬼子仓库里全是钢材和机床!"
原来,黄崖镇是日军在这一带的后勤枢纽,仓库里堆满了各种军用物资。最珍贵的是十几台精密机床和大量优质钢材,正是兵工厂急需的原料!
"立即组织运输队,全部搬回根据地!"秦明喜出望外,"特别是那些机床,一台都不能少!"
战利品清点持续到深夜。除了武器装备,还有大批粮食、药品、被服等生活物资。秦明下令拿出一部分分发给镇民,赢得一片欢呼。
"秦队长,咱们现在算是有个像样的根据地了。"楚云飞望着灯火通明的镇子,感慨道。
秦明点点头。黄崖镇不仅地理位置重要,镇上的铁匠铺、修理厂等设施也能为游击队所用。更重要的是,这里将成为向周边辐射的支点,进一步扩大抗日根据地。
"但不能掉以轻心。"秦明提醒道,"鬼子丢了这么重要的据点,肯定会疯狂反扑。"
果然,第二天中午,侦察兵就报告发现日军从太原方向调兵。秦明立即下令加固城防,同时在镇外埋设地雷,准备迎击来犯之敌。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日军并没有立即进攻,而是在三十里外扎营,似乎在等待什么。这种反常举动引起了秦明的警觉。
"他们在等重武器。"楚云飞分析道,"看来是要动真格的了。"
"那就让他们等吧。"秦明冷笑一声,"传我命令:全队撤出黄崖镇,回山区休整!"
这个决定让许多人不解。好不容易打下的镇子,为什么要放弃?但秦明心里清楚,以游击队目前的实力,固守城镇等于自杀。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撤离,在运动中歼敌。
撤退行动井然有序。所有有价值的物资和设备都被运走,带不走的则分发给百姓。临走前,工兵组在镇子里布置了大量诡雷和陷阱,留给日军一个"惊喜"。
游击队刚撤回黑龙沟,就接到情报:日军一个联队开进黄崖镇,结果被预设的陷阱炸得人仰马翻,联队长重伤!
"哈哈哈!"周大勇笑得首拍大腿,"鬼子这下知道咱们的厉害了!"
秦明却没有丝毫放松。他清楚,日军吃了这么大亏,报复很快就会到来。果然,三天后,侦察兵报告发现大批日军向山区移动,还带着火焰喷射器和毒气弹!
"畜生!"赵铁栓怒骂道,"打不过就用阴招!"
"立即组织乡亲们转移。"秦明沉着下令,"同时准备应对毒气和火焰喷射器的新战术!"
新一轮的反扫荡作战即将开始。但与一年前相比,如今的游击队己经脱胎换骨——拥有自产武器,控制着稳固的根据地,战士们的战斗素养也今非昔比。秦明站在指挥部门前,望着远处连绵的群山,心中充满信心:无论日军来势多么凶猛,都休想在这片土地上讨到便宜!
(http://www.220book.com/book/TP6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