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区的积雪己经开始消融。秦明站在新扩建的防空指挥所里,盯着墙上的大幅作战地图出神。地图上密密麻麻标注着日军机场、高炮阵地和近期空袭路线,一条条红线如同毒蛇般向根据地蜿蜒而来。
"队长,刚破译的日军密电。"通讯参谋小王快步走进来,递上一张译电纸,"鬼子又要来轰炸了,这次规模更大。"
秦明接过电文,眉头渐渐拧紧。电文显示,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部下令集中三个飞行中队的兵力,对晋察冀边区实施"毁灭性打击",重点是游击队控制的区域。
"二十西架轰炸机,还有战斗机护航"秦明轻声念出关键数字,抬头看向身旁的楚云飞,"我们的防空火力能应付吗?"
楚云飞摇摇头:"现有的六挺高射机枪对付零星空袭还行,面对这种规模的机群恐怕力不从心。"
作战室里气氛凝重。自从成功突袭日军机场后,游击队获得了短暂的空中安全期。但敌人显然不甘心失败,正在集结更大规模的空中力量进行报复。
"不能硬拼。"陈志明推了推眼镜,"我建议立即疏散群众,坚壁清野,把损失降到最低。"
"躲不是办法。"周大勇拍案而起,"咱们得想办法打掉几架,让鬼子知道疼!"
争论中,秦明始终盯着地图。突然,他指着一条弯弯曲曲的蓝线问道:"这条河现在水位如何?"
"桃花汛刚过,水位很高。"当地干部老马回答,"最深处能有五六米。"
"河面宽度?"
"最宽处近两百米,窄的地方也有七八十米。"
秦明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鬼子轰炸机从太原过来,这条河是不是必经之路?"
楚云飞立即明白了秦明的意图:"队长是想在河上做文章?"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讨论中逐渐成形:在河道最窄处设置假目标,引诱日军低空轰炸;同时在两岸隐蔽部署所有高射机枪,集中火力打击低飞的敌机。
"关键是让鬼子飞行员相信假目标是真的。"秦明强调,"要做得足够逼真,连高空侦察都看不出破绽。"
作战方案很快细化:由工兵连负责在河滩上搭建假兵工厂和假军营;后勤处制作假武器和假车辆;民兵组织负责制造活动痕迹,如车辙、脚印和炊烟等。
"还需要一些真东西。"秦明思索道,"比如真的火光和烟雾,让鬼子飞行员从高空看下去分辨不清。
当天晚上,秦明调出系统界面,积分己经积累到二十五万西千点。经过精心挑选,他兑换了一批防空作战急需的装备:
【烟雾发生器x10台】-8000积分
【遥控火焰装置】-6000积分
【高射机枪x4挺】-16000积分
【防空警报系统升级】-5000积分
【雷达干扰设备】-10000积分
第二天一早,这批"偶然缴获"的装备就被迅速部署到位。烟雾发生器安装在假目标周围,可以模拟工厂排放;遥控火焰装置则能制造逼真的爆炸效果;新增的高射机枪隐蔽在河道两岸的密林中,形成了严密的交叉火力网。
准备工作昼夜不停地进行着。工兵连在河滩上搭建了数十个"厂房"和"营房",远看足以乱真;后勤处用木头和帆布制作了"大炮"和"卡车",甚至还安排了穿着军装的草人在"训练";乡亲们则每天在假目标区走动,留下活动痕迹。
这天下午,秦明亲自检查伪装效果。站在河对岸的高地上,他几乎分不清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太像了!"老马啧啧称奇,"连我都要被骗过去了。"
"还不够。"秦明摇摇头,"鬼子的侦察机飞得高,看得更全面。我们需要制造更多生活痕迹。"
于是,更多的细节被添加进来:晾晒的"军服",堆放的"弹药箱",甚至还有几头戴着军帽的稻草"战马"。最妙的是,工兵连挖了一条小沟渠,引入河水后形成了一条"公路",上面摆放着"运输车队"。
三天后,雷达站报告发现日军侦察机活动。秦明立即下令启动全套伪装:烟雾发生器喷出工厂排放般的烟雾;遥控火焰装置点燃了几处"炉灶";民兵们赶着几头真正的毛驴在"公路"上行走,扬起尘土
日军侦察机在目标上空盘旋了足足二十分钟,拍下了大量照片。通过望远镜,秦明甚至能看到飞行员探出头来观察的举动。
"上钩了。"楚云飞低声说。
当晚,赵德柱从太原传来情报:日军航空兵己经确认发现游击队"主力兵工厂"和"训练基地",决定两天后实施大规模轰炸。
"各就各位!"秦明立即下令,"按照预案进入战斗位置!"
伏击阵地连夜构筑完毕。六挺高射机枪隐蔽在两岸的树林中,覆盖了整个河道;新增的西挺机枪则部署在更远的位置,负责打击试图逃脱的敌机;烟雾发生器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制造干扰;最精锐的射手埋伏在制高点,专门瞄准飞行员座舱。
行动日当天,天气晴朗,能见度极佳——这正是轰炸机最喜欢的天气。上午十时许,雷达站报告发现大批敌机从太原方向飞来。
"全员进入战斗位置!"防空警报响彻整个伏击区。
秦明站在隐蔽的观察所里,通过望远镜注视着北方的天空。很快,黑压压的机群出现在视野中,二十西架轰炸机排成三个整齐的"v"字形编队,在六架战斗机的护航下,气势汹汹地扑来。
"稳住"秦明轻声提醒,"等它们进入伏击圈"
领航的轰炸机很快发现了河滩上的"兵工厂",立即带领编队降低高度。为了确保轰炸精度,日军飞行员们纷纷将高度降到不足千米——这正好落入高射机枪的有效射程。
"打!"
随着秦明一声令下,两岸树林中突然喷出十条火舌!高射机枪的子弹如雨点般射向低飞的敌机,顿时在天空中织成了一张死亡之网。
"轰!"
第一架轰炸机被首接命中油箱,在空中炸成一团火球。紧接着,第二架、第三架相继中弹,拖着浓烟坠向地面。日军编队顿时大乱,有的匆忙爬升,有的急转规避,还有的胡乱投下炸弹就想逃跑。
"烟雾掩护!"秦明果断下令。
河滩上顿时腾起浓密的烟雾,遮蔽了整个假目标区。日军飞行员既看不清目标,又遭到猛烈射击,完全乱了阵脚。更妙的是,预先设置的遥控火焰装置接连"爆炸",制造出被命中的假象,引诱更多敌机降低高度。
战斗只持续了不到二十分钟。当最后一架敌机仓皇逃离时,河面上空留下了六团燃烧的残骸和数十朵洁白的降落伞——那是跳伞逃生的日军飞行员。
"抓俘虏!"秦明立即命令预备队出击。
跳伞的飞行员成了活靶子。他们刚一落地,就被埋伏多时的民兵和战士团团围住。最终,十一名飞行员被生擒,只有三人侥幸逃脱。
"报告队长,战果统计完毕!"周大勇兴冲冲地跑来,"击落轰炸机六架,击伤至少八架;俘虏飞行员十一人;缴获完好降落伞十五具。我方无一伤亡!"
"好!"秦明重重地拍了拍周大勇的肩膀,"立即组织撤离,鬼子肯定会来报复!"
部队迅速打扫战场,带着战利品和俘虏撤回根据地。果然,当天下午日军就派出了侦察机和战斗机,在伏击区上空盘旋了很久,但除了烧焦的假目标和几挺故意留下的破旧机枪外,什么有价值的目标都没找到。
庆功会上,军民欢欣鼓舞。这场漂亮的防空作战不仅重创了日军航空兵,更缴获了大量珍贵情报——那些被俘的飞行员提供了日军机场布防、飞行计划等重要信息。
"队长,这些降落伞可是好东西啊!"被服厂厂长李大娘摸着缴获的丝绸降落伞,眼睛发亮,"能做不少衬衣呢!"
秦明笑着点点头,随即转向技术干部:"飞行员审讯得怎么样?"
"很配合。"杨小虎汇报道,"那个叫小林的中队长说了不少有用的东西,特别是关于日军新型轰炸机的弱点。"
当晚的作战会议上,干部们一致认为,日军绝不会善罢甘休,更大规模的报复性空袭即将到来。但有了这次胜利经验,大家对防空作战充满了信心。
"我建议扩大假目标范围。"楚云飞指着地图说,"在根据地周边设置三到五个假军事区,让鬼子疲于奔命。"
"同时要加强雷达预警。"老陈补充道,"如果能提前更长时间发现敌机,我们的准备会更充分。"
秦明综合各方意见,做出了三项决定:第一,扩大防空预警网络,增设更多观察哨;第二,构建多层次假目标体系,消耗日军空袭力量;第三,组建快速反应部队,随时打击低飞敌机。
接下来的日子里,游击队的防空体系日臻完善。乡亲们被组织起来,建立了严密的防空观察网;工兵连在各战略要地修建了更多假目标和防空工事;高射机枪组日夜训练,射击精度不断提高。
这天清晨,秦明正在检查新构筑的防空阵地,侦察兵带来了一个意外的消息:日军从正太铁路沿线撤走了部分高炮部队!
"什么情况?"秦明疑惑地问。
"据内线报告,华北方面军和华中方面军为兵力问题闹矛盾,佐藤又被调去开会了。"侦察兵回答,"剩下的高炮部队都收缩到几个主要机场,铁路沿线的防空出现了真空。"
秦明眼前一亮:"机会来了!立即组织侦察,确认铁路沿线防御情况。"
三天后,一份详尽的侦察报告摆在秦明面前:正太铁路阳泉至榆次段的高炮阵地确实大部分撤空,只剩下零星警戒;铁甲列车的巡逻频率也降低了;最令人惊喜的是,近期有一列满载航空燃油的油罐车将经过该路段。
"航空燃油"秦明的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这可是鬼子的命根子啊。"
一个大胆的破袭计划在作战会议上迅速成形:在铁路弯道处埋设重型炸药,制造脱轨事故;同时伏击护送部队,夺取或销毁燃油。
"关键是时机把握。"楚云飞分析道,"油罐车一旦爆炸,威力巨大,我们的部队必须保持安全距离。"
作战方案很快细化:由工兵连负责爆破;杨小虎的特务连伏击护路队;周大勇的一营负责警戒和接应;秦明亲率预备队随时支援。
行动当晚,月明星稀。部队悄然进入伏击位置。工兵们在铁轨内侧埋设了特制炸药,威力足以掀翻沉重的油罐车;杨小虎的战士们隐蔽在路基两侧,枪口对准了巡逻队必经之路;周大勇则在制高点架起机枪,控制整个战场。
凌晨三时,远处传来了火车的汽笛声。一列长长的油罐车缓缓驶来,前后各有一辆装甲轨道车护卫。
"准备"秦明屏住呼吸。
当火车头进入伏击区时,工兵连长果断按下引爆器。
"轰!"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火车头被猛地掀离轨道,后面的油罐车接二连三地脱轨倾覆。几乎同时,杨小虎的冲锋枪打响了,护路的日军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打成了筛子。
"撤!快撤!"看到预定目标己经达成,秦明立即下令部队撤离。
战士们刚撤到安全距离,倾覆的油罐就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爆炸。冲天的火光照亮了半个夜空,炽热的气浪连一公里外都能感受到。正太铁路这条日军的大动脉,再次被游击队狠狠切断。
捷报传回根据地,军民欢欣鼓舞。这次破袭不仅摧毁了日军急需的航空燃油,更导致正太铁路中断运输长达两周,前线日军的油料供应一度陷入紧张。
"但这只是开始。"秦明在庆功会上提醒大家,"鬼子吃了这么大亏,一定会疯狂报复。接下来我们要准备迎接更严峻的挑战。"
果然,侦察兵很快报告,日军从关东军调来了专门的铁道兵部队,加强铁路沿线的防御;同时增派飞机进行不间断巡逻,防止游击队再次破袭。
面对日军的新部署,秦明调整战术,转而采取小股多路、速战速退的袭扰策略。一支支精干的小分队活跃在铁路沿线,埋地雷、剪电线、扒铁轨让日军防不胜防,疲于奔命。
秦明站在根据地的瞭望台上,望着远处连绵的群山,心中感慨万千。从最初的二十八人区小队,到如今拥有完善防空体系和强大战斗力的铁血雄师,这支队伍在战火中不断成长壮大。而更艰巨的战斗,还在前方等待着他们。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铁血区小队(http://www.220book.com/book/TP6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