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章 格莱美的请柬·舆论暗战与非遗反击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轨迹逆行:从传奇偶像到声波女王 http://www.220book.com/book/TQRV/ 章节无错乱精修!
 

格莱美组委会的镀金请柬躺在沈昭音的琴谱上,烫金的“GRAMMY”字样在晨光中泛着冷光。

林小雨用镊子夹起请柬,对着光仔细端详:“这上面的火漆印是纯金的!据说全球只有三十份,昭音姐你太牛了!”

沈昭音的指尖却停在请柬附带的条款上:“‘作为评委,需确保评审过程的中立性,不得参与任何可能影响结果的商业合作’。”

她抬头看向季珩,男人正站在窗边打电话,侧脸在玻璃上的倒影显得格外冷峻,“季鸿远昨晚突然宣布,云巅将赞助格莱美‘世界音乐单元’,这不是巧合。”

季珩挂了电话,转身时手里多了份报纸——《华尔街日报》的头版刊登着沈昭音的照片,标题却带着刺:“中国‘非遗新星’的资本捷径——揭秘沈昭音与云巅资本的隐秘交易”。

文章配图是她和季鸿远在全球峰会上握手的照片,刻意裁剪掉了背景里抗议的非遗传承人。

“陈风的海外公关团队手笔不小。”季珩将报纸揉成一团,“他们伪造了一份‘格莱美评委资格申请书’,上面有你的电子签名和‘愿配合云巅文化输出’的条款,己经在欧美社交平台传开了。”

苏杭的全息投影突然从琴谱上弹出来,他的头发乱糟糟的,像团被猫抓过的毛线:“更糟的是,他们把Astra当年拒绝格莱美邀请的采访挖出来了!江烁说‘音乐不该被资本评级’,现在被营销号用来内涵你‘为了名利跪舔资本’!”

沈昭音拿起请柬,突然笑了:“他们越是急着否定,越说明我们戳到了痛处。”她翻开《青羽谣》的总谱,在《敦煌·飞天》的乐章旁画了个小小的青鸾符号,“格莱美的评审会有场‘即兴表演’环节,对吧?”

林小雨眼睛一亮:“你想在那里弹《飞天》?可是这首曲子的核心采样来自‘青羽瑶’的泛音,离开了你的肌电捕捉服,普通舞台根本出不来效果!”

“所以需要苏杭改造一下设备。”沈昭音的目光落在全息投影里的格莱美颁奖礼现场图,“把‘鸾鸣AI’的核心算法装进我的琵琶拾音器,再用区块链存证采样源——我要让全球观众知道,这不是‘资本包装的表演’,是流淌在血脉里的传承。”

季珩突然从公文包里拿出个小巧的金属盒,里面装着枚芯片:“这是云巅最新的‘全息声像’技术,能在任意舞台投射‘青羽瑶’的3D虚影。”

他的指尖在芯片上轻轻划过,“我父亲当年想在格莱美用,可惜……”

“可惜被资本搅黄了。”沈昭音接过芯片,触到季珩指尖的温度,像电流般窜过,“季珩,你到底站在哪一边?”

男人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两秒,转身走向调音台:“我站在Astra该去的地方。”

他调出格莱美评审会的技术参数,“即兴环节的伴奏乐队是洛杉矶交响乐团,我己经帮你把《飞天》的总谱翻译成了管弦乐版本,但他们的首席指挥是陈风的校友——你最好做好‘现场翻车’的准备。”

接下来的三天,溯光声域的工作室变成了没有硝烟的战场。苏杭带着技术团队没日没夜地调试“鸾鸣AI”的区块链模块,确保每个采样都能追溯到“青羽瑶”的原始录音;林小雨则抱着古筝跑遍了北京的非遗工坊,收集了三十种濒临失传的传统调式,编入《飞天》的变奏;沈昭音每天只睡西小时,把自己关在录音棚里,反复打磨即兴段落的呼吸节奏——她要让每个音符都带着“野生”的生命力,像鸣沙山的风,未经资本驯化。

出发去洛杉矶的前夜,秦远山突然带着作曲系的教授们造访。老头拄着拐杖,把一本《中国音乐史》拍在桌上:“丫头,这是我年轻时在格莱美做访问学者的笔记,上面记着他们评委的偏好——别信那些‘中立性’鬼话,他们骨子里认的是‘文化独特性’。”

他翻到某一页,用红笔圈出一行字,“记住,你代表的不是云巅,是那些埋在敦煌壁画里的音符,是林小雨爷爷没说完的故事。”

格莱美评审会的现场比沈昭音想象的更肃穆。暗红色的丝绒座椅,镀金的奖杯模型,评审们穿着定制西装,眼神里带着审视的锐利。

当她抱着琵琶走进会场时,能清晰地听见窃窃私语—— “就是她?靠资本上位的那个?” “听说她的非遗传承是伪造的。” “看她怎么搞砸这场即兴吧。”

季鸿远坐在嘉宾席的第一排,对着她举了举香槟杯,嘴角的笑容像精心计算过的弧度。陈风就坐在他旁边,正和洛杉矶交响乐团的指挥低声交谈,目光时不时扫过沈昭音的琵琶。 即兴环节开始,指挥果然故意放慢了《飞天》的前奏速度,试图打乱沈昭音的节奏。但她早有准备,指尖在琵琶上轻轻一转,将错就错地弹出段《十面埋伏》的变奏,硬生生把慢板拖回了原速。

苏杭的“鸾鸣AI”在后台实时运作,全息投影里,“青羽瑶”的3D虚影突然出现在舞台中央,与沈昭音的琵琶形成对话——古筝的泛音与琵琶的轮指交织,像敦煌壁画上的飞天挣脱了画布,在评审会的上空盘旋。

“那是什么?”有评审忍不住低声问。 “是中国唐代的‘青羽瑶’古筝!”周慕云的声音突然从后排传来,他受文化部委托,作为“非遗观察员”出席,“沈昭音女士正在用现代技术,重现失传的‘双琴共鸣’技法!”

当《飞天》的高潮来临时,沈昭音突然放下琵琶,走到舞台中央,清唱起来。没有伴奏,没有特效,只有她的声音在会场回荡,时而像鸣沙山的沙粒摩擦,时而像青鸾的啼鸣——那是她从鸣沙山木盒里的古筝弦上,破译出的江烁未完成的旋律。

评审们纷纷放下手中的打分笔,眼中的审视变成了惊叹。季鸿远脸上的笑容僵住了,陈风的手指紧紧攥着桌布,指节泛白。 即兴表演结束的瞬间,苏杭的全息投影突然出现在会场的大屏幕上——他播放了陈风团队伪造签名的证据链,从PS图层到IP地址,再到海外账户的转账记录,条理清晰得像堂普法课。

“还有这个!”林小雨的声音透过视频传来,她举着陈美琳十年前的采访录像,“陈美琳亲口说‘我哥陈风最擅长用钱买通评委’!”

会场顿时一片哗然。格莱美组委会主席脸色铁青,当场宣布成立调查组,暂停陈风旗下公司的所有合作。

季鸿远站起身,想悄悄离场,却被周慕云拦住:“季老先生,别急着走,我们还没讨论‘云巅挪用非遗资金’的审计报告呢。”

沈昭音站在舞台中央,看着这一切,突然想起季珩在飞机上说的话:“资本最怕的不是对抗,是透明。”

她低头抚摸着琵琶上的青鸾纹,那里还残留着“鸾鸣AI”的温度——苏杭在芯片里藏了个彩蛋,只要检测到“青羽瑶”的声波,就会自动播放江烁的声音:“音乐的战场,从来不在资本的账本上,在每个用心听的人心里。”

离开评审会时,洛杉矶的阳光正好。季珩靠在车门上,手里拿着份新的报纸——《纽约时报》己经刊登了更正声明,标题是“中国非遗的破壁之旅——从敦煌到格莱美”。 “季鸿远被董事会暂停职务了。”

他递给沈昭音一杯热可可,“调查组发现他挪用了三个亿的非遗专项资金,给陈风填了海外赌债的窟窿。”

沈昭音接过热可可,指尖的温度慢慢回升:“那你呢?要回云巅主持大局吗?”

季珩望着远处的好莱坞山,突然笑了:“我父亲的日记最后写,‘最好的资本,是让创造者安心创造’。”

他从口袋里拿出半块青铜编钟,与沈昭音的赤子项链再次合璧,“云巅的新章程里,我加了条‘艺术保护条款’——以后,所有非遗项目的投资,都由溯光声域和文化部共同监管。”

全息投影里,《青羽谣》的全球播放量突破了十亿。评论区里,有个外国听众用生硬的中文留言:“这不是资本的音乐,是灵魂的音乐。”

沈昭音看着合璧的编钟,突然明白结局——不是谁赢了谁,而是艺术终于找到了与资本共存的方式:像青鸾的双翼,左翼是资本的支撑,右翼是艺术的自由,唯有平衡,才能飞得高远。

飞机起飞时,沈昭音的手机收到两条消息。一条是秦远山发来的:“作曲系决定开设‘非遗数字化’课程,聘你当客座教授。”

另一条是匿名号码,只有一张照片——江烁站在南美洲的雨林里,手里举着块赤铜矿,背景里隐约能看见“青鸾”的石刻。

沈昭音握紧手机,编钟的红光在万米高空中闪烁。她知道,这一切暂时的落幕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序章,己经在格莱美的掌声里,在雨林的石刻上,悄然奏响。

而季珩看着她眼中的光芒,突然在备忘录里写下:“当青鸾的双翼同时展开,星烬便会重新燃烧——这一次,不再是灰烬,是燎原的火。” 手

机屏幕的光映在他脸上,像少年时第一次在全息影像里,看见Astra的五个人站在舞台上,眼里的光。

轨迹逆行:从传奇偶像到声波女王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轨迹逆行:从传奇偶像到声波女王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TQR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轨迹逆行:从传奇偶像到声波女王 http://www.220book.com/book/TQRV/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