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的夜风裹着马头琴的余韵钻进房车,林夏调试投影仪时,镜头里突然闯入个满脸通红的蒙古族少年,少年怀里紧紧抱着用蓝布包裹的物件,支支吾吾半天掏出个U盘:姐姐,这是我拍的《套马的汉子》,能...能帮我穿到网上吗?
沈清凑过来点开视频,晃动的镜头里,夕阳下套马的牧民身姿矫健如鹰,背景音乐竟是少年自己哼唱的呼麦,当晚,这段视频就被星火公益联盟推上首页,不到二十西小时播放量破百万,留言区里,有人询问能否来草原体验游牧生活,也有旅游公司联系少年,想合作拍摄宣传短片。
原来我们的力量,真的能改变些什么,林夏望着星空喃喃道,沈清突然猛拍方向盘,我们办个星火影像节吧!专门展映偏远地区孩子的作品!
半年筹备,第一届星火影像节在敦煌鸣沙山下开幕,沙漠里临时搭建的巨幕前,阿卜杜拉的喀什老城纪录片、阿依的彝族音乐短片、蒙古族少年的套马视频依次播放,当看到银幕上出现自己拍摄的画面,孩子们兴奋地在沙地上又蹦又跳,身后的驼队铃声与掌声交织成奇妙的韵律。
影像节意外引来了国际纪录片协会的关注,一位法国导演握着林夏的手激动地说这些未经雕琢的视角,展现了最真实动人的世界!很快,星火公益联盟与国际组织达成合作,孩子们的作品开始在全球巡展。
然而赞誉背后,质疑声也随之而来,有人在论坛发帖指责她们用孩子博眼球,甚至质疑公益资金去向,林夏整夜未眠,翻看着这些年的旅行日记和孩子们的信件,晨光初现时,她和沈清决定开启“透明计划”——将所有收支明细、设备流向、志愿者服务记录全部公开在平台上,还邀请网友投票决定下一站放映地。
在海南渔村筹备放映时,林夏收到阿卜杜拉的越洋电话,少年用流利的汉语兴奋地说,姐姐,我被喀什大学录取了,学的是影视传媒专业。
阳光突然被一片阴影笼罩,林夏抬头,看见十几个晒得黝黑的渔村孩子扒在房车窗口,每人手里都攥着贝壳、珊瑚和皱巴巴的纸团,最前头的小女孩踮着脚,把一张歪歪扭扭的画塞进车窗——画里,两个扎马尾的姐姐站在巨大的银幕旁,周围环绕着会发光的鱼群。
我们帮姐姐搬椅子,我会调音量,孩子们七嘴八舌的声音混着海浪声涌进房车,沈清笑着摸出藏在橱柜里的棒棒糖,却在拆开包装时愣住——糖纸上印着“星火影像节”的LOGO,那是她们去年找厂家定制的纪念品。
当晚的露天放映场,渔村码头被渔网改造的彩灯装点得如梦如幻,当银幕亮起阿卜杜拉拍摄的喀什夜市,孩子们发出惊呼,而镜头扫过馕坑时,后排突然传来熟悉的笑声,林夏转头,竟看见阿卜杜拉站在人群里,行李箱上还沾着飞机托运的标签。
我逃了两天课,少年摘下墨镜,眼底映着银幕的光,就为了看看你们给渔村孩子放电影的样子,他举起手里的摄像机,我想拍一部关于星火的纪录片,名字都想好了,叫《追光者》。
(http://www.220book.com/book/TQU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