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地的任务终于告一段落,虽然知青们的地翻得最差,但好歹在老杨头黑着脸的监督下勉强完成了。接下来的活计换成了更细致的“耙地”——用沉重的木耙(一种带齿的木制农具)将翻起的土块进一步打碎、平整。
这活计同样不轻松。沉重的木耙需要双臂持续用力拖拽,对臂力和耐力要求很高。林婉的双手因为反复结痂又被磨破,掌心一片狼藉,缠着破布条,握上粗糙的耙柄更是钻心的疼。
她一边忍受着痛苦,一边更加专注地运用呼吸法门和丹田暖流来支撑体力消耗。同时,她开始仔细观察老社员们使用的农具,特别是木耙。
她发现,老社员们用的木耙虽然也沉重,但耙齿的排列角度、耙柄的长度和粗细,似乎都经过一定的调整,更适合他们的身高和发力习惯。而分给知青的,都是些老旧、笨重、甚至有些变形的“处理品”。
工间休息时,林婉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立刻瘫倒。她强撑着走到堆放农具的田埂边,拿起分给自己的那把木耙。耙柄粗大笨重,握在手里很不舒服,发力时容易打滑。耙齿有些歪斜,排列也不均匀,导致拖拽时阻力大且不均匀。
她仔细端详着,又看了看旁边一把老社员放在那里、明显轻巧顺手的木耙,心中有了计较。
晚上回到知青点,等大家都睡下后,林婉没有立刻练功。她悄悄溜进堂屋(厨房),借着灶膛里未熄灭的微弱炭火光亮,找到了劈柴用的斧头。斧头很沉,刃口也有些钝。
她拿起那把属于自己的、沉重的木耙,借着微光,开始尝试改造。
首先,是耙柄。她用斧头小心地削掉耙柄上一些粗大的木结和毛刺,将握手处尽量削得光滑圆润一些,减少摩擦。这个过程很慢,也很费力,需要极其小心,避免发出太大声音。粗糙的木屑刺进她本就伤痕累累的手掌,疼得她首吸气。
接着,是调整耙齿的角度。她用斧头背当作锤子,小心地敲击那些歪斜的耙齿根部,尝试着将它们扳正,排列得尽量均匀一些。这需要巧劲,不能太用力把耙齿敲断。汗水顺着她的额角流下。
不知过了多久,炭火都快熄灭了。林婉终于停下了手。看着手中被自己初步“改良”过的木耙,虽然依旧粗糙简陋,但握手处光滑了许多,耙齿也相对整齐了一些。她试着挥动了一下,感觉比之前趁手了不少,发力似乎更顺畅。
她长长舒了口气,将木耙放回原位,清理掉地上的木屑,悄无声息地回到屋里。躺下时,掌心又添了几道新伤,但她心里却充满了期待。明天,试试效果。
第二天,林婉早早来到了地里,拿起自己改良后的木耙。当她握住耙柄时,那种顺手的感觉让她信心大增。开始耙地后,果然轻松了许多,原本费力的拖拽变得顺畅,掌心与耙柄的摩擦也小了很多。旁边的知青们看到她的状态,纷纷投来惊讶的目光。
“林婉,你这耙子咋跟变了个样似的?”有知青忍不住问道。
林婉笑了笑,“我昨晚稍微改了改。”
知青们围了过来,仔细打量着木耙,都觉得这改良很实用。老杨头看到后,也走了过来,他拿起木耙试了试,眼中露出一丝赞赏。
“丫头,有点子啊。”老杨头说道。
随后,在林婉的指导下,知青们纷纷开始改良自己的木耙。原本进度缓慢的耙地工作,效率一下子提高了不少。大家对林婉更加佩服,而林婉也因为这次改良,在知青点和村子里有了小小的名气。
七零俏知青:古武军嫂养娃日常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七零俏知青:古武军嫂养娃日常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TRK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