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2章 步后尘

小说: 陆逢时   作者:悠然南菊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陆逢时 http://www.220book.com/book/TTNG/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悠然南菊”推荐阅读《陆逢时》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愿嫂子和大哥恩爱白头!”

裴之逸笑嘻嘻地补充了一句,惹得二叔婶娘都笑起来。

陆逢时呵呵两声。

算是回答。

笑声祝福声碗筷的轻碰声,交织成最动听的元日乐章。

屋外寒风呼啸,屋内暖意融融,亲情成了抵御一切寒冷的炉火。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开封府。

大宋的都城,此刻正是火树银花不夜天。

御街之上,彩灯高悬,游人如织,百戏杂耍,喧闹鼎沸。

皇城宫苑内,更是丝竹盈耳,华灯璀璨,盛大的元日宫宴正在举行,文武百官,宗室勋贵济济一堂,共贺新岁。

然而,这份属于帝都的极致繁华与喧嚣,似乎与暂居在城南一家普通客栈的裴之砚关系不大。

他拒绝了同窗邀约去赏灯的提议,独自坐在略显清冷的客房内。

桌上,一盏孤灯摇曳。

映着他略显疲惫却依旧清俊的侧脸。

手边摊开的书卷,墨迹未干,显然刚刚还在用功。

窗外传来阵阵爆竹声和远处街市的喧哗,更衬得屋内寂静。

他推开窗。

寒冷的夜风夹杂着硝烟味和隐约的欢笑声涌进来。

他望着皇城方向那片被灯火映红的夜空,眼中没有多少对新奇事物的向往,反而沉淀着远超年龄的沉稳和思虑。

桌上,除了书本,还静静躺着一封薄薄的家书,那是他前些日子收到的,来自天云寺村。

信是陆逢时回的。

报了家中平安,一点琐碎之事都未提,更没有一句提到她自己。

他最后写的那封,也不知何时能收到回信。

会不会也如之前一样,寥寥数笔。

“家中......应是在吃年夜饭了吧?”

他低声自语。

清冷的眸子里漾开一丝极淡的温柔和思念。

他转身铺开信纸,研磨提笔,准备在元日的第一缕晨光来到之前,写下新年的第一封家书。

笔尖悬停片刻,最终落下的,依旧是那句保平安的开场:“二叔婶娘尊前,阿砚在京一切都好,勿念......”

至于他本身科考的压力,丝毫未提。

窗外的爆竹声更密了。

新的一年,就在这帝都与繁华喧嚣与游子的深沉思念中,悄然降临。

元月初九,年味尚未完全散去,赵启泽再次登门。

“陆娘子。”

他开门见山,声音低沉,“余杭郡那边,恐怕要出大乱子。”

赵启泽说话时,眉宇间带着疲惫。

陆逢时请她坐下,递过一杯热茶:“坐下慢慢说,转运使司有动静了?”

“不止是动静!”

赵启泽灌了口茶,润了润发干的喉咙,“过年期间,我本想趁值守松懈,看能否接触到更核心的卷宗库房。”

他在家过完元日,初二就去了余杭郡。

初三到了余杭郡来不及休息就在外围蹲守。

哪知库房外的守卫非但没有松懈,反而增派了人手,而且都是生面孔,气息剽悍,不似寻常衙役,更像是常年训练的兵士。

赵启泽继续道:“更奇怪的是,年后本该是漕船陆续启程北上的时节,但转运使司下发的调度文书却异常稀少,与往年同期相比,十不足一。

我暗中打听,有同僚含糊提到,似乎有大批漕粮被‘暂扣’,理由是需重新查验粮食品质。”

陆逢时眼神一凝:“大批漕粮被扣?”

还事在元日前后。

这不合常理。

按理这个时候,都是争分夺秒运粮北上,以防春汛或其他意外耽搁。

“正是!”

赵启泽深以为然,“这理由根本站不住脚!

“我怀疑,他们扣粮是假,暗中转运他处是真!

“而且,我早日试图靠近库房重地探查,差点被发现,若非我现在已经开始修炼,恐怕就栽了。

“我感觉,他们已经有所察觉,或者说,他们正在筹备一件大事,容不得半点差池。”

他看向陆逢时,目光带着诚恳和一丝期待:“我势单力薄,在转运使司内步步惊心,能接触到的层面实在太低。

“我怀疑,他们扣下的这批粮食,很可能就是关键证据。

但我一个人,根本无法深入调查,更别提获取实证。此事事关重大,不仅关乎我父亲的冤屈,更可能动摇国本。我,我想请你助我一臂之力!”

“你容我考虑考虑...”

陆逢时没有一口答应。

这是赵启泽自己的事,她指引他走上修道之路,帮他护着他父亲的亡魂,已经仁至义尽。

让她出谋划策可以,可若是帮他去查探漕粮一事。

就等于卷入朝廷之事。

与之前帮助衙门破获私塾命案和处理邪墓一事,有着本质的区别。

修炼之人,最忌如此。

夜深人静,陆逢时盘坐于自己院中。

筑基之后,她对天地灵气的感应更加敏锐,灵觉范围也大大扩展。

她沉下心神,内视己身。

丹田气海之中,那由五行本源与玄阴之力共同铸就的道基雏形十分稳固,缓缓旋转,散发着五色交融的莹润光辉。

玄阴珠静静悬浮在道基上方,如同一轮幽月,散发着温润清凉的气息。

无需丹药便能筑基,这份特殊性让她隐隐感觉到,她的“道”,或许与这方天地本身有着更深层次的联结。

闭目凝神时,她仿佛听见更远处的山川河流,草木生灵的微弱脉动。

一种渴望离开安稳之地,去更广阔的天地间行走的念头竟是在这黑夜中变得越来越清晰。

困守在这小小的天云寺村,她的修为或许能凭借玄阴珠缓慢提升。

但她的道心,她的战斗与应变能力,却如同温室的花朵缺乏风雨的锤炼。

赵启泽一事,对她来说,或许是一个契机。

次日,陆逢时来到旧宅。

陆逢时很少这么早来。

裴启云和王氏正在屋中烤火,见她来还想招呼着一起。

“二叔,婶娘,我有事需要外出一段时日。”

王氏放下手中的针线,面露担忧:“外出?这冰天雪地的,去哪里?”

陆逢时自然不会与他们说漕粮案,只是道:“是有些事情需要处理,地点在余杭郡一带,所以尚需不少时日。”

裴启云沉默片刻:“是否跟砚哥儿那个同窗有关?”

上次涛儿周岁生辰,那个赵姓后生来找他们,之后他私下问过裴之砚,知道人在余杭郡。

这段日子赵启泽几次来访,多少能猜到些。

陆逢时点点头:“是。他那边遇到些棘手的麻烦,需要帮手。”

裴启云把脚从烤火的炉子上拿下,往里屋去。

不一会拿来一个荷包:“去余杭郡多日,肯定需要银子,这个你拿着。”

“路上千万小心!”

王氏上前拉住陆逢时的手,“天寒地冻的,多带些厚衣裳,注意安全...”

“婶娘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

裴之逸从书房跑出来,脸上满是崇拜和不舍:“嫂子,你是要去余杭郡吗?那能不能和我一起?”

陆逢时:“书院不是过了十五才开课?现在去还早。”

“嫂子,你就带我一起去嘛!”

裴之逸道,“今日已经初十,路上还需一日,若是又要下雪,路更不好走,还不如与你一起走。”

“这样也好,路上有个照应。”

裴启云开口,“那你去收拾收拾,和你嫂子一块出发。”

裴之逸开心的去收拾包袱。

裴启云亲自赶着牛车送他们去黎溪镇,在赵家村村口,顺道捎上赵启泽。

赵启泽背着简单的行囊等候。

见到裴启云亲自驾车相送,连忙上前郑重行礼:“裴二叔,有劳您相送!”

裴启云摆摆手,目光在陆逢时和儿子身上停留片刻,最终落在赵启泽身上,带着长辈朴实的叮嘱:“赵家后生,路上多照应些。”

“此次是明润有求于弟妹,弟妹能答应帮忙,我感激不尽。”

裴启云点头,驱赶着牛车。

到达黎溪镇,换乘了前往府城的骡车,一路颠簸。

裴之逸少年心性,初时还能因与嫂子同行而兴奋,很快便被长途乘车的枯燥和寒冷消磨,裹着厚袄缩在角落打盹。

陆逢时则闭目养神,实则默默运转功法。

赵启泽却心事重重,一路沉默。

紧赶慢赶,终于在元月十二日的傍晚,裸车抵达了余杭郡城。

作为两浙路的首府,又是漕运重镇。

余杭郡的繁华可想而知。

虽已入夜,但城门处依旧车马喧嚣,灯火通明。

高大的城墙在暮色中投下厚重的阴影,城头巡逻兵士的甲胄在灯火映照下闪着寒光,透着一股肃杀之气。

赵启泽熟门熟路,引着两人穿街过巷,在一家名为“悦来”的普通客栈安顿下来。

客栈不大,但还算干净整洁。

“陆娘子,裴贤弟,你们且再此歇息一晚。明日一早,我先送裴贤弟去鹤山书院。”

赵启泽安排好房间后道。

他在鹤山书院读了五年,熟门熟路。

“有劳赵兄。”

裴之逸脸上全是初到繁华之地的兴奋。

去鹤山书院几个月,还未有机会来府城内一逛。

尤其是尚余年味的府城。

便是只这么看着,他也觉得十分满足,并暗暗畅想着,有朝一日能去往京都城,在那里落下脚跟...

一夜无话。

次日清晨,赵启泽便带着裴之逸前往位于城西的鹤山书院。

书院依山而建,规模宏大,青砖黛瓦,古木参天,自有一股庄重清雅的文气。

这个时候学子基本都还在家中。

书院很是安静。

将裴之逸顺利交给书院的管事,又细细叮嘱一番,这才告辞离开。

“陆娘子,裴贤弟已安顿好。我们...可以开始了。”

陆逢时坐在窗边,正望着楼下熙攘的街市。

闻言,她收回目光,看向赵启泽:“嗯,说说你打算从哪里入手?”

赵启泽是个有想法有能力的人。

刚开始发现那些线索的时候,或许一时乱了针脚。

相信这几日,他肯定沉下心来想出对策,只是实行起来,需要她配合。

果然,赵启泽从怀中掏出一个小本子和几张皱巴巴的纸条。

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他这两个月暗中收集的信息。

“转运使司衙门就在城东,靠近运河码头。我现在的身份是司内仓部一个最底层的核算书吏,负责核对一些零散入库的杂项物资账目,”

他语速不快,尽量条理清晰,“年前我发现调度异常,年后更加证实了这一点。

“本该发往京城的漕船,大部分都滞留着。

“司内给出的公开说法是粮食品质存疑,需重新核验。”

他指着本子上一个标记:“我多方打探,这批被‘暂扣’的粮食,数量极其庞大,保守估计占了此次冬漕总额的三成以上!”

“而且,扣粮的命令层级很高,直接来自转运副使范锷。”

“范锷?”

陆逢时记下这个名字。

“是,此人乃转运使吴居厚的心腹副手,在司内权利不小。”

赵启泽继续道,“库房重地守卫森严,尤其存放这批‘待验’漕粮的甲字三号仓区。”

陆逢时点头。

这点前几日赵启泽已经说过。

门口增加了不少守卫,还都是气息沉稳之辈。

“甲字三号仓区...”

陆逢时沉吟,“位置在何处?守卫轮换可有规律?”

“就在转运使司衙门后身,紧邻内河小码头,方便装卸。守卫具体如何轮换,目前还不清楚。

“上次我去摸排,守卫很是警觉,若不是我有司内的腰牌,只怕没有那么容易脱身!不过我发现白日相对松懈些,都是衙门原有的漕丁,入夜后则多是那些生面孔。”

赵启泽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弟妹,我有个想法。”

“说来听听。”

“硬闯探查绝无可能,风险太大。”

“可从账目上做突破,司内有一负责誊抄整理旧档的老吏,为人还算耿直,又嗜酒如命,或许能从他那里找出蛛丝马迹。”

“范锷以待验这个借口,扣下巨额粮食。想必不会在三号仓放太久。”

陆逢时再次起身走到窗边,目光仿佛穿透街道的喧嚣,遥遥投向城东转运使司的方向。

他的确还是想太简单了。

等自个从旧档翻出来蛛丝马迹,那些粮食早不知别运往何方。

“账目也要查。”

陆逢时转过身,“但守卫森严的甲字仓区,更需亲自‘看’一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TTN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陆逢时 http://www.220book.com/book/TTNG/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