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5月22日的迈阿密,比斯坎湾的晨雾还未散尽,国际特区的3G信号塔己开始传输数据。致一科技的工程师小李举着华顾3G手机,看着视频通话里郑州工厂的流水线清晰运转,忍不住吹了声口哨——下载速度比2G快了10倍,昨天用2G传完一份芯片设计图花了40分钟,现在3分钟就搞定。
“黄总,您的3G测试报告出来了!”小李跑进英伟达总部的研发中心,递给黄仁勋一份数据单。53岁的黄仁勋穿着印有“GPU”字样的T恤,头发比八年前更白了些,眼神却依旧锐利。他指着屏幕上的波形图:“延迟控制在50毫秒以内,比高通的方案还稳。沈诗涵女士说的‘3G是智能时代的地基’,果然没说错。”
窗外的迈阿密国际特区,己从八年前的荒地变成美国第西大城市。高楼间的太阳能板连成蓝色海洋,黄仁勋住的发电别墅区就在特区核心区,每栋别墅的光伏板日均发电量足够供三户家庭使用——八年前他住的公寓,如今成了年轻人争抢的租房热点,租金里包含“3G网络免费使用”的福利,这是沈诗涵当年定下的“科技配套标准”。
***上午十点,洛克菲勒家族的继承人、28岁的伊莎贝拉走进致一资本迈阿密办事处。她穿着香奈儿套装,手里却捧着本泛黄的《从黑暗到黎明》,扉页上有沈诗涵的签名。“我父母还是不相信,”她对办事处主任说,“他们觉得‘虚拟港股’是天方夜谭,可沈女士在1998年写的《未来金融》里预测,2035年的虚拟港股效益会是传统港股的几十倍——现在的科技发展速度,让我越来越信。”
主任递给她一份最新的3G应用报告:“您看,3G网络让跨境交易的延迟从2小时降到5分钟,这就是‘虚拟港股’的基础。就像八年前没人信迈阿密能成第西大城市,现在不也成了现实?”
伊莎贝拉翻到书里的夹页,是沈诗涵手绘的“科技发展时间轴”:1998年2G普及,2005年3G落地,2015年4G商用,2025年5G覆盖,2035年虚拟经济成熟。“每一步都踩着点,”她惊叹道,“我爷爷总说‘洛克菲勒的眼光能看十年’,沈女士却能看三十年——这才是真正的超前。”
***中午,黄仁勋在星畅有机餐厅宴请伊莎贝拉。菜单上的“3G特供套餐”很应景:用5G冷链运来的阿拉斯加鳕鱼,搭配迈阿密本地的有机蔬菜,连餐后甜点都是3D打印的“芯片造型”巧克力。
“八年前,沈女士劝我把英伟达的研发重心放在GPU上,说‘3G时代需要大量图形处理能力’。”黄仁勋举起酒杯,“当时华尔街的分析师都笑她疯了,现在看看,我们的GPU占全球市场的65%,股票市值涨了20倍——她不是超前,是看懂了科技的‘必然趋势’。”
伊莎贝拉点头,说起家族基金的投资调整:“我说服父母把5%的资金投给致一科技,还把爷爷收藏的巴菲特签名照换成了沈女士的《未来金融》首印版。上周拍卖会上,她1998年的投资笔记被拍到了300万美元,比巴菲特的手稿还贵。”
***下午三点,特区的3G体验中心挤满了人。年轻人用华顾3G手机视频通话,老人在智能终端上查询健康数据,孩子们则戴着VR眼镜“游览”巴拿马运河港口——这些场景,都出现在沈诗涵1998年的规划图里。
中心的电子屏循环播放着“科技里程碑”:1998年迈阿密科技园区奠基,2000年英伟达GPU量产,2003年3G测试启动,2005年特区人口突破200万……每个节点旁都标注着“致一资本参与”,像一串被资本串联起来的珍珠。
伊莎贝拉站在屏幕前,给纽约的父母打视频电话。镜头里,母亲正翻看《未来金融》,父亲则盯着虚拟港股的模拟数据——那是致一科技用3G网络搭建的测试系统,收益率曲线陡峭得惊人。
“爸爸,您看这延迟,比华尔街的交易系统还快。”伊莎贝拉指着屏幕,“沈女士说,‘科技从不是颠覆传统,是让传统长出翅膀’,虚拟港股不是取代港股,是让港股的血液流得更快。”
***傍晚,黄仁勋陪伊莎贝拉参观他的别墅。车库里停着太阳能电动车,屋顶的光伏板正给储能电池充电,客厅的大屏幕上显示着“今日发电量:28度,抵扣电费后盈余5.6美元”。
“这就是沈女士说的‘科技生活化’。”黄仁勋笑着说,“八年前我住公寓时,从没想过能靠屋顶发电赚钱。她的厉害之处,不是预测未来,是让未来落地时,每个人都能接住。”
伊莎贝拉望着窗外的特区夜景,3G信号塔的灯光与太阳能别墅的光芒交织成网。她突然明白,为什么沈诗涵能取代巴菲特成为新的“投资偶像”——巴菲特赚的是“时代的钱”,而沈诗涵赚的是“创造时代的钱”。
***晚上七点,沈诗涵的越洋视频电话打了进来。屏幕里,35岁的她正站在深圳的致一科技总部,身后的电子屏显示着“虚拟港股测试版上线倒计时”。
“伊莎贝拉,洛克菲勒家族的信托基金要是想参与内测,我给你留个名额。”沈诗涵笑着说,“2035年还远,但现在种下的种子,到时候才能长成大树。”
伊莎贝拉用力点头:“我不仅要参与,还要让爷爷的基金会也加入。他总说‘伟大的投资是看清十年后的天’,您己经看清了三十年的天,我们不能错过。”
挂了电话,黄仁勋递给伊莎贝拉一本沈诗涵送的《科技与人性》,扉页上写着:“3G不是终点,是起点。当数据像空气一样流动,每个普通人都能站在科技的肩膀上——这才是未来的模样。”
***深夜,迈阿密的3G网络依旧繁忙。伊莎贝拉在酒店房间里写投资报告,开篇引用了沈诗涵的话:“预测未来的最好方式,是创造未来。”她决定明天就飞回纽约,推动家族基金的全面转型——不是因为“女版巴菲特”的名气,而是因为那些正在3G网络里流淌的数据、正在光伏板上跳跃的阳光、正在年轻人眼里闪烁的期待,都在证明:属于沈诗涵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特区的灯光渐次熄灭,唯有3G信号塔的红灯依旧闪烁,像在为一个更明亮的未来,持续导航。
(第五十六章 完)
九七红妆致一风云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九七红妆致一风云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TUD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