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9月2日的深圳,云顶壹号别墅的书房里,沉香的烟气与光伏台灯的暖光交织。沈诗涵坐在花梨木书桌后,华顾3G电脑的屏幕亮起,35岁的苏曼卿出现在画面里——这位晋商富家女穿着月白色旗袍,背景是太原老宅的雕花窗棂,身后的博古架上,煤矿模型旁多了块深蓝色的光伏板样品。
“诗涵,还是你有远见。”苏曼卿的声音带着感慨,指尖划过屏幕上的财务报表,“我家代理的致一光伏板,这半年的收益抵得上以前煤矿五年的利润。上周去大同考察,农户说‘屋顶装块板,年赚500块’,比挖煤踏实多了。”
沈诗涵笑着递过一杯星畅有机茶:“记得1998年在北大,你说‘晋商的根在煤矿’,现在看来,根可以不变,枝叶得往新处长。你父亲的煤矿改造方案,致一科技的工程师看过了,光伏板与煤矿塌陷区的结合,技术上完全可行。”
屏幕里的苏曼卿翻出改造图纸:“老煤矿的竖井太深,填起来成本太高,工程师说可以改成‘地下储能电站’,白天用光伏板发电,晚上把多余的电存进去,这主意太妙了!”她突然红了眼眶,“上个月股东大会,叔叔们还在吵‘不能丢了煤矿的老本行’,现在看到收益表,没人再反对了。”
***晚上八点,沈诗涵调出致新银行的网点布局图,在太原的位置上点了个红点:“商业银行太原分行下周就能落户,行长是咱们的同班同学赵磊,本地人,熟悉山西的政策。你家的光伏代理公司要贷款扩产,首接找他,‘绿色信贷’利率比基准利率低1.5%。”
苏曼卿立刻记下赵磊的电话:“上周去申请其他银行的贷款,他们嫌‘光伏是新事物’,审批流程拖了一个月。还是老同学靠谱,知道‘转型的阵痛不能等’。”她指着屏幕上的致一科技官网,“我己经在‘政企合作通道’提交了申请,想让太原成为‘光伏+煤矿’的试点城市,就像深圳的‘科技+金融’模式。”
沈诗涵点开申请详情:“赵磊会协调山西省国资委,下周带团队去你家煤矿实地考察。致一资本的‘能源转型基金’准备了20亿,专门投给像你们这样的传统企业,条件只有一个——三年内煤矿产能削减50%,光伏板安装量达到10万块。”
“没问题,”苏曼卿爽快答应,“我爸说,要是能把煤矿变成‘光伏产业园’,他宁愿把‘晋商煤矿’的牌子换成‘晋商新能源’。上个月去巴拿马考察,看到你们的港口全靠太阳能运转,他回来就说‘以前是挖地下的黑金子,现在要采天上的阳光’。”
***晚上九点,赵磊的视频请求接入通话。这位40岁的商业银行行长,穿着致新银行的藏青西装,背景是太原分行的装修现场:“诗涵,曼卿,分行的光伏幕墙明天就能完工,用的是华顾科技的最新款,转换效率20%,比普通玻璃省电50%。”
他调出为苏曼卿定制的贷款方案:“代理公司的流动资金贷,额度5000万,随借随还;煤矿改造的项目贷,期限10年,前两年只还利息。沈总说‘晋商转型是大事,银行得搭好桥’,我们的审批系统用了启明星辰3.0,最快三天就能放款。”
苏曼卿看着方案,突然想起大学时三人在未名湖畔的约定:“以后要让山西的煤老板变成‘新能源大亨’。”如今约定在3G视频里照进现实,她忍不住笑起来:“那时候赵磊总说‘银行家要懂实业’,现在看来,你不仅懂,还懂最前沿的实业。”
***深夜,书房的光伏系统自动切换至夜间模式,屏幕亮度调暗以节省电量。沈诗涵看着苏曼卿在图纸上标注“光伏板安装点”,突然想起1998年的毕业纪念册,苏曼卿在扉页写的“愿我们的家乡,既有煤的温度,也有光的明亮”。
“曼卿,”沈诗涵轻声说,“致一科技的‘乡村光伏计划’想在山西落地,让农户用屋顶发电赚钱,你们的代理公司可以负责安装和维护,这又是一块新市场。”
苏曼卿的眼睛亮起来:“我明天就去大同的村子考察!我爸说,晋商的本分是‘利国利民’,挖煤是为了取暖,发电也是为了取暖,本质上没区别,只是方式更干净了。”
***凌晨,视频通话结束前,苏曼卿举着那块光伏板样品,对着镜头说:“诗涵,谢谢你让我知道,传统不是包袱,是可以翻新的布料。等太原的光伏产业园建成,我请你吃刀削面,用太阳能灶煮的那种。”
沈诗涵笑着点头,目送屏幕里的晋商之女转身投入工作——她的身影在老宅的灯光里,与窗外深圳的光伏大厦遥相呼应,像两颗在能源转型时代里,重新焕发光芒的星辰。
(第七十章 完)
作者“穿越神探夏洛克”推荐阅读《九七红妆致一风云》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TUD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