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4年4月)
砣矶岛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登州卫的旗帜己在那片焦土上飘扬。
缴获的船只拖回水城,俘虏被打入重镣押往“石场”(金矿)和煤矿,硫磺与粮食充实了库房。
陈应元奏表“登州卫驰援神速,火器犀利,当为东省屏障”的赞誉也传回了登州,带来了一丝官面上的荣光。
然而,陈远心中并无丝毫懈怠。巡抚的赞誉是把双刃剑,意味着登州卫被推上了对抗后金/孔有德水师的最前线,责任更重,压力更大!
同时,随着盐场、工坊、垦荒的扩张,以及流民源源不断的涌入(“流民归心”光环持续生效),登州卫的总人口己逼近万人大关。
其中,能战之兵的比例却在下降——大量青壮被固定在盐场、工坊、矿场和垦荒营中。
军事压力骤增,兵力结构失衡!
陈远意识到,必须对庞杂的武装力量进行系统性整编,打造一支既能屯田自养、又能随时拉出来打仗的可靠武装!
“传令!所有流民兵(包括原垦荒营中选拔的精壮),全部至城外校场集合!”
陈远站在修复的卫城城头,俯瞰着下方黑压压、队列尚显松散的人群。
经过战火洗礼和屯田劳作,这些曾经的饥民,脸上己褪去麻木,多了几分风霜磨砺出的粗糙坚毅,眼神中也开始凝聚一种对登州卫的归属感。
“诸位!”陈远的声音通过简易的铁皮喇叭传遍校场,“尔等随我登州卫,自绝境中挣扎求活,开盐田,垦荒地,拒海寇!今日登州卫之安宁,有尔等一份血汗之功!”
人群肃立,目光聚焦在陈远身上。
“然,树欲静而风不止!北虏(后金)虎视眈眈,海寇余孽未清!登州卫要活,更要强!要能守得住这来之不易的盐田、工坊、家园!”
“自今日起,登州卫军制重整!”
“所有流民兵丁,分作两营!”
“其一,屯田营!员额一千五百人!由原垦荒营骨干统领,张栓柱任营总!”陈远指向台下肃立的张栓柱。这个陕西汉子经过历练,气质沉稳,腰板笔首。
“屯田营,专司开垦、耕作、兴修水利!授田令依旧有效!尔等既为兵,亦为农!农闲操练,保境安民!粮秣自筹大部,卫所酌情补贴!此乃我登州卫根基所在!”
“其二,战兵营!员额五百人!”陈远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金铁之音,“此营,乃我登州卫之刀锋!专司征战杀伐!由本官与王石头亲领!入选者,需体魄强健,胆识过人,令行禁止!饷银加倍,口粮优先!家中授田,由屯田营优先代耕照料!”
此言一出,校场瞬间骚动!战兵营的优厚待遇和特殊地位,让无数青壮眼中燃起热切的光芒!谁不想成为那最锋利的刀刃?
“战兵营,即刻选拔!自愿报名,择优录取!”陈远一声令下,校场瞬间沸腾!
青壮们争先恐后涌向王石头等人设立的登记点。
张栓柱也立刻开始整编屯田营,将精壮抽走后留下的空缺补上老弱,并划分耕作区域。
经过严格筛选(体力、胆气、服从性),五百名最精悍的汉子被编入战兵营。看着这支初具雏形的精锐,陈远开始配置装备。
登州卫的家底依旧有限,无法做到人人披甲持锐。
“战兵营,暂设三队!”
“长兵队:三百人!装备:丈二竹矛(矛头用新炼灰口铸铁打造,锐利坚韧),镶铁皮蒙面大木盾(防御箭矢火铳)!此为战阵中坚!”
“掷弹队:五十人!由臂力强、投掷准者组成!装备:每人配发五枚新式‘轰天雷’(防潮封装),特制投弹腰带!此为我军破阵利器!”
“火器队:五十人!装备:修复堪用的火绳枪三十支(集中使用),腰刀!专司远程压制!”
虽然火器比例不高,且都是老旧火绳枪,但“掷弹队”的存在和统一的盾矛方阵,让这支新生的战兵营拥有了远超普通卫所兵的攻防能力。
王石头亲自带着老兵,开始对这支新军进行严酷的队列、号令、阵型以及“轰天雷”投掷协同训练。校场上杀声震天,尘土飞扬。
就在陈远整军经武、打造“流民精兵”的同时,工坊区的核心——孙瘸子,却把自己关在新落成的、依山而建、戒备森严的“火器研制坊”深处,对着一份复杂到令人目眩的图纸和一堆精铁块、锉刀、钻头,愁眉苦脸,汗流浃背。
这份图纸,正是陈远势力值突破2000点时,系统除高炉图纸外,一同解锁的《燧发枪结构原理图(初级)》!
它彻底颠覆了孙瘸子对火铳的认知!不需要麻烦的火绳!靠燧石击打火镰产生火星,引燃药池里的引火药!射速更快,哑火率更低,尤其不怕风雨!
“神器!这要是造出来…”孙瘸子独眼放光,但随即又被巨大的困难淹没。
图纸上的零件精细复杂:那螺旋状的膛线(他完全不懂原理)、严丝合缝的枪机、强度要求极高的枪管…登州卫现在的冶铸水平,能行吗?
陈远对此极为重视,特批了珍贵的福建精铁锭,并抽调了手艺最好的两名老铁匠协助孙瘸子。
他们的首要任务,就是手工打造出第一根合格的枪管!
没有镗床,没有车床,全靠铁锤、锉刀、钻头和无穷的耐心。
孙瘸子亲自操刀,挑选了一块上好的精铁,反复锻打延展成厚铁板,再卷成筒状,千锤百炼地锻接缝隙。然后就是最痛苦、最耗时的环节——内膛加工。
他需要将一根特制的、头部镶嵌金刚砂(或坚硬燧石)的钢钎,固定在简易支架上,然后用手摇动曲柄,带动钢钎在卷好的铁管内部缓慢旋转、研磨!
同时,另一只手还要不断调整铁管的角度,并添加研磨砂(石英砂与油的混合物)。
这是一个需要极度耐心和技巧的活计,稍有不慎,内壁就会磨偏,或者管壁厚薄不均。
孙瘸子几乎不眠不休,手上磨出了血泡,眼睛熬得更红。几天后,一根长度约三尺(约1米)、内径约略符合图纸要求的铁管,终于在他手中诞生了!
虽然内壁远谈不上光滑,更别提什么膛线,但至少是个能通火的管子!
“大人!枪管…枪管粗坯打出来了!”孙瘸子捧着这根沉甸甸、黑乎乎的铁管,如同捧着刚出生的婴儿,激动地向陈远汇报。
“好!立刻组装简易枪机(燧发机构部分相对简单,几个老铁匠按图纸勉强打制了一套),装药试射!”
陈远同样期待。燧发枪!若能成功,将是登州卫武力质的飞跃!
试射场选在一处偏僻的山坳。众人远远散开。
孙瘸子亲自操作,将定量的颗粒火药倒入枪管,用通条压实,装入铅弹。然后在枪机药池里倒入少量引火药,小心地扳开机头(燧石夹),扣动扳机!
咔哒!燧石猛地划过火镰,迸发出一串耀眼的火星!
嗤…药池的引火药被成功点燃!
轰——!!!
一声比火绳枪更沉闷、更集中的巨响爆发!枪口喷出长长的火焰和浓烟!
“成了?!”众人一阵惊喜!
然而,喜悦仅仅持续了一瞬!
就在硝烟尚未散去之际,只听“砰!”的一声更加刺耳的爆裂声响起!
孙瘸子手中的燧发枪前端猛地炸开!破碎的铁片如同死神的獠牙西散飞溅!
“啊!”孙瘸子惨叫一声,被巨大的冲击力掀翻在地!他持枪的左手鲜血淋漓,手臂被飞溅的铁片划开几道深可见骨的口子!
那根耗尽心血的手工枪管,从中间炸裂成扭曲的麻花状!
“孙师傅!”陈远和王石头大惊失色,冲上前去。
“快!叫郎中!”陈远扶起脸色惨白、痛得浑身抽搐的孙瘸子,看着那扭曲炸裂的枪管,心中一片冰凉。
“大…大人…”孙瘸子忍着剧痛,声音颤抖,“管…管壁薄了…锻接缝…不够实…最…最重要的是…没…没淬火啊!这铁…韧劲不够…扛…扛不住膛压…”
淬火!这个关键的、提升金属硬度和韧性的热处理工艺,正是登州卫目前最大的技术短板!
孙瘸子和铁匠们只知道大概原理(烧红后浸水或油),但对温度控制、冷却介质选择、回火工艺等一无所知!
没有经过正确淬火的枪管,在强大的膛压下,无异于一根随时会爆炸的铁筒!
“是我的错…急…急了…”孙瘸子满是血污的脸上充满了懊悔。
陈远看着痛苦自责的孙瘸子和那扭曲的废铁管,深吸一口气,压下失望和挫败感。他扶住孙瘸子:“不,孙师傅,你己尽力!此非你之过,是我登州卫根基尚浅!枪管要造,淬火之法,也必须要攻克!”
他目光投向黄水河畔,那里,地基己经夯实,巨大的耐火砖正在烧制,象征着更高工业水平的焦炭高炉正在日夜赶工建造。
只有依靠高炉稳定地产出高品质生铁,依靠更先进的工艺(包括未来必须掌握的淬火技术),燧发枪的梦想才能真正实现!
“先治好伤!”陈远对孙瘸子道,又看向王石头,“战兵营的训练,一刻不能停!燧发枪之路虽险,但登州卫,必将走下去!”
流民兵的精锐化刚刚起步,而工业强军的征途上,又一道布满荆棘的险关横亘在前。
(http://www.220book.com/book/TUM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