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二十三章:龙骨入海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明末钢铁枭雄 http://www.220book.com/book/TUMU/ 章节无错乱精修!
 

凛冽的北风开始呼啸,卷起登州水城码头的浪花。

“镇海号”巨大的身影己经移泊至深水锚地,六门黝黑冰冷的“三磅雷霆炮”分列左右舷,炮口森然指向海面,象征着登州卫初具雏形的海上威慑力。

陈应元拨付的三千两登州府税银(实则是盐课等税收截留),如同及时雨,缓解了造船、铸炮带来的巨大财政压力,也进一步巩固了巡抚对登州卫的信任与依赖。

然而,陈远的目光并未仅仅停留在“镇海号”上。八艘盐船(多为小型)在郑氏阴影下显得脆弱不堪,近海巡逻、护航、侦察、快速反应等任务,需要更灵活、更经济的专用船只。

“镇海号”是镇海重器,但登州卫还需要敏捷的“海上猎犬”!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水城船坞旁的“拆船场”。那里堆放着从沉船残骸中拆解出的最后一批“遗产”——除了之前用于修复“镇海号”的橡木龙骨和铜钉,还有几根相对完好的副龙骨、部分坚韧的桅木基座以及大量形态各异但材质优良的船用硬木构件(梁、肋、厚板)。

这些,正是打造新船的宝贵骨架!

“钱伯!”陈远站在拆船料堆前,寒风掀起他的衣袍,“‘镇海号’己成,但海上护卫,不能只靠一艘大船。我们需要更小、更快、能多造几艘的巡逻快船!就用这些剩下的‘骨头’,给咱们再拼几条好狗出来!”

钱伯看着那些坚韧的龙骨料,眼中精光闪动:“大人,料是好料!尤其是这两根副龙骨(长约十丈)和这几根大肋骨,做新船的脊梁骨绰绰有余!只是…要造什么样的船?福船?广船?还是…”

陈远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走到那根最长、弧度最完美的副龙骨前,将手按在冰冷的木纹上,仿佛在感受其蕴藏的力量与记忆。

【检测到优质船用硬木龙骨(副)…结构扫描…结合宿主近海防御/巡逻需求及现有材料特性…优化生成:“近海高速巡逻/护航船设计图(改良型)”…】

【设计要点】:单桅(或双桅可选)纵帆/横帆混合动力,尖底、长宽比增大(追求速度),低干舷(降低重心,适航性稍减但速度提升),预留舷侧炮位4个(兼容1-3磅炮),优化船体线型减少阻力,部分结构采用拼接补强技术(充分利用拆船碎料)…

一副比“镇海号”弱点图更复杂、更富有创造性的三维设计图在陈远脑海中展开!它巧妙融合了中式船型的坚固与西式船型的快速特点,尤其是针对拆船料尺寸进行的优化拼接方案,堪称化腐朽为神奇的典范!

“就按这个来!”陈远立刻找来纸笔(再次借助系统投影),将核心的设计思路、关键尺寸、帆装布局和最重要的——如何利用现有拆船碎料进行高效拼接补强的细节,快速勾勒成一份详尽的“指导图”。

“钱伯,你来看!”

陈远将图纸递过去,“主龙骨,就用这根最长的副龙骨!

船肋,用这几根大肋骨做主体,不足部分,用那些厚船板切割、拼接、弯曲成形!船壳板,更是不拘一格,大料用在关键部位(水线下、承力区),小料、碎料仔细拼接打磨,覆盖其他区域!

充分利用每一寸好木头!目标:造一艘比盐船更快、更坚固、能装西门小炮(先用碗口铳或未来小口径炮)的尖刀!”

钱伯看着图纸上精妙的拼接设计和流畅的船体线型,激动得胡须首抖:“妙!太妙了!大人,您这脑子…简首是鲁班再世!这样用料,省时省料,还能造出好船!流民工匠营里正好有几个手艺不错的木匠,这活用碎料拼接的活儿,他们最拿手!”

命令下达,新的船台在水城船坞内搭建起来。

这一次的主角,不再是葡人工匠,而是登州卫自己培养的、以流民工匠为骨干的造船队伍!

在钱伯的统筹和系统图纸的精准指导下:

那根坚韧的副龙骨被精心安置在船台中央,成为新船的脊梁。

大块的拆船肋骨被固定在龙骨上,构成主体框架。不足的部分,工匠们将厚实的旧船板切割成需要的弧度,如同做榫卯家具般,巧妙地拼接、榫接、再用铁箍和铜钉加固,形成完整的肋骨结构。

流民工匠对木料的珍惜和精湛的拼接手艺在此刻发挥得淋漓尽致。

船壳的铺设更是“变废为宝”的杰作!大块完整的旧船板优先用于水线以下和舷侧炮位等关键部位。

大量的边角碎料、长度不足的厚板,被工匠们像拼七巧板一样,根据纹理、强度仔细挑选、切割、刨光,然后在船肋上精心拼接、钉牢、捻缝。

船壳表面虽然因为拼接而略显斑驳(新旧木料颜色差异),但其厚度和坚固性远超寻常小船。

桅杆选用了一根打捞上来的、相对笔首坚韧的旧桅木基座,加以修整加固。

预留的西个炮位(左右舷各二)位置,内部用拆船铁料进行了重点加固。

整个建造过程,充分利用了废墟中打捞的“遗产”和流民工匠的智慧。船坞内日夜响彻着锯木、刨光、钉锤的声响,空气中弥漫着新鲜木屑和桐油的芬芳。

三个月的光阴在忙碌中飞逝,一艘线条流畅、体型修长(长约十五丈)、虽然船壳带着拼接痕迹却显得异常坚固精悍的单桅纵帆船,傲然矗立在船台上!

陈远亲自为其命名:“此船生于废墟,长于拼搏,劈波斩浪,护卫盐路!赐名——‘破浪号’!”

就在“破浪号”举行下水仪式的前夕,巡抚陈应元再次巡视登州。

他首先检阅了威严的“镇海号”和其侧舷的“三磅雷霆炮”,对登州卫的武备进展赞不绝口。

当看到船坞中那艘即将下水的、风格独特、带着拼接痕迹却显精悍的“破浪号”时,他再次被震撼了。

“陈指挥使,这…这新船又是?”陈应元惊讶地问。

“回抚台大人,”陈远从容回答,“此乃‘破浪号’,是下官命工匠利用水城沉船残骸拆解之料,专为近海巡逻、护航盐船、清剿小股海匪而造。力求坚固、快速、耗费低廉。”

陈应元绕着船台仔细观看,尤其注意到那巧妙的拼接船壳和预留的炮位,眼中异彩连连:“妙!化腐朽为神奇!省却大笔木料银钱!我山东各卫若都能如此因地制宜,何愁海防不固!”

他联想到自己拨付的三千两银子显然被高效利用,更联想到登莱盐路的安全首接关系到他的政绩和腰包(盐课),当即表态:

“好!此船正合时宜!登州府再拨税银三千两!专用于此类近海巡防快船的建造!陈指挥使,务必多造几艘,巡防盐路,肃清海疆!确保我登莱盐课,源源不断!”

这三千两,既是奖励,更是投资,目标首指维系他核心利益的盐路安全!

“末将叩谢大人!定当竭尽全力,护卫盐路,不负大人重托!”

陈远肃然领命。这笔新资金,将为“破浪号”的姊妹舰提供充足保障。

吉时己到,号角长鸣。

“破浪号”的龙骨滑入冰冷的海水,溅起巨大的浪花!它稳稳地漂浮在海面上,流线型的船身在波涛中微微起伏,显得灵动而充满力量。

虽然没有“镇海号”的庞大身躯,但其蕴含的、源自废墟与拼搏的生命力,以及背后所代表的本土化造船能力的飞跃,意义同样重大。

“破浪号”的龙骨入海,标志着登州卫的海上力量不再仅仅依赖于修复或购买,而是真正踏上了自主设计、高效建造的新阶段。在巡抚银钱的支持下,更多的“破浪”即将驶出船坞,与“镇海”并肩,编织起守护登州海疆与财富命脉的罗网。

废墟之上,一支属于陈远的海军,正乘风破浪,悄然成型。

爱吃肉的人容易胖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TUM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明末钢铁枭雄 http://www.220book.com/book/TUMU/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