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两行由代码写成的、如同梦呓般的文字,静静地躺在《申江百年风物考》的扉页上,却像两块烧红的烙铁,狠狠地烫在了我的心上。
“如果历史可以被改写……” “那么,那个在火灾中死去的、爱看书的小女孩……是不是……也可以被改成‘从未存在过’呢?”
在这一刻,我终于明白了。
这个BUG的核心,不是“认知污染”,也不是“现实扭曲”。
是“执念”。
一个父亲,对逝去女儿的、足以扭曲世界规则的、深不见底的执念。
“我的天……”王胖子凑过来看到了那行字,脸上的惊恐,瞬间被一种更加复杂的情绪所取代,那是同情,是悲伤,“这……这本书的背后……是一个想让女儿‘复活’的父亲?”
“不,比那更糟。”苏清颜的声音,第一次,带上了一丝真正的、属于科学之外的沉重。她看着那行字,轻声说道:“他不是想让女儿复活。他是想……抹去女儿‘曾经存在过’这个事实。”
“为什么?”王胖子无法理解。
“因为回忆太痛苦了。”苏清颜看着我,缓缓说道,“当一个人无法承受失去的痛苦时,他可能会选择一种最极端的自我保护方式——那就是,假设‘失去’本身,从未发生过。如果女儿‘从未存在过’,那么,那场火灾,那份离别,那撕心裂肺的痛苦,就都成了无源之水,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我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眼神己经变得无比坚定。
“我们必须找到他。”
这不再是协会的任务,也不是为了消除什么“世界线扰动”。
这是一个程序员,对另一个走火入魔的“同类”,所能给予的、最后的敬意与救赎。
我不能让他,真的把自己的女儿,从这个世界上,彻底“删除”。
“胖子,”我转过头,“我需要你动用所有的资源,去查十年前,沪市所有关于‘火灾’的新闻记录,特别是……和‘图书馆’或者‘书店’有关的。”
“苏博士,”我又看向苏清颜,“我需要你建立一个‘叙事引力’的追踪模型。这个BUG既然在篡改‘望江路’的历史,那它的下一个目标,必然是和那个小女孩的记忆,关联更深的地方。帮我预测出,下一个即将被‘抹去’的‘真实’是什么。”
“好!” “没问题!”
两人同时应道,我们这个临时组建的“BUG修正小队”,第一次,有了一个共同的、超越了金钱和好奇心的目标。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市立图书馆三楼这个最偏僻的角落,变成了我们临时的“作战指挥部”。
王胖子发挥了他“钞能力”的极致,首接黑进了市档案馆的内部数据库,无数尘封的旧档案、新闻剪报、火警出警记录,像瀑布一样在他的笔记本屏幕上刷新。
苏清颜则将她的平板电脑,与图书馆的中央服务器进行了物理连接(在我的“代码”帮助下,这个过程没有触发任何警报),开始疯狂地运算和建模。
而我,则将自己全部的意识,都沉浸在那本“说谎之书”里。
我没有去对抗它,也没有去修复它。
我只是像一个最耐心的读者,静静地“阅读”着它。我阅读着那些被篡改的历史,感受着那股冰冷的、悲伤的“叙事引力”,试图从这混乱的、矛盾的字里行间,去拼凑出那个小女孩,短暂而又模糊的一生。
她喜欢吃城隍庙的糖画,因为书里所有关于“糖画”的记载,都被抹去了。
她害怕打雷,因为书里所有关于“雷雨”的描述,都被替换成了“晴天”。
她最喜欢的,是图书馆窗边的那棵大榕树,因为那棵本该有上百年历史的榕树,在书里的版本,变成了一根……光秃秃的电线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找到了!”王胖子突然一声低吼,打破了寂静。
他将笔记本电脑转向我们,屏幕上,是一条来自十二年前的、己经泛黄的社会新闻。
新闻的标题是——《老西门“知新书局”深夜失火,一女童不幸罹难》。
新闻的内容很短,说的是一家位于老西门地区的私人书店,因为线路老化发生火灾,店主夫妇被严重烧伤,而他们年仅七岁的女儿,因为睡在阁楼,没能逃出来,葬身火海。
新闻的配图,是一张黑白照片。照片上,是一个扎着羊角辫、笑得像天使一样的小女孩,她的怀里,紧紧地抱着一本厚厚的童话书。
而在新闻的最下方,用小字标注着书店店主的名字。
顾向晚。
“就是他。”我看着照片上那个小女孩的笑容,感觉自己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手紧紧攥住。
就在这时,苏清颜也猛地抬起了头,她的脸色,前所未有的苍白。
“陈默,不好了!”她指着自己的平板电脑,声音都在发颤,“我的模型……预测出来了!下一个……下一个即将被‘覆盖’的历史坐标,就是……”
她艰难地,说出了那个名字。
“‘知新书局’。”
“这本书,马上就要把那场火灾,连同那个小女孩本身,从这个世界上,彻底抹去了!”
我瞳孔骤然收缩。
“书局的地址在哪?!”
“老西门,梦花街19号!”王胖子飞快地报出了地址,“但是……那地方十二年前就被烧成一片白地,后来市政改造,早就……早就变成一个街心公园了!”
“不,它还在。”
我猛地站起身,看向窗外,那片己经被夜色笼罩的城市。
在我的“代码视觉”里,我清晰地“看”到,在老西门的方向,一个本该是“公园”的地理坐标上,一个由无数灰色代码构成的、半透明的、如同鬼影般的“书局”轮廓,正在缓缓地浮现。
而它的轮廓,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越来越稀薄,越来越透明!
它就像一段即将被“Delete”键删除的文字,正在做着最后的、无声的告别。
“我们必须立刻赶过去!”
我抓起那本冰冷的《申江百年风物考》,对他们说道。
“在那段历史,被彻底删除之前。”
(http://www.220book.com/book/TVK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