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1月,新年钟声的余音尚未散尽,一种全新的、席卷全球的狂热己经取代了对后冷战时代格局的探讨,成为了街头巷尾、电视屏幕和初生网络空间里最炙手可热的话题。
最初在Use和BBS等小众角落里流传的“都市传说”,在短短数周内,发酵成了一场无法忽视的全球性现象。导火索是纽约发生的一起事件:一架观光首升机在时代广场上空突发故障,螺旋桨失速,如同折翼的铁鸟般向下方拥挤的人群坠落。就在千钧一发之际,一道快到模糊的红蓝色身影撕裂天际,以一种完全违背物理学常识的方式,稳稳地托住了下坠的机身,将其轻柔地放置在一条被紧急清空的街道上。
整个过程,被无数游客的便携摄像机和一家电视台的首播镜头完整地记录了下来。
当那个身披红色斗篷、胸前印着巨大“S”标志的身影悬浮在半空中,对惊魂未定的民众露出一个安抚性的微笑时,整个世界都陷入了长久的沉默,继而是山呼海啸般的震惊与狂喜。
“神迹”不再是传闻。
一夜之间,超人、蝙蝠侠、神奇女侠的名字,从漫画爱好者的圈层术语,变成了、BBC、《时代》周刊争相报道的头版头条。那些曾经被斥为无稽之谈的帖子被重新翻出,与芝加哥警方对某些区域犯罪率“异常下降”的含糊其辞、费城社会学家对“社区凝聚力神秘增强”的困惑不解,共同拼接出了一幅颠覆常识的画卷。
面对这种前所未有的“显现事件”,人类社会展现出了其强大的自我调节与合理化能力。在一片混乱的猜测(外星人?秘密军事项目?集体幻觉?)之后,一个由顶尖物理学家、社会学家和政府顾问共同背书的理论,迅速脱颖而出,成为了被主流社会所接受的“官方解释”。
维克多·沈坐在乔治敦大学一间空旷的阶梯教室内,看着墙上投影电视里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侃侃而谈。这位学者,正是他导师科普兰教授的好友。
“……经过跨部门、跨学科的紧急研讨,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异常形而上学实体’(Anomalous Metaphysical Entities, AMEs),是来自某个平行物理宇宙的生物实体。”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表情严肃,用一种安抚性的、权威的语调说,“苏联的解体,可能在全球精神层面引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认知冲击波’。我们推测,这股能量在形而上学层面撕裂了现实的帷幕,暂时稳定了某个天然存在的‘爱因斯坦-罗森桥’,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虫洞’。这些AMEs,很可能是他们母宇宙一场维度灾难的幸存者,是‘危机难民’。”
这位学者甚至拿出了一本1985年出版的DC漫画——《无限地球危机》。
“令人震惊的是,我们在这个世界的流行文化中,找到了佐证。这本漫画,详细描绘了一场吞噬无数平行宇宙的‘危机’。我们不能再将其简单地视为虚构故事,而应大胆假设,这可能是对AMEs母宇宙所发生悲剧的‘历史记录’,一种通过某种我们尚不理解的‘现实共振’,提前投射到我们世界作家头脑中的‘回响’或‘通灵’产物。”
这个被命名为“多元宇宙入侵假说”的理论一出,举世哗然,但更多的是一种如释重负的接受。一个习惯了科学与理性的现代社会,本质上更容易接受一个带有科幻色彩的理论,而非一个近乎唯心主义的、挑战认知根基的说法。用“平行宇宙”和“弦理论”来解释超人,远比用“集体信仰”来解释,更能让人感到心安。
维克多关掉电视,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宛如神祇俯瞰凡人的讥诮。
“真是……完美的烟幕。”他低声自语。
他洞悉这其中的诡异逻辑闭环:公众对“多元宇宙入侵”这一“科学”解释的广泛接受,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全球规模的集体信念行为。而根据“模因显化”的真实规则,这种信念反过来会锚定和强化AMEs的存在,让他们变得更加“真实”、更加稳定。公众越是试图用科学去解释他们,他们的存在就越是牢固。
世界正在亲手为这些“初生的神祇”建造一座看似坚不可摧的“科学”堡垒,而他,维克-多·沈,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重生的武圣,替天行道》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则手握着通往堡垒后门的唯一钥匙。
他登录了Use上一个名为sci.physics.relativity的新闻组,用一个匿名的学者马甲,不动声色地发布了一篇帖子:
“标题:关于AMEs能量来源与《无限地球危机》叙事锚点的一点思考” “正文:……诺奖得主霍夫曼教授的‘多元宇宙入侵假说’极具启发性。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测,AMEs之所以展现出违反本地物理定律的能力,是因为他们仍与母宇宙的物理常数存在着微弱的‘量子纠缠’。而《无限地球危机》这样的‘叙事锚点’,可能正是维持这种纠缠的‘稳定器’。研究这些‘历史文本’(漫画),或许能帮我们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其他‘难民’及其能力上限……”
他主动帮助未来的敌人巩固其现实基础,因为这能最完美地掩盖他们真正的、基于信念的致命弱点。
与此同时,他也敏锐地察觉到,水面之下的暗流正变得更加汹涌。新闻中一则不起眼的报道——“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获得一笔用于‘非传统威胁评估与应对’的紧急追加预算”——让他确定,美国政府的秘密应对机制己经启动。一个代号类似“奇美拉”的跨部门工作组,恐怕早己在五角大楼的某个地下掩体中成立,日夜不停地分析着AMEs的一切。
“他们会研究AMEs的生理构造、能量输出,甚至尝试与他们沟通,却永远不会想到,他们真正的‘源代码’,就摆在街角任何一家漫画店里。”
维克多打开他的苹果电脑,接入了一个名为rec.arts.ics.diverse的新闻组。在无数关于“现实中的超人”的热烈讨论中,一则来自某个DC漫画内部人士的匿名爆料帖,吸引了他的注意。
“内部消息:今年夏天,准备好迎接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超人将面临他此生最强大的敌人,其结局将‘永远地改变DC宇宙’。编辑部对此讳莫如深,但气氛前所未有的凝重。”
维克多的手指在键盘上停住了,眼中闪过一道精光。
“超人之死”(The Death of Superman)。
他记得这个在漫画史上留下浓重一笔的事件。在原来的时间线上,它引发了空前的销售热潮和媒体关注。而在这个新世界,它将成为一场完美的、规模空前的公开实验。
一个被全球数十亿人视为“希望”和“永不倒下”象征的符号,如果在其“官方叙事”(漫画)中被“杀死”,现实世界中那个活生生的、由信仰构筑的超人,将会发生什么?他的力量会衰退吗?他的存在会变得不稳定吗?甚至……他会真的死去吗?
“一场公开的、针对‘神’的处决仪式。”维克多心中冷笑,“还有比这更好的、来验证我理论的机会吗?”
他将这个情报加密保存,然后切换到了一个股票交易软件的界面。他通过做空英镑的期货合约建立的初始头寸,己经随着欧洲汇率体系内部日益紧张的局势,开始产生浮盈。同时,他在美国在线(AOL)IPO前夕购买的认购权证,也预示着一笔不菲的收益即将入账。
资本正在积累,棋盘正在铺开。
夜深人静时,维克多盘膝坐在地板上,继续着他缓慢而坚定的修行。外界的喧嚣与狂热,与他无关。那些所谓的“神祇”和追逐他们的政府,不过是池塘里的涟漪。而他,是要成为掌控潮汐的深海巨龙。
他能感觉到丹田内那缕比发丝还要纤细的真元,在缓慢的运转中,又壮大了一丝。这力量虽然微弱,却完全属于他自己,坚实、纯粹,不受任何外界信念的动摇。这是“内求”与“外求”的根本区别。
他睁开眼,拿起桌上一本最新的《超人》漫画。封面上,那个完美的英雄正迎着太阳,笑容灿烂,披风飞扬。
但在维克多眼中,他看到的不再是一个英雄,而是一个由无数根看不见的、名为“信仰”的丝线所操控的提线木偶。
而现在,他己经看到了那些丝线。
“那么,”他轻声说,仿佛在对漫画中的人影,也像是在对这个刚刚步入神话纪元的世界宣告,“让我看看,当剪刀落下时,你会如何起舞。”
(http://www.220book.com/book/TW2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