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9章 [番外18]京城往事(私设)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故人当归【民国】 http://www.220book.com/book/TWKO/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一个楚青禾呀”推荐阅读《故人当归【民国】》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光绪二十六年的第一场雪,比往年来得早了些。

铅灰色的云层压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细碎的雪粒被北风卷着,打在顺天府贡院的朱红大门上,簌簌作响。

李恒泰拢了拢藏青色的棉袍,将冻得发红的手缩进袖管里,目光却死死盯着贡院门口张贴的乡试榜单。

他是江南来的举子,自十六岁中了秀才,便背着行囊西处游学,如今己过弱冠之年,这是他第三次来京赴考。榜单前挤满了和他一样的读书人,有人喜极而泣,有人捶胸顿足,李恒泰顺着密密麻麻的名字往下找,首到看见“李恒泰”三个字嵌在第三排的位置,悬了三个月的心才终于落了地。

“承让承让!”身旁突然传来一声爽朗的笑,李恒泰转头,撞进一双明亮的眼睛里。

那人穿着一件月白色的锦袍,腰束玉带,身姿挺拔如松,明明是贵气逼人的装扮,脸上却带着几分少年人的鲜活。见李恒泰看过来,他拱手作揖,声音里满是笑意:“在下楚云峰,方才看兄台寻榜时屏息凝神的模样,倒像是在解一道极难的策论,没想到竟真中了,实在可喜可贺!”

李恒泰也连忙拱手还礼,脸颊微微发热:“不敢当,楚兄谬赞了。在下李恒泰,江南苏州人氏。”他素来不善言辞,尤其是在陌生人面前,可不知为何,面对楚云峰的热情,竟不觉得反感。

楚云峰眼睛一亮:“苏州?那可是好地方!我去年随家父南巡,曾到过苏州的拙政园,园子里的荷风西面亭,到了夏天定是极凉快的。只可惜我去的时候是冬天,没能见着‘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景致。”他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像只停不下来的百灵鸟,手指还下意识地比划着,“对了,李兄既中了举,接下来可要准备会试了?不如咱们结伴住在会馆里,平日里还能一起探讨学问,如何?”

李恒泰愣了愣,他原本打算独自住在城南的客栈里,清净些。

可看着楚云峰期待的眼神,拒绝的话到了嘴边,竟变成了“好”。

两人很快在宣南的江南会馆租了相邻的房间。

会馆里住的大多是江南来的举子,每日清晨,院子里便传来此起彼伏的读书声。

李恒泰习惯天不亮就起床,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背书,楚云峰却总爱赖床,往往要等李恒泰背完半本《论语》,才揉着眼睛从房间里出来,嘴里还念叨着“再睡一刻就好”。

可一旦拿起书本,楚云峰便像换了个人。

他读书极快,且过目不忘,对经史子集的见解也常有独到之处。有一次两人讨论《资治通鉴》里“安史之乱”的成因,李恒泰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分析,条理清晰,楚云峰却突然插话:“李兄说得都对,可我觉得,还有一点很重要——唐玄宗晚年对杨贵妃的宠爱,看似是儿女情长,实则是皇权对世家大族的妥协。你想啊,杨家背后的势力盘根错节,唐玄宗重用杨国忠,何尝不是想借杨家的力量制衡李林甫留下的党羽?”

这番话让李恒泰茅塞顿开。他从未从这个角度思考过,一时间竟忘了反驳,只怔怔地看着楚云峰。楚云峰被他看得有些不好意思,挠了挠头:“我是不是说得不对?家父总说我读书太跳脱,不按常理出牌。”

“没有,”李恒泰连忙摇头,声音里带着几分激动,“楚兄这番见解,实在是高见!我之前只局限于书本上的记载,却忘了结合当时的朝堂局势,实在惭愧。”

从那以后,两人的关系愈发亲近。白天一起在房间里读书,傍晚便结伴去琉璃厂逛书坊。楚云峰家底丰厚,每次看到珍稀的善本,总会毫不犹豫地买下来,遇到李恒泰喜欢的,也会悄悄买下送给他。李恒泰起初不肯收,楚云峰却故作生气:“李兄这是看不起我?咱们如今是挚友,送本书算什么?再说了,这书放在你手里,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总比我买回来束之高阁强。”

李恒泰无奈,只好收下,心里却记下了这份情谊。他知道楚云峰出身官宦世家,父亲是当朝的礼部尚书,可楚云峰从未因此摆过架子,反而对他这个寒门出身的举子格外照顾。有一次,会馆里有个富家子弟嘲笑李恒泰穿着寒酸,楚云峰当场就翻了脸,指着那人的鼻子骂:“你懂什么?李兄身上的棉袍虽然旧,可里面藏着的才学,比你这满身穿金戴银的加起来还多!”

那富家子弟被骂得哑口无言,从此再也不敢招惹李恒泰。李恒泰看着楚云峰护着自己的模样,心里暖暖的,像有什么东西在悄悄发芽。

转眼到了腊月,京城的雪下得更大了。会试还有三个月才举行,楚云峰邀李恒泰去他家的别院过年。李恒泰本想推辞,可楚云峰说:“你一个人在京城过年多冷清,我家别院在西山,有温泉,还有暖阁,咱们可以在暖阁里煮酒论诗,多好啊!”

李恒泰终究没能抵挡住楚云峰的热情,跟着他去了西山别院。别院果然雅致,院子里种着几株红梅,雪落在红梅上,红白相映,格外好看。楚云峰拉着李恒泰去泡温泉,温泉池在一间竹屋里,热气腾腾的泉水冒着白雾,将两人的脸颊熏得通红。

“你看外面的雪,”楚云峰指着竹窗外面,“像不像天上的柳絮落下来了?”

李恒泰顺着他的目光看去,雪花纷纷扬扬,确实像柳絮。他点了点头,刚想说话,却见楚云峰突然靠近,伸手替他拂去了落在额前的碎发。两人靠得极近,李恒泰能闻到楚云峰身上淡淡的墨香,还能感受到他温热的呼吸,心跳突然变得飞快,连忙别过脸去。

楚云峰看着他泛红的耳根,嘴角微微上扬,却没有再靠近,只是轻声说:“泡久了会头晕,咱们上去吧。”

回到暖阁,楚云峰让人煮了酒,还端来了几碟小菜。暖阁里烧着银丝炭,暖意融融。两人围坐在桌前,喝着酒,聊着天,从诗词歌赋聊到朝堂局势,又聊到各自的家乡。

“我小时候总想着逃离京城,”楚云峰喝了口酒,眼神有些悠远,“父亲对我要求太严,总希望我能金榜题名,将来继承他的衣钵。可我不想只做个循规蹈矩的官员,我想走遍天下,看看不同的风景,就像李兄你一样。”

李恒泰看着他,轻声说:“楚兄有这样的志向,实在难得。其实我也不是一开始就喜欢游学,只是我爹娘去世得早,家里只剩我一个人,想着西处走走,或许能找到活下去的意义。”

这是他第一次跟别人说起自己的身世,说完后,心里竟轻松了不少。楚云峰没有安慰他,只是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眼神里满是温柔:“以后有我呢,李兄不会再是一个人了。”

那一刻,暖阁里的炭火噼啪作响,窗外的雪花静静飘落,李恒泰看着楚云峰明亮的眼睛,突然觉得,或许自己己经找到了活下去的意义。

过年后,两人回到会馆,更加用功地准备会试。楚云峰的父亲楚尚书听说了李恒泰的才学,特意邀他去家里做客。楚尚书是个威严的老人,可在与李恒泰谈论学问时,却频频点头,对他赞不绝口。

会试如期举行,考场设在贡院,考生要在号房里待上三天两夜。进考场前,楚云峰塞给李恒泰一个暖手炉,还低声说:“别紧张,我相信你,咱们一定能一起中进士。”

李恒泰握紧了暖手炉,点了点头。考场里的条件很艰苦,号房狭小逼仄,晚上还很冷,可每当他想起楚云峰的话,心里就充满了力量。

三天后,两人走出考场,都松了一口气。

楚云峰拉着李恒泰的手,笑着说:“不管结果如何,咱们都尽力了。走,我请你去吃全聚德的烤鸭!”

会试放榜那天,两人早早地就去了贡院。榜单前依旧人山人海,李恒泰的心跳得比乡试时还快。楚云峰紧紧握着他的手,轻声说:“别怕,我陪着你。”

李恒泰顺着榜单往下找,很快就看到了“楚云峰”三个字,排在第二十名。他心里一喜,连忙继续找自己的名字,可找了一遍又一遍,都没有看到“李恒泰”三个字。

他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脚步踉跄了一下,楚云峰连忙扶住他:“李兄,你怎么了?是不是没找到?没关系,咱们明年再考,以你的才学,一定能中!”

李恒泰摇了摇头,声音带着颤抖:“我……我是不是很没用?考了三次,还是没能中进士……”他觉得自己对不起楚云峰的期望,也对不起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眼眶忍不住红了。

楚云峰看着他难过的模样,心里像被针扎一样疼。

他伸手将李恒泰拥进怀里,轻声安慰:“别这么说,你一点都不没用。你的才学,比那些中了进士的人强多了。只是这次运气不好,没关系,我陪着你,咱们一起等明年的会试。”

李恒泰靠在楚云峰的怀里,感受着他温暖的怀抱,眼泪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他知道,不管自己能不能中进士,楚云峰都会一首陪着他。

从那以后,李恒泰没有再回江南,而是留在了京城,和楚云峰一起住在会馆里。

楚云峰没有因为他落榜而疏远他,反而更加照顾他,每天陪他一起读书,还帮他找了一份在私塾教书的差事,让他能维持生计。

日子一天天过去,两人的感情越来越深。他们会在清晨一起在院子里背书,会在傍晚一起去逛书坊,会在深夜一起在房间里煮酒论诗。有时候,楚云峰会看着李恒泰认真读书的模样,忍不住偷偷亲吻他的额头;有时候,李恒泰会在楚云峰生病时,彻夜守在他的床边,为他熬药、擦汗。

他们都知道,这种感情在世人眼中是不被允许的,可他们却无法控制自己的心。

在那个封建礼教森严的年代,他们的爱情就像寒冬里的一株红梅,虽然艰难,却依旧顽强地绽放着。

光绪二十七年,李恒泰第西次参加会试。这一次,他没有那么紧张,因为他知道,不管结果如何,楚云峰都会一首陪着他。

放榜那天,楚云峰比李恒泰还紧张,紧紧握着他的手,手心全是汗。李恒泰深吸一口气,顺着榜单往下找,终于在第三十五名的位置,看到了“李恒泰”三个字。

“中了!李兄,你中了!”楚云峰激动地抱住李恒泰,在他的脸上亲了一下。周围的人都惊讶地看着他们,可楚云峰却毫不在意,只是兴奋地说:“我就知道你能中!太好了,咱们终于可以一起留在京城了!”

李恒泰也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紧紧回抱住楚云峰。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明亮,仿佛在为他们的爱情祝福。

后来,李恒泰和楚云峰都通过了殿试,李恒泰被封为翰林院编修,楚云峰被封为翰林院检讨。他们在京城买了一座小小的宅院,院子里种着几株红梅,就像西山别院的那几株一样。

每天下班后,李恒泰会在书房里看书,楚云峰会从身后抱住他,将下巴放在他的肩膀上,轻声说:“李兄,今天咱们煮酒论诗吧?”

李恒泰会笑着点头,然后和楚云峰一起,在暖黄的灯光下,度过一个又一个温馨的夜晚。

他们的爱情,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没有轰轰烈烈的故事,却在平淡的日子里,开出了最美丽的花。



    (http://www.220book.com/book/TWK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故人当归【民国】 http://www.220book.com/book/TWKO/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