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者的警告像一盆冷水,浇灭了林远因积分增长带来的些许自满。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利用星群知识在现实世界留下的痕迹,正在吸引不怀好意的目光。青铜器的完美修复,或许在古玩圈引起了不该有的注意;频繁的“资源”搜索(如帮玄机找文献、帮生命树找样本)留下的网络足迹,也可能被某些情报分析系统捕捉到异常。
他如同行走在薄冰之上,脚下是深不见底的暗流。
洞察者进阶模型和织梦者的图像识别知识成了他新的护身符。他利用洞察者模型重新梳理了自己暴露的风险点:
博古斋修复业务:技术过于超前,引人注目。对策:暂停高价值、高难度修复;对陈掌柜声称“手艺不稳定,需要沉淀学习”;将业务重心转向更基础的清洁保养和小损伤处理。
网络活动:搜索稀有文献、生物样本信息、跨境支付等行为存在痕迹。对策:使用洞察者模型筛选更隐蔽的信息源(如特定学术暗网论坛、需邀请码的社群);所有敏感操作使用加密代理(付费VPN);清理浏览器历史痕迹。
学校环境:成绩异常提升、苏晚的调查、潜在的服务器使用记录。对策:学业上保持“稳步提升”,避免过度冒尖;与苏晚的“科创”合作控制在更“常规”领域(如基于“透镜”框架开发错题本APP);尽量避免首接使用学校高算力资源。
“星辰工作室”:工具和材料显眼。对策:向父母申请,将工作室从阳台转移到自己卧室角落(更私密);工具耗材妥善收纳,避免外人看到激光笔、电解槽等敏感设备。
同时,他利用织梦者的图像识别知识,给自己和苏晚的手机、电脑都加装了简易的“敏感词”监控小程序(基于关键词库匹配),一旦检测到包含“深空”、“引力畸变”、“小行星1178”、“曲率”、“星群”等特定词汇的文本或网页,就会触发本地警报。
做完这一切,林远才稍稍松了口气,但神经依旧紧绷。他点开智渊星群,看着积分栏上的“150.05”,再想到“方舟计划”所需的1000分和步步紧逼的深空倒计时,一股强烈的紧迫感再次涌上心头。靠小打小闹的修复和零散任务,太慢了!
他需要一个突破口!一个能快速、大量、且相对“安全”获取积分的途径!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群聊。这一次,他不再是被动地捕捉需求,而是像一个真正的“群主”,主动寻找着星群与现实的结合点,寻找那个能撬动更大资源的支点。
他注意到“生命树”在群里抱怨:
【生命树】:‘盖亚’项目受阻。缺乏高效、低成本的植物基因快速表达检测手段。传统PCR+电泳或测序耗时耗材,无法满足大规模野外样本初筛需求。地球现有技术(如试纸条)灵敏度与特异性不足。
快速、低成本、高通量的植物基因检测?林远心中一动。这听起来……像是一个可以产品化的技术方向?如果他能利用星群的知识(哪怕只是简化版),开发出一种哪怕效率只有实验室一半,但成本只有十分之一,操作简单到农民都能用的田间快速基因检测试纸或设备……
这不仅能解决生命树的项目需求(换取大额积分),更能在现实中开辟一个巨大的市场!农业育种、病虫害检测、转基因筛查……想象空间巨大!获得的利润可以购买更多“资源”换取积分,形成强大的正向循环!
更重要的是,这种“生物技术”应用,相比他之前搞的金属修复和古董,听起来更“正规”,更符合“科技创新小组”的人设,更不容易引起“深蓝港湾”那种势力的过度关注!
一个模糊但激动人心的蓝图在他脑海中逐渐清晰:成立一个真正的、以生物技术应用为核心的微型科技公司! 以苏晚的学霸身份和科研能力为明面招牌(她学生物竞赛出身,有基础),自己隐藏在幕后提供“核心技术”(星群知识)和运营整合。将星群的知识转化为现实的产品,再用产品获取的利润和影响力反哺星群积分!
这,或许就是他在危机中,为自己,也为身边人,甚至是为那渺茫的希望,开辟的一条生路!
林远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决断光芒。他点开苏晚的微信,发出一条酝酿己久的信息:
“晚晚,睡了没?关于我们的‘星辰工作室’……我有个更大胆的想法。我们……成立个公司吧?做点真正有用的科技产品。就从……你擅长的生物技术开始,怎么样?”
万界学霸群:从学渣到救世主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万界学霸群:从学渣到救世主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TWT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