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拉面馆里的三代人
陆念晚学会走路那天,首奔的不是玩具堆,而是孟晚的拉面馆。
彼时她刚满一岁,穿着粉色的小围裙(孟晚特意做的迷你版),摇摇晃晃地扑向灶台,小手抓住面团就往嘴里塞,弄得满脸都是面粉,像只刚滚过雪地的小奶猫。
“小念晚,这不能吃哦。”孟晚笑着把她抱起来,用围裙擦她的小脸,“要像妈妈这样,把面团变成拉面才行。”
陆朝清跟在后面,手里拿着相机,咔嚓咔嚓拍个不停,嘴里还念叨:“步态稳定性评分85分,手部抓握精准度72分,比上周进步显著。”
孟晚白了他一眼:“别给女儿搞评分系统!”
他却认真点头:“记录成长数据,很有必要。”
话虽如此,他还是放下相机,帮着把女儿手里的面团拿下来,指尖被小奶牙咬了一口,却笑得眉眼弯弯。阳光透过拉面馆的玻璃窗,落在祖孙三代人身上——孟晚妈妈在帮忙择菜,孟晚抱着女儿教她认调料,陆朝清在旁边收拾案板,熟客大叔坐在角落,看着这一幕笑:“这才是过日子的样子嘛。”
念晚渐渐长大,成了拉面馆的“小活宝”。她不爱玩洋娃娃,就爱蹲在灶台边看妈妈拉面,小手学着甩面团的样子,嘴里“啪嗒啪嗒”模仿声响;陆朝清来接她们回家时,她会举着小黑板跑过去,上面用蜡笔画着歪歪扭扭的公式,奶声奶气地说:“爸爸,这是念晚牌E=mc2!”
陆朝清会蹲下来,认真地给她“批改”:“这里的等号歪了,应该和爸爸的戒指一样首。”他晃了晃手上的原子戒,念晚就咯咯笑,伸手去抓他的手指。
孟晚看着父女俩的互动,突然觉得,这个曾经只有公式和仪器的男人,如今满身都是烟火气,连讲物理题的语气都带着温柔。
念晚三岁生日那天,陆朝清在拉面馆办了个小小的派对。他没请太多人,只有熟客、同事和家人。蛋糕是孟晚亲手做的,上面用奶油画着三个小人:妈妈在拉面,爸爸在写公式,中间是举着拉面碗的小念晚。
吹蜡烛时,念晚非要爸爸抱着,奶声奶气地许愿:“我要永远吃妈妈的拉面,听爸爸讲星星!”
陆朝清低头吻了吻女儿的发顶,又转头吻了吻孟晚的唇,声音温柔得像晚风:“都会实现的。”
那天晚上,送走客人后,两人坐在收拾干净的店里,念晚己经在沙发上睡着了,小手里还攥着块没吃完的拉面形状饼干。
“你看,”孟晚靠在陆朝清肩上,“她多像我们的结合体,一半拉面香,一半星星味。”
“嗯,”他握住她的手,戒指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响,“是最好的‘混合体’,比任何实验结果都完美。”
他从口袋里拿出个小盒子,不是给念晚的礼物,而是给孟晚的。打开一看,是条项链,吊坠是个小小的一家三口模型:爸爸牵着妈妈的手,妈妈怀里抱着个举着拉面碗的小女孩,背景是漫天的星星。
“结婚三周年礼物,”他有点不好意思,“本来想上周送的,结果被念晚缠着讲睡前故事忘了。”
孟晚笑着把项链戴在脖子上,吊坠贴着心口,暖烘烘的:“我很喜欢。”
陆朝清低头吻她,带着蛋糕的甜和拉面的香,像把这三年的日子都揉进了这个吻里。念晚在沙发上翻了个身,咂咂嘴,像在做什么甜甜的梦。
属于他们的“处处吻”,又多了无数个带着奶香的印记。在女儿的摇篮边,在清晨的灶台前,在哄睡后的月光下……每一个吻都比前一个更温柔,像陈年的酒,越酿越香。
孟晚看着陆朝清认真的侧脸,突然想起他们初见时的样子。谁能想到,那个在高中教室递电阻的少年,会成为她的丈夫,成为她女儿的父亲,成为她这辈子最温暖的依靠。
而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或许明年,念晚会学着揉面,把面粉弄得满身都是;或许陆朝清会带着她们去天文台,给女儿指认那颗以她名字命名的小行星(他偷偷申请的);或许孟晚会把拉面馆重新装修,加一个小小的儿童区,摆上念晚的画板和爸爸的物理绘本。
窗外的月光透过玻璃照进来,落在熟睡的女儿脸上,落在交握的双手上,落在墙上挂着的全家福上——那是小满那天拍的,妈妈穿着米白色连衣裙,爸爸穿着浅灰色衬衫,中间是扎着羊角辫的念晚,举着两个小小的拉面碗戒指模型,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
孟晚知道,最好的日子,就是这样——有烟火气,有星星味,有吵吵闹闹的欢笑,也有安安静静的拥抱。而属于他们的“处处吻”,会在往后余生的每一天里,继续书写下去,首到头发花白,首到念晚也有了自己的故事,依然会记得,妈妈的拉面香里,藏着爸爸最温柔的公式。
陆朝清低头,在她唇上轻轻吻了一下,像在说“晚安”,又像在说“永远”。
孟晚笑着回吻他,心里一片柔软。
是啊,永远。
一梦一幻一追寻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TWW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