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院”的成立,像一阵无声的季风,彻底改变了王城的气候。
求知,探索,以及对未知的好奇,取代了单纯的生存与玩耍,成为了新生代们生活的主旋律。而那片神秘的、散发着甜腻气息的紫色霉菌,则成为了“探究院”成立以来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号课题”。
在林凡的亲自规划下,王城一个独立的、通风良好的角落,被开辟成了王国的第一个“实验室”。这里虽然简陋,却五脏俱全:用光滑的塑料片(垃圾堆里捡来的)作为“培养皿”,用废弃的蛛丝作为“隔离网”,用不同颜色的石子作为“分类标签”。
启,这位新晋的首席研究员,展现出了与他年龄不符的严谨与热情。在他的带领下,一支由五名最聪明的若虫组成的“科研团队”,开始了他们系统性的研究。
林凡没有首接告诉他们答案。他的人类灵魂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传授给他们的,是比知识本身更宝贵的东西——科学的方法论。
“控制变量。”林凡用最简单的精神指令,教导启如何进行对比实验。
于是,启的团队准备了两个完全一样的“培养皿”。一个里面,只放了普通的银鱼;而另一个里面,则放了银鱼和一小块紫色霉菌。
“持续观察,详细记录。”林凡教导他们如何用翎发明的计数符号,以及更复杂的、代表不同状态的划痕,来记录下实验对象的每一个细微变化。
于是,启和他的团队开始了日以继夜的观察。他们记录下银鱼的进食频率、活动规律、身体颜色的变化,甚至排泄物的形态。
几天之后,第一份详尽的、足以载入史册的“实验报告”,被呈现在了林凡的面前。
报告的结论,与他们初次的发现惊人地一致:
无首接毒性:实验体银鱼没有死亡。
代谢降低:实验体的进食频率和活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呈现出一种“懒惰”的状态。
物理性状改变:实验体的外壳颜色明显变深,且在智用触角进行试探后发现,其硬度,也比普通银鱼的外壳要高出许多!
“它不是毒药,也不是食物。”启在向林凡汇报时,他的精神波动中充满了兴奋与困惑,“王,它像一种……能让生物‘变硬’和‘变懒’的奇怪东西。”
林凡的心中,早己掀起了惊涛骇浪。
外骨骼硬化?新陈代谢降低?
这不就是……某种意义上的“强化”与“节能”吗?!如果将它应用在自己的子民身上,那将意味着什么?更强的防御力?在食物匮乏时期更强的生存能力?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林凡和启的脑海中,不约而同地升起。
但银鱼的生理结构,终究与蟑螂相去甚远。想要真正了解它的作用,他们必须进行……同类实验。
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林凡的人类道德观,让他本能地抗拒用智慧生命去做实验。但他的王者身份又在提醒他,这是文明发展的必经之路,任何进步都伴随着风险。
就在林凡陷入两难之际,一个年轻的、名叫“芒”的研究员(启的副手),勇敢地站了出来。
“王,首席研究员,”芒的精神波动,坚定而纯粹,“我愿意,为了探究世界的真理,献上我的身体。请允许我,亲自尝试这份‘紫色的迷雾’。”
所有成员都震惊了。
启看向芒,眼神中充满了感动与挣扎。他既为同伴的勇气而骄傲,又为那未知的风险而担忧。
所有的目光,最终都汇集到了林凡的身上。
他是王,是这个文明的最高裁决者。他的决定,将定义这个文明的“人性”与“科学”的边界。
林凡沉默了许久。
他缓缓地爬到芒的面前,用触角,感受着这位年轻学者那份纯粹的、为了求知而不畏牺牲的决心。他知道,他不能用自己的恐惧,去扼杀这份宝贵的、刚刚燃起的科学火花。
“你的勇气,将与猛的牺牲一样,被王国永远铭记。”林凡的声音,无比庄重,“我批准你的请求。但,不是现在。”
他转向启:“首席研究员,我命令你,用一天的时间,制定出最严谨、最安全的实验方案。我们要精确计算出最小的有效剂量,准备好所有的应对措施。我们要的,不是一次鲁莽的冒险,而是一场伟大的、被记录的科学实验。”
然后,他再次转向芒。
“而你,芒。你将成为我们文明史上,第一位‘宇航员’。你所要探索的,不是无垠的星空,而是我们自身体内,那更加深邃的、充满了无限可能的宇宙。”
“去吧,孩子们。”林凡的声音,充满了疲惫,却又带着无尽的骄傲。
“去为你们的世界,揭开那第一缕,紫色的迷雾。”
(http://www.220book.com/book/TXY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